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电影《傲慢与偏见》的语言特色

[摘 要 ]小说《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的经典之作,至今一直在文坛上享有非常高的声誉.该作是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乡镇世态进行完美的再现,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学创作特色和语言特色.该部小说曾被多次拍摄成电影,其中尤以1940年版、1980年版、1995年版和2005年版的最为经典,使这部经典作品富含了文学和影像的双重魅力.本文将重点分析电影《傲慢与偏见》的语言特色,以便更好地再现这部巨作的文学内涵和价值.

[关 键 词 ]电影;《傲慢与偏见》;语言

小说《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的经典之作,发表于1813年,至今一直在文坛上享有非常高的声誉.该部小说曾经被多国的影视艺术家拍摄成电影,在1938年到2005年之间,共被翻拍过十多次.在这些拍摄的影片中,其中尤以1940年版、1980年版、1995年版和2005年版的最为经典.这样的一部文学经典,之所以被众多导演和编剧在银幕上进行展示,和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是分不开的.该部小说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乡镇世态进行了完美再现,同时作者运用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和文学语言对作品进行独特渲染.这样富有文学魅力的作品,在和电影艺术进行完美结合之后,便使得这部经典作品富含了文学和影像的双重魅力.本文将重点对电影《傲慢与偏见》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再现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

一、语言揭示人性的弱点

影片《傲慢与偏见》主要向我们讲述的是四对年轻人的婚姻生活,分别是达西和伊丽莎白、韦翰和莉迪亚、宾利和吉英、科斯林和夏绿蒂,其中重点对达西和伊丽莎白的婚姻进行了表现,向我们充分展示了作者在婚姻方面所持有的观点和态度.影片不仅对婚姻提出了更为新颖的观点,同时也对人物进行了完美塑造,对人性进行了深刻剖析,从而揭示了影片的主题.在人性中,虚伪是一个非常大的弱点,使得人的个人意愿和行为往往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是欺人和自欺的最终出发点.影片的开始便向我们展示了科斯林向伊丽莎白求婚的场景,通过伊丽莎白的话语,我们知道了她内心对待婚姻的观点,即她是一位非常坚强的女性,对当时时代那种将女性作为附属品的观点是非常反感的.这样,我们便看到了一位非常坚强的女性形象.科斯林是一位曲意逢迎的男人,他虽然觉得伊丽莎白很可爱,但是和她较少的财产相比,她所有的优点都被埋没,因此他便选择了有钱的女性,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价值.作为身处上流社会的科斯林,他觉得自己肯定能够赢得伊丽莎白的芳心,但是却遭到了拒绝.伊丽莎白说科斯林是不能够使他幸福的,就像她不能使科斯林幸福一样.通过这样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所持有的态度是爱憎分明的,将伊丽莎白的坚定立场和科斯林的丑脸进行了清晰描述,将人性中的那种虚伪暴露无遗.同时,这也正表明了人物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


