史学文开题报告浙江

2016年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表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申报单位名称:内蒙古师范大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表

2016年12月日填

一、申请增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论证报告等等1

(一)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背景等等等等等1

(二)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必要性和可行性等等等1(三)培养目标定位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5(四)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等等等等等等等等6

(五)质量保障条件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6

(六)自身的优势与特点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8

(七)与行业合作状况说明等等等等等等等等8

二、申请增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培养方案等等10

(一)培养目标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0

(二)专业领域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0

(三)学制和培养方式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0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1

(五)学习实践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1

(六)学位论文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2

(七)学位授予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2

(八)就业去向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2

三、申请增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况表等等14

四、申请增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佐证材料等等39

(一)从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近五年来承担的部分科研项目等40

(二)从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近五年来发表的部分论文等等42

(三)部分科研,教学获奖成果及证书等等等等等45

(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54

(五)政府部门支持内蒙古师范大学申请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

授权点函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56

(六)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协议书等等等等等等等71

(七)部分(客座)教授聘用文件等等等等等90

(八)交流与合作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06

(九)实验,实践教学平台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14

(十)社会服务与实践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18

(十一)学生实习,实践成果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29

一,申请增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论证报告

(一)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背景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显着成绩.据2016年教育部统计,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141.02万人,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总数为431个,占我国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这说明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中设置硕士专业学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一个趋势.在此环境下,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当属应时之举.

当前,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需要放在国家和自治区整体发展战略的层面加以考量.2016年8月19日,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2016年10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全区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思想宣传工作,为深入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提供强大的思想舆论保证和精神文化力量.新闻传媒已经成为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促进国家和区域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一个核心要素.2016年,教育部根据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就把新闻与传播学同法学和社会学专业作为当前我国文科人才培养的3个重点学科之一.

目前,内蒙古地区具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资格的仅有内蒙古大学一家,2016年内蒙古大学开始招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人数30人,至今仅有一届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内蒙古地区日益发展的媒体市场需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媒体转型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实践技术过硬,专业性强的专业硕士人才.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办学十多年以来,注重实践,紧跟社会需求和新媒体发展趋势,与业界密切合作,培养的学生成为区内外各类媒体的骨干力量.

(二)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设置专业学位的必要性

(1)内蒙古新闻传播行业人才需求持续旺盛

扎实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部分.我区从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发展过程中新闻媒体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示内蒙古的良好形象和内蒙古文化的独特魅力,扮演重要角色.从《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创建规划纲要》等三个《规划纲要》中显示出今后对内蒙古新闻传播行业人才需求剧增.同时,新媒体的发展更是惊人,截止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庞大的媒体规模和快速的产业发展为人才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网络和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使社会迫切需要更多熟悉新媒体业务和精通媒介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专业性人才.

随着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与新媒体的发展,内蒙古新闻传播业也面临媒体转型,媒介融合的发展需求,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我区各高校应顺势而行,进一步创新新闻传播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2)内蒙古新闻传播业一线高层次人才紧缺

新闻传播业的深刻变革对于新闻传播业者的业务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需要成为"多面手",成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目前内蒙古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尤其是新闻传播业一线高层次人才紧缺状况较严重.根据内蒙古记者协会提供数据,截止到2016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近2万人,本科学历人数不足50%,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不足3%.同时,在媒体转型新形势下,从业人员普遍反映出继续深造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培养,提高他们应对新闻传播业结构变化的能力大有必要,这证实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

(3)蒙汉兼通新闻传播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强烈

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这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重要.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取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中新闻宣传起到举足轻重作用.但据调查了解,内蒙古及全国八省区从事蒙古语新闻媒体人员中课本出身的极少,学历层次普遍低等现象,蒙汉兼通新闻传播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还未形成.这对"民族教育摇篮"之美称的内蒙古师范大学来说,如增设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点,完全能够胜任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

(4)内蒙古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体系亟需完善

内蒙古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但长期以来,新闻传播专业学界与业界多年的分隔状态以及高校培养硕士研究生时,强调论文的学术水平,忽略新闻实践能力的要求,使得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眼高手低",受到用人单位的质疑.通过增设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有效融合本学科学界专家学者与业界精英,彻底打破原来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况,共同培养实践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目前内蒙古新闻传播专业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

2.设置专业学位的可行性

(1)生源充足,就业前景广阔

从当前新闻传播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来看,设立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有着充足的生源保障.其来源有两方面,一是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培养实践部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新闻传播专业持续多年的考研热度表明生源充足,另外就是面向在职人员招生,主要包括各媒体从业人员,政府从事新闻宣传人员,企业宣传人员,党政部门文秘工作者等,这部分人员的新闻专业化教育的内在需求是非常高的.在2016年全国公务员招考中,新闻传播专业需求比上年增加了41.63%,在内蒙古地区公务员招考中,新闻传播专业需求比上年增加了38.64%,伊利,内蒙古电力等大型企业也在每年招聘一定数量的新闻传播方向毕业生.调研证实,两种渠道,两类培养对象,都同等重要.

伴随新闻传播业的飞速发展,政府和企业对于新闻传播专业高层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人才需求的主体正在多元化.如今,内蒙古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已经拓宽至社会的各个领域.不仅包括新闻媒体,还包括政府相关部门,文化,传媒,广告,公关企业组织等.这些部门和行业对于应用型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巨大需求,必然带来新闻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转向,由以往培养单一媒体类型人才,向造就适应全媒体环境,高素质的管理经营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过渡.

(2)丰厚的教育成果,扎实的媒体实践

经过多年的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已经形成了新闻理论,传播理论,新闻采编实务,广播电视实务,广告,传媒经营与管理以及新媒体等合理 的专业方向,形成了一套相对成形的教育模式.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在新闻传播实践教育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得到了区内媒体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普遍认可和好评.我校毕业生遍布自治区的各家新闻媒体,盟市级媒体,还有部分进入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凤凰卫视,人民网,新世纪周刊等重要媒体.我校有10余名教师长期在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站.更多的教师参与媒体的调研,策划,改版等工作,增加了实践经验.学生也参与到新闻网站编辑,媒体受众调查等实践中,在实习实践中得到媒体的认可.这些积累为今后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为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学科基础.

