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生艺术的守望

收到边瑞芬女士寄来的《台湾原生艺术――林渊作品数位典藏成果集》,沉甸甸的非常有分量,进口铜版纸印刷得颇为精美,中英文对照也很有“国际范儿”.我原先对台湾原生艺术不太熟悉,对林渊的其人其作品更不了解.但在翻看书之后,遂对台湾原生艺术心怀敬意,更对边瑞芬女士所主持及其同仁所做的工作发自内心的感佩.

我与台湾大叶大学的助理教授边瑞芬的相识得益于一次机缘.

2011年5月,在第三届海峡论坛举办期间,我有幸参加了“第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在主办方的欢迎晚宴上,我与边女士邻座,因此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当我得知她的祖籍是浙江诸暨时,很是高兴,因为我是浙江慈溪人.只是这一点的交集,我们互留了.

厦门回来后,尽管海峡论坛的相聚颇有收获,但毕竟时间短暂,时过境迁也就风淡云轻.不料一天,打开电子,见有边女士发来的会议期间的合影照片,睹照思人,相识时的欢声笑语再度回响起耳际等可以说,边女士是我所接触的台湾人中“近距离”的一个.尽管是“近距离”,但毕竟海峡两岸分隔半个多世纪,我们在交流中也会有“障碍”.我有时会听不懂她的个别用语,比如把“网络”说成“网路”,把“民间艺人”说是“艺术家”等等;而她也不免时有生疑或是不解的地方,这时,边女士就会眨巴眨巴她那双大眼睛,向你探询,神态特别天真也特别可爱.


从此,我们保持电邮的联系.随后,我们互加了“LINE”,联系更为即时、互动.她称我“浙江同乡”,我尊称她“边女士”,你来我往,有一搭无一搭,聊着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福建与台湾渊源深厚,源远流长.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没有地域的界限,没有政治的障碍,在两岸交流中容易形成共同话题,是文化融合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两岸水暖闽先知.把握两岸关系转机的有利时期,在科普交流上先行一步,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在福建省科协的支持下,2007年10月26日在福州首次举行“闽台科普期刊与科普创作交流会”.应邀到会的有台湾大学荣誉教授刘广定和阳明大学教授、《科学月刊》杂志社总编辑程树德,人数虽少却开启闽台科普创作界交流的先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科普交流一小步,人员往来一大步,有交流就会有共识.双方决定将这一天为起点,争取今后每年基本上举行一次交流研讨会.

2008年11月在福州召开了首届海峡两岸科普研讨会.2009年年9月在漳州召开了第二届海峡两岸科普研讨会.2010年第三届海峡两岸科普研讨会入台举办,会议更名为“海峡两岸科普论坛”.令人欣慰的是,“第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第一次作为2011年的第三届海峡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列入其中.由海峡两岸携手搭建“科普论坛”的平台,引起了中国科协的高度重视,形成了更高规模、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格局,成为两岸和平发展的一个新品牌,影响正在逐步扩大.

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2012年5月12日在宁德市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科普工作者120多人出席.本届论坛主办单位之多、参会人数之众、代表层次之高为历届之最.其中台湾近60位专家、学者应邀参会.让我喜出望外的是,边瑞芬女士也将与会,这意味着时隔一年之后,我们又可以见面.而这次见面,彼此都有更多的了解,结下了更深的友谊.

作为东道主,我本应尽地主之谊.很好地利用会议期间,作深度的交流.现代传媒再发达,也比不上面对面的沟通.只是我有公务在身,在参加开幕式后,就匆匆离开了,与边女士见上一面,奉上我的两册拙著,未及深聊.更遗憾的,是边女士为本届论坛带来了《消费者参与建构的行动智慧平台――台湾观光工厂的创新发展》主题演讲,我无缘聆听,错过了学习的机会!

转眼到了2013年初,除了互致新春问候,边女士还在邮件里告知,她收集、编辑和研究的《台湾原生艺术――林渊作品数位典藏成果集》业已出版,想寄一册请我指教.

林渊是台湾原生艺术的代表人物,经历了台湾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变革社时期.一个外表精瘦的老头,储藏着惊人的生命能量.大字不识几个的一介农夫,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65岁时放下农活专心致志地进行艺术创作,直至79岁去世,十几年间,创作几千件种类繁多的作品,包括石雕、石版画、木雕、刺绣,以及各种材质的拼装组合.更为难得的,收集利用平常见人丢弃的物品,发挥其擅长组合与巧夺天工的构思,创作组合的作品,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充分表现其个性和强烈的独创性.诚然,林渊能够长达15年的艺术创作,是得益于自身的能量,也得到社会有识之士(包括台湾企业家黄炳松先生、艺术大师杨英风先生与朱铭先生、台湾文化大学前美术系系主任姜一涵教授等)给予他的关怀.比如,购买林渊的作品、创办牛耳艺术公园展示林渊的作品等.边瑞芬是源于林渊身世及作品和社会关怀的感动,先是操持“台湾原生艺术”中英文网站,在点击率超过了百万人次之后,接着筹措出版这本成果集,为的是“使更多人们透过林渊先生的作品与其生命进行心灵意会的交流”.至此,我突有所悟,这不光是对林渊先生远离我们而去的一次守望,也是对台湾社会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诠释.

边瑞芬在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拿了俄亥俄州立大学人力与社区资源发展学的博士学位,回台湾任教于大叶大学休闲事业管理学系.怎么就玩起“原生艺术”的呢?拿她的话来说是“误打误撞“,“学农业推广的我,从不知道可以教农民什么?这样的惶恐,让我选择在休闲研究中学习,后来领悟出,原来可以从农民身上学习如何休闲!”

