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融入聋生语文课堂

[内容提要] 把绘画、课本剧、舞蹈等艺术形式融入聋校语文课堂,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让聋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其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使语文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主题词] 艺术形式、语文课堂、 聋学生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让艺术走进聋生语文课堂,教师在课堂中引领他们接受审美教育,提高其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

一、让绘画走进聋生语文课堂

聋生擅长用画笔来描绘梦想,教师可结合教材适时让其进行绘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手脑并用,进入主动学习的境界.

利用绘画提高聋生的写作兴趣.作文课上,我常引导聋生先画再写.如在作文教学《快乐的节日》时,我让聋生说出各种节日名称后再画出过节时的快乐场面.他们把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六一校园自助餐的欢畅、助残日游园活动的快乐等以画作的形式展现在我眼前,并兴致勃勃地通过作品,讲述节日感受.这样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写作兴趣,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随后,我再适时引导他们把笔下的美景和心中的快乐用文字描绘出来,一篇习作便顺畅完成.

利用绘画加深聋生对课文的理解.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阅读课的重点.“画、讲”的方法直观形象,聋生乐于实践.

如教学《荷塘月色》时,在聋生仔细品读了课文重点段落后,我要求每人创作一幅月下荷塘美景图或荷塘月色美景图.有以“刚出浴的美人――荷花”为创作点来构思、有抓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叶”为创作点来描绘,还有紧扣“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来创作.他们用细腻的画笔把月下荷塘或荷塘月色一一呈现,这时,我抛出问题引导聋生再次走进课文.由于他们的画作是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因此,回答问题就很轻松了.

通过绘画加深聋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教师反复讲析要好得多.它为聋生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奠定了情感基础,使教学内容得以巩固、理解和加深.

利用绘画,引导聋生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教学古诗时,我结合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引导聋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用画笔描绘诗中的美妙,感受诗人呈现的实虚结合的高境界.

如,聋生学完《山居秋冥》这首诗后进行作画.有表现“明月透过松林的静态美”、有表现“泉水在岩石上流淌的动态美”,还有把“洗衣少女与渔人划船而归的动静结合的美”都呈现出来,聋生们在富有情趣和生活气息的画面中互相学习,在愉悦的情景中融情入景.

语文课上如能恰当地运用绘画艺术,既能调动聋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使他们深入理解作品,感受其中的内涵美.

二、让课本剧走进聋生语文课堂

课本剧能使聋生通过角色置换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亲身感受、经历和观察.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增添了自信心,为其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课本剧使聋校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每天一成不变的讲课方式难免让聋生感觉枯燥、乏味.教师如能选择一些适合排练成课本剧的文章让聋生在课堂上表演,不仅确立聋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使课堂焕发活力.

在课堂上,让聋生表演一段,哪怕是几个动作,课堂气氛马上活跃.如教学《丑小鸭》时,当聋生们把天鹅、丑小鸭、鸭妈妈这些自己制作的头饰戴上,进行出神入化的表演时,全班同学立即进入到童话王国的情境中.没有冗长的灌输,没有刻意的雕琢,聋生便从“麻木的看客”变成“文中的角色”,这一创作和表演的过程把聋生引入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中.

课本剧能培养聋生的综合素养.聋生在编写、演出和观赏课本剧的活动中领悟到事物的概念和观点,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艺术形象,以至逻辑和哲理,从而提高整体素养.


1、增强聋生的记忆力.课本剧排演要求聋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及对剧本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有助于聋生将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手势语,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

如,聋生初读《乌鸦喝水》的课文后,戴上头饰、借助道具,把一个个小石子投进玻璃瓶里,亲眼目睹水升高的过程.直观形象的演示帮助聋生轻易读懂课文并牢记课文内容.

2、增强聋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演出课本剧需要老师的循循诱导和聋生的团结协作.通过一出课本剧的表演,使全体聋生在合作中主动交流、在交流中增进合作,各扬其长、相互配合.既增强了合作能力,又实现了个性互补.