在影片《傲慢与偏见》中,我们看到的人物形象是时刻处于一种自欺欺人的状态,他们都生活在别人的外表诱惑下.吉英是善良的,她和宾利相爱之后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刻意掩饰,这样给宾利的感受便是她不爱自己,从而将他们之间的距离渐渐疏远.影片中的韦翰是一个有着华丽外表的男子,他用巧妙的语言来将伊丽莎白吸引,并将自己的冤情不断洗刷,进而对达西造成伤害.在他的话语中尽管充满了很多漏洞,但还是把伊丽莎白深深诱惑了.在伊丽莎白看来,傲慢无礼的人永远是达西.由于受到韦翰外表的诱惑,伊丽莎白对他的话语完全听信,对达西的偏见更加严重.最后,面对达西的真诚,伊丽莎白才真正明白自己所爱的人是达西.对于真相而言,它并不像事情的表象那么简单,而是有着内在和外在的原因的,尤其是那些外在的因素是最能影响人们的判断,从而会诱使他们作出错误的选择.因此,人们产生错觉是一件非常经常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从刚开始就如此.通过不断展现人们的错误行为,影片将故事情节逐渐推向了,从而更好地将人性的虚伪进行揭露,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人们的过多伪装所致的.伊丽莎白对外表太在意,同时对自己有着错误的判断,因此对达西和韦翰做出不同的错误判断.在她的眼中,达西的傲慢远远覆盖了他的真诚,而韦翰的虚伪却让她感到很舒服,进而产生了完全相反的结局.然而伊丽莎白对自己的这一错误判断并没有清楚的认识,而是觉得自己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聪明的智慧.咖苔琳有着非常优越的条件,但是她在追求达西的时候却将自己内心的虚伪暴露了很多.影片中的夏绿蒂,她对科斯林非常关心,好像这一切都是为了伊丽莎白,但是她的实际出发点却是自己的利益.影片中人们的所有行为在开始的时候就都是一个错误的行为,因此结局也终将是错误的,从而导致了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背道而驰.影片中的凯瑟琳夫人在伊丽莎白与达西婚事中“忙乎”,意欲拆散他们,结果却适得其反,促成了这对完美姻缘.伊丽莎白从达西的外表读出他是傲慢的,因此对他始终持有偏见的态度,因此对达西的真诚毫不知情,还处处用语言来伤害达西.正是这样的做法,反而使达西对伊丽莎白的好感只增不减.通过观看影片《傲慢与偏见》,我们看到了人们心中所存在的更多的虚伪,并且这种虚伪也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惩罚.

二、语言展示人物的性格

影片《傲慢与偏见》是一部通过语言来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完美展示的经典之作.在作者进行该部小说的创作时就运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从而很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通过影片中的人物对话,观众可以更为直观地领会到影片中人物的不同性格.在影片中,夏绿蒂和吉英讨论有关和别人倾诉自己爱慕之情的话题时,她觉得这只是一件自己的事情,和命运之类的东西没有任何关系.通过她们两个人的对话,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夏绿蒂的性格.通过影片对话,我们可以理解夏绿蒂之所以选择闪婚的原因就是她担心自己的婚事会被吉英抢走.刚开始和伊丽莎白认识的时候,达西便在交往中喜欢上了她.然而伊丽莎白却觉得达西曾经喜欢过夏绿蒂,从而便对他不再信任,甚至在心底对这个人非常讨厌.在奏响苏格兰小曲的一天晚上,达西为了讨好伊丽莎白便问她是否想跳一支苏格兰舞,这样的问话在伊丽莎白看来却变成了一种讽刺,因为只有在农村才跳这种舞蹈,伦敦的交际中是没有这种乡村舞蹈的.于是伊丽莎白便开始反击达西.她将达西的意思理解为对她耍的小把戏,并且一脸平淡地将这一想法隐含地告诉了达西,告诉他自己是不可能输给他的. 通过影片《傲慢与偏见》中的这些人物语言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性格特点.借用人物的语言,影片将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完美展现.影片中的伊丽莎白非常敏感,她有着非常犀利的语言.在伊丽莎白做客罗辛斯庄园的画面中,影片将所有园内人物的对话进行了完美展现,将他们的各自性格都非常清楚地表现出来.通过与凯瑟琳夫人的交谈,我们可以感受到伊丽莎白的那种盛气凌人.她的双脚在不断交换着动作,观众从中可以感受到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在讨论有关财产继承问题的时候,凯瑟琳夫人将自己的眼睛不断地在伊丽莎白和夏绿蒂之间进行转换.当伊丽莎白没有说话的时候,她便开始盯着夏绿蒂;当夏绿蒂没有做出反应的时候,她再次将眼睛盯向伊丽莎白.通过这样的语言细节,观众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凯瑟琳夫人是一位典型的局面主导者.然而对于她的这种强烈控制,伊丽莎白的内心却是对其无比轻视的,她话中有话地对凯瑟琳夫人说她看到了所有能看到的.这样的敏感话语深深刺激了凯瑟琳夫人.出于对凯瑟琳夫人性格的了解,伊丽莎白的这句话只是为了对她形成刺激.通过这两个女人之间的对话,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她们的智慧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锋芒.

