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糠疹50例疗效观察

关 键 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玫瑰糠疹;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8.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5-0014-01

玫瑰糠疹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的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笔者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治疗的方法,对2006年9月~2009年2月期间的50例本病进行观察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0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29.5±1.5)岁;病程6~11天15例,15~20天4例,30天1例;皮损分布于躯干、四肢肘、膝关节以上19例,波及颈部、前臂、小腿3例,伴咽痛6例.治疗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27.4±2.6)岁;病程6~11天36例,15~20天11例,20~30天3例;皮损分布于躯干、四肢肘、膝关节以上48例,波及颈部、前臂、小腿3例,伴咽痛1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叫 皮肤上起椭圆形或圆形淡红色或黄褐色斑片,多随皮纹排列,上覆糠秕样鳞屑,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先有母斑,后有子斑,自觉瘙痒,常发于春秋季,青壮年多见.

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特非那丁片60mg/次,2次/天;维生素C片0.2g/次,3次/天.治疗组加用自拟凉血消风散,荆芥15g,防风15g,蝉蜕10g,大青叶15g,白茅根30g,生地20g,生石膏20g,丹皮10g,刺蒺藜20g,白鲜皮20g,当归15g,生甘草10g.随症加减:病程短,皮疹色鲜红者加金银花15g,连翘20g,紫草15g,赤芍15g;病程长,皮疹色暗红者加丹参20g,鸡血藤30g;伴咽痛者加山豆根10g,桔梗10g.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留色素减退斑,无瘙痒症状;显效:皮损消退大于80%,无或有轻微瘙痒;有效:皮损消退大于30%,仍有瘙痒;无效:皮损消退小于30%,瘙痒明显或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

3.2 治疗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4 讨论

玫瑰糠疹多发于春秋季节,有自限性,较少复发.发病原因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也有认为与病毒、真菌和细菌感染所致的变态反应有关,均未能得到证实.治疗本病是为了缩短病程,减轻病人因瘙痒带来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西医对于玫瑰糠疹的治疗,一般根据症状给予特非那丁片、钙剂、维生素C片等治疗.

本病中医称为“风热疮”、“风癣”、“血疳”、“母子疮”等.《外科正宗》:“风癣如云朵,皮肤娇嫩,抓之则起白屑”.《医宗金鉴》:“此证由风热闭塞腠理而成,形如紫疥,痛痒时作,血燥多热,宜服消风散.”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风热袭表或脏腑积热,复感风邪,风热相搏,郁于肌肤而发;或血相内蕴,风热外袭,风邪血相凝滞,闭塞腠理,致营血失和,热邪化燥伤津,肌肤失养而生.

笔者根据本病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自拟凉血消风散,方中荆芥、防风、蝉蜕开发腠理;大青叶、白茅根、生地、丹皮清热凉血、解毒退斑;风毒内蕴,则气血壅滞,郁而化热,故以生石膏清热泻火,当归养血活血;刺蒺藜、白鲜皮祛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解毒.诸药合用,有疏风清热,凉血止痒的作用.

本文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治疗的方法,一方面用凉血消风散煎服,疏风清热,凉血止痒,从病因、症状两方面给予根本性治疗,另一方面给予特非那丁片、维生素c片配合治疗,明显减轻瘙痒症状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经治疗10天后,治疗组在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探究、推广.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类似论文

中药治疗痤疮50例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8 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7-0379-02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药̶。
更新日期:2024-7-1 浏览量:14015 点赞量:4307

预防拔牙后并发症50例疗效观察

拔牙后创口出血和干槽症是拔牙后较常见的的并发症 干槽症为拔牙术后牙槽窝内骨质表面污染,多发生在拔牙术后2~3日,主要因为拔牙窝缺少。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21943 点赞量: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