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与生活走得更近

不知道那些有个艺术家孩子的父母们每当跟朋友们说起自己孩子职业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是特别骄傲的觉得自己孩子是个艺术家呢,还是特别不理解自己的孩子在捣鼓些什么,还硬是自豪的说我们家孩子是xx美院毕业的,尤其是那些孩子在搞实验艺术的家长们.

宝马古根海姆实验室即便备受争议依然有序前行,12月9日它按计划来到了该项目的第三站——孟买,继续以艺术之名探索改造城市公共空间和改善城市生活的方法.不过,不是谁都有赞助商宝马的财大气粗,大手笔有大手笔的做法,小制作也有小制作的长处,在艺术圈也有那么一些志趣相投的艺术家,结为小组进行着艺术介入社会的有益尝试.

不知道那些有个艺术家孩子的父母们每当跟朋友们说起自己孩子职业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是特别骄傲的觉得自己孩子是个艺术家呢,还是特别不理解自己的孩子在捣鼓些什么,还硬是自豪的说我们家孩子是xx美院毕业的,尤其是那些孩子在搞实验艺术的家长们.

无关小组的成员们就面临着父母不理解的囧境,绘画作品还好,如果是装置、影像等形式的作品,父母更是无法理解,他们总是被问,“做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能不能赚钱?”这是很实际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成员无法回避的问题,于是他们展开了艺术实践“回家计划”.

整个计划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有一个以门为主体的实践,小组的每位成员都回到老家,将家中的门板拆下,按照父母的意愿,帮助父母来改造这个门的面貌,变成带有父母创作因素的门;另外,小组成员还会根据父母的喜好,以自己的意志为主来美化一扇新的门,并安装在家中替换掉原来的门.比如李良勇父母要求门板上没有图案,只要很丰富的色彩就行,李良勇就按照这个要求绘制了一扇蒙德里安风格的门板.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父母还未必能够理解自己的孩子整体在做什么,但是他们至少对艺术有了些直观的感受,并参与其中.

在这个计划中,小组的每位成员还结合父母从事的工作,与父母中的一方合作创作了一件作品,比如与木工有关、与花艺有关、与盖房子有关、与装修有关.虽然父母觉得艺术无用,但他们从不否认自己的工作是有用的,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认可孩子正在从事的工作,甚至提出个人观念参与其中.

无关小组是由几个中国美术学院的同学北上后于2011年成立的,杭州是个非常适宜生活的城市,刚毕业那年,小组的成员依然留守在杭州,每日喝茶谈天,过得非常安逸.后来他们一批批的来到了北京,刚到北京的时候,为了糊口他们不得不从事艺术之外的工作,但这与他们来北京的初衷相去甚远,后来大家就坐在一起讨论,要做个展览,不然会被生活中的琐事淹没.


开始做展览的时候,每人出一个方案,把作品凑到一起就是一个展览,也没有什么特定的主题,比较随意,但做完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逐渐地,大家也意识到这样做挺没意思的,想要做点不一样的展览,在反复的讨论中,也没有什么很明朗的概念提出来,直到2011年,大家也只是讨论出来一个点,即小组要做的东西不是表演,是真实发生的,且要在社会空间中生效,既不是为展厅而做,也不是为表演而做.至今他们所作的实践都是在试图找寻艺术该如何介入日常生活,以及介入后得到的回应.

同样以艺术与生活为实践主题的还有成立于2009年的“组织”,其成员照骏园将“组织”视为他们艺术家身份的生活调节器,“组织”可以使他们避免陷入通常的艺术家的狭隘与偏见之中,徐喆则将其比喻为向朋友开放的客厅.

从“组织”做过的项目来看,对儿童这个群体的关注一直延续.2011年年初,“组织”和《艺术世界》杂志共同策划了“‘原始部落’一直在演奏”的活动,该活动主要是启发和帮助孩子们去做一个“乐器”——可以演奏的发生器.艺术家们首先带去他们自制的“乐器”,并演奏给孩子们看,告诉他们这些“乐器”的发声原理,并让孩子们尝试演奏,孩子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然后,“组织”给孩子们留作业,让他们找寻身边可以做“乐器”的材料,并设想可以实现的“乐器”,每组孩子都在一位艺术家的启发和帮助下完成“乐器”的制作.通过游戏的方式把项目带给孩子,这是艺术家与孩子的相遇,亦是孩子与艺术实验的相遇.

今年7月,“组织”还与外滩美术馆合作,为展览“波拉·彼薇:分享,但不公平”制作了儿童版的导览手册《与波拉一起游戏》,孩子们虽然不理解这位从1995年开始就活跃在国际当代艺术舞台的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在表达什么,但是通过这个卡通版的导览手册则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将艺术传达给孩子们.紧接着,“组织”又接受广东时代美术馆的邀请,参与到其“开放的工作室”驻地项目当中,以“好玩的艺术”为主题,再一次尝试以游戏的方式向孩子介绍当代艺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参与意识,在表演中体验当代艺术.四位艺术家将带领孩子们重新“表演”当代艺术史中的经典作品,最后整合到一起,编排成一部以当代艺术经典作品为线索的现场戏剧.

在排练的过程中,孩子往往不会按照既定剧本的发展来表演,他们往往无法被控制,排练对孩子而言并不是一条有效途径,每一次的排演都充满不可预知.最终的演出不能将其定义为完美的戏剧表演,但它的意义并不在此,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投入其中,并玩得尽兴.

演出结束后,成员李牧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不必要求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作品的完美结果,过于完美了就没有继续发展的空间.要留下一些豁口,给它继续生长的可能.不要过于追求完美,瑕疵也是一种美.” 这或许也是走在探索“艺术与生活”这一宏大命题道路上多数艺术家的体悟.

类似论文

介入生活的艺术项目可走多远?

【编者按】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一个大型策划——宝马古根海姆实验室日前正在实施中,该项目计划用6年时间,让他们建造的一座临。
更新日期:2024-6-13 浏览量:81311 点赞量:18172

艺术的生活生活的艺术

许德民、郑洁夫妇的结合原本就充满了一种和谐美 许德民是诗人、画家,近来又迷上了陶艺;郑洁早在十年前就是小有名气的青年女诗。
更新日期:2024-10-14 浏览量:129466 点赞量:27611

让艺术融入聋生语文课堂

[内容提要] 把绘画、课本剧、舞蹈等艺术形式融入聋校语文课堂,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让聋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其感受美、发。
更新日期:2024-6-1 浏览量:12694 点赞量:4008

艺术与生活共享

在旧金山的南方公园边上,OPA事务所接到委托设计了一座住宅 OPA建筑事务所的名称是建筑师Ogryaziak和Prilinger用各自的名字缩写。
更新日期:2024-12-23 浏览量:154039 点赞量:32269

让地理贴近生活,构建生活化地理

在平常的地理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学不好地理,埋怨地理太难学了,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他们缺乏地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
更新日期:2024-5-4 浏览量:13024 点赞量:4430

让艺术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

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综合艺术 目前,枯燥无味的语文教学越来越让学生感到反感,不少学生甚至认为最让人头痛௚。
更新日期:2024-4-2 浏览量:10666 点赞量:3689

让地理融入生活

摘 要:人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知识渊博的人,可见地理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更新日期:2024-11-6 浏览量:17855 点赞量:4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