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宇:将微反应娱乐代入司法

微反应的研究能结合来自司法系统的一手录像,这在国内是首次,如果可能的话还会运用于反贪侦查

2011年可算是姜振宇收获颇多的一年,连着出了两本书,上市即热销断货;九月时给学生上关于微反应的课,进一步推广他的研究;收获了第二个宝贝儿子;某卫视一档判断真假的节目《非常了得》的开播让他一炮走红,甚至有媒体评论其为该节目的最大亮点,而场上的主持人还有郭德纲和孟非等

但对于这些,姜振宇说,“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谨小慎微,微反应研究带给我的最大的改变就是更保守了.”

《Lie To Me》(别对我撒谎)是一部描述心理学的美国电视剧,卡尔莱曼博士和吉莉安福斯特博士利用脸部动作编码系统分析被观察者的肢体语言和细微表情的变化,得出被测试者是否说谎的结论,进而向他们的客户(包括FBI等美国执法机构或联邦机构)提供分析报告.

这个电视剧像一个光环笼罩着他,因为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如电视剧里的莱曼博士那么神;但同时它也给姜振宇带来最多的质疑:直接把他比喻为山寨版莱曼博士.

对此,姜振宇说,“那些把我比做‘山寨版《Lie To Me》’的,肯定是不了解我的人.”

别对我撒谎

其实,姜振宇的“”身份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信息中心主任,而微反应研究小组则完完全全是一个兴趣小组.姜振宇说,去年建立这个小组其实也是受《Lie To Me》的影响,但他们所做的更多却是将莱曼博士请下神坛.

不久前,他与小组的另四名成员合作写了一篇《〈Lie To Me〉十问》,放在科学松鼠会里,亲自把自己头上的光环扯下来.

“就是为了说明它仅仅是一部有技术含量的电视剧,可以普及知识,但决不能用来做科研参考,甚至是生搬硬套.”姜振宇说.

“如果微反应是这么一一对应,眼睛一瞥等于说谎了,那肯定是伪科学,这也是目前大家最大的误解,认为可以像《Lie To Me》一样,从大量的分析中摘出一个直接等式,比如什么反应代表说谎,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这种诉求.”

在姜振宇微反应研究三部曲的第一部《微反应》一书中,他介绍道,“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它指的是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

姜振宇最近一则微反应的研究是分析郎咸平采访郭美美母女的视频,通过分析郭美美母女的表情推测二人内心的真实意图.分析报告分为上下部分,长达一万多字.最后的分析结果是,姜振宇认为郭美美在受访中的表现基本正常,大多数情节信息偏真实,不过其母郭登峰在“炒股起家”时涉嫌按照预定台词表演.

姜振宇的分析总是尽量求保守,他强调,“我们不会给出结论,但会说明我们分析的倾向.”而且,他在自己每个分析后面,都会加上一句:请指正.

微反应研究第一人

“说我是‘微反应研究第一人’,这句话没错,因为本身‘微反应’这个词就是我创的,但是有心人就会说,你的东西都是前人研究的,你只是改个名字就叫第一人?我自己也会担心别人这么说.它能解释得通,是真实的,但我不希望这么宣传.”姜振宇说.

这个称呼是出版社在《微反应》帮姜振宇制造的卖点,其实,姜振宇的微反应研究并没有多少个年头.2007年,姜振宇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读博士时,才开始大量接触微反应.

那时有一门课关系到构建三维动画技巧,学校请来国外顶尖的做电影、做动画的老师专门教,姜振宇开始接受专业的指导:眉毛要如何表现才可以表达出悲伤的情绪,否则无论眼睛、嘴巴动得再剧烈,也表达不出来等

课后的两三星期,姜振宇也会沉浸在人类表情的世界里,找书看,包括了达尔文的《人类与动物的表情》和艾克曼(美国微表情学者,他的研究成果是《Lie To Me》中核心剧情的基础)的《情绪的解析》,不断地想,“为什么悲伤的表情会是这样?”