(3)我校新闻传播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具有十多年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新闻传播及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13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72%,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2%,蒙汉兼通的双语教学教师有6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78%,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8%.外聘国内外高校的教授32人,有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恩和吉胡郎教授,韩国青云大学闵炳炫教授,台湾世新大学熊杰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冯应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复旦大学童兵,刘海贵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严三九教授等,外聘业界的教授有23人,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钱江,北京电视台高级编辑胡北,韬奋新闻奖得主额尔德尼,山丹,内蒙古电视台副总编辑朝鲁巴特尔,内蒙古新闻频道总监张轶敏,中国新闻奖得主,《雷阵雨》节目主持人雷蒙,开"马上动作片"先河的着名导演麦丽丝等.近年来我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与业界开展16次大型新闻策划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2016年7月-10月与人民广播电台共同策划采访报道了《母语的追寻》系列报道,得到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高度重视和重要批示.(见电台信息专报(内参),第264期,2016年8月8日)2016年5月---2016年3月,与鄂尔多斯市组织部合作拍摄党员远程教育专题片10部,其中《誓言无声》《敏盖山羊养殖技术》2部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奖励.2016年7月-8月,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与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电台,内蒙古电视台共同策划采访报道了《全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蒙古语文教材中存在问题》系列报道,社会反响强烈,促进了中小学蒙古语文教材的修改工作.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教学设施完备,保障措施完善

学校现馆藏图书230余万册,电子图书1600余GB,长期订阅中外文期刊(含电子期刊)近14000种.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可供学生借阅的专业图书中文33万册,英文6000册,专业刊物中文78种,已购买或正在使用CNKI期刊及学位论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馆等国内外20多种专业类电子期刊文献资料.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400多个,每个面积80平米,座位70个,配备电脑,投影仪,扩音器,白板等相关设备,安排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保障课堂教学需要.观片室1个,面积30平米,座位40个,保障学生作品观摩和研讨.新闻传播专业现有多媒体实验室15个,每个面积约100平米,电脑共有200台,数字非线性编辑机房3个,每个面积约40平米,座位16个,专业数字摄像机71台,专业单反相机73台,数字录音室6间,专业演播室3间,面积共约500平米,网络新闻实验室1间,面积70平米,报纸编排实验室1间,面积70平米,摄影实验室1间,面积40平米,广告设计制作实验室1间,面积80平米,动漫实验室1间,面积80平米.

近年来,学校先期已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新闻传播相关专业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多机位演播室,录音室,电声实验室,灯光照明实验室,观片室,动漫实验室,报纸编辑室等,购进大量先进的实验设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学校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以保证教学质量,计划每年投入30万元,三年累计共投入100万元,用于演播室的维修,相应教学实验设备的扩充更新以及图书文献资料建设和科研奖励等.

我校增设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点有完善的体制机制等相关保障措施:以新闻传播研究中心为平台进一步加强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播电视电影局等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争取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专业学位办公室的指导下已成立新闻与传播学专门的教学和学术指导委员会,完善教师的聘用管理制度,加强学术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监督,基于现有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业界媒体的合作,通过人员互派,项目协作等方式实现业界与学界的优势互补与互惠双赢,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多出精品,鼓励学员带着本单位的问题申报项目或完成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作品.

增设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培养适合自治区新闻媒体单位需求的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高层次媒体人才,不仅拓宽了内蒙古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空间,更将为自治区新闻传播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对于促进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目标定位

1.办学理念

主动适应国家和自治区新闻传播事业发展需要,创新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育模式,重基础,重实践,重操作,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悉民族地区事务,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新闻传播一线实战人才.

(四)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1.学校和校外单位联合培养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我校新闻传播专业和合作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的方式,并实行由校方导师和业界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

三位一体,强调协同性.媒体,学校,政府主管部门共同组建校企共育"三位一体"合作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重在实践,突出应用性.以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为主,注重新闻传播核心业务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娴熟的新闻传播实务操作能力.

强化复合,彰显高层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用能力统筹培养,兼顾媒体融合,经营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2.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性

(1)课程设置突出内容的应用性与前瞻性,培养基础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突出新媒体技能,培养复合式媒体制作能力.

(2)培养过程重实践化,个性化,特色化培养,培养主体是学校和媒体协同共育,在我区建立办学品牌.

(3)科研培养重实证,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体现实践导向,形式多样,可以是研究论文,实践报告或实务操作等.

(4)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专业学习与职业兴趣有机统一.

(五)质量保障条件

1.雄厚的师资力量

我校现有新闻传播及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139人,蒙汉兼通的双语教学教师有67人.其中新闻传播专业师资力量,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其中11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具有硕士学位,外聘25位教师,其中正高10人,副高15人.具备实行双导师制的师资条件.学术研究方面,目前主持国家社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2项,校级课题35项,课题经费总计79.7万元.许多教师通过实践中的勤奋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能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并积极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这为我校设立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创造了较为充分的人才条件.

2.卓越的教学科研条件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是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拥有自治区级新闻实验示范教学中心1个,新闻实验室15个,演播室3间,校外实践基地36个,先后与多家区内外新闻媒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该专业还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传播研究中心所在地,承担了全区新闻传播行业的理论调研,业务培训等工作.目前正在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举办了50人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班(学员为区内媒体人),与锡林郭勒盟宣传部合作培训350名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元旦后第一期50人即将开班).这些成绩为专业硕士点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成熟的实践教学平台

(1)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日报社(传媒集团)新闻实践基地

该基地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日报社(传媒集团)共同组织实施,属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依托内蒙古日报社(传媒集团)拥有的大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学生实践,新闻与传播实践课程教学,学科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两位教师曾在报社,多位教师经常为报社供稿,成为报纸的特约评论员)几年来,基地共接收实习学生近300余名,基地现有实习,实践仪器设备80台件数,价值120万元,设备完好率75%.实践指导老师8人,其中副高以上占60 %,硕士以上学历占到90%,满足教学程度70%.

(2)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电视台实践基地

该基地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电视台共同组织实施,新闻实践基地依托内蒙古电视台丰富的传媒资源,在电视节目制作,人才对口输送,人才培育,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目前,累计输送实习生300余名,输送毕业生120余名,并且实行教师资源和业界人才资源的交流政策,教师广泛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一位老师兼任新闻中心副主任,两位老师固定参加两个栏目的策划,制作,监审工作),业界导师也进入学校进行实践教学.

