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直接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相关.同志就曾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以及该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在现今的中学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呢?本人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愿与同仁们共享.

一、给学生营造创新的作文环境

生活是创新之源,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学生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如果我们不管学生的心理及他们的生活特点,硬要给他们下达作文任务,即使大部分学生能完成那也是应付之作.那样写出来的作文是没有生命力和没有真挚感的作文.学生不但不是作文的主体,反而成了作文的奴隶.所以,在平时的作文布置时,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周围生活、文学作品、焦点事件、“门”话题、社会生活等的了解、分析、思考,丰富发展学生的感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正如叶圣陶先生说:“学生的写作成绩不好,你只需平静地问问自己:①平时对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他们当前的积蓄,不但不阻遏他们,并且多方引导他们,使他们尽量拿出来?②平时给他们的题目,是不是贴近他们的见闻、理解、思想等等?总而言之,是不是贴近他们的生活?③学生写作是不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认为是教师硬要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

这样做了,学生就不会认为写作文是完成任务,而是把写作文当作一种抒发自己人生得失的渠道,就像他们自己写日记一样.体裁怎么定,字数多少,怎么分段,怎么构思,完完全全是学生自己的事.让学生在认识生活、积累素材、挖掘思想底蕴的基础写出自己有个性特点的文章.


二、培养兴趣,发掘潜能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长期的语文实践,使我感觉到,作文教学中,培养“乐之者”的重要.抓好这一重要环节,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1.组织活动,激发兴趣

写作是一种表达,离开学生实际,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必须设法创造一个境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激动不已,从而产生一种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我精心安排了许多活动,如观日出、赏明月、组织市场调查、当小记者、排演生活小品;结合时令的,如踏青秋游、打扫敬老院;结合传统节日的,如庆元旦演出、学雷锋日、植树、“五四”歌咏比赛、十一“祖国我爱你”朗诵会;结合语文课外活动的,如演课本剧、作文会诊等.学生亲自参与,有了真情实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论可发.有了写作的冲动,就有表达的了.

2.讲究方法,发展兴趣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有其不稳定性,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往往容易转移.作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灵活、巧妙的方法,保持和发展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是一直引起我注意的问题.对命题作文,郑板桥曾说过:“作诗非难,题为难.”意思是说作诗不难,难的是给诗拟一个好题目.在写景作文前,引导学生寻找、发现、描写对象的特点,比谁的眼睛最尖,耳朵最灵,笔头最快,描写最美,感受最深,从中提高学生的观察练笔的能力.

学生的兴趣其特征是不稳定、不持久、易于转移,因此需要不断变换方法,输入新的刺激,才能不断地发展他们的作文兴趣.

3.树立信心,强化兴趣

学生视课本、读物上的文章为神笔精华,对自己动笔写文章心存恐惧,缺乏信心.怎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呢?

根据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我用化难为易,避虚就实的方法.比如第一次作文课,我不讲写作概念,而是让学生照我的下水文试写“介绍自己的人生”.课上我具体指导,分散难点,降低教学难度;课下,我个别辅导,反复修改,保证作文字顺句通.当学生自己的作文受到老师同学的称赞时,就在第一次成功中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

4.多多鼓励,保持兴趣

学生作文是创造性的劳动,较之抄写之类的作业不知要难多少倍.如果对学生的作文求全责备,无疑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表达.

学生把作文交给老师,希望得到老师指导和赞赏,老师多加肯定,多几处称赞,都会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激起进取力量.我不在作文上限定分数,只要达到作文的预期目的,我就写评语给予鼓励.学生的作文是习作,不是发表的作品,不应当做文艺创作评判.鼓励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助燃器,对学生一次的热情鼓励,胜过一百次严厉的训斥.

三、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求异创新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一些学生,长期受定向思维的影响,迷信老师,迷信书本,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一步,提不出或不敢提与之不同的新见解、新思路.教师很有必要帮助他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引导他们的思维向四面八方、上下左右辐射,鼓励另辟蹊径、推陈出新,从不同角度获得解决问题的崭新途径和方法.怎样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呢?

1.运用多向思维,开拓学生思路

拿到一个作文题,学生往往囿于习惯思维,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即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那个方面,以致落入窠臼,步人后尘,很难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多角度立论,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从而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如以“回报”为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立意:(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勤劳的付出必能得到丰硕的回报;(2)“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善因得善果,教育人们应存善去恶;(3)古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人应懂得知恩图报,有一颗感恩之心.

2.运用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反弹琵琶”,即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对问题作反方向思考

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常常会翻出新意来,收到令人耳目一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阅读《愚公移山》后,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许多学生通常从赞颂愚公移山精神的角度展开定势思维,命题为“有志者事竟成”“坚持就能成功”等.可有位学生展开逆向思维,对“愚公移山”的行为提出质疑,提出了“愚公搬家”的新观点.这名学生敢于质疑,打破旧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有新意的观点,很有创意.所以教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求异心理,激发学生敢于不囿于传统思维模式,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来.

3.运用侧向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从众人不注意的侧面进行思考,寻找突破口,解决问题

如写“水”这个题目,一般学生会从对水资源的保护方面立意,但给人面目陈旧之感.如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则还可以从水的脆弱与坚强想到人的脆弱与坚强,启发人们思考怎样做人;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与水有机结合起来,揭示“水滴石穿”的锲而不舍、“心如止水”的冷静镇定的水的精神等等.

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挖掘能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材料,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慎思、明辨的前提下破旧立新、推陈出新.

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21世纪的通行证.我们在创新作文教学时,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就能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学生就能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提高自己,紧扣教材,牢记创新,我们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 广东省龙川县丰稔第三中学)

类似论文

作文教学三步走策略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目标的最高体现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可将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看成一个整。
更新日期:2024-5-2 浏览量:10949 点赞量:3454

有感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镇江市丹徒区世业实验学校秦晓静摘 要:作文作为蕴含丰富人文内。
更新日期:2024-11-14 浏览量:142308 点赞量:30371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浅见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
更新日期:2024-11-12 浏览量:141615 点赞量:30099

“互动模式”让初中作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或是评分式,或是评级式,或是评语式——在目前的作文批改中,教师大多在越俎代庖,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
更新日期:2024-3-27 浏览量:48130 点赞量:12008

作文教学模式新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国掀起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我校也积极加入新课程改革的行列 我们发现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已完全不适应。
更新日期:2024-2-28 浏览量:32012 点赞量:7566

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中学生作文常见写作问题浅析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在初中生的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多问题本文试对初中生在写作。
更新日期:2024-7-28 浏览量:94830 点赞量:20721

小学作文教学改革

摘 要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弊端 众多的作文改革实验,都从一个或几个方面作了有意义的探索 本文提出开放作文这。
更新日期:2024-12-4 浏览量:19335 点赞量:5021

关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兴趣的培养需要我们的老师耐心的、细致的工作和一颗呵护、宽容的心,贾志敏老师说:“如果你以初。
更新日期:2024-1-18 浏览量:20418 点赞量:5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