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利制度之痛

在我国,申请人申请专利的动机各异,但对于大多数个人申请人而言,他们对自己专利收益的期待往往过高,总是希望专利被授权以后,可以不费力气地转让出去或者许可给别人使用,从而获得经济回报,可现实情况却是:在授权前、中,后就有大批大批的机构、公司、个人或.信件等等前来洽谈转让、许可事宜,令人热血沸腾.但等汇去评估费、手续费等之后却又杳无音信.曾经有个专利申请人在专利授权后竟收到了138封询问专利转让事宜的信,但无一例外都要求先付费等,而且挂的名头都很大.这种处境让人不禁心生疑惑,非职务发明人申请专利到底可以干什么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专利权人的迷惑就很难彻底消除.


制度分析

首先,从制度层面简单地讲一讲:我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是没有知识产权制度的(至于1898年光绪皇帝的“百日维新”运动中颁布了

“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设置了为期50年,30年、10年的专利制度.这只是一种尝试,根本没有作为一种制度确立下来).当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确定下来后,中国需要追赶发达国家已迫在眉睫,而作为科技创新推动器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就显得格外迫切.经过国内学者专家纷纷扰扰的争论、立法,直到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专利法草案,并确定于198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当时的立法秉承了我国一贯的大陆法传统,主要参考了德国的立法经验,加之其它原因,因此就有了实用新型专利制度.实用新型专利制度比发明和外观设计制度建立的晚,建立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制度主要是出于对专利权仅仅授予创造性较高的发明专利的补充.例如,德国当时制订实用新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小而实用的改良被竞争者模仿而几乎得不到保护的状态”,是为了保护“介于专利发明和外观设计之间的发明”.由此可见,实用新型制度创立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创造性程度较低的小发明.

由于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仅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审查,所以授权时间很快,这样短期内我国就出现了大量的专利,同时这种制度也迎合了大家长久以来压抑的创造,本来大家一直以为申请专利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现在很简单就可以申请一个,所以每个人都跃跃欲试,一下子我们的专利数量就上来了.这本是好事,关键在于由于行业之间的默契,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淡化“实用新型”专利的“不实用”,从而给雄心勃勃的申请人造成了误导:认为授权专利就是有效的专利.其实,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由于不经过实质审查而有较大的被无效可能,因此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你辛辛苦苦申请了一个专利,每年缴纳年费,可是到头来发现这根本就是废纸一张,N年前,这个技术就已经有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你就这样傻傻地守着一张废纸,花钱维护它,花钱推广它,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物质压力,还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有一天有伯乐会发现它,开发它,交给你巨额的许可授权费用或转让费用.

从专利法的本义来说,不论是发明专利还是实用新型专利只要是专利,都必须符合专利的三性要求,不符合专利三性要求,即使申请过程中通过审查拿到了专利证书也可能是无效的专利,在后续的侵权诉讼中会被无效掉.现实情况是,申请人经常混淆了专利授权与专利有效性的区别,认为授权的专利就是有效的专利.正是这个想当然的看法导致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结果:许许多多的专利权人拿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到处奔波寻求合作,转让,许可,却到处吃闭门羹,到处受白眼,久而久之,渐渐生出沮丧之意,怨恨之心.

本来实用新型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好的:发明专利审查时间太长,申请人都希望能够尽快获得授权,实用新型可以在大约1年的授权周期内得到专利证书,相对来说是比较快捷的.但是正如那句流传甚广的俗话说:有所得必有所失.申请人获得了时间上的快捷,换来的就是程序上的简化(省略了实质审查程序),这样专利的内容就没有被严格审查,从而使专利内容良莠不齐.制度对此缺陷的补充是:申请人可以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后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出具专利检索报告,检索报告就是对专利的三性进行检索、评价,这就等于把实质审查程序不完全地又走了一遍(所谓不完全,是因为这种检索评价只是专利局单方面作出的,没有给予申请人答辩的机会,从而是一种单方的决断).这样整个程序就完整了.可见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节约程序时间,将实质审查程序放到了专利授权程序以后.这本身应该是有利于申请人的制度设计,可惜制度上对此安排却没有足够地说明以使申请人有个清晰的了解.据笔者所知,国外有些国家根本不把实用新型称之为“专利”,国内也有学者指出应该将未经过实质审查的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称之为“专利登记”,从而与发明专利严格区分开来.笔者认为,应当将实用新型与专利彻底剥离开来,这样才能引起申请人的足够注意,以免受到误导.