(3)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正北方新闻网实践基地

该基地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和正北方新闻网共同组织实施,该基地依托正北方网丰富的传媒资源,在网站新闻业务,网络电视台新闻业务,报网融合,台网融合,全媒体探索发展中进行广泛合作.目前,有1位老师在正北方新闻网兼任副总编辑,经常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媒体实践.

(4)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蒙古语新闻网实践基地

该基地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和中国蒙古语新闻网共同组织实施,该基地依托中国蒙古语新闻网丰富的传媒资源,在网站新闻业务,网络电视台新闻业务,报网融合,台网融合,全媒体探索发展中进行广泛合作.目前,有3位老师在中国蒙古语新闻网,经常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媒体实践.

此外,还与33家区内外媒体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

(六)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1.适应区域发展的学科特色

我校新闻传播专业主动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全力培育自身的特色学科和品牌专业.如为党政领导机关提供舆情监测,危机公关,维护民族地区稳定所需要的业务服务,为我区各类媒体发展纳言献策,具备民族化,区域化的教学科研优势.

2.适应民族地区的本土特色

本学科专业课程可以同时使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教师,研究人员占55%,民族,地域新闻传播研究成果丰厚,特别是蒙古语新闻传媒研究成果在国内新闻传播学术界具有一定领先性.

3.适应全球融合的国际特色

我校新闻传播专业与美国中密歇根大学,韩国青云大学,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大学,蒙古国国立师范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与于2016年11月就"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签署合作协议,成功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中美合作新闻教育(ISEC)特色专业"计划,与美国中密歇根大学开始本科学术互认教学.并先后邀请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和英,日,韩,蒙等国外学者来我校讲座进行学术交流.

(七)与行业合作状况说明

1.校企合作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强化组织管理

学校与媒体合作,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由实践单位和学校共同组建学生实践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开展实习巡查和组织考核等,加强实习过程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突出协同培养

①共建基地.除了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实践基地外,我校新闻传播专业还建立了新华网内蒙古频道,《内蒙古晨报》,人民网,正北方网实习实践基地,此外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等区外新闻媒体建立学生实习长期合作关系.十余年来,先后有数千余名学生在全国数十家媒体实习,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②合作办学.内蒙古日报社(传媒集团)旗下的正北方网和学校共同投资20万元建立了网络直播室,供学生专业实习和实践使用.

③人才互换.学校邀请业界一些知名的总编,记者,编辑来校讲学,并聘请业界精英如内蒙古广电局原副局长额尔德尼,内蒙古电视台副台长王世英委聘为教授,参与具体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我校的教师资源也成为各媒体业务培训的"常客",并有多名教师媒体评论员,编辑,制片人等.

④科研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横向研究课题,在媒体受众调查,经营管理,内容建设等方面开展学术研究,如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地开展《内蒙古晨报》受众阅读行为调查,并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成新闻业的"生产力",为推动内蒙古地区新闻传播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2.加强地方政府合作推进产学结合

由内蒙古自治区宣传部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共同组建的内蒙古新闻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权威新闻传播类研究机构,现有研究人员30余名,主要进行新闻政策理论和新闻宣传业务的研究,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社情民情,新闻传播力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并逐步建立长期数据库,编制《内蒙古新闻传播行业调研报告》.先后三年参与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全区媒体调研工作,并多次参与党委宣传部新闻发言人培训,网络管理工作会议和研讨会,为培养政府应用型新闻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增列申请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授权点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悉民族地区事务,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坚守新闻理想,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

2.熟练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和具备从事新闻传播实践所需要的专业素养和基本技能.

3.熟悉民族地区事务,了解媒体发展的动态信息,掌握基本的数字化操作技术.

(二)专业领域

本专业领域涉及新闻与传播行业的核心知识和关键技能.核心知识包括:国内外主流新闻媒体,广告公关传播机构,政府或企业宣传部门的运作及其特点,国内外新闻与传播产业以及IT产业,文化产业等关联产业的历史轨迹,经验教训,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及其政策启示,我国新闻与传播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建设,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理论知识对媒体发展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探讨,对国家新闻与传播行业发展战略及其实施的探讨,我国新闻,广电,广告,公关行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等.

关键技能包括:具备选题策划和实践创新的能力,胜任新闻媒体的业务工作,全面掌握各类媒体的新闻,公关,广告等业务技能,扎实系统地掌握新闻与传播产业和市场的调查,分析理论和方法.

(三)学制和培养方式

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3年.

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三大环节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课程学习突出内容的应用性与前沿性,培养基础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突出新媒体技能,培养复合式媒体制作能力.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理论,重视实际应用,掌握前沿知识,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培养过程重实践化,个性化,特色化培养,培养主体是学校和媒体协同共育,逐步建立办学品牌.

2.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新闻传播专业和合作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的方式,并实行由校方导师和业界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加强本培养单位与新闻传播实务单位及主管部门的联系和交流.三位一体,强调协同性.媒体,学校,政府主管部门共同组建校企共育"三位一体"合作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指导教师以师生互选方式确定,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制定学习和实践计划.导师组由3至5人组成,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拓展学生知识面和研究视野.

3.学位论文选题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内容应着眼实际问题,面向行业应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强化复合,彰显高层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用能力统筹培养,兼顾媒体融合,经营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攻读本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

1.学位课程不低于27学分,包括公共课5学分,专业必修课16学分以及专业实践6学分,

2.选修课程不低于8学分,其中行业发展前沿讲座为必选课程,该课程要求研究生参加讲座4次以上并撰写学习报告,由导师评定学习成绩,

3.补修课程:跨专业学生须补修,不计学分.

另外,须完成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两个必修环节.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表.

(五)学习实践

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区别于科学学位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内容包括:

1.对各类新闻与传播现象均能够自觉地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熟练地运用新闻与传播理论知识完成传播过程中的各项实务运作,

3.对新闻与传播实务方面的相关问题具有独立分析经验.

以上内容融入各门课程之中,可通过课程教学,实践,专题讲座与研究等形式来培养,并注重相关技能的综合应用.

