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文化的歌者

内容提要:集学者和作家于一身的铁穆尔,不仅深度研究裕固族的历史文化,而且通过创作执著追寻本民族文化之根、倾心歌唱游牧文化,表达出对裕固族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忧患与思考,寄寓了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和追问,在民族视野之外有着人类性的意指.

关 键 词 :裕固族 铁穆尔 游牧文化 终极关怀

裕固族自称尧熬尔,是由回鹘人的一支和古代蒙古人融合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历史和文化都属于亚欧草原游牧文化范畴.裕固族作家铁穆尔说:“优秀的游牧文化应融合吸收于现代文化之中.应由我们很好地继承下来,以适应不断迅速改变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只有在更好的继承本民族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生活,才能唤醒和激励人们在飞速改变的社会环境里进行飞跃,人类才有希望.”他以自己的研究和创作在努力践行着对游牧文化尤其是裕固族文化的传承和开拓.铁穆尔的创作以散文为主,对诗歌和小说也有涉及,他曾多次在《民族文学》、《西藏文学》、《飞天》、《散文选刊》等文学刊物发表作品,出版过长篇历史著作《裕固民族尧熬尔千年史》和散文集《星光下的乌拉金》,在本民族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较大的反响.铁穆尔从小接触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在本民族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的重铸中,心理的困惑、彷徨自不可避免,但这种不同文化的结合、融汇、碰撞却使之在观照民族现实与民族文化历史时,具备了一种难得的文化杂交优势和多维视界的思维优势,使他能以开阔的视阈,自如地把对裕固族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缅怀之情乃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熔铸到作品之中,形成宏大的格调和宽阔包容的人文视界,“不仅把裕固族文学向前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为甘肃多民族的文学画卷增添了生动的一章.”

执著的文化寻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碰撞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成为区分本民族与他民族文化的显著标志,也成为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纠结之处.“文化身份意味着一种文化只有通过自己文化身份的重新书写,才能确认自己真正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这种与它种文化相区别的身份认同,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和精神向心力,也是拒斥文化霸权的前提条件.”铁穆尔正是一位自觉认同民族文化身份的民族作家,他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深深植根于民族口传文化的土壤之中,试图打通与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血脉,挖掘本民族文化中隐藏的秘密,追寻本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为本民族的集体精神画像.作为尧熬尔的后裔,铁穆尔有着强烈的民族责任心和传承意识,对游牧文化有着深沉博大的眷恋之情,因而他能于孤独和艰难中走遍亚欧草原,于莽苍大地中寻找民族诞生、流徙和生存发展的历史踪迹,把尧熬尔民族那些零碎的、模糊的史料和口碑资料以文学手段转化成一部沉甸甸的历史巨著,“以期能起到连接曾经中断的几代人之间、几个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连接几个时期破碎的历史、文化和地域关系.”同时他也注重对民族的文化精神与价值的挖掘,“希望人们从尧熬尔人的历史中看到尧熬尔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希望人们以一种毫无先入之见的态度去了解这个游牧民族,而不是看作一群‘被研究’、‘被观看’的毫无自主性的一个社群”.


一个作家把自己的经验与一个民族的文化经验、一个地域的文化经验试图建立联系的时候,他已经走向了自觉的文化认同与精神追寻.铁穆尔由牧童成长为一个知识分子.已经脱离了赶着牛羊在夏牧场和冬牧场之间转场的日子,但生活方式的改变并没有让他忘记自己的民族身份和文化使命,他孤身穿行于草原上搜集民歌、整理故事,洞察现实、放飞思想,以敏锐的感觉、开放的格调自由出入于历史和现实,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神秘、圣洁和高贵的尧熬尔历史画卷.漫游在祖先们曾经生活过的亚欧大草原上,考察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思考特定地理文化环境中孕育的生命意识,发掘民族心理结构和民族精神,作者经历了痛彻肺腑的生命体验与感悟.以致于作者不仅渴望心灵的皈依,而且祈求身体的皈依,“我希望我能够去实现我在亚欧草原上流浪终生的夙愿”,甚至愿意“头枕马鞍轻轻吹着口哨躺在一片荒无人烟的秋日的白桦林中死去”.能在草原上寻找祖先的足迹,最近距离的感触他们的气息,哪怕死在孤寂的白桦林中也心满意足,这痴梦呓语无疑是作家痴情于民族文化寻根探源的最好注解.

