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到北大的旁听生

上课铃响后,一个男生挤进复旦大学的教室,大家对他并不陌生,校内最“火”的课堂上都能看到他.他叫樊羽,原本是深圳某大学的本科生,18岁时,他决定休学到复旦大学旁听.两年间,从复旦到北大,他以“游学”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我担心学习热情会消失

两年前樊羽考入大学,学习与金融相关的专业.他的数学基础不好,金融专业的课程学得十分吃力.渐渐地,樊羽开始产生了厌学情绪.

看着室友成天玩游戏,坐在课堂上发呆,时间匆匆而逝,樊羽觉得自己不能这样浪费青春了.在上海溜达了一圈后,樊羽决定要到复旦大学当旁听生.

能出来“游学”,樊羽觉得自己最应该感谢父母,他们在经济上支持樊羽,允许他走自己想走的路.虽然妈妈有些担心,但爸爸和姐姐表示坚决支持,他们说:“男孩子就是应该出去闯闯,见见世面.”

只听名师的课

“游学”期间樊羽租住在学校附近,每月房租要600元.初到上海,樊羽只认识姐姐在复旦大学读研究生时的同学,姐姐的同学向他推荐了哲学系名师张汝伦教授的课,他一听便喜欢上了,接下来从《国学概论》到《四书精读》,他连着听了三个学期张老师的课.

在复旦,樊羽遇到了另一个旁听生,这个旁听生叫董健.董健从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后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但他仍旧选择辞职回来当旁听生,并且只学习历史、地理、中文等人文学科,目的就是多学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董健已旁听多年,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去埃及旅行.


大多数旁听生都会选择学习人文学科.他们认为,听人文学科的名师们讲课,不仅能学习知识,还能得到精神上的沉淀和满足.旁听生们在学习时并不一味地追求分数,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学起来自然更有兴趣、更扎实.

在朋友的推荐下,樊羽不断充实着自己的课表.哲学、中文、历史、经济、管理、政治等只要老师讲得好,无论什么专业的课樊羽都有兴趣去听.每学期他固定要去听的课程就有10门之多,连双休日都排满了.经过两年的学习,如果按学分算,樊羽已经可以本科毕业了.

不仅如此,樊羽还积极参加了同济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各种活动和讲座.到北大学习后他依然如此,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北大百年讲堂的话剧和音乐会樊羽是场场必到,临放假的时候,他手里还攥着刚买的孟京辉的话剧票.

当然,旁听也有重点.到北京后,樊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哲学、国际政治和企业管理这几门学科上.他说:“我喜欢学习企业管理,因为我觉得这门课最实在,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自己去实践;而且我家是做生意的,学习这些科目也可以帮到家里.”

樊羽最喜欢听人民大学管理学院包政老师的课.包老师被誉为经济管理类咨询师第一人,同学们都抢着选他的课.而且包老师讲课深入浅出,让对管理感兴趣的樊羽受益匪浅.

旁听生的江湖

自1898年创办京师大学堂以来,旁听生就是北大校园内一个常见的群体.任继愈先生曾这样回忆老北大的旁听生:“当时北大校门任人出入,教室任人听课,图书馆、阅览室也任人阅读.不管是不是北大的成员,都可以走进来,坐下就看书,无人干涉.”老北大旁听生的名气甚至比正规生还要响亮,沈从文、胡也频、丁玲、冯雪峰、柔石等都曾是北大的旁听生.

如今北大旁听的人数仍远多于其他高校.在周其仁老师的课堂上,旁听生就占据了大半个教室.过多的旁听生在校内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一方面,他们抢占了校内有限的教学资源,以至于在校生没有座位;另一方面,旁听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樊羽就曾看到两个旁听生在课堂上争执起来,甚至还摔起了杯子,让周围的同学十分尴尬.

在各大高校的严格管理下,旁听生难免会受点委屈.樊羽在人民大学听一门商务类的课程时,就有一位老师管理严格,不允许旁听,还当众把连樊羽在内的几名旁听生赶出了教室.

在这两年中,樊羽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旁听生,有考博、考研的学生,有跨专业的在校生,有在周围上班的白领们,还有像他这样出来“游学”深造的.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女孩.她出身书香门第,父母都是教师,她从小学习《十三经》和《二十四史》.高中毕业后她拒绝高考,开始了在北大学习国学的“游学”生涯.

这个暑假以后,樊羽就要结束自己的“游学”生涯了,但他依旧想继续自己不拘一格的生活方式.

樊羽是这样打算的:如果妈妈坚持认为本科文凭是重要的,他就回学校去把学业完成;如果家人允许,他想四处走走,去看看以前的朋友和同学,要是有自主创业的同学需要帮助,他就留下来帮忙,然后继续在周围的高校里“游学”.

樊羽说:“我觉得自己能做的事情很多,虽然我的工作能力并不是特别突出,但能养活自己、照顾家人就够了,没必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或者说被工作困住.”

从复旦到北大,樊羽书写着自己的传奇,相信在未来,他一定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类似论文

北大清华的旁听生

在北大和清华这两座校园里,栖息着数千个旁听生,生活困窘,前途渺茫 这些旁听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为了不同的目标,走到一起。
更新日期:2024-9-1 浏览量:15161 点赞量:4141

徘徊在北大清华的旁听生

2月22日,52岁的浙江兰溪香溪镇菜贩范国梁第一天在北京大学旁听 听完上午四节,他说感觉还不错 2008年,范氏家族修族谱时,。
更新日期:2024-11-18 浏览量:142685 点赞量:30416

北大中文系77级

文学、新闻两个专业的学生当时在校园出尽风头,“文学专业都是作家、诗人,飞扬跋扈,走出来脸都朝天看。
更新日期:2024-1-6 浏览量:5570 点赞量:2080

“北大妈妈”的173本亲子日记

30年,173本亲子日记,300万字,杨廷艾将一双性格迥异的儿女先后送入北大:一个硕士,一个博士 长达300万字的日志,字字沁满。
更新日期:2024-5-3 浏览量:12377 点赞量:4136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郑州

吉林建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30505一、学科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学位授予点拥有一支职称。
更新日期:2024-5-26 浏览量:70385 点赞量:15871

中文大学的老树与北大的老房子

不久前,我应邀参加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举办的基督教文化节 在此期间,每日居住在崇基学院的校舍中,每日行走在美丽的未圆。
更新日期:2024-3-17 浏览量:45411 点赞量:11013

经济学的旁听生

“什么是经济学呢?”他站在讲台上,戴眼镜,穿灰西装,声音平静,典型的中年学者 台下坐的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
更新日期:2024-4-18 浏览量:55027 点赞量: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