实务分析

由于缺乏掌握了“真相”的专业人员的引导,因此,申请人取得专利证书后就很自然地认为权利在握了,应当可以开始享受专利权人的荣光.就在这种情绪滋长之时,各类机构开始活动了,其中不乏完全出于利益考虑的不良机构.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专利权人,制造众多厂家要求购买专利的假象,从而骗取申请人缴纳一定的资料费、鉴定费、翻译费等等,从而使权利人蒙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

而对于专利机构而言,实际上一个标准的工作流程应该是(其实国外的大多数专利事务所也是这样操作的):申请人在咨询专利申请时,首先做一个检索,然后根据检索结果做一个针对申请内容的对比分析,基本上可以将实用新型的申请风险降低一大半,从而将众多的“非专利”在申请时就踢出专利的队伍.可是一方面由于机构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申请人由于对专利本质的无知而拼命压低,这样,大多数机构把检索这个最为重要的环节给省略了,就如同医生看病一样,根本就不问你对什么过敏,以往的病史怎样,发病的缘由是什么,直接就是给你开药,这样不出问题才怪.其实事前的这种检索分析最重要也最为繁琐,需要极强的专业功底,不然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正是因为没有了这样的分析,所以“非专利”的第一道过滤网失效了,又由于没有专利局设置的第二道实质审查的“过滤网”,所以“非专利”拿了证书就当作是真正的“专利”来唬人了.正因为这样,专利行业混乱开始了,低端恶性竞争开始了,大量的无序竞争者涌入开始了,从而把一个金贵的“行业”整成了“草根”.让申请人认为整个行业就是一个“骗钱”的行业.

对于潜在的技术需求者而言,满天飞的专利证书让人眼花 缭乱,让人莫衷一是;再看看有些人的专利内容,其中不乏一些很明显属于行业旧闻的技术竟然也能拿着专利证书出来吓唬人,于是,上回当学回乖,再看到专利时嗤之以鼻,情愿自主研发,情愿花钱买国外的设备――那样来得更为“有形”一点,更为实在一点.实用新型专利于是成了“非技术”“伪专利”的代名词.

对于申请人来讲,真是一百个申请人有一百个申请动机,大多数人是为了把心中的创意申请成为专利以保护自己的无形财产,但另有一批人或是为了得到政府的资助,或是为自己的企业“贴金”等等,于是不需要实审的实用新型成了“短平快”项目,不但可以获得政府嘉奖的荣誉,更可以在产品上写上“专利”的标签,在广告里严正声明“专利产品,仿冒必究”,何乐不为呢.

对于政府来讲,知识产权保护的大环境,层层下来的政令,专利的申请量已经成为地方创新能力的证明.于是,专利数量就成了不少地方政府的工作的重心,这在无形中也助长了人们申请专利数量上的积极性.

出路思考

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一些商标机构将商标局的“商标申请受理通知书”作为商标授权的证明误导申请人,于是商标局在以后的受理通知书上都加上了这样一句话:本通知书仅表明商标局已经收到申请人的商标申请,并不表明申请商标已获授权注册.笔者认为仿效商标局的做法,专利局完全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

第一,将实用新型制度与发明专利截然分开,实用新型不再称之为专利,可以考虑称之为“实用技术”,专利严格定义为经过实审确权后的发明专利.当然这需要制度的重新架构了,任重道远.也许有人会认为实用新型专利制度已经在德国,日本等众多国家的长期实践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无需对制度重新进行架构,虽然在这里提出中国具有特殊国情,有点避重就轻,但是考虑到中国特色的专利资助制度,民众近乎为零的专利启蒙,市场低端竞争环境的残酷,则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实用新型制度在国内的实施.

第二,在专利受理通知书及专利证书上列出“专利局仅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格式进行审查,不对申请内容进行专利性评价,如该申请得到专利局授权并不代表申请内容得到了专利局的认可,申请人可以在授权后请求专利局出具专利检索报告以确定其是否具有专利性”,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人误导申请人,同时申请人也会对专利证书的分量有个清醒的认识.

一种制度的优劣,抛开学术上的争鸣,笔者认为应当主要判断这种制度是否起到了对于普遍民众利益的根本维护.实用新型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毕竟它节约了大家宝贵的时间,但是它却大大消弱了专利本身具有的公信力,简化了专利最为本质的实质审查程序却没有一个有效的公示说明,从而严重损害了广大申请人的利益.虽然本次专利法修订没有对实用新型制度的这一问题作出回应,但是笔者仍然期待这篇短文能够给广大申请人一点有益的启示,并希望引起立法部门的思考.

类似论文

重复授权在实用新型专利审查中的运用

摘 要:专利申请中的泡沫问题已经引起了专利领域各界人士的重视,尤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因申请权滥用导致的专利。
更新日期:2024-11-24 浏览量:145775 点赞量:31741

中国式: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提要]2012年12月1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
更新日期:2024-12-10 浏览量:154096 点赞量:32765

罗金全两项实用新型专利项目

记号笔组装用零部件朝向调整机构及组装系统专利号:ZL201120043918 6专利简介:记号笔组装用零部件朝向调整机构及组装系统,调。
更新日期:2024-6-28 浏览量:83255 点赞量:18585

实用新型专利项目

NO1膳食能量、蛋白质构成合理和富含膳食纤维的方便面套餐专利号:ZL200910041020 2专利人:冯乐东专利简介:年近。
更新日期:2024-3-24 浏览量:43950 点赞量:10029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技巧

摘 要:专利申请文件是确定专利权利范围的唯一法律文件,高质量的申请文件能帮助申请人恰当地保护其专利权 文中以实用新型。
更新日期:2024-3-24 浏览量:46504 点赞量:11308

实用新型专利制度

2013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对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二章第11节的修改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此次。
更新日期:2024-10-28 浏览量:130427 点赞量:27574

一种节能、环保、实用新型专利炉具

2014年2月,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 5,。
更新日期:2024-7-20 浏览量:95659 点赞量:2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