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音乐语言走近音乐艺术

音乐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音乐的语言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和声、调性等.专业的音乐创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精神活动,需要许多方面的共同合作才可以完成.那么音乐欣赏的过程也是与一个人的艺术经历、生活阅历、语言修养及音乐才能诸多方面息息相关的.自然,不同层次与水平决定着不同的欣赏状态.很多人害怕古典音乐、“严肃”音乐,因为“听不懂”,所以放弃了.在当下,资讯与科技近乎爆炸的年代,我们应该了解音乐、享受音乐,学习一些音乐语言,重视艺术,充分地认识到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五千年前俞伯牙找不到知音,五千年后的人们依然不懂音乐,音乐真的那么难懂吗?

一、音乐最基本的美学属性

音乐最基本的美学属性,也就是要了解音乐表现的基本特征.音乐艺术基本材料中有两个特性:第一、没有视觉性(不能直接传达视觉形象);第二、没有语义性(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因此音乐音响不能像电影那样直观地表达与接受,令许多人不知道乐曲在表达什么?自己在听什么?比之因为是不习惯于西洋的曲调、西洋的古典曲调不贴近于现代生活或是觉得音乐曲调不是乱哄哄的一团就是非常凝重、不轻松而言,听不懂、不知表达的是什么?是今天人们不喜欢严肃音乐的重要原因.《高山流水》的故事暗示了一种音乐审美的观念,音乐中包含着许多内容,说不出表现的是什么,是因为听不懂.

我们做了一组实验,分别将音乐专业学生与普通专业学生分为两组,每组10人,在没有任何文字说明介绍的条件下播放交响诗《芬兰颂》,这首乐曲是芬兰爱国作曲家西贝柳斯的代表作品.该曲当时公演了一个月后,就遭到了沙俄文化检察官们的禁演.因为爱国色彩、反抗色彩太浓厚了,此曲共有10个主题.播放完后,两组学生对于乐曲10个主题的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感受,但是音乐专业学生会对乐曲的曲式有更深的理解,除此之外两组的理解大致相同.第二次实验我们播放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片段,并且非常详尽地介绍了乐曲内容及表达方式.在听完赏析后,非音乐专业学生普遍反映听懂了,而音乐专业学生与第一次听完交响诗《芬兰颂》的反应一致.由此看出,人们欣赏音乐依赖于“文字解说”!在音乐中追求明确的概念性、视觉性内容,用文学化与美术化的方式欣赏音乐是一个误区!是音乐审美方式的误区,也直接设定了欣赏音乐的障碍.以乐曲解说为核心的音乐普及方式,强化了这种音乐审美的误区!难道非要在音乐上加以说明我们才能“懂”吗?其实不然,就连新生的婴儿都可以听出旋律的走向,妈妈哄孩子睡觉时哼唱的摇篮曲一般都是轻柔、舒缓的,孩子此时会放松神经,有种安全感.如果此刻哼唱一首旋律走向下行的乐曲,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啼哭,比如中国民歌《小白菜》.这首乐曲音乐表现悲伤,多用下行旋律,用低音乐器,音乐节奏缓慢,多是深沉的基调.即便新生的婴儿不懂音乐,他们也能听得懂.因此,不用添加任何注解,闭上眼睛,用心灵感受音乐之美就足够了.

二、了解音乐的语言表现及音乐理解的特征

我们懂得了一定的音乐语言后,听懂音乐就不在话下了.如果用高音乐器演奏一段旋律,我们自然感觉是清新嘹亮的;如果都用低音乐器演奏,我们会感觉沉闷压抑.那么在听完这两段音乐后我们自然的联想就是清新的早晨和炎热的午后;绿意盎然的春天与骄阳四射的夏季.这是音乐上的联觉现象,所谓联觉,就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最常见的联觉是“色-听”联觉,即对色彩的感觉能引起相应的听觉,现代的“彩色音乐”就是这一原理的运用.在高音和低音的运用上,我们自觉地认知高音代表一种清新,低音则是粘稠,甚至是滞顿的.所以经常会在音乐作品中用高音刻画灵巧的小鸟、飞奔的羚羊,而低音则通常是乌龟、大象的专属.懂得了基本的音乐语言,那么人人都会听懂音乐了.还有一些制约我们听懂音乐的因素存在,有的音乐音调很怪,有的太快或是太慢,还有的不知在表达什么(赵晓声《太极》钢琴曲),没有旋律感.感受的能力是分阶段的,需要我们慢慢发展.另外,人们对于声音及其音色也是非常敏感的.和声配置中,协和音程听起来就非常舒服,有归属感,而不协和音程则让人紧张、局促.对于音色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人们在欣赏过程中普遍乐于接受轻音乐,音色柔和的乐器,一支双簧管与一支小号,人们在音色上更倾向于接受双簧管,因为双簧管音色较之小号更加柔美,富于田园般的表现力更加为人所接受.许多的语言学家认为音乐没有表达特定含义的功能,但音乐理论家认为,作曲者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音乐所传达的意义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的含义至少可以从4个方面界定:由特定的声音形式模仿客体(某种音色的声音与某种物体的声音接近);乐曲引起特定的心境;乐曲激起音乐之外的联想;乐曲中不同的节奏变幻诱发的情绪感应.