也是在那一年里,姜振宇集中地学习这些内容,并且给同专业的本科大四学生上课,“等于把我自己学的再带他们做一遍,所以我觉得那个时候对我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微反应甚至使姜振宇“顿悟”了.当时姜振宇在中国政法大学教计算机课已经7年了,2000年,他从人民大学经济信息学院本科毕业,只是理科生出身的他向来“鄙视”写论文,觉得就是动动手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写论文.

微反应研究使他找到了方向,他发现达尔文没解释全微反应,而有些研究艾克曼也没提,在这个领域里完全是自己的原创,加之有这二位前辈的基础理论为依据,能自圆其说,他感觉特别兴奋.

“所以我跟我朋友说,我现在找到了做科研的生理快感,不是开玩笑,很畅快.”姜振宇说,只要不用上班,他晚上和凌晨都在写关于微反应研究的东西,“下笔如有神”.

接下来,姜振宇打算写两篇学术论文,提交到美国两本最著名的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相关的期刊.“因为我觉得有可能被人看得上,而这种看得上是证明我做的东西对头的标准,证明我的研究是有价值的.”姜振宇说.

如何分析微反应?

既然不是眼睛一瞥就等于说谎,那么是如何通过微反应研究推测对方内心的?并且要做到科学保守?

“我认为的‘科学’,是可重复验证的,同样的对象,我们通过同样的方法去研究,最后都能得到一致的结论.而为了达到这个,现在的主流是用机器,设备在条件一致的情况结论就是一致的,但是我们恰恰用不了设备.”姜振宇说,“因为我们的测试本来就需要说话人处在一个平常心的状态下进行,但是上设备上机器就把他限定住了,效果肯定不好,而且有些大型设备我们也买不了.”

“我们只能尽减少犯错误的机会,尽量贴近客观.我最看重的就是分析的体系.”姜振宇所说的分析体系,指的就是他分析所用的七个步骤和四个原则.

第一步是分析案情,拿到被测试者的资料之后,针对他所说的情况,整理出事件中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关系,谁与谁之间存在正或者负的利益往来;第二步,着重于说话人本身,针对被分析者的特点,从其出身、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出发分析其性格,因为不同的成长模式造就不同性格的人,而不同性格的人又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例如,脾气比较暴躁的人,最不能忍受别人看不起他,如果有人看不起他,他马上暴跳如雷.

分析完“事”与“人”,接下去就是根据分析结果设计“刺激源”,也就是设计好测试的问题,第四步即展开测试,并同步录像;第五步是回放录像,把其中出现的可疑点一一抓出;第六步,根据第五步得到的分析再一次综合整理,回答被测试人有没有说谎的倾向;最后,也就是第七步,根据现有的物证做比对和修正.

四大原则是贯穿在整个工作流程当中的,包括了“背靠背”、“双向推导”、“物证比对”和“不做肉眼分析”.“背靠背”要求一个分析报告至少需要两个人来做,他们两个都先不看对方的分析报告,分别按这七个步骤分析一次,两个人再进行比对;“双向推导”则偏技术,即针对被测试人的话,按“说谎”及“没有说谎”进行分析,看在这两个假设下分别能得到什么结论,并且结论尽量保守;“物证比对”和“不做肉眼分析”,则是要求分析必须经过录像回放,而不能只看着对方即作出判断,并且,凡计入研究里的有效数据都要有物证作比对,像在《非常了得》现场的分析,根本没有算入他们的研究成果.“那只是做游戏.”姜振宇说.

在这样的要求下,微反应研究小组每做一次分析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最近他们做过关于谢霆峰与张柏芝离婚时谢霆峰开记者会时的视频;郭美美事件中天略集团董事长邱振良接受某电视台采访的视频;郎咸平访问郭美美母女的视频,以及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平在7月24日晚就“723”事故答记者问的视频等二三十分钟的视频,他们小组一般都要用两三天.

