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全面推行课程教学改革的

[摘 要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广西大学以此理论为基础,全面开展以教学过程管理为抓手、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至今已初见成效.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 课程教学改革 探索

[作者简介]贾历程(1976- ),男,湖北天门人,广西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韦化(1954- ),男,广西忻城人,广西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最优化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和高等教育管理;苏一丹(1962- ),男,湖南汨罗人,广西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系统和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重大项目“以教学过程优化为主线、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JGZD00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29-02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99年国家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以来,高校人数迅速增加,到2010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近662万人,是1998年的6.13倍;高校在校人数近2232万人,毛入学率达26.5%.由于教育规模短期内迅速扩张,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凸显;招生规模大幅度增长,体素质出现下滑趋势,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党和国家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非常重视.同志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上的讲话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增强质量意识、加强教学工作.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等把教育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2004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把“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会议的主题.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通过狠抓30条措施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2012年3月23日出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时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广西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一直思考如何在稳定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并组织分析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影响教育质量的主导因素.研究认为,课程教学的质量是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学校高层统一思想,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提出在全校开展以教学过程管理为抓手、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改革(以下简称“课改”).

二、对课程教学模式现状的分析

通过对教学模式现状的分析,有两个问题需凸显,即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被严重忽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仍旧是“雷声大、雨点小”.

1.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被忽视.高校教学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根据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或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一是教师方面.本科课程教学过程的基础环节包括课前准备(备课、编写教案、实验示范、实训准备、教具准备等)、授课、课后延伸工作(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和考核四大基本环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学的中心地位受到冲击,部分教师甚至完全不愿拿出时间、精力认真从事本科教学,部分教师的教学随意性过大,存在不备课、不整合教学内容、忽略答疑、不批改作业等问题.二是学生方面.部分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平时不自主做作业,抄袭作业的现象突出,学习以对付考试和考试拿高分为主要目的,自我管理能力欠缺.三是管理方面.高校课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课程的生成系统管理、课程的实施系统管理、课程的评价系统管理等,其中课程管理阶层与课程执行阶层较易脱节,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部门很难掌握全部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情况,很多时候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教学督导员听课时偶然发现问题,或学生对某些教师的教学状态不满,处于事后干预状态.四是考试方面.考核形式单一,期末考试在学生成绩评定中所占比重过大,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有效检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尚未建立.五是教学内容方面.部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够科学,课程内容老化,课程内容与时代脱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2.教学方法改革成为教学改革的坚冰.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的改革创新突破口.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指出:“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等教学方法的大改革,可能是今后深化教学改革、质量大提高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近年来,尽管政府和高校一直强调教学方法改革,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教学方法改革难以突破重围,效果一直不好,成为教学改革的坚冰.教学方法改革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表现在:传统的照本宣科、填鸭式灌输知识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授课忽视对学生“怎么学”的考虑;一些教师讲课时不顾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就怕自己准备的东西讲不完,因而满堂灌,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不多,学习的主动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 .《中国高等教育》概括描述的“三不”引发广泛议论,即不能享受先进教学方法的学生是可怜的;不善用好方法施教的教师是可悲的;不会激发大多数教师革新教学方法的高校教学难能生机勃发.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还应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他们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以此理论为指导,我校进行了以下探索:

1.明确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三项原则.一是注重课程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评价,降低期末考试分数的比重.学校明确提出教学过程的评价涉及作业、上课发言、指定阅读、广泛阅读、读书报告、设计报告、研究报告、期中考试、小组讨论、个人陈述、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讨论、教师点评、期末考试等十余个环节.教师要主动进行改革,学生要积极参与.对于学习者来说,重要的是能够经历一个学习过程:自己经历体验具有重要意义的真实的建构,并且注意到还存在着其他人的建构.二是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同于以往,学生上课学习仅仅带上耳朵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动地自主学习.建构主义者认为,科学知识在被个体接受前,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也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依靠建构来完成.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三是给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提高沟通能力.

2.确定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内容.确定课改主要内容为教改、学改、考改、管改.教改即狠抓以教学过程优化为主线、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改;学改即通过开展自主学习与研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求实创新、主动学习的习惯;考改即建立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与学习效果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管改即建立适应课改需要的管理体系.

3.采取五大措施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第一,建立课改激励机制.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及明确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和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课改工作中来.学校的思路是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充分调动高学历高职称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全面实施课改.一是物质层面,增加课改补贴.设置课改补贴系数,在组织课内和课外小组讨论、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答疑、课程测验、写课程论文或做课程设计四个方面予以补贴,为从根本上改变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现代版的照本宣科状况,取消多媒体上课补贴;实施责任教授制,规定申请专业责任教授、公共基础课程责任教授和主要课程责任教授岗位的教师必须参加课改,并获得每月责任教授岗位津贴.二是精神层面,建立课改推广机制,让课改典型教师赢得尊严和好处.学校积极了解一线教师的课改进展,及时发现课改典型,在全校教学工作会议和责任教授培训会议上,邀请典型做经验交流,在校园网和校报上开辟课改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地积极营造课改氛围.