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到各类媒体及相关机构等单位实习.研究生须在第1学期末确定论文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并提交实践计划,专业实习一般应安排在第2,3学期期间,并按预先计划的方案逐步完成,每个专业实习环节完成后,研究生须做自我鉴定,并由指导该环节的指导人(可以是校内外导师,也可以是实习部门的专家)作出评定,专业实习完成后,研究生须撰写实习总结报告.实习期间研究生一般应结合专业实践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实习表 现,实习总结报告经导师组成的评定小组评审通过后,研究生可获得相应的学分,方可获准申请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内蒙古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管理规定》是研究生院专门制定的重要材料,专业学位研究生每人一册,用以实时并详细记载其专业实践各环节的实施情况与评定,在完成后连同实习总结报告一起存入研究生的学位档案.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也可以是调查报告,案例研究,专业作品等多种形式的学位论文.

理论研究性学位论文须达到1.5万字以上.论文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又要考虑科学研究的可行性以及社会应用价值.

调查报告,案例研究,专业作品等形式的学位论文,须提供由学生本人完成的高水平系列报道,深度报道,调查报道,或广告,公关策划方案及其实施过程与成效,以及传媒经营管理的创新个案,1万字以上,同时完成对自己本次系列报道,深度报道,调查报道,或广告,公关策划方案及其实施过程与成效,以及传媒经营管理的创新个案进行全面总结与理论阐释的专业论文,不少于0.5万字.

评价学位论文水平主要考查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其内容是否有独创性的见解,或者看其已经产生的实际价值和经济效益.

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等工作按《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七)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硕士学位.

(八)就业去向

根据本专业所服务的行业,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领域可覆盖:新闻媒体,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商业网站,党委及政府各部门以及学校及各类科研机构等.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考核方式学位课程公共

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61考试英语3541考试专业必修课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原着选读2361考查新闻与传播基础理论2361考试全媒体研究2361考查新闻传播法规与研究2361考试深度报道研究2362考查新闻策划2362考查蒙古语媒体发展分析2362考试传媒产业管理2362考查新闻实务2362考查选

课新闻与传播行业发展前沿2361-3考查新媒体新闻报道2362考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2362考查传媒广告策划2362考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362考查危机公关与舆论引导2363考查跨文化传播2363考查补修课中外新闻传播史-541考试专业实践-361考试必修环节论文开题报告6-2,3附表: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

申请增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简况表

Ⅰ专业人才需求与招生

(近三年相关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申报学位点毕业生就业前景分析就业前景: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新闻传播业的深刻变革引发了传媒生态的改变,媒体对既有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行业的发展态势促使高校不断改革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据内蒙古新闻记者协会提供数据,截止2016年11月,全区新闻从业人员有2万余人,本科学历人数不足50%,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不足3%.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开设新闻传播专业本,专科的高校共12所,开设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高校1所,每年毕业生900余人,其中大部分为专科生.新闻传播专业高层人才十分短缺.新媒体时代技术信息传播日新月异,媒体从业人员正面临观念更新,技术革新的挑战和压力,内蒙古师范大学增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全区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以及文化传媒公司尤其是全国八省区蒙古语媒体,对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渴求.

近三年相关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最近三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本科毕业学生大约有436名,三年平均就业率是90%以上,就业的方向主要是区内外纸质新闻媒体,广播电视机构,互联网,新媒体及各单位新闻宣传部门及影视传媒公司,主要从事记者,编辑,摄像,后期制作等专业技术性工作.三年拟招生人数

申报学位点未来2016年

2016年

2016年

15-20人

15-20人

20-25人

保障优秀生源与招生规模的措施1.采用因材施教方式吸引优质生源报考.采用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来辅助教师集中授课或现场教学,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多种灵活教学方式,实现"边习边学"的培养模式,以执业能力评价为准绳,将应用研究和调研报告有机结合,力争做到学以致用.

2.搭建订单式优质生源基地,形成品牌效应.注重吸纳和使用媒体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在目前已有的一个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和十多个媒体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关系,逐步形成品牌效应.

3.在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政策支持下,与全国八省区蒙语媒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扩大招生规模,保障优秀学生源.

4,通过自治区宣传部,外宣办的支持在已有蒙古国硕士留学生培养的基础上,更加积极主动地与蒙古国相关媒体和高校加强合作关系,吸引优质生源,拓展就业岗位.

5,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关系以及校友资源等多渠道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说明:相关学科专业包括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以下同. Ⅱ支撑学科专业

相关学科专业基本情况相关学科专业名称招生时间获得学位授权时间文艺学(硕士,蒙汉)1995年1994年戏剧影视学(硕士,蒙汉)2016年2016年广播电视编导(本科,蒙汉)2002年2006年新闻学(本科,蒙汉)2002年2006年播音与主持(本科,蒙汉)2016年2016年广告学(本科)1998年2002年Ⅲ师资条件

教师团队整体情况

教师

类别职称30岁以

下人数31至45岁人数46至60岁人数60岁以上人数具有博士

学位人数具有硕士

学位人数专

师正高13121副高633中级752合计1431106兼

师正高111545副高327中级合计4135412总计181661418 主要专职教师简况

姓名年龄职称学历/

学位专业拟承担

培养任务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名称及获得时间主要专业实践经历陶格图43教授博士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学会理事,中国传播学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记者协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对外交流协会理事,内蒙古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担任内蒙古电视台,电台蒙语新闻类节目的评审和监测,策划带领记者团队深入农牧区完成全区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系列采访报道,作品在内蒙古电视台,电台播出,与人民广播电台共同策划《母语的追寻》系列报道,在人民广播电台少数民族语言部讲授《全媒体时代广播事业定位与发展》讲座.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传播学研究,新闻理论研究,国际传播研究等多门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对外宣传联动机制的建设与内蒙古软实力传播研究》(内蒙古哲社规划办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论蒙古族的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传播》等多篇论文,出版专着《科尔沁民歌传播研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二等奖.

