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隐喻中的思维差异析

隐喻在语言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有学者曾经指出,英语中大约70%都来源于隐喻.汉语当中的隐喻现象虽无具体的数字统计,但也是随处可见的.隐喻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用词含蓄、意义深远.它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思维现象.因此近年来,对隐喻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兴趣和关注.

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一种装饰,而且是人类思维认知的一种方式,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在隐喻运用中会反映出明显的民族文化认知差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隐喻中的思维方式差异进行研究.研究这种差异能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特点,促进跨文化交流.

一隐喻及其研究

隐喻的研究不管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源远流长.在西方,隐喻最早是作为修辞学上的一个术语提出的.在传统的修辞学中,隐喻是一个普通的辞格.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Poetics)和《修辞学》(Rhetoric)中提出:“隐喻是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与另一事物而构成,是一种修辞手段.”①对于隐喻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隐喻是对两个通常没有联系的事物的比较,并对隐喻和明喻加以区别;有的认为隐喻是用另一间接有关的事物说明一件事,可包括类比、明喻、比喻和寓言等.这一矛盾源自亚里士多德早在2000年前所开的先例.”②本文中所采用的是隐喻的较宽泛的定义,即隐喻包括类比、明喻、比喻和寓言等.从隐喻研究的历史来看,中西方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很早就出现了隐喻这种语言形式,并且渗透到了中国的古典诗学、美学、哲学等领域,出现了如《文心雕龙》、《文则》等涉及隐喻研究的著作.但是,对隐喻的研究就如同对美学的研究一样,在中国一直未能形成一个单独的、完整的理论体系.20世纪中期,中国的隐喻研究开始逐渐向西方的研究模式靠拢,借鉴西方的经验与理论发展中国自己的隐喻理论.而西方的隐喻研究情况却大不相同.一般认为,西方的隐喻研究始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从公元前300年左右到20世纪30年代,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初,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到如今,西方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隐喻研究理论体系③.

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表明,人一生大约使用470万个新颖的隐喻,2140万个定型化的隐喻.④隐喻的无处不在使人们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对其的认识与研究.传统语言学中,隐喻主要是指一种以心理联想为基础,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或是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主要属于文学修辞等学科的研究范畴,与思维和行为无关.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在此基础上的研究主要是在词汇层次上进行的,即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现象,一种表达同一意义的特殊语言手段.从20世纪30年代起,学术界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隐喻,将隐喻视做意义创生的语义现象,形成了关于隐喻的语义观,当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相互作用论.此种研究是隐喻处于句子层次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80年代,隐喻研究才又开始得到更多学科的关注,有了更多的研究视角.对隐喻的研究从词汇、句子扩展到了交际、文化、认知、思维等诸多方面,形成了隐喻的语用观和认知观等重要理论.隐喻不再仅被当做修辞现象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开始被作为人类认知的现象、人类认知的工具,被作为人类的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将隐喻作为人的思维方式看待已经得到学术界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从思维角度,特别是从思维的深层次差异角度来研究不同文化的隐喻差异的文章仍相对较少.

二隐喻与思维方式

GeeLakoff和MarkJohnson于1980年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一书,提出了认知隐喻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既是语言现象,也是人们用对一种事物认识、理解、思考来表达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Lakoff(1993)曾经明确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思维的固有手段,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⑤隐喻可以帮助人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或加深对原有事物的认识.Richard(1965)指出:“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它通过比较而进行.”⑥《易传•,系辞上》中也曾有“取诸身物而后触类引申”的类似表述.认知语言学认为,一个认知域(源域sourcedomain)被部分映现于另一认知域(目标域targetdomain)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把这两种通常看起来毫无联系的认知域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此利用在头脑中的相似性,以源域来解释和评价目标域.可以看出,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

