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模式比较

摘 要:我国从1998年以来出现了一大批在办学定位上定位为“应用型”大学的高校,虽然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但关于应用型本科课程模式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国外应用型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培养方法、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认证等方面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 键 词:国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比较;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140-02

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与职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作为智力支撑.我国从1998年以来出现了一大批在办学定位上定位为“应用型”大学的高校,虽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关于应用型本科课程模式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

一、美国工商管理教育模式简介

美国最早成立的商学院是1881年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美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形成了系统性的教学模式.

(一)培养方法方面

美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具有“1+3”、“2+2”等多种学位教育模式.所谓“1+3”即先经过一年的商学院外学习经历,然后满足商学院入学资格的学生参加考试或甄选,再进入商学院完成三年的工商管理教育.培养模式一般根据学校资源、培养目标、生源期望、社会需求的差异自行决定.

(二)课程设置方面

美国的工商管理教育是以人本主义理念、教育理念、整合理念和创新理念为核心的,将创新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以沃顿商学院为例,该学院始终信奉“学生塑造自己的教育”的理念,实行“柔性课程”方案,给本科学生提供大量的机会学习工程、护理、交通、教育、政府行政、法律及社会政策等多方面的知识,学习的课程和方式均不受限制.其四年本科课程均匀分布在各个学期.

(三)实践教学方面

美国工商管理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外拓展活动,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荣誉课程,针对优秀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计划,有学科交叉课程、人文课程、研究性课程;二是科研项目实习,提供本科学生与教师、博士、企业工作者并肩作战、共同研究和交流的计划;三是研讨会,扩展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与教师的进一步交流;四是国际(或校际)交流计划,让学生了解他国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能以全球化的视角研究企业行为.

(四)课程体系认证方面

美国专业认证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目前,美国拥有AACSB、ACBSP和IACBE3个专业认证机构,专门为商学院及其学位项目提供认证.其中,AACSB是最具有全球性和权威性的认证.美国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评估也主要通过AACSB认证来进行.要获得AACSB认证的商学院必须具备一个重要条件,即拥有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与前沿的课程体系,要求学院保持课程体系的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商业变化与新要求.AACSB认证标准包括三大类:战略管理、参与者与学习保证,共计21个细分标准.总体而言,美国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认证是内外评估的结合,评估更加关注课程的实际价值,强调课程内容以及师生的互动.

二、德国工商管理教育模式简介

德国工商管理教育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践证明,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德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也开始关注和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始借鉴德国应用型大学的成功培养模式.

(一)培养方法方面

德国应用型工商管理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中充分体现了“国际性”、“跨学科”和“实践导向”,还很注重“方法”的学习和突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其中的“学”主要是通过“习”(习题)的方式进行的.其中,“跨学科”主要体现在“商业性”课程与“工业性”课程相结合,即“工商业”相结合的特点.“国际性”是指在专业性课程内容的安排及教学过程中,极力贯彻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思路,让学生熟悉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以培养学生在国际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为重要目标.此外,还要求学生要掌握两门外语,通常为英语与西班牙语或法语.

(二)课程设置方面

德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以专业课程为主、通识课程为辅,同时,课程注重应用性专业的课程安排.其中,外语是以专业外语形式出现的.在专业课的课程内容方面,也十分重视应用性,立足于劳动力市场需求开设课程,着眼于就业形势的变化,其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可以表达为“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的科学教育,而不是带有某些理论的职业教育”.

(三)实践教学方面

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商科为例,该校的课程安排中有两个实习环节,分别安排在大二下和大四上,合计48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2%,比例十分高.由此可见,德国大学商科课程安排突出体现了该类院校“应用导向”的办学定位,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其课程设置实际上充分践行了“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四)课程体系认证方面

德国高校的课程设置通常都需要通过专业性的课程认证标准检验,目前在商科方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商科类专业主要是通过德国FIBAA认证机构的认证来体现其课程水平.FIBAA即国际工商管理认证委员会,目前总部在瑞士的苏黎世,主要办事机构在德国的波恩.FIBAA主要对经济管理类和法律、社会学方面的本科和硕士课程提供认证.FIBAA认证包括专业认证、机构认证和制度认证,其中专业认证主要对战略和目标、招生要求、课程内容及实施、学术环境及支撑条件、质量保障体系这五大部分进行认证,一共60项标准.

三、我国工商管理教育模式简介

(一)培养方法方面

相比之下,我国应用型工商管理教育仍然统一采用学制为四年的本科教育方式.个别院校除了主修学位以外,也出现了辅修、双学位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大多数中国商学院仍以主修为主.这种“大一统”的人才培养方式,给学生留下了被动学习的刻板印象,从观念上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由于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国家对经济管理人才的急需,使得学问中心课程理念在中国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学问中心课程理念使得中国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以批量化的方式培养出掌握学科基础理论与原理的经管人才,但这种粗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二)课程设置方面

近年来,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大背景下,各高校商学院的专业课程比例不断下降,通识课程的种类和比重逐年增加,大大改变了专业课占主导的现象.但是必修课比例过高的情况改观仍不大,学生可以选修的课程数量仍然较少,严重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三)实践教学方面

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时“被动”倾向较为严重,诸如社会调研、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几乎完全在教师们的控制之下,学生只是遵照教师事先制订好的主题、目标、方法和程序来完成.遇到问题时,教师会习惯性地代替学生作出决定.在这种既定框架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很大遏制,缺乏足够的发挥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地位的失衡.

(四)课程认证方面

中国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通常是以“评估”的形式而非“认证”的形式进行的.其中,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估是最具权威性的评估类型,包括合格评估、办学水平评估和专业评价.中国工商管理专业评估主要通过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进行.与AACSB不同,中国教育部评估中心政府权力高度集中,也非仅仅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开展评估.在中国教育部评估中心专业评估中,对课程评估的体现主要集中在“专业适应性”和“教育过程”两大指标的评估中.

四、国外工商管理教育模式对我国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启示

中国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承担培养任务的除了综合性大学与财经院校外,还包含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民办院校,在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意 识塑造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我国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水平.

(一)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从根本上说,高等教育属于专业性教育,专业性课程应是高校课程的主体,尤其是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这一点更加值得重视.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如何在短短四年的课程安排中,既顺利实现专业性教育,使大学生们掌握一门职业技能,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职业道德的养成,是一个很难协调的问题.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采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做法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有利于同步实现两者目标,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高等”性要求与“应用型”要求.

(二)在课程设置上实行模块化课程教学,提高课程的综合性

模块化课程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紧密融合,也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减少了课程门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目前,国内的合肥学院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开始了模块化课程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借鉴美国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我国学生在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时“被动”倾向较为严重,在参加社会调研、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时几乎完全遵照教师事先制定好的程序来完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很大遏制,缺乏足够的发挥空间.我们应该努力营造教师和学生双方地位的平衡发展,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让学生张扬个性,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另外,我们也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大力推广“体验式”教学,在工商管理教育中采用课堂演讲、成组研讨、项目研究、实地考察、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从而让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兴趣盎然.

类似论文

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摘 要 】本文在分析了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
更新日期:2024-9-22 浏览量:121075 点赞量:26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