担任蒙语电视五个栏目监测,为蒙语广播点评,内蒙古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测评员,多次担任新华分社评报,全区好新闻评奖评委专家.徐新民57教授本科新闻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内蒙古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内蒙古文化影视艺术协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理事.主讲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深度报道,报告文学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等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发表《觉醒的起点,走向成熟的里程碑——斯诺在内蒙古》等多篇论文,主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二人台的民族文化价值和传播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主持内蒙古教育厅重大项目(ZD01023),参加省部和教育厅项目11项,系列论文:崛起的中青年写作理论家(之一,之二,之三)获得第二届哲社三等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奖,郭培筠50教授硕士电影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内蒙古党校客座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理事,主持《当代内蒙古影视文学史》等多项课题研究,创作四集电视专题片《国家的孩子---锡林郭勒盟国家孩子寻亲记》获得自治区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论文《从历史寓言到文化寓言---新世纪中国草原电影的审美转型》获得第七届中国·草原文化节优秀论文三等奖.门小勇58教授本科广告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曾被中国广告学会评选为《2004年中国广告年度十大广告学人》,任呼和浩特市政府文化顾问,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治区课题项目,主编高校教材一部,并有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侯攀峰64教授本科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长期从事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的创作实践,专题片作品《内蒙访古》获得教育部教学片创作优秀奖,作品 298;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获得自治区党委宣传处二等奖,出版专着《电视教材编导》获得自治区社科二等奖,《中国二十世纪写作理论史》获得自治区社科政府二等奖.张芸42副教授博士电影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内蒙古电视台新闻中心任策划.承担本科生影视艺术概论,播音与主持概论,中外电影史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发表《成吉思汗之影像叙事》,《浮华背后—新世纪十年中国城市电影文化景观解读》等10多篇专业论文,主持教育部项目内蒙古民族电影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建构整合研究等4项课题研究.钱淑芳45副教授博士广播电视艺术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内蒙古电视台汉语卫视《蔚蓝的故乡》栏目任策划,承担本科生电视艺术学,电视策划,电视广告创意,影视作品分析,中外电视节目研究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发表《故事氤氲中的草原音乐》,《草原文化电视传播现状与对策》等10多篇专业论文,出版《电视变形计:外国经典节目的中国化改造》(合着),《中国电视审美意象论》,《国内外50部经典纪录片—翻阅中国年思想相册》(合着)共三部专着,主持高校影视艺术教学中的民族文化研究,内蒙古高校媒介素养调查研究等多项课题项目研究.岳筱宁41副教授硕士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承担本科生电视写作,文艺美学,艺术批评方法研究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发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探索》等多篇专业论文,主持内蒙古文化名人思想传播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项目,2016年制作完成鄂尔多斯组织部党员远程教育两部电视专题片,2016年担纲编导和撰稿完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片《摇篮颂》的拍摄制作,担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庆典晚会的现场视频编辑导演,参与2016年第七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颁奖典礼的现场直播和视频编辑.乌琼芳40副教授硕士新闻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担任人民广播电台听评员,内蒙古电台特约评论员,参与新闻节目评论直播,内蒙古电视台自办栏目评审专家,内蒙古电视台品牌栏目《蔚蓝的故乡》播前评审专家,发表《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的远行主题及传播价值》,《新闻传播与"空间"的形成》等多篇学术论文,出版《报纸编辑-报纸编辑职业》(参编第二章)《国内50部经典纪录片——翻阅中国50年思想相册》(合着)两部专着,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媒体传播力建设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获得第四届哲社成果奖二等奖,第十一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十届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中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三等奖.王俊义38副教授硕士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电视台地方新闻中心新闻审查员,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学术顾问,人民广播电台受众研究部听评员,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地方专家,内蒙古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新华网内蒙古频道学术顾问,内蒙古电视台节目创新与研发中心顾问,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发表《二人台艺术的开发和传播》等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认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构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项目研究,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届科研成果三等奖,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六届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王金珊37副教授硕士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发表《早期传教士报刊对中国近代文明的构建》,《浅析成舍我与他的报纸副刊》等20多篇学术论,主持"呼和浩特市电视新闻受众现状及需求调查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内师大第八届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江鸿36讲师硕士新闻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文学院新闻实践教学中心主任,正北方网副总编辑,新浪传媒频道顾问,出版《跟总统较劲——美国总统与传媒》,《会展广告实务与制作》,《公平与公正的博弈——美国最高法院如何平衡新闻自由与公正审判》等多部专着,发表《时务报人际发行模式研究》,《老调常谈亦出新——重温普利策的新闻思想》,《经济学人杂志如何做深能源报道》等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和参与全媒体语境下内蒙古地区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策略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萨日朗33讲师博士在读新闻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承担外国新闻传播史,报刊编辑学,期刊编辑学,中西方新闻报道比较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内蒙古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大众媒体上内蒙古形象与我区对外开放关系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大众媒体中的内蒙古形象及其对对外开放的影响》等多篇学术论文.郭玉琴35讲师博士在读新闻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承担新闻采访与写作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广告学概论,民族影视作品赏析等课程教学任务,主持或参与学校科研基金项目《内蒙古日报》蒙古语广告发展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蒙古语媒介广告策划与农牧民的态度》等多篇学术论文.额尔德尼其其格36讲师博士在读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承担本科生传播学,影视后期编辑技术,广播电视法律与法规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发表《从数字电视的特点看内蒙古数字电视发展瓶颈》等多篇专业论文,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数字电视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等课题项目研究,2016年参与制作完成鄂尔多斯组织部党员远程教育两部电视专题片,2016年参与完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片《摇篮颂》的拍摄制作.李永凤34讲师博士在读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承担本科生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概论,广播电视新闻学,电视史,影视作品分析,作品观摩与研讨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发表《电视新闻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SNS路在何方—以校内网和开心网为例》等多篇专业论文,主持内蒙古电视节目的民族特色探究》等课题项目研究.姜淑萍32讲师博士在读传播学课程教学

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承担本科生中国新闻传播史,蒙文报刊与简史,媒介经营管理,演讲与辩论及研究生蒙古族新闻传播史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项目《内蒙古地区蒙古文字报业研究》(2016—2016)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蒙语新闻媒体对我区政治影响研究》等多篇学术论文.说明:此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是指除高校教师职业资格证以外的职业资格证.

