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学术交流,共享教育成果

由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音乐教育研究中心、香港教育学院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主办,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音乐课程承办,香港音乐教育家协会协办的“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于2013年5月13至15日在澳门理工学院举行.论坛旨在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探讨音乐教育理论与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等相关问题,是继2011年华南师范大学和2012年香港教育学院成功举办两届后的又一次音乐教育盛会.为了吸引更多从事音乐教育的学者和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关注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会议研讨主题为“媒体时代的学校音乐教育”,活动分为各地经验交流、论文宣读和澳门中小学音乐教学现场观摩两大部分,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简朴务实,集中高效,努力构建音乐教育学术交流新平台

自创办至今,论坛始终坚持以学校音乐教育为中心,促进基础音乐教育和音乐教师教育发展一体化为宗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富有时代特色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本次论坛参会人员由政府管理部门、高校学术机构以及一线教师共同构成,目的在于落实国家艺术教育方针,强化学术交流,共享音乐教育成果.因此,政策引领,专家解读,突出实践,及时总结,共同研讨音乐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成为本次论坛的最大亮点.其中主旨演讲有: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巡视员万丽君博士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推进策略》,就目前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细致分析和前瞻愿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音乐课程标准》制定负责人王耀华教授的《面向全体学生,凸显学科特色——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看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向》,就修订依据、思路、重心、内容及对教师的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阐述.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的《让传统音乐走进媒体时代》则针对传统音乐在当下存在的危机,呼吁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育人教化功能.三位专家讲解鞭辟入里、深入透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反思差距与不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政策性和前瞻性并重,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得,可操作性强.在其间提问及之后的交流中,有的老师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征求专家们的意见,积极思考寻找解决方案;有的专家与一线教师交流学术性话题如何真正获得实践效果;特别是两岸学者们相互尊重,彼此学习,体现出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良好氛围和精神状态.

就目前来看,我国艺术教育还比较滞后,全国艺术课程开课率仅为45%左右,无论设施、师资以及教育质量都与时展有较大距离,尤其是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着数量大,教学任务重,音乐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严峻形势.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经济强、文化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壮大,人民物质、精神文化才能真正提高.首先,必须改善当前对艺术教育认识不足、社会认可度较低的局面,必须打破艺术教育的“精英式”、“特长式”、“门窗式”的陈旧观念,深刻理解音乐教育的价值、功能、作用和存在意义.艺术教育既要体现出文化的先进性、多元性,又要尊重艺术教育的公平性,体现出每个人获得艺术教育的基本权利.其次,学校音乐教育的本质是育人的过程,是一种培养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的审美教育过程.所以从形式与内容、精神与物质上既要表达社会的审美理想,又要集中体现人的审美需求,把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传授和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即是对人的尊重,也是社会公平的最好表达.再次,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如今全社会都在提倡建设创新型社会,音乐的独特性和音乐教育的价值就成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最后,音乐的民族性也不容忽视,理解、传承民族音乐,离不开音乐教育,尤其是学校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文化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民族音乐审美意识,树立民族自信心,是尊重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保证.

二、围绕主题,深入研讨,分享音乐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澳门理工学院代百生的《影响学生音乐学习的社会因素》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不仅有音乐教育学研究中给予很多关注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更有诸多的社会因素.香港教育学院刘永慈和黄树诚在其《新颖的音乐肢体课程对在职幼师于信念、态度、技能和知识上的改变》认为,在学前教育中,音乐肢体课程在发展幼儿的生活技能、社交技能、美育智能和创造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台南科技大学陈资光《流行音乐录音带文本分析之研究》认为,在学校音乐课程中进行流行音乐录影带文本分析的教学,不但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同时也能提升他们在音乐性和媒体认识上的能力,是值得音乐教师多加重视的教学活动.台南大学音乐系谢苑玫、许芷葳的《自由软件操作与教学策略结合的音乐教师培训》以自由软件musescore的应用为例,分享其教学行动中逐步的改变.华中师范大学张业茂认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及国际地位也不断攀升,国内学校音乐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世界音乐教育话语权重构过程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广东东莞桥头镇第二小学音乐教师叶剑波认为,媒体资讯辅助教学的出现,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了课堂教学感染力,让教师能够更系统更灵活地进行教学.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马达教授则从目前内地普遍开展的综合大学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结合自身对“院团结合”新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做了有益的尝试.华南师范大学王朝霞《教育信息化时代音乐教师的角色定位与重构》认为,多媒体时代催生的教育信息化给音乐教育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王培喜《音乐教师教育应体现基础教育的需求》认为,音乐教师教育应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应具备对音乐教育进行研究的基本能力,更强调作为教师的综合素质和音乐专业技能.


