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52例

[关 键 词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补阳还五汤加味;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 R255.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a)-075-0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ibro-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VBI) 眩晕是中老年人的临床常见疾病,所谓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动摇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亦可由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而引起[1].中医认为,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2].本症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如脑动脉硬化、后下小脑动脉血栓、小脑出血、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发作等.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尽管眩晕证有偏风、偏火、偏痰、偏虚之不同表现,但临床实践发现,眩晕患者偏虚者为多,正如张景岳所述:“眩运一证,虚者居其,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之一二耳.”强调了“无虚不能作眩”,治疗上认为“当以治虚”为主.笔者依据上述理论,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眩晕5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2例中,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0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5.2年.

诊断依据:①发作性眩晕.②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③有明确的病因,例如,颈椎病、脑动脉硬化、腔隙性脑梗死等.④排除其他原因(如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及耳源性)的眩晕.

1.2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神经病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年龄45岁以上,有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因素,如心脏病、高血压病病史等;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的眩晕,可伴有恶心、耳鸣、听力下降、眼球震颤、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病侧面部及对侧肢体痛觉减退或消失、头痛、猝倒、视觉症状(黑、闪光、视野缺失、复视)、肢体麻木或无力、眩晕与头部转动有密切关系.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排除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及耳源性眩晕.

1.3治疗方法

补阳还五汤加味:生黄芪30 g、丹参15 g、鸡血藤30 g、地龙10 g、川芎6 g、当归15 g、赤芍10 g、水蛭6 g、红花6 g.气血亏虚者加太子参15 g、阿胶10 g 、大枣6枚,肝肾阴虚者加枸杞子15 g、何首乌15 g、女贞子10 g、旱莲草15 g.每日1剂,水煎,300 ml,分早、晚两次服,15 d为1个疗程,同时复查经颅多普勒(TCD).

2.结果

2.1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标准》,治愈:头晕诸症消失,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基本改善.好转:头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减少或程度减轻,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稍改善.无效:头晕诸症无变化,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无改善.

2.2治疗结果

治愈28例,显效21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53.8%,总有效率为94.2%.

3.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中医“眩晕”范畴,眩晕一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历代医籍论述颇多,其病因多为阴虚、气虚、血虚、精虚、脑失所养.笔者以“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为血之帅”为总纲,将其辨证为气虚血瘀,认为“眩晕”主要是因虚致瘀.而补阳还五汤一方,以补气为主,活血化瘀为辅.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以帅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丹参、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水蛭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诸药合用,使气旺则血行,瘀祛则络通,共治“因虚治瘀”的眩晕.李可建[3]通过临床观察认为补阳还五汤具有促进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冯弘等[4]研究显示:黄芪含多糖、黄酮类,具有提高机体抗脂质过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可并能抑制血栓形成及降低血小板的黏附率.与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配伍,能有效扩张椎-基底动脉,改善其供血作用.李可建[3]检索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认为补阳还五汤具有促进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薛郑合[5]观察补阳还五汤化裁方煎剂治疗气虚血瘀眩晕的临床疗效.薛郑合选择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补阳还五汤化裁方煎剂400 ml,分两次早晚服;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10 mg,睡前服;川芎嗪注射液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复发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补阳还五汤化裁方煎剂治疗气虚血瘀眩晕疗效确切,远期疗效好,使用安全.笔者的临床研究结果及现今临床上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大量报道都显示,补阳还五汤加味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有效方剂,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李可建.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5): 571-573.

[4]冯弘,汤莉莹.盐酸培他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药实用杂志,2005,6:19-20.

[5]薛郑合.补阳还五汤化裁方治疗气虚血瘀眩晕60例[J].现代中医药,2006,(5):12-13.

(收稿日期:2008-02-20)

类似论文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066500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 补阳还五汤出自于《医林改错》,由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 原方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
更新日期:2024-10-3 浏览量:17854 点赞量:5051

三子养亲汤加味治疗小儿久咳23例临床总结

资料与方法 本组23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例 发病季节以冬春最多 年龄与性别:患儿年龄1~2岁;男13例,女10例,病程最长2个月,最短半。
更新日期:2024-1-7 浏览量:10059 点赞量:4295

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摘 要 ] 目的 观察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
更新日期:2024-11-19 浏览量:145067 点赞量:31574

中医骨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进展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医骨科医学工作者相关研究报道的综合分析,阐述了中医骨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理念和原则,分析了中。
更新日期:2024-2-25 浏览量:34727 点赞量: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