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钢琴节奏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奥尔夫教学法创造性地将音乐、语言、动作相融互补,这种全新的音乐教学方法特别适合幼儿钢琴启蒙教学.借鉴并汲取奥尔夫教学法中节奏教学的精髓,将周围熟悉的事物合理运用到儿童钢琴节奏教学中,可以增加钢琴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幼儿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挖掘学生自身潜能.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对其节奏教学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浅显的讨论.

【关 键 词】奥尔夫教学法;儿童钢琴节奏教学;应用

奥尔夫教学法由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奥尔夫教学法提出并强调强调音乐要回归人本,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皆与人的行为活动方式紧密结合,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亲自参与到音乐中,在他的教学中音乐不再是单独的存在.而节奏练习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处于中心位置,节奏是音乐的精髓,也是音乐中最具有人的本能的东西.奥尔夫把节奏感的培养作为了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中心环节,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学,而节奏教学在钢琴幼儿启蒙教学中是一件顶困难的事,特别是针对动作发育不成熟的幼儿.所以,在幼儿钢琴节奏教学中对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语言

将语言引入音乐教学是奥尔夫对学校音乐教学的一项伟大贡献,他从朗诵入手,提取“节奏基石”.在母亲怀孕6个月时婴儿便开始在腹中分辨人声,在我们还没有蹒跚学步之前便已经会咿呀学语了.因此,语言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可以说,在一个人的文化构成中语言是最根本、最基础的.我们在教学时总说弹琴前要先唱谱,弹奏时边弹边唱可以事半功倍,就是因为语言是我们最基本的,最容易掌握并记忆的能力.并且追溯到音符的源头语言更是首当其冲的,我们知道音符本身就分为“唱名”和“音名”这两个概念.奥尔夫从儿童的顺口溜、歌谣和名字中提取最小的单位,最为教学的起点,用他们作为乐曲旋律或者儿童的朗诵、歌唱的伴奏.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童谣和儿歌通常可以加倍的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十分有效的帮助他们学习,例如在学习8分音符之前可以先让小朋友预习八分音符的童谣.先教会他用自己的母语和自己熟悉的童谣将节奏大声的念出来,在童谣的引导下,对于这一节奏型的记忆能做到张口就来.然后在第二节新课声势练习中以童谣代替“哒”字加入其他的肢体节奏会让他们在实际弹奏中熟悉和掌握的更快,在教学中每当有小朋友不记得八分节奏时,只要提示童谣他们都会非常有节奏感的念出来.这一实践证明了小朋友们语言的记忆能力远远超出了他们其他肢体的记忆能力.然而这一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童谣,儿歌亦是如此,在一次8分音符教学后,为了调节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我教授她弹奏儿歌,她挑中《生日快乐歌》之后,就自己看着谱子将旋律弹了出来,《生日快乐歌》中含有大量的8分节奏,而当时8分节奏她并没有完全的掌握.显然,她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的节奏,她的正确性全都归功于平日生活中不经意的哼唱.奥尔夫教育法正是发现了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单调的乐谱变成我们周围熟悉的事物,使音乐节拍形象化.让儿童能更加形象的记忆所学的知识.

习唱童谣的好处更在于当他们掌握童谣之后可以引导孩子们自主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音符代入到童谣之中,这进一步的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引导和培养儿童创造自己喜欢的音乐,这在奥尔夫教学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归结点.他指出,在音乐教学中无论是节奏练习还是形体动作练习,教师并不限于教授某些技能,而是注重发挥学生的即兴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学生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声势”教学

