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如何实现全球化新闻操作

2013年12月28日,郑州地铁一号线发车,标志着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正式驶入地铁时代.地铁开通,无论对于普通市民、城市管理者、这座城市还是这片土地,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面对这样一个历史性事件、面对这样一个“大同题作文”,对新闻报道的执行者而言,怎样做既接地气又大气?怎样做既入俗又脱俗?怎样才能引人入胜?怎样方显技高一筹?作为区域报业市场的引领者,大河报人选择了“重锤擂响鼓”——全球探地铁.

2013年12月19日至31日,“大河全球探地铁”大型策划报道成功实施.短短12天内,大河报七名特派记者,穿梭在世界五大地铁名城——纽约、、莫斯科、巴黎、伦敦,采集了大量素材,发回了大量报道,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的环球新闻联动,为广大受众提供了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在内的丰盛的新闻大餐.

“大河全球探地铁”策划报道的推出,引起了全国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成为整个“郑州地铁一号线开通”报道中毫无疑问的惊艳“响鼓”,也是此轮新闻战中的耀眼塔尖.对河南报业而言,这也是新资讯时代、新传媒格局下,首次实现全球采访、全媒体实时播报的探索创新,在多个领域成功创造了“第一次”.

本次报道跨度大、战线长、时间紧、任务重,虽然操作过程中偶有遗憾,但整个新闻策划报道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回过头来看,其创意是如何产生的,操作过程如何推进,跨地域、跨时区的新闻实战如何协同,传统报道与新媒体平台如何共振?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

找准切口,充分体现全球策划与本地新闻事件的相关性

郑州地铁一号线的开通,对区域经济社会来讲,无疑是个大事件.选择什么样的视角和切口、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做这个新闻,是郑州地铁开通系列报道中的关键思量和核心课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全球探地铁”的策划创意于新闻发生前半年出炉.接下来的论证,必须回答几个问题:其一,新闻由头是否充分,即为什么要全球探地铁?其二,报道标的之分量是否足够,即新闻策划的厚度与广度是否匹配这种全球操作?其三,怎样完成任务,即组织上、物力上、技术上的支持问题.

特别是第一个问题.在本次策划提出之初,有一种声音认为,在资讯全球化、同质化时代,作为一个区域性报媒,有没有必要“大动干戈”派大批记者出境?有没有能力实现环球同步采访?这种声音认为,很多资讯可以“百度”,目标城市的情况也能特约.

但报社主要领导果断拍板,决定实施“大河全球探地铁”大型策划报道.用他们的话说,这种策划“一举多得,一策多效”.

在大河报看来,新闻策划的最大“由头”,就是策划本身与区域新闻事件及区域百姓生活的相关性.郑州地铁一号线的开通,既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换个角度看,地铁不仅仅是个交通符号,还是民生符号、经济符号、文化符号甚至是历史符号,是多元文明的载体和呈现.以全球五大地铁名城(纽约、、莫斯科、巴黎、伦敦)的地铁为新闻报道之标的,选择这样一个策划“焊接点”和新闻“发力点”,无疑能使整个策划报道具有极强的广度和厚度.

“如果说地铁是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口’,能与世界级‘前辈’们隔窗对视,无疑是送给即将诞生的郑州地铁的最好礼物.大河报记者将亲手推开世界级五大地铁之窗,希冀用全球顶级地铁文明之光,照亮郑州地铁时代前进的轨道.”大河报五路七名记者出发当日报道的这段题记,也许正是本次策划报道的最佳注脚.

“大河全球探地铁”活动,既是大河报“新闻立报、内容为王、策划引领、深度制胜”办报理念的一次生动践行,也是“全球视野,百姓情怀”新闻视角的又一次大胆尝试,更是大河报“服务河南,影响全国”办报追求的再度拓展.

排兵布阵,精心组建远程奔袭所需的指挥体系和“特混战队”

跨国新闻采访,对大河报来说不是新鲜事,但同时向全球多地投送记者,并实施跨时空同步连线和几乎24小时不间断报道,这绝对是头一回.

面对这样的任务,大胆的“破与立”是操作层面的常态.从指挥体系到排兵布阵再到后勤保障,都要注入新思维,启用新方法.