三、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

在西方的众多小说中,运用幽默的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是非常普遍的,因此幽默也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特殊的语言风格.幽默语言的应用不仅是要引起读者发笑,也是对语言效果的一种有效展现,是作者进行文学创作的一种独特风格.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简奥斯汀便运用了富有讽刺意味的幽默语言,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功底.在电影情节的展现上,通过戏剧性的构思,运用了嘲讽元素,使得讽刺的意味显得异常浓厚.例如,贝内特和他太太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分歧是非常大的,但是作者却没有对此进行直接的表达,而是将这种分歧通过故事情节来进行完美展现.在女儿的婚姻准备方面,贝内特太太急切地让自己的丈夫到宾利家进行拜访,于是他便说,你自己去宾利先生家,或者带上咱们的女儿们去.但是我觉得你自己去会更好一些,因为你的姿色会更好,没准宾利先生会因为看上你而成全咱们女儿的婚事.对于自己妻子的这种心思,贝内特先生对其进行了嘲讽,同时也表明自己是不会去宾利先生家进行拜访的.后来他的两个女儿都喜欢上了军官的时候,贝内特先生的观点仍然没有发生改变.[JP]

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对于女儿的婚事,贝内特表明自己的观点,只要有年轻人来向她们求婚,他便非常乐意.在他的内心,他希望自己的女儿们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能够非常开心快乐地生活.当伊丽莎白向贝内特先生说出自己对达西的爱意之后,他被达西对自己女儿的真诚所感动,逐渐改变了对达西以前的看法.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情感进行直接表达,而是运用非常幽默的语言来将自己的态度进行表达,进而将电影情节推向了,使得电影在整体结构上更加富有含蓄性和深刻性.在讽刺艺术的运用上,作者简奥斯汀不仅在表现情节的戏剧性上进行运用,同时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上也进行了完美运用.影片《傲慢与偏见》中,人物的对话对于观众了解他们的性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呈现出小说中所塑造的各种形态的人物,使其富有电影的动感色彩.如贝内特先生对自己女儿的评价是,她们中的哪一个都是非常普通的,和别人家的姑娘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贝内特先生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够和普通人家的女儿一样,普普通通地,幸福快乐地生活.

简奥斯汀是20世纪极富盛名的英国小说家,在文学界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在文学作品的创作方面可以和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小说《傲慢与偏见》是作者的一部经典作品,曾多次被拍摄成电影.在两个世纪之后,该部作品仍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这和作者深厚的文学和语言功底是分不开的.在对人物进行刻画的时候,作者运用了极具个性化的、耐人寻味的语言.影片运用非常简单、平凡的画面将小说中的大世界进行了完美展现,同时更加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形象,令观众更能领会到作品的语言艺术魅力.通过对电影《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语言对话进行分析,本文探讨了这部文学巨作的语言特色,为人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价值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么孝颖,蔡君梅.电影《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婚恋观[J].电影文学,2011(20).

[2] 汪琪.2005版电影《傲慢与偏见》的特点评析[J].电影文学,2011(23).

[作者简介] 王海燕(1970―),女,河北承德人,硕士,华北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类似论文

我读《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我最喜欢的西方古典名著,每当我再次捧起它来品读时,总能在那精致的文字下面有新。
更新日期:2024-6-19 浏览量:80483 点赞量:17530

《傲慢与偏见》怎能偏见

摘 要:阅读《傲慢与偏见》时已是大学时期,虽接触较晚,但一旦进入,便深深喜欢,至此难忘 从小说的故。
更新日期:2024-6-13 浏览量:80708 点赞量:17857

基于《傲慢与偏见》的文学语言

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一部经典的小说作品 它不仅是我们研究文学创作的样本,也是研究文学语言的典范性作品。
更新日期:2024-4-10 浏览量:56758 点赞量:13294

新解《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处女作,它讲述了乡村姑娘伊丽莎白与贵族青年达西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 只。
更新日期:2024-9-25 浏览量:118167 点赞量:25202

《傲慢与偏见》

【摘 要】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认为:最近一百多年以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
更新日期:2024-4-19 浏览量:55173 点赞量:12174

再读《傲慢与偏见》

摘 要:弗洛伊德“意识流”是基于他建立的精神分析学,包括无意识理论、性本能理论、三重人格理论和梦&。
更新日期:2024-12-26 浏览量:155351 点赞量:3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