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游仙诗的艺术底蕴

摘 要 :曹植的游仙诗在魏晋诗坛上独树一帜,具有典型性.曹植第一次以“游仙”命题,假借游仙以兴寄,艺术表现其在不同生活处境下的思想情感,确立了游仙诗体类,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从道教思想、忧国忧民的入世思想、自由意识、奇绝的诗歌意境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曹植游仙诗的艺术底蕴.

关 键 词 :曹植;游仙诗;艺术底蕴

游仙诗发端于《远游》,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诗歌类别之一,“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成为后世诗人游仙诗创作的基本原则.游仙诗在魏晋诗坛开始逐渐兴盛起来,而作为诗歌题材确定下来则是由曹植来完成的.曹植首次以“游仙”诗命题,开创了游仙诗作.曹植营造神仙世界的自由和纯真吸引着他,暂时忘记生命的存在于现实的压抑苦痛.与此同时,神仙世界自由和纯洁带给其现实悲感与人生感叹.实际上游仙诗只是一个梦罢了.下面从四个方面来探讨曹植游仙诗:

一、繁杂的道教理念

曹植对仙道的态度是将信将疑、既信且疑.例如建安22年,曹植创作的《七启》驳斥了道家言论的虚妄无稽:

予闻君子不遁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今吾子弃道艺之华,遗仁义之英,托精神乎虚廓,废人事之纪经.譬若画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未之思乎?何所规之不通也(《七启》)

《七启》是在曹操为充实政权统治力量,笼络贤人的《求贤令》之后,曹植为宣扬曹操的政治意图而创作的.在对道家批判的同时,也表达出微妙倾慕之情.比如《七启》中来表现道家玄微子仪表的情节:

玄微子隐居大荒之庭,飞遁离俗,澄神定灵,轻禄傲贵,与物无营,耽虚好静,羡此永生.

独驰思乎云云之表,无物象而能倾.

对其居住之地的幽雅清静描述:

其居也:左激水,右高岑,背洞壑,对芳林.


曹植为了宣扬曹操的政治方针,来反对隐逸生活,鼓励出建功立业务,然而,对道家居住环境描述显得新鲜灵动,表达出隐逸生活也是自由适意.在描写过程中表达作者无限倾慕之情.

由此可以看出,曹植在早期对道家仙道思想是且信且疑,心里充满羡慕之情.但是到了人生的后半期,游仙诗中那优美的仙境、那种成仙渴望和神仙共游的活动,表现了曹植追求仙道思想、摆脱尘世痛苦的思想.曹植人生前期,发奋建功立业的豪情,表达出建功立业才是人生唯一追求.虽然对道家方术有羡慕之情,但是也其情难遣发.但是其政治上失意、好似囚禁的人生后期,其建功立业之心也难以发出豪言壮语.曹植深谙如果以口舌之利来表现自己的话,就会招致杀身之祸,所以,便借助仙道思想进行韬光养晦.曹植后期创作的游仙诗,是表达其精神上的安慰,在虚幻情境中体现人生的价值,对道家思想更为信服,但其作品表现出神仙难致、生死无常的天命感:

居一世兮芳景迁,松乔难慕兮谁能仙?(《秋思赋》)

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赠白马王彪》)

曹植后期创作游仙诗的社会背景是:天灾不断、兵祸不断、人命浅薄,表达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发出的时代悲音,与此同时,也表达了曹植在人生后期表达渴望成长、积极求仙时来存在疑虑、患得患失矛盾.因此,回顾曹植一生都是儒仙两求,但是又失去仙儒的精神困境.这一矛盾心理在曹植身上表现的非常明显,他独有的赤子之心与洒脱浪漫的情怀,决定其一生中必然处于矛盾中难以自拔.一生孜孜追求建功立业,但是其放荡不羁的行为却错过参政之机.明明说厌弃道术,但是却又轻举洒脱私心羡慕.将求仙学道当成是忘怀世艰险,来寻求避难所,但是又不得不进言请命.这一矛盾心理和行为一直贯穿曹植一生,但最后也是“空空如也”,一无所获,但是却成就了曹植.

二、忧国忧民的入世思想

曹植游仙诗表达其忧国忧民的积极入世思想,在《与杨德祖书》“犹庶已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在政治上虽然接连受到打击,但是并没有泯灭其治平之志,反而更加激励其建功立业之心.在游仙诗变成世俗遭遇的升华,实际上是曹植在现实价值观念与俗世感性希望来表达虚幻实现方式,在虚幻的渴求中去消除悲剧意识.曹植的人生充满悲剧意识,其依托游仙诗这一幻象来满足其在现实中缺失的帝王礼遇.所以,曹植游仙诗中描述的仙人对其礼遇有加,比如:

阊阖启丹扉,双阙曜朱光.徘徊文昌殿,登陟太微堂.上帝休西棂,群后集东厢.带我琼瑶佩,漱我沆瀣浆,踟蹰玩灵芝,徒倚弄华芳.王子奉仙药,羡门进奇方.(《五游咏》)

