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文质之争与神形之辩

摘 要:中国古代的绘画理论中关于神似与形似的讨论,到了近代被运用到翻译领域.纵观中国传统译论,占主导的翻译思想是重神似不重形似,这与我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翻译中神似与形似的讨论是传统翻译思想的一次巨大超越.超越了佛经翻译中仅限于语言层面文与质的争论.


关 键 词 :神似;形似;文与质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50-02

在中国近千年的佛经翻译中,文与质的争论一直贯穿其中,只到近代才出现翻译中神似与形似的讨论.翻译中神似形似之争经常见诸于中国古代哲学和绘画理论中.

一、神与形的命题在我国古代哲学、美学中源远流长

庄子在《庄子渔父》中说:“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意思是“神”是内在真实性的外在表现,神是“使其形者”(《庄子德充符》).荀子在《天论》中说:“形其而神生.”范缜也曾论述道:“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梁书神灭论》)以上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对神与形的论述.

在艺术领域里对神与形关系的论述,始见于西汉刘安及其门客所著的《淮南子说山训》:“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强调了神对形的主宰作用.在绘画中明确提出“传神”概念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此人画人物画有数年不点眼睛,问其故,他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阿堵”即这个,指眼睛(孙迎春.2001.327).

我们可以说,就古代中国美学思想而论,“神贵于形,形受制于神”的“以形写神论”从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形成了,如王僧虔(南朝齐的书画美学家),主张“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刘勰的“神与物游”;陈子昂(661―702),反对形式主义的“采丽竞繁”和毫无神志的“游艳”.中国传统美学中这种“神似重于形似”的观点至唐代的司空图而成定论,后世又有苏轼的“形神朔”,严羽的“妙悟说”等.总之,中国古代美学论者大抵是肯定“神似重于形似”的.

二、“神与形”在翻译中的运用

翻译与艺术有相通之处,在传统译论中,著名翻译家傅雷把翻译比作艺术,他说:“翻译应当向临画一样.”陈西莹把翻译与临画作比较;英国翻译理论家德莱顿也认为,翻译好比绘画;泰特勒把译者比作画家.在当代翻译理论中很多翻译家认为翻译就是一门艺术,所以,传统美学中的“形神说”就自然被运用到翻译中,在翻译中就出现了“形似”与“神似”说.

在翻译上,形似是指译文与原文在形态、结构、排列、辞格等方面的相似.比较任何两种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发现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相同之处,就是翻译上形似的基础.

神似是与“形似”相对的,本为我国古代诗画评语,指诗、画表现出的人物的神态、气韵达到惟妙惟肖的传神的境地.在翻译上,神似是指:必要时摆脱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如词汇、语法、惯用法、修辞格等方面的羁绊,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地道的译文传达出原文的艺术意境.

三、中国传统译论中对“神与形”的论述

(1)在中国传统译论中较早提及“神”的是马建忠,他在1894年的《拟设翻译书院议》提出的“善译”论中指出:“夫如是,则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期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

(2)最早将形貌与神韵说引入翻译的是茅盾在《小说月报》1921年该刊第12卷第4期发表的《译文学书方法的讨论》中提出的,他提出一个问题也就是“在‘神韵’与‘形貌’未能两全的时候,到底应该重‘神韵’呢,还是重‘形貌’?他的回答是:“就我的私见下个判断,觉得与其失其‘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异而保留了‘神韵’.文学的功用在于感人,而感人的力量恐怕还是寓于‘神韵’的多而寄在‘形貌’的少;译本如不能保留原本的‘神韵’,难免要使了许多的感人的力量.再就实际上观察,也是‘形貌’容易相仿,而‘神韵’难得不失.即使译时十分注意不失‘神韵’,尚且每每不能如意办到.可知多注意于‘形貌’的相似的,当然更不能希望失去‘神韵’了.”

(3)林语堂提出翻译的“传神”说:“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

(4)陈西滢提出“形似、意似、神似”说.陈西滢以雕塑作比,说明翻译也有形似、意似、神似三个品级.“最先所说的肖像只是形似,第二类超乎形似之上,无以名之,我们暂且名之为意似,到了最后一类才可以说是神似”.

(5)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在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著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之硬译,则未敢赞同.”

(6)傅雷的“神似”是最具代表性的,对神似的阐述也比较完整,是“神似说”的代表人物.他在1951年写的《〈高老头〉重译本序》中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像临画一样,所求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7)钱钟书提出翻译中的“化境说”是对“神似说”的进一步的发展.钱钟书对“化”的论述是这样的:文字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留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8)刘靖之在“重神似不重形似:严复以来的翻译理论”一文中是这样总结的:“自严复以来,我国的翻译理论经过了几个成长期,从‘信、达、雅’开始,经过‘字译’和‘句译’,直译、硬译、死译和意译,然后抵达‘神似’和‘化境’,这其中有不少争论和误会,但大方向却是正确的.严复、林语堂、赵元任、胡适、傅雷、林以亮、钱钟书等人的翻译观点固然是一脉相承的,瞿秋白何尝不是如此!鲁迅的翻译的确与众不同,但瞿秋白在许多地方指出了鲁迅的‘硬’与‘讹’.由此可见,在过去80年里,我国的翻译理论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那就是‘重神似不重形似’,以便达到翻译上的‘化境’.”

类似论文

免费文翻译评价,免费文翻译2023年

西华师范大学2016-2016学年度第1期授课时间表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6级4-10班(4班翻译,5-6班免费师范生班,7-10班为师范英。
更新日期:2024-9-7 浏览量:18370 点赞量:5535

翻译硕士毕业文国语

青岛大学2016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复试方案001文学院(85953352)文艺学1,笔试:写1篇专业论文(2小时,占复试成绩的50%)2,面试&。
更新日期:2024-7-6 浏览量:13645 点赞量:3939

冶金文翻译福建,冶金文翻译目录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查新委托单项目编号:查新项目名称中文:英文:委托单位名称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负责人传真联系人查。
更新日期:2024-9-12 浏览量:118512 点赞量:25858

sci文翻译江西,sci文翻译招聘

淮北师范大学2016年高层次人才引进(人事入编1,条件:(1)具有博士学位,有省级人才称号或博士后经历者优先 (2)年龄一般不超过。
更新日期:2024-9-18 浏览量:118471 点赞量:2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