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艺术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一直到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一、初见古琴

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古琴最早是依凤的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有“凤眼”和“护轸”.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琴腹内,头部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纳音”;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就构造而言,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者,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从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看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古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因为礼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个体,使个性有所发挥,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与群体谐协.礼乐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礼乐这两套表面相反的技艺的推行,实为求达到相辅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从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会秩序、等级的名称来看,可见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伦的深意.

古琴就是借助这样的构造,才将文人雅士的思想极致地表现出来.


这样的七弦十三徽的琴拥有长久的历史.历代名人雅士不仅十分重视古琴,更要亲自学习、弹奏.古琴还与儒、佛、道的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习琴与否,被古代视为衡量文人学识教养的基本标准之一,是谓“琴、棋、诗(书)、画”.因而中国古代的文人学士常常将其作为神圣的器物加以保存.更有甚者,弹奏之前必须焚香沐浴,正身静心.透过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动人传说,先秦之时的中国,古琴的演奏技艺就已经发展到借随心所欲描摹山川河流之性状,以自由表达心中情怀志向的高度,而对古琴音乐的审美、欣赏和理解所抵达的高远之境、妙化之界,以琴乐连通文人心扉的“知音”情结,时至今日仍令世人唏嘘赞叹不已.

二、初识琴谱

古琴琴谱很是神奇,指法只取某个字的一部分,就如“艹”,“艹”是“散”字的起笔,代表了散音(左手不按弦).这就是简字谱,简化字使其做到简单易懂.虽说这是古人简化字的方法,却让今人磨破了头.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之后,便可熟能生巧了.

三、初弹琴曲

古琴曲深沉、悠扬,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演奏技法繁多,右手有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轮、拨、刺、撮、滚、拂等;左手按音有跪、带起、拳、推出等,滑音有吟、猱、绰、注、撞、进复、退复等等

古琴曲的歌词也具有独特的韵味,如:古琴吟《相思曲》是一首低沉的乐曲.开头运用了古琴的泛音,引出整首乐曲的基调.歌词这样写道:“音音音,尔负心,尔负心,真负心,辜负我到如今.记得当年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如今抛我古墙阴,秋风荒草白云深,断桥流水无故人.凄凄切切,冷冷清清等”这首曲子大概是柳三变的知己所唱吧!

《秋风词》一曲奏出秋天的萧条及无奈的伤感:“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等”或许,琴者想表明的不止是秋天的感伤,更多的是想表达自己的愁思.秋天正是抒发思情及感伤的季节.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一份情思,将这一切散漫于秋色的天空中.

《良宵引》是一首全倾听性的名曲,没有唱词同样让人有所感有所悟.所谓“引”,是一种文体名,大略如序而稍为短简.在音乐中,它是乐曲的体裁之一,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曲风,有序奏之意.从题意看,这是一首描写月夜风轻、良宵雅兴的琴曲.乐曲结构精致,旋律婉转,曲风恬静,引人入胜,是小曲之中的精品.全曲共分三段(也有分为两段的),每段开头都用基本相同的曲调.第一段为“起”,第二段前半部分为“承”,将上一曲调移低八度.其后半段为“转”.在段落结尾前用了许多浓重的“撮音”(双声).第三段“合”,再现了和第二段开头类似的曲调,并引入结束.全曲除了在“转”的部分有较大的起伏变化外,始终贯串着“气度安闲”的情趣,和作品的标题“良宵”的意思相切合.乐曲的开头用了和《乌夜啼》极为相似的泛音曲调,给人一种安静、详和的感觉,很可能是借用这个现成曲调,将人们引入夜色朦胧的意境.曲终时,它又变形再现,使首尾遥相呼应.上下八度,也给人一种很大幅度的上下起落的感觉.吟、猱、绰、注、打圆等技术制造出来的弯曲的或波浪型的音线,使音迹光滑圆柔,富于弹性.

四、初唱琴歌

《关山月》是我初唱的琴歌:“明月出天山,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由来争战地,胡窥青海湾等”拿捏住曲调的哀沉,仿佛看见了那场血肉横飞的战争,一切的悲凉都体现在“古今征战几人回”的边塞.

对于唱琴歌的人来说,更多的是情感的理解与表达,投入眼前的场景中才能唱出琴歌原有的内涵.我想,古人想通过琴歌表达的也正是内心深处的感触吧!

类似论文

中国古琴艺术析

摘 要 :古琴艺术不仅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对象,而且应该作为文化史研究的重要对象而加以关注,古琴艺术蕴。
更新日期:2024-1-17 浏览量:18078 点赞量:4655

古琴艺术渊源与保护策略

摘 要 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缩影 然而关于古琴的发展历程却众说纷纭。
更新日期:2024-7-1 浏览量:13817 点赞量:4206

影视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

摘 要:影视艺术作为时代的产物,必然有其先进性,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利用影视艺术为课堂服务是教师需要。
更新日期:2024-2-10 浏览量:31052 点赞量:7747

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运用

摘 要 :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析装饰图案是陶瓷装饰的基础,介绍了陶瓷装饰的种类。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22478 点赞量:6453

公共艺术概念的梳理

摘 要:公共艺术是存在于公共空间并能够在当代文化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艺术,体现了公共空间的,。
更新日期:2024-12-2 浏览量:19311 点赞量:509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探微

【摘 要 】 斯托利亚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 语言是教。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5579 点赞量: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