铁穆尔对于民族精神的不懈追求,由族类的记忆开始的精神寻根逐渐浓烈、明晰地转变为个体灵魂的呐喊,并上升为一种理性精神和追求,成为其自觉的文化认同与精神求索的支撑.他的作品体现出厚重的文化含量是因为其“真正深入到文化的灵魂与内核,与复杂多元的、充满冲突的文化长河一起撕裂、挣扎和突围”,而不是将文化作为一种附庸和工具化的点缀.作家深度研究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以真诚的感情、开阔的视野、阳刚的风格、诗意的笔触表达着本民族的族类意识,感受着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阵痛、变异和生长,在文化“他者”的差异中构建民族文化,在持守和嬗变中为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提供文化养分.

的草原之歌

铁穆尔像―个澎湃的歌手,反复歌唱着他挚爱的游牧文化,抒发着源源不断汹涌而至的.“草原,草原,你是我终生魂牵梦萦的地方,你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幸福,你是我一生的自豪.”作家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在古老神话传说和现代生活的交织对比中展现游牧民族的原生态文化,无论是平淡充实的游牧生活,还是悲壮传奇的历史故事,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草场、雪山、蓝天、白云、鲜花、牧人、牛群、羊群、牧马等等,这些草原上司空见惯的景象,却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资源.人与景、人与物、人与人的相知相融,使作品在似乎是不经意的铺写中总有一股汩汩流淌的真情感动着读者.

如前苏联的吉尔吉斯作家艾特玛托夫所言,“一个人的命运从一开始,便蕴育在他和他父辈出生、成长的土地上.重要的是,他能如蜜蜂采蜜浇灌自己一样,从这片土地中汲取心灵的慰藉.”和艾特玛托夫相似,草原一直是贯穿于铁穆尔作品中的背景和意象.艾特玛托夫对草原的挚爱与抒写引起了铁穆尔的共鸣,也许是源于他对游牧人的熟悉和同属阿尔泰游牧文化的关系,使他对艾特玛托夫的作品有一种血缘上的亲近,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这种亲近与共鸣不仅表现在铁穆尔作品的主题内容上,也表现在形式上,如对历史与现实重叠交织的写作手法的模仿与借鉴.但铁穆尔自有其超越的地方,铁穆尔作品中的草原不仅包括故乡祁连山下的草原,还包括以贝加尔湖为中心的整个亚欧大草原.历史上这片草原曾经存在匈奴帝国,突厥汗国、回鹘汗国、蒙古帝国等游牧民族政权,是一片民族文化交融、冲突的热土.草原,不仅是作家心中的一方净土,也是他观察生活、把握未来的窗口,从这里他可以深切地体会裕固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作家以热烈的情感,以跳跃的思维和诗化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图景,这种开阔的视野,让作者的精神疆域无限延伸,更加趋近于人类关于生命价值本源的探求,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深厚的思 想内涵,超越了一般以民族风物为特色的文学作品的意蕴.

