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在医德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摘 要 】 新世纪对于医学的要求远远不只是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这个包罗万象的新时代更赋予医学一种“止于至善”的道德价值.如何运用有效方法途径来提高德育的质量,一直是近年来医学教育的重心之一,但是,医德教育仍然缺少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依据.2003年,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其中“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准则,可以很好地作为高校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点,在医德教育中发挥其实用价值.如此一来,医德教育被赋予系统化,理论化的支持依据,有利于医德教育的进步,加深新世纪医学生的道德观念.

【关 键 词 】 医德教育;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医德教育重在培养“以德载医”精神.词条“以德载医”,将科学与人文巧妙地融为一体,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体现着医学人文的丰富思想.“以德载医”重在强调“医学技术”与“内在德行”两者的关系,将个人“厚德载物”的高尚道德修养注入严谨创新的医学技术之中,实现了两者的动态平衡与和谐双赢[1].同时,词条“以德载医”重在教导医学学子以医德作为行医的精神储备和内在气韵,在学习中乃至日后工作中能够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才德兼备,成为新世纪的厚德载物医学骨干.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和可持续的发展观[2].如果能获得科学发展观与“以德载医”精神的融合,对于医德教育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在“以德载医”精神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以德载医”省略了实施动作的主体――所有从事与医学事业相关的职业群体.“以德载医”所对应的客体是:作为生命科学重要分支的医学.由于医学的服务对象是普通人群之中身体心灵受到不同程度创伤的个体,因此,词条“以德载医”具体可以阐述为:医务工作者,心怀医德,对身心痛楚的病人进行救治和照顾.由此可知,病人是医务工作者一切工作所围绕的核心.

在医学领域,将“以人为本”融入到“以德载医”的思想中去,则具体体现为:把救治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作为医务工作者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医者大医医心,仁爱无疆的精神,维护就医者及病人的各项权益,对病患投入各方面的关怀,最终以使病人恢复身心健康为终极目标,为了人类社会伟大使命――“救死扶伤”而努力.在医德教育的进程中,若能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合于医学院校培育新世纪医学生的教育理念,则可以很好地体现灌输医学生以病患为本位的思想前提.

比外,“以德载医”和“以人为本”的融合还体现了我国儒家“仁爱”的思想[3],强调了一般性人伦关系的规范,古代圣贤曾言: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胜才谓之君子.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这种品质具体体现为对医学事业尽忠,伸张医学界中的正义,对于病人身怀仁爱之心,对于病患以及家属心有谦敬诚信,怀揣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医疗信念,追求一种“年岁岁德不逝,岁岁年年技超前”的境界.作为一个医学教育工作者,自从在开学典礼上带领即将成为21世纪新星的医学生宣读医学誓言的那一刻起,就应该着手开始培养医学生“以病患为本”的思想,这种思想要首先包含:对病患心怀怜悯之心,尊重病患,并对病患的身心痛处感同身受,也许,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可能就胜过千万药物的寄托和手术的治疗.这样的医学生,将来更有机会成为21世纪“以德载医”的合格医务工作者.因此,灌输新世纪医学生“以病人为本位”的思想理念,是医德教育的首要目标.

2.在“以德载医”精神中注入的“全面、协调”的要素

2.1 全面要素 提及“全面”要素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很好的参考基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涵义主要是:人的全面发展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 [4].这一学说的基本观点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几方面的内容.如果将其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可以相应体现为:稳固基础医学知识,积极科研创新实践,训练临床沟通技能,蕴育自我精神气质.

在医学领域的劳动活动,从某种程度可以说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而脑力劳动是体力劳动的前提.而医学教育首先实施的便是基础医学知识的教授.因此,医学生首先要做到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全面发展.这是一切其他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医学领域的劳动能力,是在稳固基础医学知识的前提下,能身体力行在医学实践中强化理论知识,学有余力是进行医学专题研究,培养自我创新能力,这样能一定程度避免生板硬套,有利于挖掘学术研究的潜力,这是新世纪的医学领域十分重视的能力.

对于医学领域的社会关系,主要还是指医患之间的关系.大千世界,形形色色,各人怀有不同的性格,知识,文化等背景,尤其是那些正在身处痛楚之中的病者,精神尤为脆弱敏感,沟通更加需要各种技巧.如何有效而巧妙地与不同患者进行沟通,是医务工作者踏入临床之前就应该学会的.