学校音乐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初等、中等、高等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尤为重要,而并非仅仅指中小学音乐教育.然而现实中其连贯性和整体性往往被人忽视或轻视,高师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出现割裂或断层.高等师范院校无视基础音乐教育现状,一味地强调专业性,忽视基础性,以至于出现“你改你的,我教我的”,缺乏相互沟通和了解,教师教育的质量便无从保障.否定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性,否定“动局部而牵扯全身”的客观现象,就是否定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基础音乐教育实施改革,必然会深刻影响音乐教师教育的改革. 三、主题演讲与现场观摩并重,彰显学校音乐教育的连贯性

会议期间,为了推动一线教师与教师教育的进一步交流,主办方安排与会人员参观了澳门当地的学校音乐教育现场,使得大家对其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成为本次论坛的另一大亮点.浸信中学由澳门浸信教会创办于1955年9月,开办初期仅办幼稚园及小学,1967年增办初中,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相当的“一条龙”学校.全校共分幼稚园、小学部及中学部三个教学部,学生1600名,教师200余人.学校突出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提倡从多方面表扬、肯定及欣赏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树立一个健康自我形象.学校为与会者安排了一场小学音乐课观摩.小学部借鉴“愉快教育”和“创思教育”的理念,利用多媒体设备授课,强调以学生为本,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行、能力及学科基础,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使之得到全面发展.授课中多媒体演示、教师弹唱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学生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一个半圆,教学内容简单,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特别多,这种学生参与式教学也是近几年内地普遍提倡和采用的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多地体验音乐,提高学生大脑的灵敏度和音乐鉴赏力和想象力,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基础.该校与澳门青年交响乐团合作,为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开设小提琴及大提琴课,每周进行两节课,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这种联合式培养模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毅力、组织力、协作能力以及处事能力.中学部设有合唱团、管乐团、管弦乐团、舞蹈组等多种学生兴趣组织,并参加教青局的“融合教育计划”,为在音乐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学生,专门聘请老师,学校专设浸信中学高中职业技术课程,期望透过这种课程重点培养音乐人才,提升他们音乐方面的能力,为进一步从事专业音乐教育学习奠定基础.培正中学1889年创办于广州,是中国第一所由华人基督徒开办的新型学校.1938年为了躲避战乱,迁至澳门.该校以“至善至正”为校训.教学包括幼稚园、小学及中学,全校学生超过3200人,教职员工260位.该校的管乐队、弦乐队、中乐团很有特色,一方面作为实施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渠道,旨在培养学生兴趣,普及高雅音乐文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则对于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使其为将来从事专业音乐教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表演弦乐四重奏的四位成员即是本校学生,也是澳门青年管弦乐团的成员,经常代表澳门外出演出.

观摩的两所学校,学校艺术教育各有所长,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学校音乐活动平台面向所有学生,学校的艺术活动也丰富多彩.只要每位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习,再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素质一定能够得以全面发展,个性得以突出表现.

四、培养感情,强化沟通,健全音乐教师培养机制

正如华南师范大学郭声健教授总结本次论坛时所言,论坛的初衷即是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与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搭建一个学术的交流平台,通过对话和交流,建立起情感机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反思以往教师教育的得与失,积极构建符合时展要求的新型音乐教师教育体系.随着近几年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院校注重办学的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加之专业定位模糊,管理者缺乏自觉意识和时代意识,使得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合格率不足30%.对于高师音乐教育而言,一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应具有专业技能与视野,更主要在于具有教育教学能力,既懂得学校音乐教育基本规律,又能驾驭学校音乐教学和实践.高等师范院校的关键不是如何追求“窄、专、深”的教育模式,而首先在于培养和加深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感情.基础音乐教育和高师音乐教育本没有高低之分,只是社会的分工不同,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两者只有多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协调的机制,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艺术教育质量才能得以保障,高师院校办学特色才能彰显.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带动了教师教育的改革,为了进一步强化高师育人目标,教育部相继制订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等相关政策和组织举办了“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其目的就是推动基础音乐教育与教师教育相互协调,一体联动,就是要为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

如今中国艺术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与历史机遇.由于学校音乐教育对人的一生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影响,对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心理、能力、情操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所以艺术教育必然随着社会物质文化发展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必将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担任重要角色.然而,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情况参差不齐,音乐设施及音乐师资分布不均,甚至有些地方严重匮乏;地区之间、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音乐教育之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贯通而有机的联动机制等等.以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认识到位,思想统一,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学校音乐教育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王晓平 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类似论文

日常管理规范巩固军训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摘 要】军训是在短时期内对大学生进行国防动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严明纪律教育的有效手段 要巩固军训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更新日期:2024-3-6 浏览量:12158 点赞量:4654

基于主题模式的生学术交流英语课程设计

[摘 要] 近年来,国内学者有关CBI教学理念的研究日渐活跃 总体来看,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CBI教学理念的介绍和可行性。
更新日期:2024-11-27 浏览量:146466 点赞量:31984

深化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的认识

【摘 要 】文章针对国有企业基层单位党员教育工作的实际,从载体、内容、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
更新日期:2024-1-6 浏览量:8186 点赞量:3398

非英语专业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

[摘 要]文章分析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使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现状,提出现存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笔者认为对。
更新日期:2024-9-14 浏览量:119889 点赞量:26470

电影学术交流的前沿阵地

中国电影博物馆(ChinaNationalFilmMuseu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
更新日期:2024-9-9 浏览量:17376 点赞量:4961

加强理增进学术交流推动审计科学

2008年12月1日,陕西省审计学会第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及理事论坛在西安召开 陕西省审计厅厅长、学会会长屈方方亲临会场,副厅长、学会副会长周。
更新日期:2024-4-21 浏览量:58425 点赞量:1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