其实,向农民学习,何止是休闲!当然,边女士理解的休闲研究的概念是宽泛的:“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休闲”(亚里士多德).“休闲的研究无所不包,最重要的是能落实生活品味的提升;生命能量的展现,在最终艺术境界上,可以悠游任运生活在其中!”

休闲农业这些年在大陆风行起来,我猜想一定是从台湾那边传过来的.台湾农业发达,值得大陆学习借鉴,诸如设施农业、精细农业、观光农业等.一位学农业推广的留洋博士,觉得应该帮农民做点事,就以农民美学的视野来研究民间艺术家,以薪火相传的理念来系统整理其成果,应当说,其意义不仅是在文化上引领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之潮流,而且试图找到与科技发展并行的另一条轨道.我与边瑞芬相识于“科普论坛”,但边瑞芬却认为:“科技发展固然很重要,但科技物质若无人文精神的涵养,则无法凸显科技的贡献,甚至会遭来人类的祸害,这是中华文化中所重视的中和之道.在推动向上科技文明的同时,不可忽视文化向下的底层智慧!”看来,边瑞芬的学术研究是在运用传统的人文精神来烛照科技前行的路径.林渊作品与其说是一个奇迹,不如说是草根的生命力及其价值;林渊作品集与其是对鲁迅先生说中华文化对底层的忽略观点的认同,不如说是来自文化自觉对于生命体验与能量的感悟. 毕加索说得好:“发现重于创造,”艺术创作是如此,学术研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由此观之,边瑞芬进入“原生艺术”,绝非心血来潮,也不是误打误撞,而是独具慧眼的发现.令我感怀的,一个留洋的博士,能够放下身段,俯下身去,关注草根,呵护卑微,这种的人文情怀才是更为可贵的!“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话,也是他作为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成功之道.我想以此话与边瑞芬博士分享共勉.

至于“原生艺术”,据介绍是边瑞芬博士根据法文“L’artBrut”新命名.其实,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所谓的“原生艺术”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原生态艺术”、“民间艺术”、“草根艺术”等,也包括如今耳熟能详的“非物质遗产”.

说来凑巧,前刚发表有一篇小文《建设“美丽乡村”别忽略非遗保护》.旨在呼吁在高歌猛进的城镇化和方兴未艾的建设“美丽乡村”大潮中,注意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我在文章中写到:“小村落,大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村是中华文化初始的源头,非遗是乡村美丽的个性特质.‘美丽乡村’不仅要以美为形,更要美在文化、美在差异.美因差异而存在,美因个性而彰显.

“应当肯定,这些年,人们已越来越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例如古村落、古建筑、古树木,甚至寺庙、宗祠等,而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生产生活、婚丧嫁娶、商贸集会、节庆祭祀、信仰崇拜等民俗,神话、传说、谚语、歌谣等口头传统以及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等,则是或视而不见、或弃而不问、或鲜有所闻、或知之不详.

“我国现有大约2000个县、将近5万多个乡镇、60万个村庄,文化遗存的状况和特色保持的程度不一.下大力气发展和壮大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把它们做出影响、做出品牌,应摆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议事日程;同时,深入挖掘和培育市级、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可能地保存、抢救、记录传统村落遗物,将村头田边的文化遗存纳入生产性保护的范畴,也是因地制宜地寻求乡土个性、地方特色的题中应有之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固然需要保护和修复,但是,传统人居文化、农耕文化和山水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同样需要挖掘和弘扬,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浓厚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也不可偏废.若是各地都能从实际出发,精心打造,那么,全国各镇村无疑将会异彩纷呈!”

台湾在重视原生艺术先行了一步.“数位典藏科技计划”已做了十年,也就是借助数字化技术将公家机构的藏品拓展到民间社会的生活与文化风貌进行更持久的、更大范围的传播.边瑞芬是有感于林渊这个平凡人的不凡艺术成就,在林渊先生百岁冥诞之际,出版了这本典藏成果集;那么,我今天向大陆读者推介台湾“原生艺术”,也是基于这份感动,让更多的人坚信“诗在民间”、“民间有高人”最质朴的道理,让更多的事实再次佐证“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

海峡两岸在文化上同根同源.如今在农村建设、文化建设上又殊途同归.应当携起手来,加强交流与合作,从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流去挖掘、整理、保护和弘扬“原生艺术”和优秀传统,让我们的农村更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类似论文

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艺术学报

营销系2016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母题:一、基于4C理论的沈阳房地产营销策略研究(李艳飞) 要求:1 字数:6000字。
更新日期:2024-5-19 浏览量:69573 点赞量:15723

为了豫剧艺术在台湾的传承与提升

成立于 1995年的台湾 “国光豫剧团”隶属台湾“文建会”,全称“国立”国光剧团豫剧队,现更名为台。
更新日期:2024-10-7 浏览量:19905 点赞量:5927

影视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

摘 要:影视艺术作为时代的产物,必然有其先进性,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利用影视艺术为课堂服务是教师需要。
更新日期:2024-2-10 浏览量:31108 点赞量:7768

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运用

摘 要 :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析装饰图案是陶瓷装饰的基础,介绍了陶瓷装饰的种类。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22534 点赞量:6474

公共艺术概念的梳理

摘 要:公共艺术是存在于公共空间并能够在当代文化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艺术,体现了公共空间的,。
更新日期:2024-12-2 浏览量:19367 点赞量:5113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探微

【摘 要 】 斯托利亚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 语言是教。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5635 点赞量:1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