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陈寅恪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了国学研究院.次年6月,36岁没有学位的陈寅恪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他曾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和中山大学.

陈寅恪有个习惯,他上课必定是身着长衫,收拾得一丝不苟,显得庄重而神圣.他讲授佛经文学、禅宗文学的时候,一定是用黄布包着书来的;而讲其他的课程,他带来的书则是用蓝布包裹着的.这是对知识的崇拜和敬畏.

1948年,内战在北方展开,时任岭南大学校长的陈序经邀请陈寅恪南下广州任教.他授课的内容本是30年来滚瓜烂熟的,但他仍旧重新备课.尽管当时他已双目失明.他曾多次对女儿说过,即使每年开设同以前一样的课程,每届讲授内容都必须有更新,加入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发现,绝不能一成不变.


他曾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陈寅恪是说一不二的人,这使他很累,也使他了不起.

陈寅恪讲课,不管是教室站满了人,还是只有一个人,总是一视同仁,是以古代书院的精神授课的,师生之间以学问道义相期.后来成为陈寅恪助手的胡守为,清晰地记得,有一天一堂课他是唯一的学生.当他来到陈宅时,陈寅恪正在工作.胡守为来后,先生挪步到楼上,下楼时,竟郑重地换了一身装束:长袍.后任中山大学教授的胡守为说:“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很深,这就是为人师表啊!”

情况往往是,慕名而来的学生常常听不懂,听课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但只要是从国学研究院毕业的学生,都是大家,其中有语言学家王力、敦煌学家姜亮夫、历史学家谢国桢、考古学家徐中舒、文献学家蒋天枢,还有刘节、胡守为、刘适等难怪,他被尊称为“教授中的教授”.

胡适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对他进行这样的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堪为人师,垂范后世,陈寅恪是也!

类似论文

中山大学问学于陈寅恪

谔谔之士傅斯年 1926年秋,德国马赛港 阵阵汽笛声中,傅斯年登上了开往故国的轮船,作别7年的留学生涯 他一路穿越地中海、印度洋,看波。
更新日期:2024-8-27 浏览量:106496 点赞量:22950

陈寅恪超越荣辱

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恪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 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 曹问&。
更新日期:2024-2-7 浏览量:6939 点赞量:2372

陈寅恪超越荣辱

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恪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 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 曹问:&。
更新日期:2024-1-6 浏览量:5632 点赞量:2119

陈寅恪魂归庐山

当太阳从五老峰后露出了脸,景寅山上陈寅恪与夫人唐的合墓便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 陈寅恪墓由第四纪冰川遗留的漂砾石搭成,。
更新日期:2024-4-25 浏览量:55893 点赞量:12322

中山大学问学于陈寅恪

谔谔之士傅斯年1926年秋,德国马赛港 阵阵汽笛声中,傅斯年登上了开往故国的轮船,作别7年的留学生涯 他一路穿越地中海、印度洋,。
更新日期:2024-3-12 浏览量:43197 点赞量:10097

陈寅恪不是做学问的标准,是做人的标准

自1980年代末期以来,知识界有两个趋势,一是知识分子的市场化,往钱看,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犬儒化,这两个趋势都。
更新日期:2024-8-14 浏览量:107715 点赞量:24033

陈寅恪的文艺美学思想

摘 要:陈寅恪一生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坚持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精神 陈寅恪的文艺美学思想也最先体现在这一点上 自由、。
更新日期:2024-1-2 浏览量:6136 点赞量: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