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结尾艺术

一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精彩的导入、精辟的讲解、更要有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语文课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归纳总结、或领悟主题、或启发想象、或巩固练习、或拓展延伸,要根据教材情况和学生实际灵活掌握.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说多样化式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充满情趣、耐人寻味的结尾,必使一节课得到升华.结尾部分的教学,重在归纳、深化新授知识,贵在知识的延伸和运用.

抓住教材特点,巧妙地处理课堂结尾,可使学生对课文学习乐而不疲,课堂教学也能达到“课虽终、趣不尽”的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语文课大致有如下几种结尾方式:

(1)总结式结尾.授课结束后将所学的内容作一概括的归纳总结,给学生一个比较明确的整体概念,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它可以由教师直接作结,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或师生共同讨论来完成.如教《林海》一文时,笔者运用了这样的结尾方式.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课文最后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呢?”然后进行小结:“大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是因为:它美的不空洞,它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其它丰富的资源;它的生命与祖国的建设结为一体,与人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与国家的兴旺发达,稳定强大息息相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里,笔者感觉运用总结式的结尾,既是对这一堂课重点的归纳,又升华了主题.揭示了大兴安岭对兴国安邦的巨大作用,给学生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2)辩论式结尾.新课结束时,就学生感兴趣的关键题展开辩论,诱发学生认清课文的底蕴.如在《少年闰土》中结尾部分,读到“我急得大哭”、“从此没有再见面”等,可设计这样的辩论题:闰土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课文中的“我”为什么急得大哭?为什么“从此没有再见面”?课上学生进行了辩论.辩论主题为:在当时的社会,“我”是一个富家少爷,而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我”为什么在知道闰土必须回家时会“急得大哭”这样一来,在结尾的字里行间,通过辩论提供给学生联想、思索的余地,使内容更耐人寻味,促进学生勤思,善思,训练了思维.


(3)情景描述式结尾.有些课文结尾,可采用表演的方式再现课文情景,通过再现情景,使学生更加领会文章的主旨.如《一夜的工作》一课,教师让表演能力强的学生扮演周总理,生动再现了总理工作时的情景: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文件,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且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身边工作人员一两句.通过表演总理的动作,可以看出总理是一个做事一丝不苟,工作极其认真、细致的伟大领袖.通过表演“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生动再现了周总理彻夜工作用来充饥的食物实在简单到极点.周总理工作任务那么繁重,饮食却如此简单,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工作上不辞劳苦,生活上却低标准要求自己,周总理的高尚品德通过“吃夜宵”的这一细节表现出来了.这简单的情景再现,使学生更能够了解文章的主旨,领悟“通过生活小事和运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人物伟大精神”的表达方法.

(4)趣味作业式结尾.为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可设计一些作业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如巧填词语、词语接龙、词语排队、小医生坐诊(改错)、看图练对话、做小实验及判断、选择、演绎推理等.这种结尾在课文讲完后,不结束学习,进一步向外延伸.如教《小壁虎找尾巴》后,可设计提问:“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能再长出来呢?你们想知道吗?你们可以去看一些课外书,也可以回家问问父母.”还可以利用电教手段设计作业题,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让学生就投影图像说出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如《草原》一课,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巧填描写草原天空、小丘、大地、河流、风土人情的词语.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森林景色和赞美草原景和人的词句,以此巩固课文知识.

(5)延伸式结尾.对一些常识性课文,把课尾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也是十分有趣的.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介绍了几种天然“指南针”,为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延伸,可让学生联系课外读物中所学的知识,找出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天然指南针.如《蛇与庄稼》.

一课,可以采用这种总结方式:先让学生根据课文主要内容复述什么叫事物的简单联系,什么叫复杂联系,弄清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何重要意义;然后要求学生思考:在我们身边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简单联系?哪些是复杂联系?弄清这些联系对我们有何帮助?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把知识延伸至书本之外.这样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其浓厚的求知兴趣;由课文扩展到活动,从课堂走向社会,提高了素质.

(6)故事式结尾.这是采用讲故事形式结尾的一种快乐教学方法.例如,教学《飞夺泸定桥》时,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红军在时间紧迫、环境险恶的情况下怎样“飞”、“夺”泸定桥的,为什么要“夺”泸定桥?《梅岭三章》的收束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这三首诗歌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铺开,把过去、现在、将来融为一体,思想感情逐步升华.三首诗有共同的诗题,既能各自独立成章,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集中表达了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献身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然后,让学生搜集有关红军的传说故事,让学生从中理解到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7)音乐赏析式结尾.这是采用电教媒体在课堂结束时播放相关的音乐电教教学内容,使教学效果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教学进一步升华.如笔者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在结尾部分作了如下处理,笔者问:

“课文最后一句:我忘不了那一天.指哪一天?我永远忘不了什么?”学生回答.此时,笔者放映邱少云的大幅挂图,用苍松翠柏衬托着墓碑文.一边播放着英雄曲的激昂调子,一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同学们,在'391'高地夺下不久,朝鲜人民在那里竖起了'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的纪念碑”这样的结局,)设计了音响、图片,化静为动,挖掘内涵,符合“儿童用声音、色彩、形象来思维”的心理特点,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还给学生以灵魂的洗涤,学生感到回味无穷.也就是说,讲读一篇课文,不光要有“凤头”似的入手点、“猪肚”似的着力点,还要有“豹尾”似的结局点.

总之,语文教学结尾无定法,妙在巧用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尾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基础知识的差异,精心设计出灵活多样的结尾方式.精心设计、匠心独运的结尾,使学生寓学于乐,往往能将课堂教学推向更高层次,实现课堂教学质的飞跃.

类似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 “收口”和“点睛”便是结尾的神圣使命 一堂课的结。
更新日期:2024-10-12 浏览量:129667 点赞量:27783

中学语文教学的结尾艺术

[摘 要 ]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注重精彩的课堂导入,却没有认识到课堂结语的重要性,没意识到语文课堂教学结语的设计关乎课堂教学的成。
更新日期:2024-1-15 浏览量:19359 点赞量:5369

语文教学的节奏艺术

作为语文教学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节奏艺术,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美育功能 因此,我们应当把它提升为一种美。
更新日期:2024-6-21 浏览量:80841 点赞量:17641

别出心裁的语文教学结课艺术

摘 要 :成功的结课,对教学内容起整理概括、提炼升华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通过精心准备的结课设计和发人深思的结课语言,让学生觉得。
更新日期:2024-1-25 浏览量:21161 点赞量:5909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艺术教育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悟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 键 词:课堂。
更新日期:2024-5-9 浏览量:12780 点赞量:4125

语文教学中的艺术欣赏

语文教学中的艺术欣赏,是以直接的艺术欣赏能力为基础,以解读语言文字为,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把文字作。
更新日期:2024-5-8 浏览量:11947 点赞量:3744

初中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摘 要:语言是传授知识的载体,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更新日期:2024-11-9 浏览量:19874 点赞量: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