3.主要教师简况

姓名年龄职称/职务工作单位及从事的主要工作拟承担培养任务职业资格证书名称主要工作成果童兵71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985创新基地主任,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思潮,比较新闻学,新闻学原理.主持完成国家教委"七五"课题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八五"课题中西新闻比较研究,国家教委"九五"课题中西新闻理论与方法的比较研究,主持国家教育部"十五"重大课题中国新闻传媒舆论监督历史使命与操作机制研究,复旦大学课题新闻舆论导向与公民环境意识,撰写学术着作及教材24部(含合作),论文460余篇,完成国家社科等项目10余项.参与主编《新闻学大辞典》等.刘海贵63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学位中心新闻传播学科命题专家组组长,国家社科创新基地新闻传播与媒介社会化研究中心专家,以及复旦大学校高评委员,上海市新闻职称高评委员,兼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及三十余所高校及媒体教授,特约研究员和顾问.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先后获得"复旦大学名师","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和上海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类)"文化'走出去'工程的政策体系优化",教育部项目"中外传播教育比较研究",教育部211项目"中国传播发展战略研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国新闻采访写作经验研究",以及"深度报道研究与财经新闻传播创新研究"等课题.近年主编《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当代英美新闻传播高级实务译丛》系列,合着教材着作三十余本,公开发表论文近二百篇.严三九48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委员会常委,中国传媒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品牌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羊城报业集团《新快报》经营管理顾问,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新闻研究》特约媒体顾问,以及新华社广东分社,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编导和策划等职.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带头人之一,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长期从事新闻学,传播学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出版着作(含合着)11部,发表论文60多篇,撰写120多万字& #30340;新闻稿件,承担,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曾先后两次获得"广州市教委系统优秀员"荣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广播电视新闻研究,传播理论研究,新媒体研究.郑保卫68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的副理事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教材编写组专家,联系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主编《新闻学论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曾任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兼任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承担课程主讲《新闻学概论》,《舆论学》,《公共关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新闻理论研究》,《中外新闻理论比较研究》等课程,研究领域和课题涉及新闻学基础理论,新闻与传播研究方法,新闻修辞,新闻法制,新闻教育,媒体经营与管理,通讯社历史与发展等.钱江59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曾任《人民日报》驻云南首席记者,《人民日报》记者部记者,《人民日报》9版副主任,《人民日报》华东分社上海新闻部负责人,《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记者(副局级),《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高级编辑近年主要着作有《乒乓外交幕后》,《美国首都华盛顿》,《秘密征战——中国援越抗法纪实》,《与中美建交风云》,《周恩来与日内瓦会议》,《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纪实》,《战火中诞生的人民日报》等,编辑的作品中有5篇获中国新闻奖,曾担任《清华故事——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9集系列片,《我愿以身许国——中国两弹一星元勋纪实》10集电视片的总撰稿人.胡北65高级编辑/北京电视台影视部高级编辑在北京电视台研发部从事电视理论,市场研发,节目定位,受众等方面的科研,调查,审议工作,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高级编辑主要获奖作品有《儿童弱视防治》,《电视科教节目刍议》,《中华之最》,《三国拍摄散记》,《轮椅上的女剑手》,《台前幕后说"三国"》,《在政治文明化经济市场化的大视野中思索产业化变革》,《发挥媒介影响力共同构造和谐社会》,《民生新闻——构造和谐社会的一个舆论支点》,《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媒介正确影响力》等.额尔德尼65高级编辑/原内蒙古副总编曾任内蒙古电视台对外部主任,新闻中心主任,副台长,内蒙古广电局副总编等职务.曾任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内蒙古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等.现在内蒙古电视台承担节目策划,审片等工作,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高级编辑长期从事纪事性节目和纪录片创作,代表作有:《沙漠散记(三集)》,《大漠之歌(三集)》,《群英荟萃》,《草原母亲的爱》,《草原散记》,《蓝色的回声》,《驯鹰散记》,《驼殇》,《草原颂》等多部作品,曾经获得过国家级作品奖二十七次,国际奖四次,1993年还获得过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首届邹韬奋新闻奖,2016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被评为《影响中国广播电视进程的60位人物》之一,自治区政府授予他"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1994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2003年-2006年被中国传媒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王世英58高级记者/内蒙古电视台副台长兼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对台宣传领导小组成员,内蒙古海外联谊会理事,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大代表等职务,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高级记者长期致力于新闻传媒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曾主持编纂《电视新闻纵横》,《电视人的思考》等多部作品.张兴茂53高级编辑/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高级编辑长期从事广播新闻节目的采编制作,历年作品《青城还能青多久》,《"大锅水"不能再喝了》,《海滨"蒙古村"》《纵横118》《全区新闻联播》获得内蒙古广播奖,中国广播奖,作品《铸造现代文明之魂》,《拥抱新世纪》获得内蒙古广播电视奖,发表《新闻与大众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关于新形势下广播创新问题的思考》等多篇论文.赵春涛51高级工程师/内蒙古电视台台长曾在国家从事技术工作,1986年到内蒙古电视台工作,先后任内蒙古电视台台长助理,副台长,内蒙古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现为内蒙古电视台台长,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高级工程师主持成立了内蒙古广电局安全播出指挥调度中心,在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纪录片作品《绿色长城》曾获得国家级奖项,2002年,被自治区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曾主持起草了全区广播影视"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兼任内蒙古自治区记者协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朝鲁巴特尔48高级编辑/内蒙古电视台副总编辑新闻(蒙汉语)采访,策划,编辑,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高级编辑历任内蒙古电视台新闻中心编辑,记者,新闻中心评论部主任,新闻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曾参与,策划,组织的作品获自治区一等奖的共75件,获全国一等奖7件,获全国蒙语电视奖18件,新闻中心并多次获得宣传内蒙古优秀集体称号,《内蒙古新闻联播》,蒙古语《内蒙古新闻》获得全区广播电视优秀栏目等称号,2000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2003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佳新闻工作者,2004年被团,国家民委,全国青联授予第四届全国各民族青年团结进步杰出奖,2005年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张轶敏44主任编辑/现任内蒙古电视台副总编辑兼新闻综合频道总监历任记者,编导,策划,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主任编辑出色完成共和国成立50周年,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大型深度报道,创办的内蒙古电视台法制栏目《法制专线》是内蒙古电视台获大奖最多,收视率最高的自办栏目,创作大型政论片《鄂尔多斯之路》,担纲大型专题片《众志成城》的策划和总撰稿,主持创办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天天看》,最高收视冲顶11%,四川亲自策划指挥记者入川历时72天的采访报道,带领100多人的直播团队先后完成北京奥运火炬呼,包两地的传递的直播任务,策划推出"春暖"系列大型媒体进社区活动六十余场.汪波56高级记者/人民日报社内蒙古分社社长历任人民日报驻吉林,云南记者站,黑龙江记者站记者,站长和黑龙江分社社长,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高级记者在吉林日报社《城市时报》任记者期间采写的报道《党义,你在哪里》荣获吉林省好新闻一等奖,全国好新闻二等奖,采写的内参《选址不当的P4实验室危胁哈尔滨的安全》,获得人民日报内参一等奖.先后获选黑龙江省好新闻一等奖,先后深入到基层采写多篇稿件,其中有4篇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等报道引起了自治区领导和群众的强大反响.《"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骏马奔腾跃北疆》获得了报社好新闻奖,《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宣传内蒙古好新闻特别奖".乌海龙50高级编辑/内蒙古日报社副总编辑历任《内蒙古日报》(蒙文版)科教文史,文艺,体育版编辑兼记者,参与创办了《内蒙古日报》(蒙文版)《社会周刊》和《经济周刊》,参与创办《内蒙古生活周刊》,任周刊部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高级编辑从事新闻报道二十多年,采写了《扎那和他的枣红马》,《党的关怀照草原牧民笑开颜》,《驼峰托起的彩虹》,《将军之子牧民巴特尔》,《绿茵之梦圆冉天际》等很多高质量的优秀新闻作品,先后曾获得过全国,全区性各类新闻奖三十余次,1994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十佳记者",1997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李孝50高级编辑/包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包头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闻采访,策划,写作,编辑,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高级编辑2001年撰写文章《构筑呼包经济区域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的对策研究》被内蒙古党委宣传部评为精神文明建设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2003年被内蒙古党委宣传部评为"全区宣传思想战线先进工作者",2006年撰写文章《构建呼包鄂地区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的对策研究》被内蒙古党委宣传部评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九届入选作品奖",2016年荣获中国报业协会"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曹晓鸿49高级编辑/《内蒙古商报》总编辑

