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道德的互相渗透

【摘 要】法律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体现在维持社会基本运转和稳定社会基本秩序的必然层面,也是解决相互矛盾时可以正确评判的一个标准.道德是人性意识,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规范,他与法律代表着社会正面价值的取向,共同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行.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法律与道德两个不同层面的互相关系和相互渗透.

【关 键 词】法律;道德;二者之间的关系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是阶级的产物,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制定的.是以实际命令存在,它的基点是性恶论,即认为人性不可靠,天生是利己的.法律假设人性本恶,并以此为前提,对人的社会行为加以规范,以维护他人权益和公共利益为根本原则,发挥法律效力,强调社会和谐有序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史保留了优良的传统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观是建立在人性、思维、文化基础上的重要内容.它以人性的相对信任为主要基点,以利他为主要原则,以自律为主要形式.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准则.

道德与法律是两种社会规范,它们的社会功能既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又同中存异,异中有同.两者具有相同的价值理念,都主张惩恶扬善,提倡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真善美,遏制假恶丑.目标的一致性、理念的共通性和对社会规范内容的相容性使道德与法律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调节社会矛盾时能够互相支持、相互渗透,共同发挥作用.


一、道德向法律制度的渗透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基础的稳步上升使得我国社会上层建筑面临重大改革,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变革给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造成不小的冲击.传统社会关系和家庭结构的瓦解使得以往的道德规范面临严重挑战,而新的道德体系在短时期内无法生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民间国际交流日渐频繁,多种价值观和道德理念输入国内对传统的单一道德价值取向造成冲击,使传统社会道德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削弱,社会道德规范在一些地方出现真空,传统的社会道德领域出现较为混乱的状况.有鉴于此,为寻求解决之道,更好地缓解社会矛盾,提高国内社会的整体道德素质,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加强道德立法,使道德法律化”的主张和建议,对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展开探讨.

首先,我们要客观看待道德向法律渗透这一社会现象,无论何种社会制度,只要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一现象,我们可将其视为社会的一种自我净化功能,其实质是通过立法将某些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其次,从立法层面上看社会道德向法律渗透也是有选择性的,能够被法律化的道德必须是作为人们社会交往的基本而必要的道德正义原则.

由此可见,道德向法律的渗透是一种客观现象,是不以任何个人或组织的意志为转移的.道德的法律化必须要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在法制社会中社会成员都享受同样的权利自由,并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每一名合法的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社会的基本规则,维护合理的社会秩序.我们提倡“加强道德立法,使道德法律化”的社会意义也在于此.

二、法律制度向道德的渗透

法律制度向道德的渗透,是指法律规范宣传、普及到一定程度之后,在实施过程已经不需要再去强制执行,人们已经自发的将遵守某些法律看作是一种道德义务,以对待道德义务的行为方式和理念来对待法律义务,不需要外力的监管就能自觉遵守法律.关于法律制度向道德渗透的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还缺少相关研究.我国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就必须要意识到法律制度向道德渗透进而实现某些法律道德化的重要性.

眼下我们探讨法律向道德的渗透问题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法律制度的自觉遵守,维护法律的正义和人性化准则,法治社会要社会成员要坚守法制理念,对法律制度要有为之献身的道德精神.法律道德化不是将二者简单融合,而是各自保持独立性,在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上有选择的相互渗透.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推动法律制度道德化,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根据上述关于道德和法律异同的论点,我们提出法律道德化的几项基本要求:

首先,法律是以人性本恶为假设前提的,遇道德感染教化相比较而言法律更加偏重于对恶的抑制,这一点在立法环节尤为重要.立法阶段必须明确界定法律条款的限制范围、法律条文本身的逻辑性以及不同法条之间是否连接紧密、有无冲突之处.立法阶段必须考虑法律在实施时能否得到不折不扣的遵守,国家机器必须保证其他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否定法律的效力或者与法律相冲突.

其次,在法治社会里,社会成员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法律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公民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公平公正的法律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公民自觉遵守法定义务,法律就要维护维护公民的法定权利,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对法律道德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树立起现代公民权利意识,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我们根据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形式上的区别进行分析,法律主张“律他”,道德强调“律己”.而法律制度道德化可以看作将两者统一,共同发挥作用.面对法律空白,以自律的道德精神自觉遵守;面对法律细则,严格依法行事,将法律作为行为标准而不是准绳,自发的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小结

从理论上讲,法律向道德渗透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治理状态.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提高公民的整体法律意识,其次提高是公民的文化素质,只要能够做到以上两点,公民的道德修养也会同时得到提高,在这个基础上,法律才能向道德渗透,社会成员才能以对待道德的精神来对待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在外在行为上服从法律,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服从,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认识到法律的神圣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主动维护法律尊严,从社会道德体现中渗透法律制度的精髓.

类似论文

法律和道德的离合

摘 要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一直是法学家们经久不衰的话题,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实证法。
更新日期:2024-9-22 浏览量:117134 点赞量:24826

法律与道德的内在契合

【摘 要】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场关于法律与道德的论战席卷了整个法学界,富勒与哈特在相互的反驳中一步步阐释了自ð。
更新日期:2024-7-11 浏览量:92121 点赞量:20017

立法角度比较中西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摘 要】当法律和道德有了分别之后,两者之间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立法角度传统中国注重的是道德的法律化而西方注重&。
更新日期:2024-5-6 浏览量:14064 点赞量:4899

传统文化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摘 要】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关系及主辅地位一直都是思想家的争论焦点 本文立足于各派思想代表人物。
更新日期:2024-6-27 浏览量:82946 点赞量:18495

西方史上法律与道德关系理的演变

摘 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法哲学命题,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就一直被讨论 在漫长&。
更新日期:2024-8-21 浏览量:107380 点赞量:23635

法律与道德对社会的控制

关 键 词:法律;道德;社会;控制中图分类号:B8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
更新日期:2024-11-23 浏览量:143037 点赞量:3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