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评价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在关注获得结果的同时,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除了提出“了解、理解、掌握、能(会)、熟练”等行为目标外,特别提出了“经历、体验(感受)、探索”等过程性目标.

【关 键 词 】数学;评价;技能

新课程由“专制”走向,由封闭走向开放;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应坚决摈弃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坚决反对重纪律、轻情感、重知识、轻思维的现象.

“知识与技能”既是目标,也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学习环节;“情感与态度”是核心的部分.如果学生厌学,其他自然免谈.“情感与态度”的问题是考试考不出来的,“人的可持续发展”也不是仅通过考试就可以评估和衡量的.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课程改革就会留于形式.就会出现“考不好就怪罪于课程改革”,“放弃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拼命灌知识,搞题海训练”等现象.这样做,成绩可能会上去,可课程改革却断送掉了.“考不好”说明我们应该调整,但过去的一套肯定是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当然,考试也必须改革,如果不紧扣《标准》,偏偏出《标准》“删除的内容”、“降低要求的内容”来考试,而《标准》“关注的内容”、“增加的内容”却偏偏不考,这样的考试,学生自然无法考好.所以,出考试题不能随便拼凑,而要反复研究《标准》,以《标准》为纲.

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在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 一堂好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某个知识点,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而更应该是一个创新的思维起点,一根创新神经的启动.好的教学的标志是:能够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兴趣,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教学中不应该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要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要过早地将概念“符号化”,要延长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非正式定义”阶段;教学中不追求“统一化”和“最佳化”,而应当致力于“多样化”、“合理化”,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


如何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课程标准》提倡在关注获得结果的同时,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除了提出“了解、理解、掌握、能(会)、熟练”等行为目标外,特别提出了“经历、体验(感受)、探索”等过程性目标.这就为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提供了相应的评价目标和评价空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

(1) 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为评价的最终目标.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既关注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如: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合作精神、作业情况、独创性等.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将考试、课题活动、撰写论文、知识小结、小组活动、自我评价、提问以及日常观察、学生成长档案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3)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做数学”过程中暴露出的数学思维过程.

(4)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评价结果:注重个体的发展与进步.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阶段评价、学期评价、学年评价、学段评价等.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为:成绩(或等级)+评语(说明或建议)+成长档案材料.总之,评价应是注重过程的、动态的、多样性的.

备课时,首先应认真研究《标准》,研究教材:《标准》对教材该部分内容所提出的“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是怎样说明的?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来体现和达到这些目标?《标准》对该部分内容提出的“教学建议”是怎样的?如何创造性的实施其“教学建议”?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些都是备课时应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由于不同地区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知识发展水平不同,全国统一教材只可能提供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按适合各地区一般学生的情况来编写,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每一部分内容都能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即使提供了一定的情境素材,也不一定就适合每一个班的学生.甚至由于编写时间的仓促,教材的编写内容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对教材的处理,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深入钻研《标准》、把握教材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科学的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重组等.

其次应认真研究课堂活动:这堂课有哪些数学活动可以安排?怎样组织数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怎样与学生互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价和调控?哪些活动可以通过课件展开?哪些活动要借助其他媒体和工具进行?另外,学生在探索和“做数学”的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可能的发现有哪些?如何引导和评价?这些问题也应在备课时认真研究和思考.

类似论文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1 摘 要 :高中数学教师应及时。
更新日期:2024-1-23 浏览量:20430 点赞量:5637

实施英语新课程改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摘 要 】国家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新《标准Ӎ。
更新日期:2024-12-26 浏览量:158138 点赞量:34231

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 创建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
更新日期:2024-1-2 浏览量:7980 点赞量:3462

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至今十年了,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教师只。
更新日期:2024-4-4 浏览量:11137 点赞量:3873

新课程下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实验

《数学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基本理念予以强调,并将数学建模的内容渗透在每个模块。
更新日期:2024-2-7 浏览量:9848 点赞量:3848

理解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深化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摘 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į。
更新日期:2024-7-4 浏览量:17496 点赞量: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