就指挥体系而言,本次策划构建了报社最高规格的指挥体系,报社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挥整个战役.因为整个策划报道以及后期的产品(含服务)延展,涉及采编、广告、发行等各个环节,因此大河报“一体两翼”的编队格局发挥出了应有的指挥优势和协同效应.

在采编层面,除出国小分队外,后方编辑中心、新媒体中心等部门还有约30名采编力量投入战斗,跨部门,人员众,虽兵强马壮,但也暴露出前线与后方两端人员都相对分散的弱点.因此,采编层面的指挥体系采用“蜂状结构”,即两端强劲有力,中间的连接简洁清晰.指挥端,由总编辑亲自挂帅,三位副总担任副总指挥,夜班编委、主任各司其职;执行端,更是囊括了大河报采编层面的精兵强将;而在“蜂腰”部分,本次策划特别增设了“后方总统筹”角色,选择一位具有丰富采编经验的人员值守,几乎是“单线”负责前线与后方的总联络,具体任务包括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发布指令、衔接采编、改写稿件.这种设置,保证了整个策划报道指挥信号和前方信息传递的清晰、有力与完整,也成为本次报道活动成功的重要保障.

具体的排兵布阵亦相当精巧.在出国人员的组成原则上,为了实现既圆满完成任务又能磨砺队伍之效果,“混搭”是极为明晰的组队原则,即组成人员的来源上,要跨中心、跨部门、跨采编、跨性别等.最终形成的出国七人组,“混搭”特征明显,他们来自财经、社会、编辑三大中心,4男3女,5名记者2名编辑.既有业务骨干(首席),也有业务新秀;既有年近五旬的新闻老兵,也有刚毕业不久的报业新人;既有首次出国的菜鸟,也有留学回来的海归等这种有意为之的“混搭”与“错配”,在后期报道过程中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正是上述打破常规的制度安排和人力配置,实现了报社内部及前线与后方的多层次联动——中心联动,部门联动,采编联动,新媒体联动,前线后方跨时空实时联动,确保了整个策划的高质量实施. 做足功课,高度重视跨国探访前的“粮草先行”和案头预备

全球探访,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包括出行障碍、时差障碍、语言障碍、文化障碍、通信联络障碍、信息传递障碍等,要越过这些障碍,就需要策划执行者充分准备,做足功课.这其中,既有硬件方面的精心准备,也有报道方案等软件方面的充分前置.

比如出行,五大目标城市,分布在三大洲,时空跨度非常大,如何根据采访发稿节奏秩序出行,是采访小分队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大河报的经验是,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将护照、签证、预约航班、住宿、邀请翻译甚至出行细节等工作,“外包”给一家有丰富涉外经验的旅行社,让采编人员轻装上阵.

成熟的报道方案,是策划得以成功实施的又一项保障.在跨国采访小分队出行前,报社就对本次活动的报道方案进行了多次不同层级的研讨,根据研讨会的方向和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参与研讨的人员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这种安排和调整,除了要解决采访对象、报道内容、突破技巧等方面的技术性问题外,还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采和编之间的衔接;二是前线和后方的联络;三是新媒体与传统报道手段的协同;四是“全球探地铁”与本地地铁报道之间的共振.


最终报道方案兼顾了上述思考:既有对五大城市地铁文明的独家展示,也有对所到城市“一号铁”的充分聚焦;既有根据城市依序编发的连续报道,又有郑州地铁一号线开通当日的特刊呈现;既有传统媒体势大力沉的深度挖掘,也有新媒体24小时不间断互动的轻灵游走.而这些当初的设计,基本构成了最终报道产品的雏形.

当然,准备工作还有很多.比如,除了集体层面大的方案准备,就五路小分队的相关个体而言,充分的案头功课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再比如,本次活动在经费方面之所以也能轻装上阵,得益于在策划提出之初,报社就很好地嫁接了市场因素——一家地铁商业项目愿意全程赞助本次活动.手中有粮,自然心中不慌.

灵活应变,妥善处置既定报道方案与突发情况的应急结合

随机应变,是新闻指挥和实施环节的必修功课,因此再好的报道方案,都随时可能被微调、修正甚至推翻.拿“大河全球探地铁”而言,记者出发时,对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外的采访场景基本还停留在“想象”层面,他们怀揣的“方案”充其量也只能是个粗糙的指引.