在《五游咏》中天帝为其开门、群臣彬彬有礼,在这飘渺美妙的盛景中,反衬了现实中的难以实现的君臣礼遇,是对这一场景的期盼.实际上,曹植所描绘的与神仙同游,表达了对人世间的无奈.然而,在游仙诗中并未全部解脱,反而更留恋人间的悲喜.曹植在现实世界中,被父亲曹操所疑,被其兄曹丕所疑,终身怀才不遇,假托神仙来抒发其愤懑之情.曹植《仙人篇》:

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万里不足步,轻举陵太虚.飞腾踰景云,高风吹我躯.回驾观紫薇,与帝合灵符.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余.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潜光养羽翼,进趋且徐徐.不见轩辕氏,乘龙出鼎湖.徘徊九天上,与尔长相须.(《仙人篇》)

在《仙人篇》中的前6句描写了仙人独有的飘逸生活:泰山对博、仙乐齐鸣、美酒盛撰,然后一转“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人世间已经没有容身之地,只能接受王乔、韩终的邀请,游览仙境.诗歌中阐述的仙境是精彩美妙的,俯瞰那五岳,就如同寄居的房间,并没有自己位置,因此只能像鸟儿一样掩其羽翼、光彩,在人世间慢慢前进,不再去争先.曹植的性情固然好卖,但是在豪迈中也有了几分小心谨慎、彷徨犹豫,缺少了磅礴之气.所以,遭到幽禁的曹植,不仅建功无望,还面临生命之忧.在曹植游仙诗中强力表达的精神豪迈气概也仅仅是豪放性格的折射,精神上只是一种无望的安慰罢了. 三、自由意识的展现

曹植自由意识首先是体现的是人生的遭遇,是在生存环境下的不自由慢慢体现出来的自由精神.出发点是处境上的不自由,落脚点是精神上的自由,在想象与心灵世界内获得精神自由,来慰藉自己的心.在游仙世界中,人世间的羁绊已经不复存在,现实世界的残酷也消失的额无影无踪,代之的是遨游与独步的快感、广阔自由世界.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仙人篇》)正是由于其对现实的无限厌倦,才唤醒了曹植强烈的摆脱现实、超越现实的愿望,表达其自由恣意、随心所欲的游仙世界的向往.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大鱼若曲陵,乘浪相经过.(《远游篇》)在想象的奇幻世界中,曹植能周游天帝,逍遥自在,率性而行.由此可见,游仙诗实际上是曹植精神寄托,是曹植不断追求实现精神自由道路.

四、奇绝的诗歌意境

曹植的游仙诗善于将现实幻化成虚无、将虚无化为现实,时空的变化显得莫测,进而创造出离奇的仙境.曹植一生坎坷的遭遇,点燃诗人的创作热情.诗人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生动形象,采用天纵之诗来开展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经过艺术加工,成为天马行空、行云流水的优美诗篇.曹植的游仙诗游离在幻境与现实之间,打造缤纷迷离的奇景奇境,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各路神仙都处在主体精神的掌控下,被诗人随心掌配,无不表达诗人的喜怒哀乐.在时间与空间、客观与主观界限消失之后,诗歌进入到如梦幻般的奇妙世界中.曹植《五游咏》中的“丹霞衣”、“羡门”都是来自古代神话,曹植从神话传说中汲取素材,为游仙诗创作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在时空变换上面,一会在凌云之上,一会又到了太微堂,一会又和天帝一起游览天宫.从比较狭小的人间漫游到天际之间,全诗逐渐铺排开来,偶仗衔接.从词语的分布结构可以说是精彩奇特.

总之,建安文采之首的曹植,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崇高声誉,被誉为是天才诗人,通过从道教思想、忧国忧民的入世思想、自由意识、奇绝的诗歌意境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曹植游仙诗的艺术底蕴,对曹植游仙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期提升游仙诗审读水平.

类似论文

曹派古筝的艺术特色

河南筝派是我国古筝艺术的众多流派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传播过程中,河南筝。
更新日期:2024-8-11 浏览量:103974 点赞量:22295

变态心理与曹禺戏剧的艺术生成

摘 要:曹禺虽然伟大,但他的心理有很多不健康的因子,他很多的心理素质远不如常人,本文以变态心理为武器,对曹禺戏。
更新日期:2024-3-28 浏览量:46340 点赞量:11110

曹植文艺思想

摘 要曹植不仅在自觉的文学理念指导下进行创作活动,同时他也在文学创作中自觉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文艺思想体系 本文。
更新日期:2024-7-20 浏览量:91647 点赞量:19453

中国古代室内设计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传统

摘 要: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室内设计的重要源泉,是各种科学技术、人文历史及审美情趣的思维。
更新日期:2024-11-20 浏览量:145291 点赞量:31677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探微

【摘 要 】 斯托利亚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 语言是教。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5403 点赞量:1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