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上哈佛

不同国籍、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年轻人之间的思想交锋与观念碰撞,使得《非诚勿扰》这档节目在商业之外有了社会与文化上的宽度与厚度.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开播3年多来,尽管非议与争议一直不断,但收视率高、影响力大也是事实.婚恋服务类节目第一品牌,18亿元的年广告额冠绝所有省级卫视,捧红一批男女嘉宾,举办多个海外专场,节目带来的一个个耀眼光环让曾经并不起眼的江苏卫视一举跻身全国省级卫视前列.最近,《非诚勿扰》的影响力之大又多了一个新佐证,哈佛商学院已确认将《非诚勿扰》引进哈佛商学院的课程,并且派研究小组来到中国解析《非诚勿扰》的台前幕后.


以往哈佛商学院收录的中国案例,多是海尔、联想、阿里巴巴等国内的明星企业.《非诚勿扰》作为一档电视相亲节目,能够被世界顶级学府收入课程,不能不说是一项很高的荣誉.据说美国很多家长给播出过《非诚勿扰》的华人电视台打,表示自己的孩子因为喜欢这个节目而想学中文.影响力能够到这个地步,已经可以看做是中国对外输出软实力的一部分了,而且效果比花钱在纽约时报广场做广告好多了.

正如哈佛方面所言,《非诚勿扰》的成功有着很多的独特性.作为这档“生活服务类节目”的老观众,在娱乐之余回顾一下这个节目的成长之路、成功之道,对于理解当下媒体的生态与生存,思考媒体应当展现的道德与,不无裨益.

传媒永远是内容为王的产业,电视相亲节目也不例外.《非诚勿扰》能够成功,首先在于它敏锐地抓住了当前一个社会焦点问题——剩男剩女.剩男剩女作为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其热度已经到了无需任何说明的地步.不论是纸媒、网媒还是电视媒体,剩男剩女们带来的一系列话题都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富矿.此外,这档节目在程序设置、人员配备上有着很多创新之处.像摒弃了以往相亲节目中的男女数量相等且一对一,多轮配对的缓慢节奏,24比1的男女嘉宾比例设置,权利翻转等环节的设置都颇具匠心,主持人与专家的搭配也恰到好处.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非诚勿扰》的发展策略.这个节目多年长盛不衰,其间经过了多次调整.老观众会发现,其早期的风格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在初期,不论是节目组有意还是无意,节目里面充斥着有争议性的话题人物,各种“宝马女”、“豪宅女”不断,类似“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你什么都没有,凭什么娶我”的言语更是传播甚广.各种拜金价值观与豪车豪宅的择偶标准,尽管受到很多人的抨击,但节目的受关注度迅速提升,引发了大量社会关注,使得这档节目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当然,哈佛能够看上这档节目,绝对不是因为这些吸引眼球的雷人雷语.要说将真善美扔到一边的雷人节目,哈佛根本没必要来中国找.比如在美国鼎鼎大名,收视率长期名列前茅的《约翰·斯普林格秀》,已经播了20多年,这个节目经常请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男男女女,比如夫妻,朋友,然后女方会爆一个诸如“你其实不是孩子的爸爸”的猛料,被蒙在鼓里的那位往往会勃然大怒,节目为增加刺激性,还会把孩子的亲爸请到现场,然后这几位在现场大打出手,观众在一边加油助威.在笔者看来,最垃圾的电视节目也不过如此了.

媒体是社会的公器,弘扬真善美、传播主流价值观是它义不容辞的责任.获得了足够的知名度以后,《非诚勿扰》借着整顿进行转型.现在《非诚勿扰》不只是纯粹的相亲节目,而更像是展示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婚恋观与思维方式的舞台.通过嘉宾、主持人、专家之间对各种话题的讨论,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交流,而不同国籍、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年轻人之间的思想交锋与观念碰撞,使得这档节目在商业之外有了社会与文化上的宽度与厚度,这也许是《非诚勿扰》能够进入哈佛课堂的深层原因.

(作者为大众日报评论员)

类似论文

《非诚勿扰》看施拉姆大众传播理的运用

【摘 要 】《非诚勿扰》节目新节目的互动形式将完全突破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完全体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 自开播。
更新日期:2024-1-27 浏览量:23337 点赞量:6919

哈佛人上《非诚勿扰》

我留学哈佛时遇到一个留学生,那名学生在万科做过,当时正在哈佛读博士 有一天,这个学生对我说:“王总,我想上Ӎ。
更新日期:2024-10-1 浏览量:17322 点赞量:4856

《非诚勿扰》有多诚?

红遍全国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名为“新派交友节目”,但要说一个“诚”字便揭示了“新派交友。
更新日期:2024-10-3 浏览量:17224 点赞量:4736

《非诚勿扰》

播出频道:江苏卫视节目类型:相亲交友节目授奖辞《非诚勿扰》是目前最具品牌价值的电视节目之一 2011年,通。
更新日期:2024-9-23 浏览量:116778 点赞量:24584

没诚意的《非诚勿扰》

去除不看电影的婴幼儿和老人,中国有三种人,男人、大老婆和第三者,男人对第三者心存歉疚,对正室无奈,这电影一下子讨好了2/3的观影主力,。
更新日期:2024-2-8 浏览量:8182 点赞量:2954

英语文章《为自己而写》中的隐喻现象

摘 要: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隐喻定义的理解,得出修辞格拟人法、拟物法和词义引申法、转义法其实都是隐喻思维&。
更新日期:2024-9-22 浏览量:120882 点赞量:26671

《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评介

摘 要 :秦晓晴先生所著的《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介绍外语教学问卷调查研究设计和实施的专。
更新日期:2024-11-4 浏览量:19894 点赞量:5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