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陪读现象的心理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60-01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教育的不断升温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陪读”一族,浩浩荡荡的陪读大军越来越多,在陪读的“大好形势”的感召下,许多家长随之汇入陪读之列.有的家长说:“左右隔壁都来租房陪读,他们劝我来,我就来了.大家都陪,不陪好像不放心,牵肠挂肚的.”甚至有的家长出现了攀比心理“人家能陪,我为何不能陪,又不比人家矮一截”.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即使是硬撑着脸面,也得坚持下去.

综合来看,家长们的陪读心理还很不成熟,很多家长没有能够树立正确的陪读观,甚至掺杂了一些不健康的扭曲的心态,这样陪下去,能够陪出成绩优秀、心理健康、个性张扬的大学生吗?确实令人深思和忧虑.

上海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日前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陪伴孩子做作业是家长在家生活的常态,达到72%.这一数据之高,令人惊叹.很多家长也表示在给孩子陪读的过程中,他们练就了十八般武艺.为了孩子,他们已放下多年的专业要从头拾起,每天和孩子一起学习各门功课,以便应付孩子的各种问题.没有一点英语基础的家长从头学习字母,猛练英语口语与听力;从不识五线谱到弹奏一首首好曲子,从旱鸭子到游泳健将,从“泡面达人”到营养专家等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都发现自己俨然成了一个“全能超人”.试问,这样的家长苦吗?累吗?你的孩子真的很优秀吗?非然!

目前这种陪读现象已越来越多,有各种不同的陪读方式,确实这种陪读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做作业的速度,提到了“效率”,但时间久了就没那么显灵了;而家长还不时叫苦不迭,精力和时间会搭进去,还不解决问题,该怎么办?

家长陪读有利也有弊,有利一面:处于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孩子,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需要家长陪读.刚入学时,孩子写作业的格式、位置,书写时的执笔、坐姿,作业完成情况都需要家长的辅导和督促.孩子适应学校的环境后,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抓紧时间写作业的习惯.家长可以在陪读时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纠正字词的书写、英语单词的读法等随时纠正孩子不正确的拿笔姿势和写字的坐姿,使孩子保护好视力,不和“眼镜”交朋友.写作业前与孩子约定好完成时间,提前完成,做到又快又好要奖励,如果没有按时完成要处罚,一定要做到奖罚措施得当,言而有信,持之以恒.

到了中高年级,孩子已经养成抓紧时间学习的好习惯,我觉得家长可以不陪读,放手让孩子养成自我学习,锻炼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每学期开学、期末两个阶段,家长可采取半陪读的形式.学生放寒假、暑假,心态完全放松,开学时陪读,帮孩子收心,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而期末陪读,辅导孩子复习功课,提优补差,争取考试取得好成绩.


家长陪读不利的一面,列举如下:

(1) 自觉性降低:家长在身边陪读,自己没有了主见,失去了自觉性.遇到难题,就将题直接上交给家长.有时还想法设法地与家长“捉迷藏”,家长在的时候装做认真做作业的样子,其实心不在焉,马马虎虎.可家长一离开,就会抓紧时间玩耍.

(2) 依赖性增强:不少家长全程陪读,而且逐题检查、讲解,力求让孩子弄懂弄通;性急的家长还会告诉答案,甚至代替孩子做作业“走捷径”.孩子逐渐养成了依赖思想,从而束缚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缺乏磨练, 一味依赖父母, 自然难以培养出坚强的意志.

(3) 降低学习效果:不少父母认为, 自己陪在孩子旁边, 他肯定会集中注意力做功课. 其实不然,家长陪读时,孩子觉得身边总是有一双眼睛在订着自己,不时的想去看一看,反而容易走神,分散精力,更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4) 心理压力加重:陪读对孩子来讲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考试不好感觉对不起家长,为了给家长报恩,有的孩子苦学死板的学,结果时间利用了成绩不一定理想,长期的压力会使孩子出现各种心理异常.如强迫症、抑郁症等.

