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汉语国际教育对礼仪的

作者简介:郭雪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摘 要: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礼仪是体现个人素质的形式,礼仪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对礼仪的重视不可小觑.然而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些情况反应了现代中国社会对礼仪有一些误解,造成误会甚至隔阂,我们应积极应对并解决这些不必要的尴尬.

关 键 词:礼仪;文化;中西文化差异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原本的礼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同化,但普及的程度并不一致,这就造成了很多尴尬和误会.但礼仪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们都很难有定论.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只要内心真诚,无论什么样的方式,对方都可以感受到.因礼仪不同而造成的误解,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礼仪有所差异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各自礼仪所体现的文化有根本的不同.文化差异也造就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法.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聚会吃饭是增进大家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形式.古语“民以食为天”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饮食的重视.很多社会交往是在饭桌上进行,例如很多商业洽谈、政治交往都已高档宴会作为场所促进双方事业进一步发展.所以,在中国文化中,聚会吃饭大家喜欢高谈论阔,说话声音比较大,营造热闹的气氛,显示和朋友之间的感情.如果餐桌冷冷清清,少言寡语,在中国人看来是彼此不太熟悉的朋友才会交流比较少.餐桌文化中也少不了酒文化,宴会的主人一般通过劝酒、多喝酒的方式以体现自己对客人的热情.

但与中国文化有很大不同的西方文化来说,餐桌文化和中国文化有本质的区别,西方文化中讲究就餐的环境,以安静,干净为最重要的就餐环境因素.就餐中低声交谈体现自己的高雅,饮酒时多以红酒为主,不讲究劝酒,讲究自身就餐的舒适度,并且西方文化中就餐时比较避讳谈论工作,多以朋友的身份聊天,品酒,享受生活.

这种餐饮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运用的不好就会造成误会,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外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我们在尊重自己文化的同时要多多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礼仪,禁忌避讳,当然也不必完全按照对方国家文化传统进行,双方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并不忌讳学习对方文化礼仪并遵循,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并不可能完全避免,差异的程度也深浅不一,解决的方法应是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礼仪,体现自己对对方的尊重.

(二)礼仪受到不同国家历史宗教因素的影响

礼仪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例如宗教影响,历史影响,这些无疑都是和本国社会历史相关.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宗教文化,宗教的不同导致很多礼仪是不在本国生活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如果因为不了解这些禁忌而犯下了错误,就会影响交际交往,也就达不到了解对方文化的目的了.

例如在泰国,因为人人信奉佛教,认为头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在泰国,是不可以随意触摸孩子的头部,但在我国,摸摸孩子的头表示疼爱喜欢的含义,这与泰国礼仪就有了冲突.

穆斯林国家,因为信奉伊斯兰教,教义之中特别避讳男女有身体接触,并且对女性有很多的限制.这对于美国等开放的国家地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对人权的侵犯.此外,猪肉是绝对不可以触碰的食物,饮酒也是禁忌.所以如果去穆斯林国家,一定要尊重对方的宗教文化以及同步的礼仪文化,不要触碰对方的底线.

受到基督教的影响,以及文艺复兴的影响,西方人崇尚自由平等,对隐私的定义范围比较广,例如工资、婚姻、年龄、工作等,如若问道其隐私,他会认为这是对他的侵犯.但在中国社会不同,朋友见面问的越详细表示对其越关心,并不存在侵犯其隐私的含义.应邀吃饭,英语国家客人以准时或晚到几分钟为礼貌,提前到达则不仅为失礼也会让女主人措手不及,中国人习惯提前几分钟到达以示尊敬.西方人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因为他们的救世主耶稣于13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据此产生了对13的恐惧和禁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想方设法避开13,门牌、房间号、楼房避免标号13.中国文化中因为“4”与死发音相似,所以避讳4.手机、车牌、楼层等都避免使用“4”.

