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方式拓展教学资源

历史教育不是让学生记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结论,而是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客观公正的历史观.新课程改革以后,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认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态度和价值观,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尤为重要,而要做到这些,历史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资源.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教师要尊重和赞赏学生.教师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互动.爱学生还体现在赞赏学生上,要赞赏学生取得的微小的进步,赞赏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赞赏学生对教材甚至对专家的质疑.尊重和赞赏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毫无压力地学习历史,就能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的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对秦始皇的这一行为进行评价.一位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说:“秦始皇的这一手段虽然对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在当时确实对巩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笔者鼓励了他的这种说法,对他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勇气表示认同.此后,这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高涨,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提升成绩的同时也提高了能力,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发展.

最后,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有些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可以让这样的学生思考更深层的问题.这样既能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有的学生基础较差,就要多给予他们激励,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增强,逐步提高其知识与技能.所以,教师要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发展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

二、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之一就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使课本知识“活”起来,从而形成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思路,这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一课时,笔者把同一句话先用各地方言说一遍,然后再用普通话重复一遍,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真实感受并理解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必要性.

在进行例题教学时,笔者会先让一位学生做讲解,谈谈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其他学生可以发表见解,师生共同探讨,做到融会贯通.例题讲解完成后,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对常用的思想方法、解题策略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在今后加以运用.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不仅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还可以达到掌握方法、启发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学过程既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对历史人物如文成公主、戚继光、郑成功等,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在课堂上介绍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讨论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以及对当时社会所作的贡献和对我们今天的启示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激发出学生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崇敬感,从而让他们受到历史人物优秀品质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围绕重难点,设计问题,并根据学生情况分成若干小组,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再由各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同学修正补充,全体学生共同探讨,最后由他们自己选择更恰当、更完善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小组的主讲学生成为“小先生”,教师穿插于各小组间,只是适当加以引导、点拨,没有传统课堂上的严厉纪律,没有举手才能回答问题的约束.常常一人刚说完,立即有人站起来补充,每个人都分到任务,不会有学生上课打瞌睡.在设计问题时,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这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在学习中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学生实现了“互补”,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课堂教学也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展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相互支持、配合,学会了承担个人责任,懂得了尊重与欣赏他人.有效的沟通,相互的信任,使学生在互动中更加理解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同时也让课堂充满了魅力.

除常规的课堂教学外,笔者还在班级中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历史小故事及名人事例等.学生们通过设计黑板报、制作知识卡片等来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各个阶段的展示与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快乐,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活动主要有两项.其一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作品”.包括每月一期的历史黑板报以及优秀的历史作业等.黑板报完成后,从学生完成的速度、内容的丰富程度、知识的新颖性和趣味性等几方面进行评比.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其二是“我也是老师”.每节课开始的前三分钟让学生做一回老师.学生可以搜集各种相关的历史材料,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示,例如讲述历史故事、表演历史小短剧等.通过争当老师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教师要拓展教学资源

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并积极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平台.

历史知识与现实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仅仅依靠解说,学生或者难以理解,或者不感兴趣,此时动手实践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七年级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中关于印刷术为何从雕版印刷术转变为活字印刷术这一问题,简单、生硬的讲解让学生不感兴趣.因此笔者让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用胡萝卜和土豆演示雕版印刷术是如何转变为活字印刷术的.如把每个字分别雕刻在胡萝卜块上,而把一整句话全部雕在一个土豆上.这样学生就很好地理解了印刷术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雕版印刷术存在的不足.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历史知识,解答心中的疑惑.

历史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在教学中、授课时,使家乡历史与教材相联系,让学生了解在这一历史时期或者在这一事件发生时,学生的家乡是什么状况,他们就会觉得历史就在身边.如讲授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中的岳飞抗金时,笔者向学生讲述发生在家乡阜阳由刘琦领导的顺昌大捷,并请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生活在宋金议和后,是金的子民还是南宋子民教师把历史教学与家乡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想让学生具有广阔的视野与远大的胸襟,就必须让他们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中国作为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有太多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重视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和思维过程,积极指导他们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通过学习历史,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学会思考,善于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且让他们理解自己是历史发展长河里的一滴水,应该融入到“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的历史使命里.


作者单位 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

(责任编辑 黄蜀红)

类似论文

立体视频教学资源的制作

摘 要:立体视频教学资源是教学资源的前沿发展趋势 本文从立体视频教学资源制作的技术方面做了相关介绍,以期为数字化资。
更新日期:2024-12-28 浏览量:156146 点赞量:33133

教学资源“三整合”语文教学亮点多

整合语文教学资源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它也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但一直被我们语文教师忽略,这。
更新日期:2024-1-12 浏览量:20952 点赞量:6266

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

摘 要:目前,远程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已成为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采用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 但同传统的。
更新日期:2024-12-6 浏览量:20245 点赞量: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