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低碳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

【摘 要】低碳金融兴起为建设金融中心、改变高能源消耗为支撑的传统工业化模式、走向低碳、高效、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的提供了革命性机遇,如何顺应全球低碳金融发展的大趋势,占领国内低碳金融的发展先机和制高点,建设辐射区域内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低碳金融中心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碳金融的发展与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入手,剖析了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模式,结合我国碳金融的发展情况,提出适合我国低碳金融中心建设的模式.

【关 键 词】低碳;金融中心;模式

一、碳金融发展与金融中心建设

目前,碳交易在全球迅速兴起,由此引发对碳金融的巨大需求.许多全球性以及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都已认识到发展碳金融的重要性,将发展碳金融作为一项战略目标.

纽约和伦敦作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早已积极投身于碳金融的发展当中.由于英国政府政策的先期诱导以及金融城的专业平台优势,伦敦碳金融起步较早.早在2002年,伦敦就建立了碳交易体系,并且提出“伦敦原则”,承诺研发金融创新产品、为环保技术提供融资支持等.现在,作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一部分,伦敦碳交易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关键性碳交易市场.伦敦政府正计划将伦敦打造成“低碳之都”,致力于让伦敦在低碳经济中成为金融业、商业服务业和创新产业的领导者.作为另一个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纽约也不甘落后.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与法国国有银行信托投资银行合作成立的BlueNext环境交易所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信用现货交易市场,占全球碳信用现货交易份额的93%.绿色交易所(GreenEx-change)也已拿到了指定合约市场的期货期权交易牌照致力于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环保衍生品交易所.而花旗银行也是全球较早开展碳金融业务的银行.这两个城市对碳金融的发展为我国金融中心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可以预见,碳金融将会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丰厚的利润都将对地区金融业发展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带来非常强烈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各地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与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地区经济指标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金融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仍然较低、金融市场体系尚未完备,金融开放程度尚不足,此外,金融创新也不足.金融中心的形成必然伴随着金融创新在该区域的兴起,以及要求金融机构提供更全面的创新金融服务.如何利用碳金融积极推进新能源、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改善,促进本地金融体系的完善,进而加快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是目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模式

根据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金融体系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是需求反应(Demand-following),另一个是供给引导(Supply-leading).在实践中,金融中心的产生则有三类截然不同的模式:自然渐进模式和政府推进模式和混合模式.

1.自然渐进模式

自然渐进模式所形成的金融中心是应市场需求而产生,并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一种模式.其特点在于金融体系的产生、变化、发展由经济发展决定,经济增长产生了对金融业新的需求,于是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相应扩张,制度层面的金融决策与法规也随之发生变化,即: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发展→金融制度变化→区域金融中心形成.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自然渐进模式形成的金融中心的产生与发展与贸易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由贸易时期,对海外市场的狂热探索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刺激了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的借贷、票据、保险业的发展,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家银行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并进一步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国家或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金融需求的不断扩大,金融中心逐渐形成,而金融中心产生后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

2.政府推进模式

政府推进模式形成的金融中心是指金融体系并非纯粹依靠经济自身发展形成,而是通过国家或地区政府部门的人为设计、强力支持产生,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并且,正是这种超前性刺激了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发挥了先导作用,以供给引发了需求.政府推进模式金融中心的形成的核心在于建立和完善金融制度以促进金融资源聚合,即:金融制度变化→金融市场→经济发展→区域金融中心形成.政府推进模式的金融中心多产生于二战以后.20世纪70年代,政府开始介入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与金融中心在当代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及功能日益强大密切相关.当本国经济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金融体系尚不完备时,面对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其它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竞争,急需促进本国金融业实现经济的超越式发展.政府随借助行政的力量来启动金融业的国际化与市场化进程,倾力建设本国(地区)金融中心.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主动、积极和目标明确的,其建设金融中心从一开始便着眼于带动整个国家经济及金融业的发展;发展的动力来自政府力量的介入;在政策取向上,多奉行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较高.、新加坡、以及我国的北京、上海、天津是这类模式的代表.

3.混合模式

兼具了自然渐进模式与国家推进模式的特点形成,即金融中心的产生和发展既是由经济发展所决定,同时又得到了国家或政府的积极支持.两者对金融中心的形成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金融中心形成的不同阶段分别发挥了不同的主导作用.这种模式最典型的是香港.


4.种不同模式的产生及特点比较

从产生来看,自然渐进模式的根本动因是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政府推进模式则是政府动用行政力量积极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形成,而混合模式则是在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都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政府适时推动形成.从作用的发挥来看,由自然渐进模式而形成的金融中心中,市场力量发挥着主动性,根据经济需求而对金融中心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和发展,政府推进模式则依靠政府发挥主动性,具有明确的目标.而混合模式则是由政府根据市场发展的程度和需要加以引导.从政策取向来看,自然渐进模式和混合模式形成的金融中心,金融经济政策的自由度开放度较高,政府的干预相对较低.而政府推进模式则相反,政府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程度较高.

资料来源:转引自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的理论与实践解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8页表6-1.

三、我国建设低碳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

从低碳金融发展态势来看,低碳金融是新兴产业,其产生与发展始自2005年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之后.从全球范围来看,对低碳金融的探索仍处于起始阶段,国内目前对于碳金融的探索,更是刚刚兴起,尚未形成规范的碳交易市场.显然,国内城市要发展低碳金融,依靠低碳金融体系的产生、变化、发展由低碳经济发展决定,低碳经济增长产生对低碳金融业新的需求,然后形成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相应扩张的自然推进模式是不适合的.发展低碳金融必须具有前瞻性,政府对低碳金融有意识有计划的扶植、激励和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 合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情况,本文认为国内城市发展低碳金融应遵从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在不具备内生性需求的基础和外在阻力下,低碳金融中心的形成更主要的是外生性的、政府主导型的金融中心金融资源聚集的政府主导机制依赖的政府所提供的优惠政策,降低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提供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将低碳金融产业直接植入,并大力扶持.在低碳金融的引入和兴起阶段采用政府主导模式,待经济转轨基本完成及低碳金融体系初步建成之后政府强干预行为逐步淡出,而采用经济需求拉动低碳金融发展的自然形成模式,最终建成全低碳金融中心.

类似论文

CDM机制下我国低碳金融模式探究

内容提要:我国的低碳金融无论在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通过对推动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发。
更新日期:2024-10-26 浏览量:132526 点赞量:28694

低碳金融政策法规建设

【摘 要】低碳经济模式需要低碳金融的支持,低碳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理念有赖于政策法规的规范和引导,论文对。
更新日期:2024-5-6 浏览量:11704 点赞量:3688

规则与低碳经济的法律路径选择

内容摘 要:能否在未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和谐发展,从法律角度对低碳经济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更新日期:2024-6-15 浏览量:81904 点赞量:18386

低碳金融在我国现状前景评析

摘 要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的重点,低碳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必然成为关注的焦点 低碳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
更新日期:2024-9-3 浏览量:17343 点赞量:5158

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

摘 要:在发展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文章分析了建设郑州区域性金。
更新日期:2024-7-13 浏览量:93386 点赞量:20546

低碳经济与我国低碳金融法律制度的构建

摘 要:发展低碳经济是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低碳金融是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形式,对低碳经济发展起到。
更新日期:2024-6-26 浏览量:84884 点赞量:19472

银行在低碳金融中的与风险防范

摘 要:文章介绍了低碳金融的概念,阐述了各银行应对低碳金融采取的创新措施,通过诠释各种风险的含义,分析银行在实施低。
更新日期:2024-12-25 浏览量:156934 点赞量:3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