“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声势”教学是用儿童身体作为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一种极简单又有趣的方式.在幼儿钢琴启蒙教学中我们接触到的都是幼儿园的4到6岁之间的小朋友.在生理上他们的左右脑发育都还不完全,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四肢的不协调而摔跤或者在舞蹈课上跳出可爱而奇怪的动作.因此让他们弹奏出精准的节奏是非常困难的.奥尔夫创造“人体乐器”理论是始于他在早期培养儿童节奏感的时候发现他们很难唱准或很难拍准一般的节奏,却观察到他们在走路时节奏十分的统一.奥尔夫教学法的首要原则是一切从儿童出发.教学内容、材料的选择与方法、步骤的确定都必须是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由此我联想到我国当代最著名的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先生在论述钢琴教学时说弹钢琴和我们的行走是相通的这一教学思想.针对儿童能力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最简易的声势教学法.首先,由于幼儿独立性差,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比较低,心里、行为易受暗示,因此他们爱模仿他人的行为.利用他们爱模仿的这一显著特点,在教学中使用“回声”教学法:教师做简易的声势,小朋友准确的模范重复.其次,幼儿在思维上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过程需要靠真实的物体作为形象上的支撑.所以幼儿很喜欢做游戏,我们可以在他们模仿老师的声势成功后让他们独立完成这一系列的动过,并以游戏的方式逐渐加入更多的肢体动作.这样可以把学生从琴凳上释放出来,让他们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不知不觉中接受着各种节奏的练习.


如在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约翰汤普森》第二册《捉人游戏》中首次出现八分音符.谱例:

这对幼儿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难点,第一次遇到四分音符以外的节奏,他们极易将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混淆,哪怕理论上明白八分音符是四分音符的一半但是实际操作时还是很难精准的区分两种节奏.在实践中我发现要让他们掌握这一节奏,必须让他们先体会到两种节奏时间长短的具体差异.因此我先让他们模仿我走路,八分音符先像散步一般匀速行走四步,到了第二小节四分音符以原有速度原地踏步两下,这样可以形象的和他们们说明每走两步是一个四分音符.接下来由老师用“哒”字代替音符,在小朋友走的时候按他们的步法唱出音符的长短,随后带领小朋友一起唱让其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八分和四分节奏时值的区别,使其在最平常不过的走路中逐渐领悟八分节奏.接下来是将抽象的节奏理论运用到一个形象化的物体上来给幼儿加以描述.根据奥尔夫的声势动作中对手的运用,我将捻指更换成了划勾,小朋友对划勾都很熟悉并且划勾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简易打拍法.而且对勾可以均匀的分为上下两笔,一勾为一拍,一上一下各为它的半拍.先让小朋友对音符的节拍划勾(如谱例所示),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小朋友脱离书本划勾的速度也会快慢不一,因此需要求他们将手指贴在自己画的勾上照着勾唱哒字.待熟悉之后加上之前的走路动作,并开始演唱音符.通过这样的节奏训练之后,我发现孩子们在今后的练习当中在看到8分音符不做声势不划勾也可以准确的 弹奏出它们的时值,就像这些节奏已经成为他们自身固有之物一般.这些节奏训练不仅使孩子们对节奏有形象直观的掌握,还可以让他们体会到音乐就在身边,学习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日常生活浑然一体.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的训练是钢琴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基本的一项任务.奥尔夫教学法的一个独特的之处就在于,它充分考虑到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具体动作,通过肢体的律动表现音乐元素.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李江霞.钢琴教学与奥尔夫音乐教育[J].长治学院学报,2010(4).

作者简介:龙姝舟(1988―),女,汉族,湖南沅江人,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音乐).

类似论文

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节奏教学中的实践

此论文为保定市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节奏教学中的实践索》结项论文 项目编号:11ZR012 摘。
更新日期:2024-11-11 浏览量:144168 点赞量:31413

奥尔夫教学法与幼儿音乐教学

摘 要:音乐课堂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文章论述了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节奏朗。
更新日期:2024-12-17 浏览量:155740 点赞量:33329

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幼儿综合能力

摘 要:运用奥尔夫教学法锻炼了婴幼儿,培养了婴幼儿的综合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自由灵活快乐深受婴幼儿的喜爱,。
更新日期:2024-1-12 浏览量:20821 点赞量:6205

幼儿钢琴启蒙教学实践与

幼儿钢琴启蒙是孩子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相当重要的开端,要以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为主,避免陈旧的教学理念和生硬&。
更新日期:2024-5-3 浏览量:11743 点赞量: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