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货币总量控制一般标准

广义贷款总量控制在社会净存款(广义货币总量-广义贷款总量)的100%的水平,或者将广义贷款总量控制在广义货币总量的50%.这应该是货币总量控制的一般标准

目前,中国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人们因此普遍认为中国货币存在超发,货币存量过高.但对此又缺乏有说服力的标准,也就是说,目前并没有货币总量控制的明确标准,因此也容易引发争议,这也是当前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货币投放总量的控制标准或目标

目前认为中国货币总量过多的主要理由,就是中国的M2与GDP之比,远远高于国际一般水平.另外就是M2增长幅度持续高于GDP与CPI增幅之和.

但实际上M2与GDP之比受很多因素影响,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一比率都可能是不同的,因此,设想确定M2与GDP的控制比率,并以GDP的规模倒推M2的规模,显然是不合理的,也容易抹杀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工具的积极作用.

而以M2增幅等于GDP与CPI增幅之和,或者再加上一定的调整幅度作为货币总量控制标准,也同样存在着以GDP和CPI的增长幅度倒推M2的增长幅度,从而削弱货币政策调控GDP和CPI积极作用的问题.

那么,到底如何确定货币总量控制标准呢

我们知道,金融的产生和发展,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将社会沉淀的资金(闲置的资源)有效利用起来,投入到社会需要的地方去,这就产生了包括存、贷款在内的多种投、融资方式和渠道.而金融作用的最佳发挥就是把社会沉淀资金全部利用起来,投放到社会中.

但是,由于在社会投融资渠道中,间接融资本身又会创造新的货币,如银行用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又会转化成为本行或其他银行的存款,如果银行再将存款贷放出去,就会产生贷款的乘数效应,没有适当的控制,就有可能创造无限的货币,使得货币总量失去控制,金融的作用就会发挥过头,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当然,如果社会融资渠道中只有直接融资方式,这种虚增货币、过度投放的情况完全可以避免.但如果没有类似银行这类金融机构和间接融资方式,完全的直接融资方式很难将社会沉淀资金充分利用起来,间接融资方式是不能取消或完全替代的.

这里关键的问题就是,银行贷款派生的存款还能不能再发放贷款.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凡是存款都属于闲置的资金,最好都能再利用起来、投放出去,以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用银行贷款派生的存款再发放贷款似乎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在金融实践中也基本上都是这样做的.但这实际上忽视了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不同,以及间接融资可以创造货币,使货币虚增乃至造成信用泛滥、流动过剩、货币失控、透支未来的问题.这种状况实际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并且当严重,这也是引发全球金融大危机的根源所在.

考虑到间接融资可以创造货币的特性,为避免货币虚增,有必要将贷款以及其他类似贷款的投放总量,即广义贷款总量控制在社会净存款(广义货币总量广义贷款总量)的100%的水平,或者将广义贷款总量控制在广义货币总量的50%.这也就应该是货币总量控制的一般标准.当然,在刺激经济增长、缓解通货紧缩时,这一比例可以适当提高;在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经济增长时,这一比例可以适当降低,但长期来看总体上应维持在一般的控制水平.从这一标准看,现在我国监管部门确定的商业银行75%的贷存比高限已经偏高了.

按照这一标准,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的货币都已经超发了.从中国的情况看,到2010年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7.9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为71.8万亿元,贷款与存款之比为66.7%,已经超过了50%的一般标准.从贷款占净存款(存款减去贷款后的余额,近似地反映真正的社会存款)的比率看,已经达到了2倍以上,更是远远超过100%的控制标准.在实施贷存比控制的中国尚且如此,那些高消费、高投资、低储蓄,没有贷存比率限制的国家,其货币投放总量更会大大超过上述控制标准.

货币投放总量的控制

货币投放总量的控制,包括围绕货币总量控制标准或目标扩大或收缩货币投放两个方面,而且要落实到具体的货币投放渠道、货币投放控制方式或工具(数量型或型)、货币投放的节奏控制等等.


在各种融资方式中,应该创造条件优先发展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比重,而要把间接融资作为社会融资方式的必要补充.因此,货币总量控制的重点就必然是对间接融资,亦即广义贷款总量的控制.