本次探访执行过程中的一个段子,就很好地反映出这种“应急与应变”:记者出发之初被告知,他们此行的主要任务是三项(对所到城市地铁的深度报道,《特刊》上对该城市一号线的聚焦,给新媒体中心持续提供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报道),内部谐称“一虾三吃”.但因本次策划正好跨过或临近西方的圣诞节和2014年元旦,有关“圣诞节的中国元素”、“从13到14,墨香中的五大城”等采访指令不断从后方发出,等到记者返程时才意识到他们此行已被“一虾七吃”了.

还有两个不得不提的“应急”.其一,按照早先的版本,郑州地铁首发日是12月26日,可是时间临近接到通知,首发日可能向后推迟到28日,直到记者陆续出发时,首发时间仍然是个“谜”.当最终被确定为28日时,则意味着整个报道方案和各路记者的工作节奏必须做出迅速调整,留给相关记者特别是开篇记者(探访纽约的记者)的采访、写作时间不足24小时,且是在直飞纽约14个小时后无法倒时差的情况下执行任务,结果该记者连续战斗了33个小时.这既是“应急”功夫,更是“硬功夫”.

其二,按照最初的设计,地铁开通日的特刊采用正常出版开本,但为了报社整体布局考虑,临时决定将地铁特刊的印刷开本与大河报BRT特刊《大河快读》尺寸一致.这种小开本“快读”精致时尚,符合地铁气质,但付出的代价是其印刷需要提前几天开机.这一调整又给前线记者来了个措手不及,幸好应急预案充分,特刊《地下铁时光》如约上街,成为郑州地铁一号线开通日的惊艳读本.

类似的突发情况还有很多,这很好地证明了:新闻策划的实施过程,其实就是新闻操作的动态管理过程.

跨媒联动,注重传统呈现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共振

多媒体联动,跨媒体共振,是本次全球探地铁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可以这么说:没有新媒体的植入和联动,本次策划就无从谈起:技术上无法顺利实施,综合社会影响也不会那么广泛和持久.同时,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也绝不是简单的长话短说、老话新说,而是要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拓展新闻报道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新媒体跳出传统媒体的自我限制,吸引更多的读者,创造更大的价值.[1]

比如,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本次策划的很多想法在技术上根本无法实施,新闻受众面也会极大缩水;如果没有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样式,实时图说、声音或视频等新闻产品就无法顺利传递或呈现,新闻的延展性和交互性也会大打折扣.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一日千里,传媒格局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媒体积极开展与新媒体的融合,时效和空间受限的报媒尤其急迫.大河报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布局:2013年4月正式成立新媒体中心,6月下旬,大河报全媒体集群(包括纸质、客户端、网站、网报、手机、微博、微信等“七小福”)组团亮相,截至2013年年底,大河报的综合受众已突破1000万级,仅微博就接近350万,新闻客户端短短几个月就越过20万的门槛,因此本次“大河全球探地铁”活动中的“大河”,显然是包含新媒体方阵的“大河”.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次活动一开始就被定义为“全球探访,全媒体报道,全手段运用,全产品呈现”,特别强调传统手段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共振.从方案制定到过程实施,都体现了这种意识和要求.回过头来看,这种思路和安排,效果十分明显.

其一,既发挥了传统媒体的权威和大气,又发挥出新媒体的诸多优点.两种形态和风格,在此次策划中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比如新媒体的实时、新媒体的海量、新媒体的灵动、新媒体的交互等,在策划实施过程中都有体现,这极大地拓展了新闻策划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短短10天时间,仅大河报新浪微博发布的“#hello,地铁#”,点击阅读量就接近200万次,全部讨论数3万多次. 其二,使信息传递实时同步,使强时空的新闻策划背景“弱时空化”,使新闻制作更方便、更迅疾、更鲜活.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新媒体技术手段的植入,传统报纸媒体要想实现全球实时同步连线的报道样式,几乎是痴人说梦.比如,仅仅是“地铁报道组”微信群这一工作微平台,就在本次活动的通信联络、作品传输、记者实时连线等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三,报道手段多样,产品形态多元,呈现方式丰富多彩,极大地拓展了新闻策划的容量.本次策划报道,除纸质《大河报》外,大河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大河报网等同步启动报道,新闻上线,记者连线,读者在线,24小时,样样都不能少.新闻产品样式更是丰富多彩,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既有大篇幅的深度挖掘,也有侧记、特写、图说、声音或视频播报等多维呈现,让受众切实品味到了不一样的新闻大餐.

