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

摘 要: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自国家实施课程管理政策以来,农村学校加大了课程的自主权,强化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意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面临较多问题和困难,如何让制约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难题得到解决,增强农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总体上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关 键 词 : 农村小学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程、管理”的课程管理政策,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课程的管理政策实施以来,加大了地方与学校对课程的自主权,对课程和教材的选择也更加灵活多样,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课程中的意义与价值受到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普遍关注.如何在实施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大前提下,开发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服务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是当前学校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的思想源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1973年,在英国召开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CERI)国际讨论会上,菲鲁马克(Furumark)等人首次提出“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此后,校本课程开发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受到重视.1974年,日本召开的国家课程研讨会将“校本课程开发”当做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者关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菲鲁马克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沃尔顿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其结果可以是教材的选择、改编,也可以是教材的新编.”[1]崔允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但包含由学校完全自主地决定教什么的问题,而且包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致力于为提供的课程准备教学材料.”[2]2008年6月6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忠、崔允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怎样理解新课程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一文,综合阐述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国内外都已进行了较长时间,但检索到的资料显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其成果创作的主体更多的是高校教师,其反映的情况更多的是城市中小学,而一线教师和与农村中小学相关的成果则不多,专门针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很少涉及.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农村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日益明显,要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真正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显得格外重要.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对培养农村学生的家乡建设责任感和使命感都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必然抉择,是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课程观念、开发农村的各种教育资源,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新的课程改革,国家在课程方案中对课程的比例有硬性规定,即“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占课程总量的16%―20%,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对国家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校本课程,甚至有关研究也显示,绝大部分的农村小学没有校本课程[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外部因素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来自于外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第一,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课程的开发需要制度上和经费上的保障,农村小学大部分分布在交通不便、信息资源匮乏的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短缺,部分学校只能维持基本的教学,软硬件上都较城市学校差距很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资金投入,且在政策的制定上也比较倾向于城市学校.第二,社会对校本课程缺乏相应的认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依然停留在分数和升学率上,导致大部分学校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教学上仍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只是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实施,因此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就没有兴趣可言.第三,缺少课程专家的指导.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课程专家的指导能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提供理论上和技术实践上的帮助,避免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出现问题.农村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和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上都是校长或者教师根据自身经验安排,缺少专家指导,从而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二)内部因素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来自于内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第一,校长.有学者提出,校长领导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关键,校长应充分重视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做出宏伟规划: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创造条件[4].也就是说,校长的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制约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发开的成败,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高低.农村小学校长由于自身因素和工作压力等,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一定的了解和支持,这也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困难之处和重要问题.第二,教师.如高慎英教授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一书的前言所述:“如果一个教师不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这个教师就是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如果一个学校不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学校就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学校.”[5]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直接参与人和执行人,在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第一学历以中师毕业者居多,部分教师通过进修、函授与自考获得专科、本科文凭,但是普遍的起点都比较低,又缺乏进一步进修提升的机会,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且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师资缺乏,教师一人兼任几个学科的教学,教学压力大,但是待遇相对城市小学教师来说还存在较大差距,一般同一县域内的农村教师平均每月要比城镇教师少收入200―800元[6].同时,对于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也缺少相应的奖励机制,种种原因也导致农村小学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不重视也不愿参与.第三,学生及家长.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需要学校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决策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参与其中,但是现在大部分农村学生都缺乏校本课程开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愿望不强烈.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都进城务工,家里只有老人照顾小孩,留守儿童比较多,家长的参与性也不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只关心小孩的学习成绩,对其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兴趣不大,这些原因都导致在农村小学开发校本课程并实施的难度加大. 三、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有三种,即“需求主导模式、条件主导模式和目标主导模式”[7].需求主导模式强调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宗旨,条件主导模式强调以学校已有条件和资源为基础,目标主导模式强调优先考虑学校的办学目标.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困难重重,不管从以上哪个模式出发都不容易,要解决这些困难,改变现有的课程实施方式,真正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使用的校本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做好相关制度的保障工作

对大多数的农村小学来说,经费不足是困扰其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大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的教育经费的投入,从软硬件上提高农村小学的整体办学质量,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教师保障和激励机制,确保教师能安心工作,进而投入到正常的教学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社会也应该进一步关注农村小学的发展,确保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自2006年起,国家多部门已提出了多种农村教师补偿计划和行动:(1)农村教师“特岗”计划;(2)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3)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4)“三支一扶”计划;(5)免费师范生政策[8].这些政策的实施都是从制度上为农村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从师资上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二)提高农村小学管理者和教师的总体素质

农村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总体比较低,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要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素质,必须做好培训、进修等一系列工作.除了可以通过教师比较熟悉的观摩教学和教研活动等培训方式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外,还可以通过自学、学校外派、专家指导等形式提高其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从时间和经费上做好保障,为农村小学校长和教师顺利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必要保障.

(三)培养合作开发意识

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相比,在各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就更需要注重合作开发的意识,应广泛接触校长、其他教师和课程专家,是农村小学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专家的合作,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都是促进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方法,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更好地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

(四)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主要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农村本地的特色,了解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时要兼顾他们的差异性,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标,设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组织校本课程活动,增强校本课程的可选择性.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广泛开发农村现有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农村的乡土自然资源、农村民间文化资源和农村实践活动资源,这些都是城市小学所无法比拟的课程资源.让农村学校学生在学习基本文化知识的同时,能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农村的基本情况,参与到农业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从总体上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建立有效的多元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的实施作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对其的评价也需要在多元主体的全方位参与下进行,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互动.农村小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不具备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鉴赏和评价能力了,可以从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进行相应选择,这种选择其实就是对校本课程的一种评价.同时,可以通过召开各年级的学生代表座谈,或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评价结果.农村小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让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和信任,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资源.

新课程改革于2001年秋季正式进入实验区开始实施,至今已经过了十余年的检验,进入了逐步调适并实现常态化的阶段[9].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管理模式”之一,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在实施好国家课程的同时,能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校本课程,并合理实施贯彻,对提高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类似论文

农村初中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

摘 要:教育的目标是为属于某种文化的人进行该文化的传承和更新,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教育的目标有两个,一。
更新日期:2024-4-19 浏览量:57586 点赞量:13379

农村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摘 要:农村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村学前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农村的学前课程资源开发也十分滞后。
更新日期:2024-2-20 浏览量:32215 点赞量:7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