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河南省两所普通本科院校的285名本科生作为研究样本,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工商管理类课程学习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实践进行实证分析,以科学识别工商管理类课程学习中大学生主体性实践的薄弱环节,从而为有效提升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效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性培育提供参考.
关 键 词主体性实践统计分析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ki.kjdks.2015.03.024
CollegeStudents'SubjectPracticeStatisticalAnalysisin
BusinessManagementCoursesLearning
LIWuwei
(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ZhengzhouInstituteof
AeronauticalIndustryManagement,Zhengzhou,He'nan450015)
AbstractThispapertakestwoHenanOrdinaryUniversitiesof285undergraduatestudentsassample,applicationdescriptivestatisticalanalysisandfactoranalysisonthesubjectofpracticecoursesinBusinessAdministrationStudentsempiricalanalysistoidentifybusinesanagementsciencecoursesStudentsstudytheweaklinkinthebodyofthepractice,soastoeffectivelyenhancethequalityofteachingbusinessadministrationcourses,furthercoursesinBusinessAdministrationeffectivelystrengthentheteachingofthesubjectofthecultivationofcollegestudentstoprovideareference.
Keywordssubjectpractice,statisticalanalysis,factoranalysis
众所周知,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一种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科学精神奠定良好的基础.要达到这一目标,往往需要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学校和任课教师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性培育.但现有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网络交往等方面的主体性培育问题,①②并均为定性分析,而对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实践的现状、以及大学生主体性培育的影响因素等问题仍然缺乏系统的定量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以河南省两所普通本科院校的285名本科生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学习中大学生主体性实践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学习中大学生主体性实践的薄弱环节,从而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效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性培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持.
1研究设计
1.1问卷设计
为尽可能全面科学分析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学习中大学生主体性的实践现状,笔者和其他课题组成员根据主体性的基本内涵、长期从事工商管理类课程教育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共设计了20个有关工商管理类课程学习中大学生主体性实践的问题项(见表1).对每一个问题项,笔者根据其实施情况与效果设计了5个等级,分别为1等于“没有考虑”,2等于“计划考虑”,3等于“已经考虑”,4等于“有所实施”,5等于“成功实施”.
本文主要通过下面几种方式确保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第一、由于所使用的问卷项目中的一部分被其他研究人员使用过,因此认为这些量表具有可靠的效度.第二、通过咨询长期担任工商管理类课程教育的专家学者、老教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的预调查,在科学评估了问卷设计的恰当性之后,再根据预试者提供的意见对相关题项进行了修改.第三、通过克朗巴哈信度系数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信度检验,发现统计数据结果符合要求.
1.2研究样本
笔者和其他课题组成员主要向河南省2所普通本科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5份,有效问卷285份.其中男生占比为55.43%,女生占比为44.57%,一年级学生占比为16.73%,二年级学生占比为31.52%,三年级学生占比为36.73%,四年级学生占比为15.02%,经管类专业占比为87.82%,工科类专业占比为12.18%,从户籍构成来看,城市户籍占比为42.26%,非城市户籍占比为57.74%.
2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主要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20个调查题项(各题项见表1)的均值大部分都介于3-4之间(限于篇幅,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不在文中列示),表明这些学生已经考虑了主体性实践的内容,并且大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了实施.
2.2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本文对各调查题项的原始数据使用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22.与此同时,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示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即拒绝统计量相关矩阵为单位矩阵的假设,所以适合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③通过对20个初始变量作因子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以及方差极大旋转方法提取因子,可提取3个新因子作为20个初始变量的主因子(见表2),3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72.931%,即它们可以反映原始20个变量72.931%的信息量.提取3个主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见表2.对2个主因子进行方差极大旋转(旋转次数为13次),得到因子载荷矩阵(见表1).表2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
为了验证因子分析得出的同一因子各个问题是否测量同一问题,本文进一步进行了内部信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3个主因子的克朗巴哈系数值均大于0.7,因此有效保证了因子构造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3研究结论与建议
由表2可知,在学习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时,大学生主体性实践更关注努力扩展知识面,其累计贡献率为50.936%,这也意味着大学生在学习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时,不再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已经开始通过互联网、杂志等不同渠道开始关注现实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实践,其次关注解决专业疑难问题,其累计贡献率为16.147%,这也说明大学生已经开始意识到努力解决专业疑难问题对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学习质量的影响,完成学习计划的贡献率为5.848%,表明大学生在学习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时,在完成学习计划方面已经有所事实施,只是这一系数相对较小,这也反映了其实施的力度还不够.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扩展知识面.学校和教师要不断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便利资源,进一步指导学生积极获取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第二、帮助学生积极解决专业疑难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积极对专业疑难问题的探讨,学校可以举办工商管理类专业技能竞赛,进一步激发学生解决专业疑难问题的积极性,在授课时,学校或管理学院、商学院等可以邀请毕业的校友进入课堂,和学生一起交流专业知识,深入探讨一些专业问题,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第三、学习计划对于学习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并认真实施,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执行力,努力做到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知识点和理论的系统掌握.
此外,在因子分析的过程中,本文所提取的主因子并不能解释全部的信息,因此存在一定的不完全性.进一步扩大调查样本的范围,进一步补充和优化调查题项,系统探索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实践及其影响因素,值得继续深入挖掘.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省级项目(2014SJGLX283),郑州航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zhjy14-17)
注释
①查远莉等.大学生主体性发展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12):160-162.
②邹火明.网络时代大学生主体性迷失的表征[J].新闻爱好者,2011(12):137-138.
③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