1987年跻身新闻界,从事采编业务,担任副总编,总编辑至今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高级编辑共有20多篇新闻作品分别获得中国新闻奖,广东省新闻奖,内蒙古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出版《中山荣誉市民实录》一书,受聘暨南大学,中山大学新闻学客座教授.2016年至今受聘任内蒙古大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评委.景如月48高级记者/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新闻采访,策划,写作,编辑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高级记者多次组织记者团队深入基层采访报道,采写了大量有影响的新闻报道和内参文章,主要作品有《草原劲刮"帮扶风"——内蒙古"先富帮后富"谋求东西部协调发展》,《锡林郭勒:建设北疆绿色屏障重现天堂草原魅力》等.高平47主任编辑/光明日报社内蒙古记者站站长新闻采访,策划,写作,编辑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主任编辑策划组织"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三大主源之一",21世纪中国新的文化史学观,风能新能源战略,当代教育误区,内蒙古生态保护等系列报道.采写的报道,内参被及自治区领导批示.被,全国记协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优秀记者"荣誉称号.白春40主任编辑/内蒙古日报社网络部主任,中国蒙古语新闻网总编辑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主任编辑新闻作品《最后的那达慕——牧民进城》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神舟"与草原的约会》获得全国蒙古文报刊新闻奖二等奖,《糖》获得全国蒙古文报刊新闻奖优秀文学作品奖,《灯亮了价降了民富了》获得全国蒙古文报刊新闻奖三等奖,发表《再析报网互动走向报网融合之路》等多篇论文,出版专着《中国媒体品牌前沿报告》(2016年卷)中国书籍出版社,主持内蒙古蒙文报网联盟报纸全媒体新闻出版系统项目和地方网站群项目建设等多项科研课题.2016年被评为自治区百名宣传文化领军人才.乔雪峰41主任编辑/内蒙古日报社纪检员,监事,汉文报时政评论部副主任新闻采访,策划,写作,编辑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主任编辑长期扎根基层从事新闻采访报道,采写宏观经济深度分析报道40多篇,时政新闻1000多篇,200多万字,采写的《根河板业集团实现首席工人制》和《半壁江山金三角》分别获第13届和第14届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草原保护和建设——形势环境的必然选择》等三篇文章获内蒙古人大新闻奖一等奖,出版专着《报纸编辑》(合着),发表《浅谈报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等论文,获得2016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冯应谦

44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香港电台社区广播服务小组成员,香港游戏产业协会顾问,廉政公署社区关系市民咨询委员会研究亚社区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公共事务论坛成员,尘肺病补偿基金委员会成员,研究领域为流行文化与文化研究,文化产业与政策,传播政治经济学,新媒体研究.在国际发表的文章超过一百篇,撰编的中英文书籍达十余本,担任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的编辑.胡益华53副教授/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第四,五届委员,兼任自治区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副会长,自治区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自治区哲学学会副秘书长,自治区党的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工人运动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论文指导

实践指导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曾出版《关注社会的理论视野》(专着),《党的群众工作大辞典》,《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概论》等着作20余部.在《人民日报》,《中国工运》,《社会》,《内蒙古日报》,《实践》,《前沿》,《北方经济》等刊物上发表《从点线结构上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关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以学习力的有效提升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论文,调研报告,思想评论180余篇,并参与自治区党委和宣传部一些重要文稿,领导讲话的起草工作. Ⅳ近五年有影响的专业实践活动与成果(限填20项)

序号内容1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共建的内蒙古新闻传播研究中心与国际新闻培训机构(ICCD)合作,在我校主办全区气候报道培训班(50人).22016年7月-10月,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与人民广播电台共同策划采访报道了《母语的追寻》系列报道,得到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高度重视和重要批示.(见电台信息专报(内参),第264期,2016年8月8日)32016年-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与内蒙古电视台合办多次讲座.(美国密苏里新闻大学孙志刚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范红教授等)42016年-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与台湾世新大学,韩国青云大学,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签订交流合作协议,并多次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如,2016年,2016年,2016年,我校师生与韩国青云大学师生共同拍摄纪录片,2016年我校师生与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师生共同拍摄纪录片)5

2016年5月,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配合自治区教育厅完成全区中小学教师多媒体实验人员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20名摄像编辑人员.6

2016年5月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与乌海电视台合作完成记者主持人业务培训,培训学员60多名.7

2016年5月---2016年3月,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师与鄂尔多斯市组织部合作拍摄党员远程教育专题片10部,其中《誓言无声》《敏盖山羊养殖技术》2部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奖励.8

2016年5月,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成功承办第七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颁奖典礼,国内外70多所院校400多部作品参赛,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学生作品《绿染瀚海》获得最佳主题表现奖.9

2016年12月7日--10日,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与内蒙古与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由全区9所高校10个校区的团委,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联合协办的"中国联通梦开始的地方"——第五届新人电影节内蒙古分会场校园巡展活动,吸引了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成千上万的师生观影,极大地丰富了自治区高校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师生文化生活需求.