三、认识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可谓举重若轻,不同的音乐表现不同的场景.表现悲伤、欢快,表现气势磅礴的,还有表现阴郁、思索的.不同的艺术,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功能.

音乐对人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图景,在加班熬夜后早晨还要按时早起上班,大多数人都对早晨的闹铃深恶痛绝,如果这时可以播放一段空山鸟语般、有小鸟鸣叫、泉水叮咚的乐曲,疲惫一定会一扫而空.音乐可以刺激脑部,活化脑细胞,对脑部的活动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有防止老化的功效.在知识与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的相对增大,很多人罹患各种心理疾病,音乐可以敲开封闭的心灵,缓解忧郁苦闷的心情,还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灵治疗.目前非常热门的音乐治疗,即用音乐对于疾病的医治、缓解或刺激,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认同.日本《新音乐辞典》解释音乐治疗,是指通过音乐所进行的心理治疗,催眠,它以用音乐促进身心健康和培养人格的功能主义的艺术观为基础,属于一种应用音乐(心理学)范畴.如此看来音乐的确可以减轻精神压力.科学家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音乐可以让身体放轻松,好的音乐可以缓解压力,避免因自律神经紧张失调而导致慢性疾病的产生.音乐可以提升创造力、企划力以及刺激右脑,尤其是古典乐曲,对右脑的训练与发展很有帮助.因此,在许多的胎教话题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胎教音乐,犹太人在全世界范围内是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他们在金融、科学、医学、数学、音乐等学科上都是独占鳌头的,他们的孩童还在母腹中时,妈妈就要在孕期解答很难的数学题,每天弹琴或是听音乐,他们认为这两样是对孩子大脑潜能最有力的开发.所以说,音乐又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一种“生命协奏曲”和“智慧的催化剂”.音乐的旋律可以使婴儿呼吸平静、心跳减缓,让婴儿不再哭闹不安,也可以刺激婴儿的大脑思维能力,让他更聪明.


循序渐进地培养我们音乐认知与鉴赏能力,运用音乐所创造的特殊语言与生活对话.我们需要继承美学的思考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可以直截了当地呈现音乐之美,可以把事物简单化.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人与科学的关联中,从古至今都是昭示着音乐与文化的关联.同时期的音乐要用不同的“耳朵”去听,不能非得在现代派音乐中去寻找古典时期音乐那样的旋律,也不能非得在巴洛克音乐中去寻找浪漫时期音乐那样的气势.虽然人的认知能力、思想行为和过程、理解局限性和见解差异各不相同,但是却不影响我们去享受音乐为我们带来的美好.音乐是哲学最高层次的补偿,也是人类快乐的补偿.

类似论文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艺术

摘 要: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强调情感的表现与充满戏剧性的对比,在细节上注重装饰性,具有大胆的艺。
更新日期:2024-5-24 浏览量:69206 点赞量:15360

我国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

摘 要:音乐艺术教育是现今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由于受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等问题的制约,我国。
更新日期:2024-2-19 浏览量:32115 点赞量:7946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被更新的今天,高校的艺术教育越来越开始被人们所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在正式被编入艺术教育范畴后,。
更新日期:2024-5-2 浏览量:11551 点赞量:3760

影视音乐艺术

影视,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态融合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几个传统的艺术门类,传达着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直。
更新日期:2024-11-10 浏览量:139749 点赞量:29243

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注:本文系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体育表演项目中运动员音乐素养构建研究及启示,项目编号:2013。
更新日期:2024-9-20 浏览量:119919 点赞量:2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