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造物设计艺术思想

“思想”是指人们从事生活实践的指导,而造物设计艺术思想,则指在设计实践活动中用于指导造物设计的技术与审美的思想.是一种传统工艺文化内在的思想定势和造物发展的内趋力.

《天工开物》是我国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综合性手工业科技专著.作者宋应星在广泛调研当时社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于明崇祯十年(1637)撰写成了一本全面系统地记述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与经验的研究著作,著作将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及制作规范和制造工艺等几十个门类的设计技术综合在一起,并进行了科学的归类、总结和理论分析.虽然《天工开物》中没有直接的造物设计艺术思想的表述,但作者在总结劳动人民造物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隐含着珍贵的传统造物设计艺术思想,其主要的造物设计艺术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天工开物》造物设计的科学思想;二、关注民生、服务大众的造物设计思想;三、朴素、实用的造物设计思想.

一、《天工开物》造物设计的科学思想

1.遵循自然规律的科学思想

《天工开物》的科学思想首先明确地体现在书名中,“天工开物”之名,是借用《书经皋陶谟》中的“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上》中的“开物成务”二词而成.[1]“天工”意为自然,即自然规律,其中“工”也含有“技巧”、“人工”和“科学技术”之意.“开物”本意指开发事物或揭露事物的本质,这里是指“开道释物”,即根据人类生存的需求将自然界中所蕴藏的物质由人类开发出来,为人类所用.书名正体现了“天人关系”和宋应星清晰完整的科学思想.即人工造物活动,应不逆物性,需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以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他既承认自然及其变化有其客观的规律性,又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天人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人工尽管可以巧夺天工,但人工技术必须始终合乎自然规律这一基本准则.无论是“人工”造物还是“天工”开物,都必须顺应自然万物的性质和规律,显示了人工的造物行为不可逾越自然法则这一宝贵的科学思想.

2、《天工开物》生态设计的科学思想

《天工开物》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生态设计思想.主张人、物、自然的和谐性.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对生态“和谐”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传统造物设计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性;将人、物、自然三者紧密联系,既承认物取自自然,为人所用,又主张人不可过分向自然索取,要注重自然生态的平衡,这种设计思想揭示了设计文化的造物生态平衡思想,与《考工记》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传统设计思想相一致,也与现代设计中所提倡的绿色设计不谋而合.

将设计对人的影响纳入自然、社会、人类发展的全面过程,强调缓和人类造物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主张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协调造物设计与社会、人类自身、自然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寻求相互之间关系的整体和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天工开物》中体现的生态设计思想,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尺度,要求人们珍惜自然资源,爱护自然资源,恰当地利用自然资源,不过度地消耗,甚至破坏自然资源,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造物融入整个造物设计之中,以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3、《天工开物》呈现出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宋应星凭借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优势,在全国各地作实地科学考察、社会调查和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长期观察与思考,体现出了他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他用科学的定量描述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对于造物设计,他主张科学化,注重探究造物设计的一般规律,追求实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他重实践、重试验、重考察、重实用技术,而轻空想、轻空谈,轻琐碎的考证、轻虚无缥缈的神仙方术.例如《天工开物》关于农业的叙述就具有向近代科学过渡的特征.体现为把观察、实验与数据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思想.在科学研究中,他能够冲破普通书斋学者严重脱离实际的陋习,注重深入民间实地调查研究,他在科举考试过程中,就深入实际,广泛接触各地农民和手工业工人.他专注实学,处处留心,特别对于民生衣食住行需用有关的事物更是留心考察、调研.从宋应星的记述我们了解,《天工开物》书中的主要资料都是来源于实际生产现场.如江西的种稻,淮扬的海盐,闽、广的蔗糖,湖州的养蚕,福建的纸,景德镇的瓷器,北京的琉璃砖瓦等,都是作者亲身经过现场实际考察后著录的,因此,对生产过程记述得非常细致、准确.正是他这种广泛深入民间调查访求的精神,拓宽了他的知识面,使他获得了生产技术方面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为他在科学事业上不断取得进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4、《天工开物》严密而系统的科学规划

《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同时提出一系列理论概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其严密而系统的科学规划反应在古人造物设计过程的系统性、协调性、规范性和严密性上.[2]

造物设计的每个环节都代表着一个独立的单元,因此造物过程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一方面强调各单元与局部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另一方面必须按照严格细致的步骤、精确时间来操作,以保证各造物工艺环节环环相扣,确保有效性.

造物过程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则体现在各造物制作生产过程都要有效地协调各个环节要素,对每一环节具备的功能和外部资源都要有详尽的类型分析.例如:冶金、锻造、制陶、造车,从原料的开采、提炼、加工到能源消耗,从造物成品出产率到设备构造以及器物尺寸、重量、容积比率以及造物生产所需工时、技术规范等等都有详尽的分析说明,某些关键处还给出工艺操作说明和结构示意图解,体现出系统的设计安排和科学规划.强调制造设计规范性,不仅要有细致的分工,还要有技术协作,要发挥其系统性功能,提高生产效率,收到最佳的效益,进而满足社会大批量生产的需要.这些主张具有总体规划的设计思想.二、《天工开物》关注民生,服务民间大众的造物设计思想

设计的目的是解决人的合理需求和生存问题.优秀的造物设计在于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服务民生.因此,造物设计必须树立关注民生,服务大众的意识.