对于医学领域的自由个性,是指医务工作者个人所特有的品质和风格.医学讲究技能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但却不一定要求所有医生都是风格一致的治病专家.如果能培养个人气质,提升个人品质,以增强个人亲和力,那么在工作中沟通处事的能力自然会获得提高.

2.2 和谐要素 中国古代哲学遵循一则重要的理念,那便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古人认为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应该体现着可持续的和谐[5].而对于古代哲学中,“天”也有三重含义,即为:人格神、自然和天赋道德[6].因此,“以德载医”中的“德”字可有“天赋道德”的含义,体现了人的道德修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然而这只是理想中的境界,现实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依然有许许多多,比如的工作学习繁重,医患关系紧张,或者在生活中遇到种种私人问题等等,特别是21世纪,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高速变动的时期,如何能减少或消除工作生活中的众多接踵而来的不和谐因素,对于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新世纪医学生,要有意识培养自我协调周围环境中的不和谐因素的能力,厚德载物,以理服人,将自己与周围的一切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实现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如此才能持续生存发展.21世纪的医学生,除了要具备精深医学知识和高招稳固的医学技能外,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团队和谐,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7].

而如果要在医学教育中注入“和谐”要素,首先需要创造出医学校园中的和谐.构建和谐医学学习环境,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8] ,注重培养医学生为人处事的协调性.

3.发展“以德载医”精神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是体现当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观,是一种新型的道德观[9].在社会中,人们总会用道德来使自我觉差到的不良行为,不良思想得以某种程度的约束.但是,道德逐渐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靠在人的亲身经历,并且道德约束有一定的限制性,因而缺少绝对的持久性与稳定性,对于医务工作者也是如此.物欲横流的社会无疑也会逐渐将不良的风气传染到医学界,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以德载医”精神的可持续性,并在医学教育中做到医德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从横断面的角度看,医德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依靠医学教师,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为在教课中,医学教师能频繁触发医学生对医德的思考.换而言之,医学教育应该加大医学学的教育力度,例如,在上临床基础课程开课之前,用一个相关病例先入为主,首先触发医学生对学的认识,然后带着对医德的思考与疑问来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在临床诊断中发扬医学的人文关怀,从情感交流入手深入解病患,为其提供最好的服务,并且也能一定程度获得医务工作者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从医学生自我角度来说,通过吸取前辈的经验,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

用前瞻性的眼界看,医德教育应遵循“代代教育,代代改进,顺应时代的变化”的准则.时代在前进,但医德教育存在其自身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医德的内涵与实质:即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以德载医的精神;变化的是教育的方法,即怎样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的途径.这一点,依靠医德教育工作者单方面努力很难实现,因为它还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21世纪的医务工作者,处于高速发展而更加错中复杂的社会之中,提高自律性,尽量减少不端行为需首要受到自身重视.这一点需要依靠医学生自身的领悟和体会,师者单方面的教育是远远不足的.同时,医学生要培养自己“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精神.生活工作中,个体都需要进行情绪管理,努力维持脸上微笑和恰当肢体语言,以使他人安全,愉快[10].对于新世纪的医学生,“大医医心”,才是真正的医道之魂.


总而言之,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注入以“以德载医”精神为终极目标的医德教育中,将两者结合为:把救治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作为医务工作者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医务工作者的全面发展,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促进医德的可持续发展.这将为医德教育明确方向,加深新世纪医学生的道德观念,使新世纪的医学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新的阶梯.

类似论文

医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观的运用

摘 要:在新的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证医院思想政治教育能。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22357 点赞量:6391

科学观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摘 要】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各界的关注,正确的思想。
更新日期:2024-6-7 浏览量:15771 点赞量:5321

科学观与方法:与教育的源头

摘 要:针对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国内外现实状况,介绍传统科学观(物质观和能量观)和方法论(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合成还原。
更新日期:2024-8-16 浏览量:106134 点赞量:23164

科学观视野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用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中学思想政治工作是时展的需求,在进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应深刻领会科。
更新日期:2024-2-23 浏览量:34088 点赞量:8788

信息技术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同时,随着教育越来越受到。
更新日期:2024-2-6 浏览量:10567 点赞量:4219

基于科学观视角的会计本科教育改革

摘 要:会计作为能够为各行业提供智力支持的学科专业,如何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解决学生知。
更新日期:2024-2-9 浏览量:10673 点赞量: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