第二,实施研究生助教制,为课改课程配备研究生助教,通过“学校补助一点,学院自筹一点,导师资助一点”的工作思路,多方筹资,努力改善研究生助教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每年投入70万元用于发放研究生助教酬劳,扩大助教岗位数量,优先安排课改教师的助教岗位.鼓励学院根据课改进展,提供配套经费投入.硕、博士生导师从科研经费中拿出部分经费资助助教,安排研究生承担本科课程助教工作.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校参与课改的教师人数达2674人次,配备研究生助教达2883人次,课程达1760门次,覆盖全校所有学院.

第三,建立课改培训机制.深化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要全心全意地依靠并坚定不移地建设高校教师队伍.我校多次邀请台湾著名学者和国内“985工程”高校学者进行课改讲学,为课改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受到广大教师的好评.

第四,从学生主体性入手选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多选择能够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动手寻找课堂重点、帮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结合点、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各学科课程均可采用精品觅食法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文科课程应多采用激发想象法,鼓励逆向思维的教学法尤其适宜理工科课程,观点烹调法适合法、哲课程的教学,还可以推广个人魅力教学法.

第五,建立课改评价机制.学校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内部评价包括学校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及抽检;外部评价包括通过对学生发放、收集《满意度调查表》和召开会议的方式了解教学情况.改善学习课程内容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试制度,增加平时成绩考核、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比重,有效检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和规范本科课程教学过程.学院制定课程管理及评价体系,对课程教学过程定期指导和管理,将课程建设工作纳入评价教研室教学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每学期期末组织本科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将结果反馈给教师.

4.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六个步骤.一是学校高层统一思想,进行顶层设计.2009年学校第四次教学工作大会讨论并通过今后两年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在全校开展以教学过程优化为主线、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改革.二是调查研究,收集材料,制定政策.2007~2009年我校调研了四十多所国内高校;教务处副处长和处长分别在2007年、2008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本科教学学习考察,走访了三十多所高校,掌握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学校相继出台《本科课程教学过程规范要点》《本科生课程研究生助教管理办法》,各学院出台《课程管理及评价体系》.三是全校动员,进行试点.我校在25个学院开展试点.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共有143门课程,290位教师参与,配备研究生助教127人.四是开展试点,取得经验.我校本着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在总结试点工作前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入手,落实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改革从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已在全校展开.五是树立典型,营造氛围,请专家指导,增强信心.经过2009年一个学期的试点工作,学校了解一线教师的课改进展,及时发现课改典型,并在全校广泛宣传.六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11年、2012年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慕名来我校取经,调研课改工作.2011年我校韦化副校长率团在合肥出席第四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并作了报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校课改推进情况,引起了会议代表的广泛共鸣.作为广西唯一的一所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我校重视在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方面发挥示范作用.随着我校课改的发展,自治区教育厅3次召开全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会议,介绍课改做法和经验,其他高校热烈响应,纷纷邀请作报告,指导课改工作,广西各高校的课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参考文献]

[1]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EB/OL]. http://.moe.edu./publicfiles/business/files/moe/s6200/201201/129518.,2012-06-08.

[2]董洪亮,肖思圆.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N].人民日报,2011-03-29.

[3]浩歌.教学方法改革何时突破重围?[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4]张翼星.为何出现大学生学习的“四多四少”现象[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5]张琪.浅析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育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

[6]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类似论文

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信息化办公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的版本在不断地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传统WindowsXP与Offices2003。
更新日期:2024-2-16 浏览量:33166 点赞量:8583

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 :随着信息化办公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的版本在不断地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传统。
更新日期:2024-2-12 浏览量:32766 点赞量:8527

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摘 要】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对现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培养实用型和技。
更新日期:2024-9-22 浏览量:121654 点赞量:27055

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综合性课程伴随着我国就业制度改革而兴起,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大潮中面临着比公办院校毕业生更为激烈。
更新日期:2024-8-14 浏览量:106480 点赞量:23410

地方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

摘 要:生物化学是生物类专业重要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培养生物领域高级技术人员必修的一门课程 从教学内容的改革。
更新日期:2024-10-18 浏览量:131927 点赞量:28688

高校数理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

【摘 要】数理统计学是一门数学基础学科,是经济统计学、体育统计学、社会统计学的基础,具有内容多、应用性强的特。
更新日期:2024-9-14 浏览量:118688 点赞量:25866

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运用到了现代高校教育之中,对于现代高校教育的。
更新日期:2024-5-3 浏览量:12568 点赞量: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