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文

专业技术论文

谈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的一致性

谈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的一致性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开来谈.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只有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对学习的反映思路也才最清晰.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应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中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思维是根本,兴趣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的培养是以兴趣为基础的.

【关 键 词】思维,兴趣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完美,达到1+1等于1,或1+1>,2的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心理角度而言,如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对激发学生兴趣谈几点体会.1观察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产生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构成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得到的.没有观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既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无可非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最后,可以通过自办班级学习报,定期办好黑板报,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实施"超市式"数学作业,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由直观感知上升到抽象的理解.有了这个基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教学就顺利了,体现了"直观"教学的优越性.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获取成功喜悦,让学生体验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型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综上,一次或多次的成功会成为学习动机和激发兴趣的"激活剂".重视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我们创造性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位学生养成爱想问题,问问题以及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利和能力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以下再对培养思维简单地谈一谈..1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一个优秀的教师会懂得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力差异,采取不同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面对同一道数学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尽快地接受.如果起题意不懂,便可采用启发,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发现突破口,用通俗简易的手势或图形来化繁为简.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对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教师的方法下,通过发散性思维,使他们明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产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这一点要求老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善于发现教材中所隐含的深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做功夫.教师还应将拓展意识运用到数学课上.例如涉及到语文知识,可以多讲一些与其相关的,让学生们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融会贯通,从真正意义上 0135;生对知识需求的渴望.

.3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

一题多是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也是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源泉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一题多解的例子.

一辆摩托车上午3小时行驶了163.5千米,照这样计算,下午又行驶2小时,这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第一解法先求出平均l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然后求出下午行驶多少千米,最后求出这一天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63.5÷3×2+163.5等于272.5(千米).第二种方法相对比较简便一些,先求出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小时,再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最后再求出一天共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63.5÷3×(3+2)等于272.5(千米).以上两种方法都很普通,这里还有一种新的解法,算式为:l63.5×2-163.5÷3等于272.5(千米).其中,163.5×2,表示行驶6小时的千米数,163.5÷3,表示平均l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最后用6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减去1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就是这一天5小时行驶的千米数了.这便是一种创新的解法.

数学知识是严密的逻辑系统知识.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往往以前所学旧知识,旧经验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同时又是对旧知识,旧经验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鉴于此,每教一点新知识都要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来铺路搭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发展思维.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等于总价"时,我先在课堂上组织了一场小小的购物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购物经验和利用乘法计算总价的知识,计算出5只铅笔,3块橡皮,4条毛巾,2千克苹果等商品的总价,列出算式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单价×数量等于总价".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2.5,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和归纳概括能力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构激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提问的内容和方法,提问过于简单总是"对不对""懂不懂"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问的问题太大,或者提问不明确,学生都无法回答.我们要善于提问,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以及类比等常用的逻辑思维形式.例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当学生仔细读题,边读边想,弄清题目内容,并能复述题意后,教师可以适当提些问题进行启发,如:"题目给的条件有什么作用""要求的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题目中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这个条件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等等,引导学生自己逐步想出办法,解决问题,而绝不是简单的告诉他用什么方法做.

3.结论

从以上所谈的这些看来,二者有一个共同点.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兴趣的产生的,而浓厚的兴趣是靠着反映敏捷的思维作铺垫的.两者之间一种无意识的连接关系,是一同成长的.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激发兴趣,也不能只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着眼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平台,思维是兴趣的基础,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思维潜意识中某些问题的探索而产生的结果.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方祛训练,学生一定能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清容,吕世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法》.

[11]数学思维教育论郭思乐,喻伟着,上海教育出版社]数学的思维方式席振伟着,江苏教育出版社

4

类似论文

中级发表文其他系列初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报送材料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必须提供下列材料: 1,下列证书原件,复印件(在提交。
更新日期:2024-10-1 浏览量:20596 点赞量:6520

职文江苏,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职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表单位姓名现从事专业申报职务填报日期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填表说明一,填写申报表。
更新日期:2024-8-10 浏览量:105821 点赞量:23256

提高生物技术专业毕业文质量的和实践

【摘 要 】 毕业论文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几年毕业论文的质量不断下滑 本文结合笔者指。
更新日期:2024-8-2 浏览量:17239 点赞量: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