102016年9月,传媒学院师生制作内蒙古师范大学六十周年校庆专题片《摇篮颂》.11

2016年5月开始,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30余名师生参与人民网内蒙古频道,新华网内蒙古频道的建设和采,编,播工作.12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多次为人民广播电台少数民族部及内蒙古电视台蒙语部举办讲座.13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师生不定期为《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内蒙古晨报》记者编辑及包头市和锡林浩特市新闻工作人员进行培训.14

内蒙古新闻传播研究中心连续三年为党委宣传部做全区媒体传播力调查,并撰写了调研报告,得到自治区宣传部领导好评.15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师生不定期为自治区宣传部网络信息办公室做内蒙古政务微博调研分析.16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教师多次为新华分社,全区好新闻评奖担任评委.17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师生为土右旗旅游局调研采访一个月,编纂发行当地历史文化宣传册.18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师生曾为塞罕乌拉生态站,巴林右旗,达茂旗那达慕做宣传报道.19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师生参与贝尔课程,为内蒙古电力鄂尔多斯分公司做文化产业规划.202016年7月-8月,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与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电台,内蒙古电视台共同策划采访报道了《全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蒙古语文教材中存在问题》系列报道,社会反响强烈,促进了中小学蒙古语文教材的修改工作.

Ⅴ教学条件

名称配备情况专业文献资料学校馆藏图书230余万册,电子图书1600余GB,长期订阅中外文期刊(含电子期刊)近14000种.与专业学位教育有关的可供学生借阅的专业图书中文33万册,英文6000册,专业刊物中文78种,已购买或正在使用CNKI期刊及学位论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馆等国内外20多种专业类电子期刊文献资料.现代化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30个,每个面积80平米,座位70个,配备电脑,投影仪,扩音器,白板等相关设备,安排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保障课堂教学需要.观片室1个,面积30平米,座位40个,保障学生作品观摩和研讨.实践教学条件多媒体实验室4个,每个面积约100平米,电脑共有200台,数字非线性编辑机房3个,每个面积约40平米,座位16个,专业数字摄像机71台,专业单反相机73台,数字录音室6间,专业演播室3间,面积共约500平米,网络新闻实验室1间,面积70平米,报纸编排实验室1间,面积70平米,摄影实验室1间,面积40平米,广告设计制作实验室1间,面积80平米,动漫实验室1间,面积80平米.

Ⅵ实践基地

包括实践基地和合作单位名称及地点,建立时间,专业实践内容,条件等

序号

实践基地或合作单位名称

建立时间

每年可接受学生量

专业实践内容及条件

1

内蒙古电视台

2016年

12

摄像采访,编辑

2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

2016年

12

录音采访,编辑

3

内蒙古日报社

2016年

12

采访,摄影,写稿

4

包头市广播电视台

2016年

8

摄像采访,编辑

5

乌海市广播电视台

2016年

8

摄像采访,编辑

6

二连浩特广播电视台

2016年

8

摄像采访,编辑

7

通辽日报社

2016

5

采访,摄影,写稿

8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

2005年

5

采访,摄影,写稿

9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2016年

5

网页技术,视频制作

10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2016年

5

视频播音,采访

11

索伦嘎网

2016年

6

基里尔蒙文翻译,视频播音

12

中国蒙语新闻网

2016年

6

网页技术,视频制作

13

正北方网

2016年

5

网络内容监控,视频制作

14

北方新报

2016年

6

采访,摄影,写稿

15

呼和浩特日报社

2016年

5

采访,摄影,写稿

16

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

2016年

8

摄像采访,编辑

17

鄂尔多斯日报社

2016年

3

采访,摄影,写稿

18

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台

2016年

5

摄像采访,编辑

Ⅶ经费,保障措施

未来三年申报单位对学位点的经费投入及用途学校先期已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的基础上,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以保证教学质量,计划每年投入50万元,三年累计共投入150万元,用于多机位演播室,录音室,动漫实验室,报纸编辑室等数字化谁燕设备的维修以及相应教学实验设备的扩充更新,图书文献资料建设和科研奖励等.体制机制等相关保障措施1.传媒学院以新闻传播研究中心为平台进一步加强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播电视电影局等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

2.传媒学院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专业学位办公室的指导下成立新闻与传播学专门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教师的聘用管理制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监督.

3.传媒学院基于现有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业界媒体的合作,通过人员互派,项目协作等方式实现业界与学界的优势互补与互惠双赢.

4.传媒学院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多出精品.

5.传媒学院鼓励学员带着本单位的问题申报项目或完成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作品.Ⅷ申报单位审核意见

申报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意见:

为满足自治区对高层新闻与传播硕士人才的需求,经校内外专家组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经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同意申请成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望自治区学位委员会予以批准.

(公章)

2016年12月20日申报单位意见:

同意申报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公章)

2016年12月20日

类似论文

经济类开题报告浙江,经济类开题报告文

经济管理学院2016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安排2016届毕业生校外实习和论文写作阶段即将结束,根据学院质量体系要求,结合院系实际情况,现将毕业。
更新日期:2024-11-12 浏览量:144024 点赞量:31337

mba工商管理方向硕士学位文开题报告

一、研究课题 大连管理信息系统改进研究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如今的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管理的水平高低越来越成。
更新日期:2024-10-19 浏览量:132150 点赞量:2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