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与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必要性

1.是应对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由此引发了社会观念、运作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同时也使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学校传统思想教育载体变得相对滞后,而且由于效率低下而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再加上学生信息渠道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常常处于同一个“信息平台”,由此弱化了教师的权威性和感召力.另外,信息网络空间存在良莠不齐现象,各种文化、观念等在此相互交织、渗透,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面临严峻挑战.

2.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工作不同,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有感情和有意识的,这种感情和意识又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服务服从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当代青少年学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和利益的实现,成长愿望强烈、竞争意识、自强意识普遍有所增长,并呈现出更加务实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应该更多地涉及学生的实际利益,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和认识的困惑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客观实际在人脑里的反映.离开社会环境,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同时注重外在环境的改进,注重多种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综合运用.当前学生学习、生活以及认识社会的途径、渠道较之以往要丰富得多,这种丰富多彩的生活对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是深刻的.因此,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不断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4.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空前广泛,一方面为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一些消极因素也影响了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有的学生在遭遇挫折时,表现出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否定,甚至轻视生命,还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精神焦虑和心理冲突,再加上竞争的压力、情感的困惑、发展的期望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心理上的失衡往往会产生“相对剥夺感”.为了保证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其保持平衡稳定的心理状态,迫切要求拓展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遵循的原则

1.创新载体要与学生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相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在载体创新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不同年龄段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需求和特征,也包括品德发展的不同时期,这样才能把握时机,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其发生质变或飞跃,引导学生品德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中学阶段是学生由幼稚状态初步成熟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用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对青少年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以培养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相适应、能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思想政治品德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只有不断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现实需求和个体差异等情况的变化,才能不断推动他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创新载体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知行脱节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弊端.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主动的心理建构过程,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社会意识、道德观念等的内化将无法实现.因此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选择一些诸如演讲、参观、访谈、文艺演出等活动载体,把学生置于自己作出道德选择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用探究、讨论等方法代替灌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应以从活动中学为主,并注重活动的生活性、寓教于乐性和全员参与性.

3.创新载体要强化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社会体验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青少年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摆脱思想的束缚,放眼社会课堂,从而不断提高其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其学会做人处事、生存与发展.由此可见,社会实践是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社会实践中要改变原有课程实施片面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青少年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各式各样的夏令营、农村社会调查、参观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等都是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好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这些社会实践载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体验,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化与创新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可能一成不变,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载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伴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而发展,不断与时俱进,逐渐优化创新.

1.发挥各种载体的优势,优化组合,形成合力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仅仅靠单一的载体会导致效率低下,因此必须积极利用各种载体的优势,优化组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载体,充分发挥载体的功能,还要注重综合运用多种载体,使多种载体优化组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态势.

2.积极开发并有效利用虚拟载体,占领学生的思想高地

虚拟载体主要是指以电子传媒为主的网络载体,如、E-mail、BBS、手机短信、飞信、微博等等.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显示,到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57亿,手机网民超过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青少年学生作为重要的互联网用户,其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政治态度、心理发展等都不同程度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时代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也是多层次、多方面和多角度的,往往呈现积极与消极并存的状态.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做到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网络载体发挥正效应,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不断拓展隐性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

隐性载体是相对显性载体而言的,是指通过一些潜移默化的、间接的手段与教育对象互动 340;活动形式,如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会实践等隐性载体.由于这些载体是隐性的,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因此能够规避学生的逆反心理,起到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突出显性载体的作用,也要充分利用隐性载体,全面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载体的拓展,不仅要着眼于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而且要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使思想政治教育以多样化的渠道取得殊途同归的教育效果.

4.关注学生闲暇生活,开拓生活化载体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青少年学生的闲暇时间日益增多,闲暇生活逐渐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闲暇生活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具有积极作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在闲暇的自由状态中能体会自己的道德存在,但也可能会在闲暇生活中出现道德失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和研究闲暇时间的育人效应,对闲暇生活中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当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与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现实产生了严重脱节.因此,必须拓宽学校教育的层面,挖掘学校教育的有效方式.而青少年学生的闲暇生活包含着对社会、生活、人生、学习等各个方面的认识,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许多在正规的课堂教育中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往往在闲暇教育的特定环境中能够迎刃而解.许多学生中的个别问题,以闲暇教育灵活性的特定方式去解决,往往能取得明显效果.


类似论文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性 在这种情况下,要把。
更新日期:2024-8-16 浏览量:106918 点赞量:23565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与实践的结合

摘 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扎实&。
更新日期:2024-11-1 浏览量:20650 点赞量:6162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

作者简介:于禄娟(1976—)女,河北顺平人,保定学院政法系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创。
更新日期:2024-9-12 浏览量:117799 点赞量:25497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径探析

作者简介:薛腾(1988-),女,汉族,山东省济南市人,硕士研究生,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新时期思想政治。
更新日期:2024-4-3 浏览量:12046 点赞量:4339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科学发展观视域之中考察,其实质是探讨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问题 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
更新日期:2024-7-23 浏览量:93395 点赞量:20194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与优化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具体形式包括各种群体文化以及各项文化事业,其具有渗透性、多样性、。
更新日期:2024-5-13 浏览量:70188 点赞量:1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