如前所述,货币总量控制的一般标准是将广义贷款总量控制在社会货币总量的50%上下.由于随着金融的发展,间接融资的渠道或方式也在不断丰富,现在仅仅控制银行贷款已经不够了,还需要把各种间接融资渠道都纳入控制范围.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对现有的融资方式进行认真的梳理,把各种实际上属于间接融资的货币投放都要甄出来,纳入广义贷款投放监控范围.

在实施货币总量控制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不能忽视而需要调控的,就是货币储备物的规模,目前,在中国最典型的就是外汇储备的调整.从独立的货币政策角度看,货币储备物并非越多越好.因为购入的货币储备物越多,投放的货币就越多.

例如,中国2011年1月末外汇储备投放的货币(外币占款)已达23.08万亿元,规模已经太大了.这部分货币投放会转化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的存款,而存款又会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提供支持,进一步扩大货币投放.尽管银行为控制银行贷款,而不断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并扩大央行票据发行,回笼或冻结很大一部分资金,但这只能通过控制银行流动性来间接控制银行贷款等新的货币投放,而23.08万亿元已经投放出去,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且还是扩大了银行贷存比控制指标的基数.

在目前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巨大的情况下,银行完全应该严格控制新增外汇收购,控制外币占款和桕应货币投放的增长.同时,应进一步放宽企业和居民购买外汇和使用外汇的限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手口个人“走出去”,扩大国内外汇需求;要严格控制境内外汇贷款的发放(2010年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4534亿美元,外汇存款余额仅为2287亿美元,存贷款已经严重倒挂且仍呈扩大趋势),推动企业和个人向国家购买外汇,尽可能减少国家外汇储备;应该尽快推动人民币实行完全可兑换,从而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扩大海外人民币购买当地货币的市场需求,进而压低人民币汇率,抑制热钱流入,控制乃至压缩中国外汇储备和汇率损失规模.动用外汇储备,支持国家大量进口国内需要的商品或物资,扩大市场供应,打压过陕上涨的物价,并压缩外汇储备,回笼过多的货币,真正发挥货币储备物平抑币值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有人建议将社会融资总量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这是值得商榷的.社会货币总量和社会融资总量是两个并不同的 概念,由于社会融资总量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而二者又可能发生关联,如企业用贷款购买股票、债券等,特是由于直接融资并不影响社会货币总量.因此,不可能用社会融资总量代替社会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否则,把并不影响货币总量的直接融资,甚至根本没有发生实际融资行为的“银行承兑汇票”一类的内容过多纳入,必然影响货币政策控制效率和效果,实际操作上也很难落实.

而且,如果把社会融资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则只能把社会融资总量界定为社会融资余额的增量指标,而不可能是一定时期各种融资渠道的累计发生额,也就很难用来反映金融对经济的总体支持力度.

当然,在间接融资渠道不断丰富,其他渠道的影响不可忽视的情况下,仅仅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也是不够的,有必要提出“广义贷款”的概念并纳入货币政策监控目标.但这是与社会融资总量不同的,是不能用社会融资总量替代的.货币政策的目标只能是社会货币总量手口广义贷款总量.

类似论文

企业标准成本的控制

【摘 要】企业标准成本控制,是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
更新日期:2024-1-4 浏览量:6229 点赞量:2482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摘 要 】货币资金的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货币资金的审计必须结合货币资金的内控制度、错弊类型、原因等因素。
更新日期:2024-6-19 浏览量:84092 点赞量:19330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进行,事业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事业单位出现经济业。
更新日期:2024-8-11 浏览量:107215 点赞量:23886

作业为基础的标准成本控制系统

[摘 要 ] 成本控制是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衡量。
更新日期:2024-12-27 浏览量:157272 点赞量:33730

标准成本制度在高校成本控制中应用

一、研究意义 在企业中标准成本是用来控制与监督产品的实际成本的 标准成本是企业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
更新日期:2024-11-26 浏览量:145605 点赞量:31583

基于内部控制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网络会计的实施,企业逐步实现了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企业也随之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会计核算与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
更新日期:2024-11-3 浏览量:21831 点赞量: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