深沉的忧患意识

铁穆尔欣赏张承志,认为“他一向是站在失败者的一边,站在那些被排斥者或社会边缘者的一边.他用一种远大公正而深刻的眼光看草原游牧文化.而且他在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生存状态后没有保持沉默.他是独一无二的,他是一个单身鏖战的勇士.”作为众小民族的一员,铁穆尔自觉地承担起探寻族源,重建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他常年流浪在草原上,以一颗真诚、善良、虔诚的牧子之心执著地探寻民族历史、感悟民族精神、忧患民族未来.周遭异质文化所施加的种种影响和同化作用,使少数民族原有文化日趋边缘化,裕固族文化也难以幸免,所以“我们首先要捍卫它――捍卫自然、捍卫大地上的苦难而无助的人民、捍卫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捍卫他们的灵魂和歌声等无庸讳言,整个中国、整个亚洲、整个人类世界的命运和力量就在于文化和种族的多样性”,但农耕文化在草原地区成为主导之后,农耕文化的思想观念得以有形化、制度化,成为约束该区域人们行为的有形制度,盲目的开发利用对草原生态产生了破坏性的作用.“无止境地开垦、庞大而密集的灌溉农业、林木的滥砍滥伐和采矿,引起的是祁连山水源的干涸,雪山雪线的不断上移或消失.”曾经牛羊成群的美丽故乡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曾经雄伟壮阔的亚欧大草原也已逐渐被开辟成为农田、工厂和矿区,游牧生存日益困难.作者感慨道:“如今,只有在阿尔泰天山的腹地草原,只有在蒙古草原的纵深处,只有在青藏高原的腹地,只有我的遥远的祁连山脚下部落里的那几顶风雨飘摇的帐篷里,还能依稀可见年的风貌.”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原本在各个民族历史上延续的价值与规范成为“问题”,“传统与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生生不断的‘连续体’,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适应现代世界发展趋势而不断革新,是现代化的本质,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在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革新的阻力,而尤其在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为革新的助力.”然而不能忽略的是,传统自有值得深刻眷恋的超越性价值,比如游牧民族传统的价值规范与生活方式似乎包含着更合乎生态理想与生命自由的浓郁质素,萨满教中的那些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观念,对抑制现性对自然的掠夺,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正是基于此,铁穆尔发掘游牧的一些传统生活方式及价值观与生态理想的契合之处,其所描绘的生活方式乃至文化模式,并不只是一种历史图景,而是现代社会的有益补充,因而表现出对现代性的反思与质疑的姿态,对在现代性的强行裹挟与整饬下那渐行渐远的游牧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流露出无限的哀挽与缅怀.这不仅是一种留恋,也是一种对未来的企望,更是一种以游牧文化为参照的未来生活的描绘.

铁穆尔以多元化的文化身份,在认同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新的文化建构.这是一种“类”的观照,“人作为‘类’的观照不是皈依‘社会图式’而是面向土地、自然这个对应物,无疑有助于作家饱和思情和想象去进入‘自然的人’和‘人的自然’本体,有助于作家穿越‘历史’的雾障和‘文明’的纱幕去进人生命和存在的本真.”铁穆尔的创作应作如是观.

[责任编辑:周翔]

类似论文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趋势

一、文化多元化教育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一)文化多元化教育的内涵 多元化文化教育是指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者公平、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更新日期:2024-9-3 浏览量:17890 点赞量:5427

文化哺育科学

20世纪50年代,斯诺(C P Snow)发表了那篇脍炙人口的《两种文化》的名文,他说:“在道德生活中,科学家基本是我们知。
更新日期:2024-8-13 浏览量:103380 点赞量:21893

企业管理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摘 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是东方文明古国,千百年来传统文化和管理思想的糅合为中华民族的兴盛有。
更新日期:2024-8-9 浏览量:17638 点赞量:5450

如何传播小学体育文化

做为小学体育教师不仅是塑造人类形体美的“工程师”,而且也是塑造人类灵魂美的“工程师” 在。
更新日期:2024-10-23 浏览量:130584 点赞量:27833

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建设的推进措施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在素质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文化建设在广播电视。
更新日期:2024-5-8 浏览量:13825 点赞量:4675

春风化雨,让经典文化传播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而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它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
更新日期:2024-3-21 浏览量:47434 点赞量:1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