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小学科学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象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它与科学家所经历的科学活动极其相似,都要经历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订研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查阅资料、搜集证据、进行解释、得出结论、并用语言文字交流等.没有科学探究的过程就不可能有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由学生自己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这就表明儿童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几点体会.

1.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恰当的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课是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型课程.它不是空洞说教,而是让学生在学学做做、玩玩乐乐中,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向学生宣传科技知识,带领学生搜集科技信息,使学生对科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上科学课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不能马虎对待,为今后学好科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所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为重要.

要开展探究,首先是要有主题.要形成主题就得从问题开始,问题可以是学生直接提出,也可以是老师引导形成.但最关键的还应该是让学生感兴趣的.只有这样,才可能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而且学生较高认知水平的提问能刺激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所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科学实践活动是不可缺少的.对于问题的来源,主要从三个方面获取:

一是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形成主题.如在学习了《观察月亮》以后,教师在小结时,启发道:通过一个月的连续观察,我们除了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外,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问题呢?这时,学生纷纷发言了,“月亮每天升起的时间相同吗?”“月亮每天升起的地方一样吗?”“月亮每天是在同一个地方落下的吗?”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感兴趣又完全能通过他们自己的研究解决的,于是我在班上成立了一个以“月亮运动”为主题的研究活动小组,学生兴趣很高,全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了.

二是在生活中发现.如上学期,为了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一开学我就布置了一项长期作业:关注校园变化.结果学生通过几个星期的观察,发现操场旁边的粉团花的颜色不尽相同.于是关于《粉团花的颜色》的研究小组就产生了.又如,上学期春末的一个星期一早上,天气凉爽,同学们到校时发现胖的同学衣服要穿的薄些而瘦的同学衣服就穿的厚些,于是同学们组成几个研究小组展开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活动.

三是教师引导.近两年来我校在进行“五化三园”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我们从“花园式学校”中的有关环保问题出发,提出大量有关适合这方面的探究主题.例如:校园植物的调查、学校绿化率、学校周边环境、废旧电池的回收等,这一些都是很好的活动主题,而且也很适合小学生的思维.

2.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动态的教学信息交换、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应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合作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自觉、自动、自主地参与探究教学过程.

2.1“先学后教”,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先学后教”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先尝试自我探究,教师在学生自我探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指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将自我探究获得的信息,相互交流,共同讨论,一起完成,提高学生自我探究能力.例:在学习《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时,建议以探索式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生活现象,猜测白糖加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蜡烛燃烧后有什么变化,豆子和沙子混合后有什么变化,然后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实验探索、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学生能够凭借已有旧知识大胆地探究,通过自我探究、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不断地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注重培养他们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了创新精神和能力.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2“先练后讲”,培养探究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先练后讲”是让学生在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先探究练习,然后教师再根据探究练习的结果进行排疑解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方法,非常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在其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特别具有深刻性,它不仅使学生学会一些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学会在练习过程中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思考方法,发展智力,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向学生提供在形式上和解答上均具有多样性的练习题,经常提出一些没有固定或唯一答案的发散性问题,诱导学生多途径、多方向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与训练学生化学发散思维的能力.


2.3“先做后导”,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先做后导”是教师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教师提供引导的设想,设立探究的台阶,激发学生联想和猜想,学生由百思不得其解,让学生把问题带到实验室,先通过学生自己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组织学生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师随之给予画龙点睛的讲解,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答案.例:看完尝试实验题后,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进行一番猜测、假设等然后进入尝试实验,通过尝试实验,对猜测、假设进行探索,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综合所述,尝试教学是在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依此为根据,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和创造能力.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究知识,获取新知识,是提高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我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物体振动的情况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不同”我就让学生做这样一个探究性实验:三个相同的玻璃杯装着多少不一的水,用筷子敲击杯子的边缘,发出声音最高的是哪个杯子?在这个实验中你发现哪些关于发声现象的科学规律?课后,学生研究兴趣高昂,认真地参与实验,探索出物体发声高低的规律.有些学生还根据这一规律,制作可以弹奏乐曲呢,并于第二节课上演奏动听的乐曲.所以这样的教学内容就突破了课堂时空对于学生发展的限制,而着眼于对整个大自然的探索,提倡让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的发展,关注自己的发展.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了知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并在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想法.使他们在学习中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坚持不懈地把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开展下去,上好每一节科学课,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从中领悟到科学的含义及探究科学的方法,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解决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差生的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和进步.让所有的学生掌握探究的思维方法、感受探究的乐趣,培养出我们具有创造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类似论文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精神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有些教师担心学生的提问会影响教。
更新日期:2024-5-6 浏览量:14319 点赞量:4997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摘 要:科学探究能力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首要教学目标及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所具备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品质,但当今小学科。
更新日期:2024-2-23 浏览量:34975 点赞量:9227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
更新日期:2024-9-24 浏览量:121014 点赞量:26664

注重学科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觉得班级中的生生教育,生生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学生的主动地,有差异地,和谐发展为追求目标,它符合素质教育&。
更新日期:2024-9-21 浏览量:120840 点赞量:26685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汤小忠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一中 311814) 众所周知,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 记忆是智力活动的基础,也是学习的仓库 没有丰富的知识信息储藏。
更新日期:2024-2-7 浏览量:10374 点赞量:4083

科学课上如何引导学生探究

摘 要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重要的学习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
更新日期:2024-2-5 浏览量:8547 点赞量: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