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现实可行性

摘 要本文简要的阐述了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医患关系的适当性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医患关系在司法实践上的可行性,就此指出医患关系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现实可行性,以期对调整医患关系的妥善解决有所助益.

关 键 词医患消费者权益法律关系

作者简介:张彩虹,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267-02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医患关系的适当性

目前,多数法学界专家将医患法律关系的性质定性为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民事法律规范.在这一普遍性之外,医患关系的复杂性、特殊性、复合性的特征使得其在法律适用上具有可选择性,而选择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医患关系则具备现实可行性.

(一)医患关系属于医疗服务合同关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条款可以适用医疗服务合同

医患关系属于医疗服务合同关系.第一,医患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按照等价有偿的原则,产生合意后而界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并在这种合同权利义务的规制下,由医方提供医疗服务,患方向医方支付相应,符合民事合同的一般特征,是服务合同的一种类型.第二,患者生病后,在医疗机构挂号的意思表示,应该属于合同法上的要约行为;医疗机构收取挂号费发给患者挂号单的意思表示则属于合同法上的承诺意思表示.要约和承诺是合同成立必须具备的两个要件.所以,当医疗机构发给患者挂号单时即意味着接受患者的要约意思表示,承诺有效,医疗服务合同权利义务即告产生.

医疗服务合同非为有名合同,而是属于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无名合同,应该受《合同法》的调整.《合同法》第124条对无名合同的法律调整作了明确的规定:“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其中“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意味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关条款可以适用医疗服务合同.

(二)医患关系中,患方是消费者、医方是经营者,二者关系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的是消费关系,消费关系的主体是消费者和经营者.因此判断医患关系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键在于认定患者是否为消费者,医疗机构是否为经营者.

第一,患者属于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条规定虽未就“消费者”三个字作明确的定义,而只是客观地描述了消费者进行消费目的和消费的行为属性,因而使得该规定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所以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的文义解释,“生活消费”包括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方面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而消耗商品或服务的各种行为,诸如吃、穿、住、行、医病等等.为了维持自己的物质生命、保护身体健康,患者在身患疾病时购买医务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医疗药品来解决身心苦痛以求更好地生活,显然属于消费者的范畴.另外,之所以规定以“生活消费”为目的,是为了把以投资、贸易等营利为目的以及为了职务而购买商品、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投资者、销售者、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排除在外.患者购买医疗商品和医疗服务虽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显然不属于此排除范围之内.


第二,医疗机构是经营者.首先,从逻辑上分析,只要论证出患者是消费者,那么,对等的来讲,我们就可以得出医院就是经营者的结论.前文已就患者是消费者进行了论述,故此能够推出医院就是经营者.其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条规定,“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该条款也是描述性条款,未对“经营者”一词作明确的定义.根据文义解释,医院完全符合经营者的特征,即医院向患者(消费者)销售药品、提供诊疗服务.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3条规定仅仅提到了经营者的经营性行为,而未明示经营者的经营目的为何.因此,有学者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这一规定就可以并不苛求经营者具有经营目的,也可以解释为经营目的已经隐含于该法第2条所称的“购买”和“接受”的词义当中.笔者认为,倘若理解为前者的解释,那么在此不必考虑医疗机构的经营目的是否包括营利,就可以断定其经营者身份.若依后者解释,笔者认为,医疗机构的营利目的并不影响其经营者身份,医疗机构的营利目的与福利性质可以并存.不能因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而掩盖其营利的事实.从宏观角度而言,医疗机构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义务和社会责任,体现了其福利性和公益性;从微观角度看,每一次医患之间的服务交易都是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患者支付对价.每一个医院都是为了自身的运转而经营,没有营利何以维持?长期以来,人们以偏概全,注重“福利性”,认为医院的经营目的只有救死扶伤的公益性,而忽略了营利性对医院的重要性;认为强调医院的营利性,会导致医院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而导致患者利益受损.实际上,如果医院不能营利,就难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行,长此以往会制约和限制医疗事业的发展,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总之,医疗机构的福利性质并不影响其以营利为目的,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不意味着医疗机构一切会以“赚钱”为中心.“救死扶伤”将永远是其核心.

(三)患者的弱者地位,使医患关系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符合该法保护弱者的宗旨

消费者在相关的交易过程中以及诉讼中处于弱势地位,故各国都因消费者为特殊的弱势群体而进行特别立法加以保护,于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弱者.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审视其原因,一是医学的专业性、技术含量高,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医疗产品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认识相对欠缺,因此在医疗方案和医疗药品的选择及使用上,只能出于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做出有限的选择.二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医疗机构的事业性、福利性,以及特殊的医疗体制,形成了医院“高高在上”的风气.三是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倘若受到损害,举证非常困难.最后,患者本身的不健康状态,就使得其成为一个弱势群体.因此,医患关系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符合该法的保护弱者宗旨.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医患关系在司法实践上的可行性

实践中,许多省份(例如:福建、浙江、辽宁、甘肃、云南)都不同程度地将医疗服务纳入到地方性法规的调整范围,认为医疗服务关系是经营消费关系.

浙江省首次明确地将医患关系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将医患关系纳入“消法”调整范围.结果全省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医患关系得到较大改善.平常可能费时的医患纠纷调节之下也能 很快平息.台州等地在一些医院建立了消费者监督联络站,及时调解医患关系,解决了23件医患争议.从浙江省的探索实践中,可以看出,“办法”的实施将医患关系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使医患关系矛盾得到一定的缓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的实践从司法实践工作的角度上肯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在在医疗纠纷案件中适用,因为其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医患关系的现实性

我国有学者主张制定一部专门用来调整医患关系的《医事法》,甚至延伸至成立一个独立的医事裁判法律部门.然而立法过程的长期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及立法实践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加之我国的医疗体制正在进行改革,出台一部专门的医事法律实属不易.另外,我国解决医疗纠纷的实体法散见于《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无法涵盖医疗纠纷的所有类型和种类,导致医患纠纷常常无法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直至导致了医患关系恶化.因此,在实现患者权利统一立法的条件尚不成熟之时,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医患关系,保护患者权益,是一种更为现实的选择.

类似论文

《保险法》七大亮点维护消费者权益

新版《保险法》自2009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以来,如今也快3年了 但在实际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保险消费者对这部。
更新日期:2024-8-26 浏览量:108797 点赞量:24127

翻开《中国式医患关系》

白剑峰新作《中国式医患关系》出版卫生部部长陈竺作序《中国式医患关系》一书近日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卫生部部长陈。
更新日期:2024-1-2 浏览量:6578 点赞量:273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自1993年10月31日公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5年来,在保护。
更新日期:2024-2-27 浏览量:34318 点赞量:8752

美国《2023年消费者金融保护法》

摘 要: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既有消费者金融保护制度的不足,加深了各界对金融领域的公平、安全和效率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彰显出保护消。
更新日期:2024-7-24 浏览量:95506 点赞量: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