韩国人日本人见面都要鞠躬以示尊敬,鞠躬的弧度越大表示对客人越尊敬,如果对方向你鞠躬而你没有回应的话被看做对对方极大的不尊重和藐视.韩国人的酒文化也相当浓烈,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小辈面对长辈喝酒是一定药侧身饮酒以示尊敬.这种礼仪文化并不是现当代才产生的礼仪,而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礼仪,也是对方国家最典型最标准的礼仪.

对于中国文化中最令西方国家把握不住的是长幼尊卑的称谓问题.中国文化中对长辈的称呼分化的非常详细,通常英文中一个单词可以对应中文的很多称谓.西方社会崇尚自由平等,所以喜欢直呼其名,多以“先生”“太太”作为称谓,比较笼统.但是中文用称谓来显示不同的血缘关系,亲疏远近,区别彼此的关系.如果在中国直呼长辈姓名被看做是最大的不敬,甚至在给晚辈起名字的时候都要避讳长辈所使用的字.

这些礼仪的差异我们还是要从尊重的角度出发,不能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对方的文化之中,尤其是因为宗教、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礼仪,是不可能被轻易打破和更改的.在做到了解对方礼仪的基础上,也要积极回应对方的礼仪.

(三)我国礼仪之退化

我国的现代化程度日渐提高,国民素质也显著提升,但与我国日益繁荣的经济相比我们的礼仪却在退步.我们时常可以在新闻上看到这样那样不文明行为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出现在国外报纸新闻的头条,这实在是让我们这个以崇尚礼仪而文明的五千年文明古国为之汗颜.

我们经常忽略的体育礼仪是近几年才被重视起来,在竞技场内其实也有很多的礼仪需要我们去遵守.在08年奥运会上,我国射击选手在最后一局中一举拿下高分,现场观众欢欣鼓舞,大声喧哗,但是比赛并没有结束,观众的吵闹影响了后面的选手发挥.体育礼仪承载着体育精神,我们不应只为本国选手加油助威,应看到每个选手背后所付出的汗水.再如现在流行的高尔夫球网球运动,都属于绅士运动,对运动时所着服饰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不能穿着简单随意的衣服,而是要穿带领子的运动服,不可穿拖鞋、皮鞋入场.观赛时要保持安静,不可随意喝彩,更不允许喝倒彩.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对着装方面没有西方国家讲究,直到近几年才看到高档酒店门口会竖立“衣冠不整,恕不接待”的牌子.夏天经常看到有些男士赤膊上阵,背心拖鞋就随意出入公共场所.或者可以看到有些女士穿着皮裙或穿着过于暴露等这些在国际礼仪中被视为不体面的穿着出现在公共场合.还有 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是,在某些特别正式的晚会现场,也可以看到我国观众着装随意随便,坐姿懒散,这些在国际礼仪中都是特别忌讳的.但看一下国外颁奖典礼或晚会的台下观众一般都坐姿笔挺端正,女士着装端庄,男士着装正式,对晚会很重视,体现了自己对晚会准备人员的尊重.

总论

礼仪存在在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是国家文明程度和个人素质的直接体现.目前出现的很多关于礼仪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中西文化差异、对礼仪缺乏重视、对礼仪缺乏了解所造成的.首先我们应提高国民对礼仪的重视,了解礼仪的重要性.其次应多了解与自己接触的环境不同的礼仪,尊重差异.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就可以代表我们对不同文化所体现出的礼仪的态度.我们遵守礼仪尊重文化的最核心目的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真诚沟通和了解,促进社会和自身发展,礼仪是传递真诚的桥梁,我们通过礼仪将自己的真诚和热情传递给对方,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友好.(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类似论文

儒家礼仪与汉语国际教育

作者简介:杜萍,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摘 要:。
更新日期:2024-2-15 浏览量:31631 点赞量:7849

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礼仪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文化差异分析,阐述礼仪差别认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来看待、理解、学习不同文化的的。
更新日期:2024-5-2 浏览量:11937 点赞量:3952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
更新日期:2024-1-14 浏览量:21430 点赞量:6436

古代汉语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

摘 要 :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汉语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同时我国作为世界中的大国,所以目前汉语向世界推崇已经有了明显的成效,但是。
更新日期:2024-2-17 浏览量:32656 点赞量: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