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

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学校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2003年,教育部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地将“心理健康”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并把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定为了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然而,当前许多体育教师对自我价值感的培养问题仍存在困惑.如,新课程标准尽管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但却没有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就成为体育教师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一、自我价值感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1890)认为,对自我价值感的认定应将视角拓展至个体对现实生活中自己的总体特征的评价与情感体验上,应涵盖个体自我概念的方方面面.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便是在对待自己的能力、品德、权力等方面的态度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我价值的情感体验.库力(1992)认为,自我价值感是一种对个人价值的情感性体验,自我价值感是一种态度.国内学者林崇德(2003)认为,自我价值感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对自我的态度体验;黄希庭(1998)提出,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主体以及对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自我价值感的内涵进行了把握和阐释.本文在此基础上,认为自我价值感是个体以自我感知为基础,以他人评价为参照,以自己的理想和期望为标准,对自我进行评价后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随着人们对自我价值感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入,对自我价值感结构的认识也趋于深刻.自我价值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的系统.多层次指总体、一般和特殊三种自我价值感.在特点方面,自我价值感具有稳定性、发展性和社会文化性.其中,稳定性是指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水平随时间与情境的变化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性.发展性是指自我价值感的内容随着个体的成长而发展变化.而社会文化性是指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带有很强的社会文化色彩.比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会影响着个体的自我评价标准.

二、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体育课程是普通教育课程的下位和分支学科,体育教学具有特殊性.但体育的教育功能在培养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素质等方面与其他学科基本相同.从这个角度来讲,学校体育教育在发展学生身心功能的同时,也对学生在人际、行为、道德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塑造和培养.因此,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在培养学生学生我价值感方面的本质是相同的.因此,学生在体育教学的我价值感,往往以学生自己的感知为前提,以自己期望的体育水平为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体育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情感体验.体育教学是一个发展和动态的过程,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在生理、心理和道德等方面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必然要表现为人际关系、行为表现和体育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同时,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目标都具有层次性,这决定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发展也具有层次性特点,即总体、一般和特殊三种层次,其内容表现在生理、心理、人际、道德和家庭五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个体的差异性特点,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在生理、心理、人际、道德和家庭等维度上也必然会表现出差异性.

三、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自我价值感的主要因素

自我价值感产生于个体积极的自我概念,这种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积极评价,也主要依赖于个体在实践中获得的各种愉快活动.关于影响个体自我价值感形成的主要因素,目前心理学界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类因素组成.其中,主观因素指个体的能力感或效能感,客观因素则是指他人的赞扬;第二,成功是个体自我价值感形成的重要影响园素.学业、体育等方面的个人成功对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形成具有正向效应.因此,成败归因是影响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因素之一;第三,影响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自我价值感的因素也包含了种族、性别等生理因素,同时还有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等社会性因素;第四,他人的评价与态度是影响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因素;第五,个体的价值观对自我价值感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是影响自我价值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综合上述,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有两类:主观因素,即人的个人特征;客观因素,即他人对个体的评价.除此之外,其他的影响因素都会对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体育教育这门学科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这就使得有的影响因素对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形成影响有限或影响较小.有研究调查显示,成功、能力、他人评价、学生自身的体育价值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自身的归因风格以及自我评价方式等因素是学校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自我价值感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四、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策略

1.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引导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形成的实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想和期望对自己的所做出的认识和评价,而理想和期望是由个体的价值观主导的,价值观对自我价值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价值观是个体对客体的重要性做出判断时的尺度,并对个体的行为动机起着主导作用.在体育学习中,学生在对自己体育学习的表现和努力程度进行评价时,往往受自身所持有的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和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塑造意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心理学认为,自主性是构成自我价值感的四个因素之一.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对学生给予鼓励、爱护和关心,在体育课堂上允许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交流和活动的自由,经常采用讨论、探究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以关爱与原则性相结合,既要有严格一贯的教学管理原则,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只有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后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3.积极创设体育教学场景,增加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成功有助于建立学生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多为学生创设教学场景,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场景中体验到体育学习带来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是由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决定的.要改变在学习中遇到失败从而对自己能力产生消极的看法,就有必要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断地体验成功感,这有助于学生建立一种积Ĉ 97;的心理,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在具体实施体育教学中,教师可按照学生的水平差异进行分组练习或比赛,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更多机会地获得成功体验.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以不同难度的任务要求,让他们在各自的水平基础上展示和挑战自我,以获得运动带来的成功体验.

4.加强对学生成败归因的训练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诱导,让学生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找到其原因,进而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可控的归因风格.同时,尽量引导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与自身的努力不够,而尽量少运用外部归因来解释学生失败的原因,因为外部归因可能使学生忽视自身的内因才是关键.要让学生明白,个人努力是成功的最重要决定因素.

5.注重对学生进行自我正确评价的引导

自我价值感的实质就是个体的自我评价,因此在体育学习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体育学习的进步来评价自己的体育成绩,而不要以绝对成绩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其次,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比较习惯,通过与别人相比较来评价自己,这更能达到较好的评价效果.但在社会比较时,要应尽量选择与自己水平相近的人进行比较,这避免比较过高导致其的自卑心理,或者比较过低导致其自满心理等.再次,要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脱离客观实际,那么他的自我价值感是虚浮的,是经不起实践考验的.

类似论文

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培养的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国家都更加重视通过学校体育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 而学校体育这项目标。
更新日期:2024-3-26 浏览量:47089 点赞量:11530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品质作为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内涵,在教育中对个体起着维持动力、调节和补偿等的显著作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
更新日期:2024-3-18 浏览量:46289 点赞量:11418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2-000-01摘 要在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学。
更新日期:2024-12-15 浏览量:156574 点赞量:33821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摘 要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自信心对人们成长的重要性,然后对体育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信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就如何。
更新日期:2024-10-14 浏览量:130625 点赞量:28185

浅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摘 要:创造和谐、平等、友好、合作的体育学习环境,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是体育老师在教学中永恒的课题。
更新日期:2024-5-28 浏览量:72119 点赞量:16668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 夸美纽斯也曾说过:&。
更新日期:2024-7-5 浏览量:15174 点赞量: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