3、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表演课本剧,需要大家群策群力,手、口、脑并用,是培养聋生创新能力的好方式.在研读、揣摩、选材、改编的过程中,通过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飞跃,培养了创新思维.而在表演时,依靠大胆的想像和探索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培养了个体创新能力.

课本剧为语文素质教育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引来了一道清澈的活水,使语文课堂显出了新的勃勃生机,使聋生良好个性得到了张扬.

三、让舞蹈走进聋生语文课堂

当教师用手语和文字难以传达或不能透彻表现某种思想和感情时,往往通过肢体动作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既可代替文中的语言,还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利用舞蹈激发聋生的想象力.肢体语言和文学语言都是人们自我表达的媒介.具备舞蹈素养的语文教师可将肢体语言带入语文课堂,用它装点文学的殿堂、激发聋生的梦想.

如,在理解《海底世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聋生以组为单位用小舞蹈将海底的动植物、矿产等海底的世界表现出来,将大家带入了海底的神秘地带,并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人和“物”融为一体,不但易于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

利用舞蹈深化聋生的思维训练.舞蹈是以想象为主,是形象思维范畴.而语文教学中激发想象,开拓灵感是学科永远追求的目标,在语文课堂中渗透舞蹈能使教学达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如,教学《赠汪伦》时,在聋生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有了感性理解后,我引导聋生想象“两人岸上辞别”的情景,并让他们用舞蹈展现出来.聋生果然用舞蹈演绎了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跳一跳,胜千言”,不需要教师再作斟词酌句的讲解、分析,聋生便在想、写、编、跳的过程中将感情升华,创新能力得以培养.

利用舞蹈提高聋生的形体语言能力.模仿能力强是聋生的特点.在课上,我常让聋生“动”起来,即把文中的人物动作表演一遍,以加深对字词段的准确把握.

如,在教学“红旗”一词时,聋生柔软的手轻柔地摆动,有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感觉;当他们用双手托着笑脸表示“花朵”时,令人有在“丛中笑”的喜悦;他们手拿鲜花、彩旗,笑啊、跳啊、欢呼啊!将《2008,北京!》一文中申奥成功之夜中国人民欣喜若狂的沸腾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舞蹈与语文学科相互渗透的益处是多方面的.教师可将舞蹈元素设计运用到语文课堂中,为聋生的多元智能发展进行创新,使他们能综合多种信息进行学习和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让学生在兴趣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笔者认为,把绘画、课本剧、舞蹈等艺术形式融入聋校语文课堂能有效激发聋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使语文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舞韵童心》海潮出版社,2005.

[3] 《自由的境界》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类似论文

让精彩点评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摘 要】具有艺术性的课堂评价语言对教学的改进是非常有利的 本文从情感、是非、准确、真实、多样五方。
更新日期:2024-3-7 浏览量:10368 点赞量:3742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

摘 要:语文是聋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课程 新型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是开放的、发散的、主动的,其核心就是&。
更新日期:2024-4-8 浏览量:10919 点赞量:3617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

摘 要: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普遍应用,特别是电子白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白板的应用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越。
更新日期:2024-3-21 浏览量:45277 点赞量:10831

让素质教育走进初中语文课堂

【摘 要】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提高新一代居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目的௚。
更新日期:2024-1-16 浏览量:19878 点赞量:5618

三年级聋生语文学习问题的个案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今学校教育的重点,在整个的教育阶段,对于聋生语言能力训练的一个有利阵营就是语文课堂,重视语文。
更新日期:2024-9-21 浏览量:119317 点赞量:25954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摘 要】目前聋校课堂教学中存在大量低效或无效的情况,其中突出的问题包括手语的运用、教材。
更新日期:2024-3-10 浏览量:43740 点赞量:10468

让艺术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

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综合艺术 目前,枯燥无味的语文教学越来越让学生感到反感,不少学生甚至认为最让人头痛௚。
更新日期:2024-4-2 浏览量:10490 点赞量: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