为了让别人给自己“挑刺”,姜振宇在微博上“关注”了许多大学心理系的老师和学生,目前为止还没有来自他们的质疑,“我不知是人家看不上我,还是我的东西勉强过关.”

在司法领域研究微反应

从今年九月份开始,姜振宇将在中国政法大学讲授一门名为“微反应研究在司法中的应用”的课程,也是之前网络上热炒的“测谎课”.当然,课程仍然是在扯下《Lie To Me》的光环:并不是在教学生如何测谎,而是通过讲理论、做与理论相对应的实验,再一次展示微反应是怎么回事.


今年,姜振宇微反应研究小组还与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反贪局签了科研协议,通过分析检察院提供的已结案件的录像,帮助反贪部门设计讯问方法、提高讯问手段.

通过检察院提供的录像,姜振宇观察侦查人员是如何讯问的,以及梳理讯问过程中被讯问人的表情、肢体语言等,提出自己的一些方向性的假设.

例如在某一个录像中姜振宇发现,讯问时被讯问人对侦查人员提到的存折十分敏感,好几次讯问如果侦查人员再追问下去,他可能会把相关信息吐露得更多一些,但因为侦查人员在宣讲政策,这些细节可能就滑走了.

“我们是希望我们的这些设计可以有条件地应用,在传统的侦查手段、一定时间成本之内挖掘不出有效信息的话,可不可以考虑用比较‘狡猾’但平和的方式来分析他的微反应,以判断他对某些问题的主观状态.”姜振宇说.

实际上,设计刺激源正是姜振宇微反应研究的最大部头,因为观察人的反应并作出是否说谎的判断,前人已经研究了很多,他所能做的只是作修正和补充,但是如何产生有效的刺激源并从有效的反应里找到说话人的破绽则是他们研究小组的原创.

并且,这也厘清许多人对微反应的另一个误解,因为许多人试图能过微反应测试找到事情的真相.“实际上,微反应只能测试一个人的认知,而不是事实,你是这么认为的这件事,但不代表这件事就是这样.所以,微反应绝不能作为判断事实的依据,只能作为辅助分析的手段,帮侦查人员找问题的重点,找思路,以及设计问题的方法.”

姜振宇的设计刺激源的方法并不同于传统的讯问方法,他是根据说话人的客观情况以及情境设计侦查人员需要知道的问题,再把这些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而把这些小问题以某种逻辑打乱分散到测试中,一环扣一环,问题之间相互验证,最终收网时即找出其真实意图.

现在他们做的测试是“一比八”,即一个问题一般会拆成八个小问题来问.例如,要测试哥哥对待同父异母弟弟的真实态度时,姜振宇为了弄清楚“与弟弟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分成八个小问题来问:“小的时候有没有跟弟弟抢过好吃的”,“现在跟弟弟联系多不多”,“一周联系几次”,“后妈对你和弟弟差别大不大”,“你觉得你弟弟最漂亮的衣服是什么”,“爸爸妈妈赚的钱给你多还是弟弟多”,“是不是弟弟上学了而你没有”等

“就是问他完全想不到的问题,但是问题之间是有逻辑的.比如一周和弟弟联系两次,而且知道弟弟买了一个什么样的新手机,那么联系这么紧密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要害死他,另一个是真的关系很好;然后家庭财产分配的问题也是一样,如果他不烦弟弟,那么家里在弟弟身上花钱多他也不会太在意,但如果他本身就讨厌弟弟,他当然在意.这些问题可以拆出来并且相互验证的.最后我们再把这些逻辑串起,就知道他与弟弟的关系了.”姜振宇分析道.

这样的科研项目对微反应研究小组来说无疑十分宝贵,微反应的研究能结合来自司法系统的一手录像,这在国内是首次.姜振宇说,签科研协议时检察官说,这些录像连同分析报告在今年下半年交给检察院后,检察院可能会开研讨会讨论研究结果,如果可能的话还会在反贪侦查中推广.