长期以来艺术设计研究一直把关系民生的各类民间传统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具的造物设计排除在外,只关注宫廷的官办器具以及一些奇技淫巧的器具,忽视对那些传承时间长、适用范围广,并能够深刻影响我们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器物的研究,不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我国传统造物设计艺术的基本面貌.尤其是承载着衣食住行的工艺造物文化.未能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学科.但是没有系统整理不能误解为没有系统的工艺美学思想存在.

宋应星是一位失意于科举而转向实学的普通读书人,他深知民间的疾苦和官府的腐败与奢侈.因此他有致力于为下层民众服务的思想.他本身也是一名普通的民众,出于平民身份的宋应星,自然形成了他自 4049;所特有的设计艺术思想.

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3]《天工开物》所撰写的内容,特别注重与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粮食种植方法、应遵循的规律,注重于民间一般造物,主张造物设计应“效用于日用之间”.因此,宋应星把“乃粒”作为首篇,重点进行论述,阐述了人赖以生存的水稻、小麦等五谷棉麻种植方法,蚕蜂饲养、采盐制糖等.在印染纺织方面,着重介绍各种布衣和毛皮、毛布、毛毡的设计制作.注重与民生相关的器物造物设计工艺流程,例如对农用工具设计,主要阐述普通牛车、驴马大车、独轮车等耕种器具、运载工具以及民用舟船、实用槽舫、筒车、踏车、拨车等水利运输、灌溉工具的设计及使用情况.其它如矿产开采冶炼、砖瓦陶瓷制作、榨油造纸方法、颜料酒曲生产等也都以民用器物为主,卷末为珠玉采集加工等.与《考工记》反应的注重雕饰、等级森严的造物设计内容恰恰相反,《天工开物》从阐述的内容、编排顺序、以及功能等方面都表达了造物设计以下层民众为视角,理解下层社会民间百姓的生活之需,以民众生活需求为主线的思想.这些都反映了《天工开物》关注民生,服务民间大众的设计思想.

三、《天工开物》朴素、实用的造物设计思想

中国历来有“宫廷工艺”与“民间工艺”之分,[4]也即“宫廷造物”与“民间造物.”“宫廷造物”错彩镂金,雕缋满眼;“民间造物”朴实无华,经济实用.它们体现了重雕饰与朴素自然两种截然不同的造物设计艺术思想.显然,《天工开物》是以下层百姓造物技术为视角,体现的是朴素务实的实用造物设计艺术思想.

民间造物最能完满地体现实用、审美一体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本质,具有朴质、刚健的品质.《天工开物》研究民间传统造物设计的方式、方法、经验与教训,在人类造物活动的方向上指出了一条“经世致用”实学思想的道路.其记载的民间造物设计,主要是设计、技术、分工、生产的发展等,其造物设计思想强调的是实用功能,朴素之美,反对雕饰.而不是《考工记》中造物设计所表达的那种森严的等级规范.

宋应星注重“致用”,主张“利人”.所谓“百工者以致用为本”,就是实用第一性,反映了造物设计的本质.从《天工开物》记载的造物设计看,大多具备自然、大方、实用、坚固耐用的特点.墨子以利人作为巧拙的审美标准,提出“利人谓之巧,不利人谓之拙”.而宋应星的“贵五谷而贱金玉”,造物设计主要以民用器具为主、以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主,以生产工具为重,以玩赏的金玉为轻的主张,与墨子的观点相一致,体现了实用的设计思想,具有朴素的设计价值观和审美艺术观.

结语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设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创新,人类的生活条件与生存环境在许多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改善.但与此同时,过于商业化的现代设计与现代机器大生产又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以及“人异化为物质的奴仆”等.“和谐”与“可持续”成为现在和未来艺术设计发展的最强音,《天工开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理论思考方式.

“设计文化的发展亦如柏格森所形容的生命之流,是一个绵延的过程.站在历史的高度看,传统设计艺术思想注定要部分地活在今日的文化血脉中,所以,研究传统设计史,实际上是建构现实的一种策略.”[5]纵观世界设计艺术发达的国家,其艺术设计不仅具有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还具有传统的设计思想作支撑.而我国的艺术设计,长期以来对我国传统造物设计思想的挖掘比较肤浅,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一直只注重工艺美术史的研究,而把传统的各类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具的造物设计排除在外,这样势必导致研究视野的狭小.


今天,虽然我们引进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但我国的艺术设计能力和水平仍处于世界的较低水平,还未形成能够冲击世界市场的设计风格.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我们没有培育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造物设计思想.单纯学习西方设计的外在形式,而缺乏内在的文化精神与造物设计思想,将失去艺术设计存在的价值.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要启示.只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中与设计密切相关的造物设计思想,才能为当代及以后的中国设计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将现代的设计方法与中国的造物设计文化相结合,才能产生新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风格.

注释:

[1]陈梦雷.周易浅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745.

[2]陈仲先.《天工开物》设计思想研究,武汉理工大学[C],2008.5:14.

[3]詹凯.曲成而不遗一―《大工开物》造物思想的核心价一值[C],2009.4:71.

[4]李砚祖.装饰之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6.第111页.

[5]邱春林.会同中西―晚明实学家土微的设计与思想[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4:321.

李波: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设计艺术学硕士

责任编辑:霍明宇

类似论文

《茶叶市场调查》课程设计

[摘 要 ]《茶叶市场调查》课程是针对国际商务(茶叶贸易方向)专业发展需要而设计的一门创新课程,根据。
更新日期:2024-12-5 浏览量:20939 点赞量:5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