(5) 对家长不利:陪读对家长也不利,白天工作繁忙,晚上回家还要陪读,人很疲劳,时间和精力都不够.长期陪读则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自己也会产生心理异常.

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向上的家庭气氛,做到相互交流感情,共同分享家庭欢乐,从而激励孩子的向上精神.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指导孩子把学习作为一项独立的活动.家长可根据学校要求, 教会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学习技巧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孩子的学习能力可能存在差异,父母应按照不同情况,提出恰当的要求,不可抱不切实际的期望,给予孩子们太多的压力.

讨论:

对于家长陪读,很多学生也有不同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觉得没有必要.王璇同学今年上高二,他说从他上初中开始,父母已在学校附近租住4年.“我现在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其实爸爸妈妈可以放心,没有必要继续陪读.”刘丽同学说:“爸妈工作已经很辛苦了,现在陪读又费钱又劳累,还让我觉得很烦躁很不自在,但又不忍心跟他们说.父母的苦心我们都明白,他们这样付出,我心理压力很大,考不好时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觉得特别对不起他们.”

一位从事多年高中教育工作的王老师说,家长“陪读”现象反映出很多家长对孩子读书到底为什么不很清楚.他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其努力程度、心理素质、意志力等,因此,家长要做的应该是配合老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内在动力.陪读实质上束缚了孩子的自主能力和群体的适应能力,让孩子从小产生了依赖心理.孩子长大一点,还会对父母陪读有逆反心理.

我认识一位优秀的律师,女儿考上了四川艺校,为了女儿毅然抛下了自己的喜欢的专业去陪读,她说:“孩子从来没离开过我,还不到18周岁照顾不好自己,我不在身边哪行呢?”的确,女儿是独生女,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全力以赴于学习和应试,日常事务难以自理,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甚至洗头都成问题,因为在家时,这一切全由母亲统揽.由于长期的娇惯和众星拱月的地位,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殊不知没有多久问题出现了.女儿性格越来越孤僻,话越来越少,一天夜间趁母亲熟睡欲跳楼,幸好发现及时避免了一场意外,去医院看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原来母亲的陪读给女儿造成了压力及在学校与同学的关系不融洽.无奈女儿被送去心理科治疗.回到家无意间发现老公又有外遇,原来自己多天不在家寂寞的老公又找到了新的感情依托等惨重的教训呀.

陪读不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而是要与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起来看,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因此该不该陪读,应因人而异.“过度陪读既苦了家长自己,更害了孩子.”专家建议,家长要学会适时抽身,还给孩子学习的主动权,该放手时就放手吧!

类似论文

窥探隐私现象的心理

从媒体报道颇多的去年年底的“偷拍光碟”事件开始,人们似乎对偷窥别人隐私的话题更关注了 事实上,现在很多地。
更新日期:2024-9-21 浏览量:117744 点赞量:25135

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家长拒绝治疗的心理

作者简介:李桂玉,女(1974-)本科学历,湖北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护师,专长:儿科护理和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 【摘 要 】。
更新日期:2024-9-2 浏览量:19087 点赞量:6067

小学生考试粗心现象的心理

摘 要  对314名小学3~5年级学生考试粗心情况、神经活动特性,以及书写水平的测试,揭示了小学生考试粗心现象与神经活动特性与书写。
更新日期:2024-1-17 浏览量:19871 点赞量:5547

习题反复出错现象的心理语言学探究

摘 要: 错误的英语习题纠正后,再次出现依旧可能犯错误 本文以图示理论及思维结构分析这一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并指出。
更新日期:2024-12-17 浏览量:156867 点赞量:33891

幼儿谎现象幼儿心理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面对幼儿的说谎现象,教师们往往都将其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而采取惩罚的方式来制止。
更新日期:2024-8-15 浏览量:104614 点赞量:2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