其四,强化了新闻策划的延展性和交互性.为让读者更多地参与到此次策划报道的互动中来,扩大报道的影响力,大河报新媒体中心策划了“提问有礼”“讲述地铁故事”“网络问卷调查”以及网友互动等多项交互性活动,在客户端、微博、微信、网站上推出,同时将征集来的提问、故事发给前线记者,让记者在采写过程中更多地感知读者视角,回答受众关切的问题.这些操作,努力实现了公共话题的深度发酵和新闻热度的再次延展.

大河报新媒体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倡导的“传统报道与新媒体融合”之思路,很好地体现在本次全球探地铁策划报道中,牢牢把握了这一珍贵的练兵机会.

给力品牌,让大手笔、大视野新闻策划本身成为焦点和新闻

大河全球探地铁,这一“探”背后的涵义,是视角更是视野,是魄力更是实力,是底气更是底蕴,是品质更是品牌.

策划的实施,引来了广泛的关注和同行的羡慕,轰动一时,当然这其中也夹杂着一些怀疑的目光和不解的声音.有人评其“高端大气上档次”,也有人喻之“土豪金”.而站到大河报的立场,这其实是自身战略指导下既定的战术安排.

十多年来,大河报一直努力做与百姓“贴心贴肺”的新闻.也因此,大河报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报道方向、内容和视角,让“百姓关心、政府满意”.在新的时期,大河报更刻意强化了这一过程中“大手笔”“大视野”等品牌内涵.本次“大河全球探地铁”,就是“全球视野,百姓关照”新闻实践的又一次大胆尝试.

“让新闻策划本身成为新闻”,大河报在这方面积累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仅在2013年,大河报就成功实施了多起大手笔策划,比如“博鳌亚洲论坛郑州航空港高端对话会”“万里追行郑欧班列”“大河报号直升机首飞”“第九届大河财富论坛”等,在区域甚至全国都堪称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而这些大手笔操作,无疑是大河报品牌建设中最耀眼、最给力的“砖瓦”.

在新时期传媒竞争格局的演进中,品牌价值已经成为这种竞争态势的内核.众所周知的是,媒体的品牌价值首先得益于其影响力、引领力以及以此为基的公信力.大河报“大手笔、大视野”新闻操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这种传媒的影响力、引领力与公信力.大河报品牌价值连续多年不断攀升,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13年的最新品牌榜单上,大河报的品牌价值为46.45亿元.这,就是一个最佳注脚.

类似论文

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理定义到操作路线

摘 要 :文章对大数据、大数据方法与大数据新闻传播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从现实生活中新闻媒体对大数据的实际应用案。
更新日期:2024-10-13 浏览量:132457 点赞量:29138

都市报新闻渠道的开发

【关 键 词 】都市报 新闻渠道 开发 新闻渠道的开发是新闻报道中的首要环节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建立好新。
更新日期:2024-6-8 浏览量:13141 点赞量:3971

都市报财经新闻“本地化解读”

近几年,都市报的财经新闻报道不再局限于传播重要财经讯息,而是越来越重视对财经政策的分析,结合本土的经济。
更新日期:2024-4-11 浏览量:56957 点赞量:13357

党报与都市报教育新闻标题的比较

摘 要 :本文从党报与都市报的传播性质、传播效果切入,以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的学生做生意到国际电影节的题材为案例,分析新闻标题在&。
更新日期:2024-9-14 浏览量:119181 点赞量:26110

网站财经新闻专题编排操作特点

【摘 要】本文以腾讯网和新浪网的财经版块在2009年6月1日对“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专题为研究对象,通。
更新日期:2024-12-3 浏览量:21556 点赞量:6168

都市报社会新闻存在的问题

摘 要:都市报的出现以鲜明的市场性、市民性、综合性为特征 都市报的崛起与社会新闻的勃兴存ß。
更新日期:2024-3-11 浏览量:43763 点赞量: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