责任编辑:张羽

以下是姜振宇微反应研究小组所做郎咸平专访郭美美母女的视频分析摘录,分析内容为郭美美是否知道王军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郎咸平解释为什么公众关注并愤怒(与有关),期间出现郭美美镜头如下:

分析内容:

左图与右图相比对,最大区别在于上唇提升程度更大,鼻翼两侧鼻唇沟更明显;

使用软件进行图层重合比对,还可发现,上图中的眼睑开裂程度减小,下唇轻微凸出,降口角肌有收缩动作导致两侧嘴角向下.

皱眉+眯眼+提上唇+下唇凸出+撇嘴,是悲伤类情绪的衍生表情形态,委屈等于否定,配合郎解释的内容可以推测,郭美美对这其中的逻辑关系和原因,持否定态度(不是否定逻辑,是否定整件事情).

推测:

郭美美否定整件事情,翻译成白话可以是“不关我事啊”.此翻译台词仅用于帮助理解类似的情绪和主观态度,不是郭美美本人的思维和语言解析.

以下是姜振宇微反应研究小组所做铁道部发言人平答记者问视频分析摘录,分析内容为平是否认为“723”温州动车追尾后掩埋车体的行为恰当.

图为平回答记者“为什么要在现场掩埋车体?是不是想毁灭证据?”的提问?

分析内容:

在左图中,皱眉+眼睑闭合动作+上唇提升等于厌恶,这样的表情形态,可以分析为厌恶性困惑,既表达了否定(厌恶),也表达了困惑(怎么会出现这么低级的情况呢?).

与左图比对,平在右图表情出现异常变化,皱眉减轻+眼睑闭合程度减轻+右侧嘴角拉扯幅度偏大+下唇闭合、向外凸出+颏肌轻微隆起,这一瞬间的单侧嘴角翘起.这种差异显示其在质疑其他人“怎么会出现这么愚蠢的问题”时,厌恶性困惑合理;在讲述完自己的观点之后,出现颏肌隆起、嘴唇闭合的形态特征,表达“自我肯定”.这个明显的变化,映射其内心对自己的回答内容给予肯定.

推测:

平有意、并做好充分准备来传达信息,此处的潜台词可以推导为:“我们知道这(掩埋)很愚蠢,我们并不会这么愚蠢,所以我们采取这个措施当然是有其特殊用意的.”

类似论文

“微”力量旋动娱乐:明星微博之怪现状

明星宣传靠什么媒体!过去是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后来有了网络,有了前几年的博客与播客,如今又有了小巧精致的微博。
更新日期:2024-11-26 浏览量:146116 点赞量:31840

网生代搅拌娱乐2.0

爱玩是人们的天性,因此派生出的游戏、休息、放松,并最终指向娱乐、休闲 从打、打、踢毽子、打弹珠、折飞机、扔沙包到上世纪90。
更新日期:2024-3-2 浏览量:8095 点赞量:2759

初中物理解题中代入法的巧妙运用

摘 要:代入法是一种基本的解代数题的方法,尤其是解方程组和求代数值时,代入法非常有效,使计算变得简便、快捷 代入法。
更新日期:2024-2-15 浏览量:33135 点赞量:8602

“微”力量旋动娱乐:明星微博之怪现状

明星宣传靠什么媒体!过去是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后来有了网络,有了前几年的博客与播客,如今又有了小巧精致的微博。
更新日期:2024-4-18 浏览量:58940 点赞量:14096

迭代出来的微信

2010年,深圳腾讯公司的创始人马化腾热衷于在办公室摆弄各种智能手机,实验不同的聊天软件 马化腾感到一种深刻į。
更新日期:2024-3-18 浏览量:42803 点赞量:9676

“微博问诊”靠谱吗?

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偶尔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在所难免,但去医院就诊,挂号、看医生、化验、开药,不仅要搭上大把的时间,弄不好还。
更新日期:2024-9-6 浏览量:16287 点赞量:4523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探微

【摘 要 】 斯托利亚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 语言是教。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5627 点赞量:1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