英汉两种语言,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但二者在隐喻的运用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性.比如英语中的习语“tostrikewhiletheironishot”与汉语习语“趁热打铁”中的隐喻,不管是在隐喻的意义和用法上,还是在隐喻的语义和文化形象上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都是用“铁要趁烧红的时候打”这一生活中的常识性事件来比喻做事要抓紧时机.英语习语“Agoodmedicinetastesbitter”与汉语习语“良药苦口”中的隐喻同样具有很高的一致性,都用“对身体有益处的药味道却不好”来表示真诚的劝诫虽然听着不舒服却对人很有益处.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隐喻使用的这种一致性来源于人类认知的共性,来源于认知活动中相同的日常生活体验和经验.人类在不管是生理功能、认知结构,还是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及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某些共同性,对外界的感知不同的人之间都有其能相通的地方.所以当人们试图用语言将自己感知的外部世界表达出来时,也就势必存在着相同的东西,而这也正是英汉两种语言中产生隐喻相似性的认知根源.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英语“aslightasafeather”与汉语中的“轻如鸿毛”具有较多的相似性,虽然后者还可以表示“没有什么价值 ”,但是二者都使用了羽毛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来比喻某个事物的重量极小.除了由人类认知共性所引出的隐喻的相似性之外,随着世界各地人们的交流越来越多,各自文化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因而也产生了一些“通用”的隐喻.比如:“eatthefruitofone’sowndoing”与“自食其果”、“toshedcrocodile’stears”与“鳄鱼的眼泪”等等,它们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交融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英汉语言中的隐喻更多地表现出差异性.比如:英语中的“Sheisacat”指的是“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汉语中则没有这种隐喻.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论述,但是从思维差异上进行的研究还不多见.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不可避免地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思维方式的差异,研究隐喻的差异有助于人们认识思维的差异.

三中西方隐喻中思维的差异

关于中西方思维的差异性问题,国内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为进一步研究隐喻中所反映的思维方式差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连淑能教授在2002年就撰写了上万字的论文《论中西思维方式》,指出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东西方分属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所以形成两大思维方式;进而提出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十大差异,包括型与认知型、整体性与分析性、意向性与对象性、直觉性与逻辑性、意象性与实证性、模糊性与精确性、求同性与求异性、后馈性与前瞻性、内向性与外向性以及归纳型与演绎型.⑦语言是思维与文化的集中表现,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也体现出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笔者以为,隐喻中体现出的中西方思维上的差异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窥见一斑.

1.远距思维与近距思维

中西方的隐喻中,远距思维和近距思维都是存在的.但是相对而言,西方的隐喻中更多地出现了远距思维,中国的隐喻中则呈现出远距思维相对较少的状况.这可能跟西方人更习惯远距审美有关系.西方人认为,审美距离的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比喻的成功与否.关于审美距离,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英国美学家布洛于1912年在对实验美学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心理距离”说.⑧布洛认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时常出现“失距现象”.“失距现象”包括主体和对象之间距离太近即“差距”和距离太远即“超距”两种情况.他认为心理距离能够产生出有空间感的审美经验,主客体距离太近难以唤起审美感觉,距离太远则无法建立起审美联系.在西方的审美观念中,审美距离是很重要的.相对于中国人的“近距”审美,西方人更倾向于“超距”审美,甚至在17世纪出现了以约翰•,多恩为首的走向极端“超距”审美的一派诗人.换句话说,西方人更愿意选择距离远一些的对象,以使比喻显得更有创意,更令人印象深刻.表现在隐喻中,当旧有的、习惯性的语义联系被打破时,新的语义联想就会构成,组合越新奇,隐喻给人的印象就愈加深刻.所以,西方人更愿意选择两个不那么“相似”的东西放在一起,构成一个隐喻.而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情况却并非如此.中国人总是努力将“美”直感化,使之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自我.对中国人来说,生活中的寻常事都可以是美的,美寓于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万事皆可美.⑨所以,《菜根谭》中才有了“世间一切皆诗也”的说法.比如汉语中的“饭”字,中国人引申出了“铁饭碗”(工作比较稳定)、“丢了饭碗”(失业)、“吃大锅饭”(采用平均分配的模式)等隐喻表达.这些隐喻表达虽然意义各自不同,但是都跟人每天必须做的事情“吃饭”有很密切的联系,人们几乎无需思索就可以明白它们的真义,思维距离并不远,这符合中国人所推崇的审美标准.而英语句子“ThepoliticalfalloutfromthegasolineshortagewasspreadinginAmericaatthattime”翻译成汉语后的意思是:“那时,由于汽油短缺所导致的政治上的灾难性后果正在美国蔓延.”从汉语翻译来看,感觉这个句子平淡无奇;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原句就会发现“fallout”是指爆炸后留在空气中的放射性灰尘,对人体危害很大,在这个句子中隐喻为“灾难性后果”.这种隐喻在汉语中很少见,因为它的思维距离较之中国人惯常的思维距离更远.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使用隐喻表达的句子中,中国人更习惯依靠思维距离更近的事物来实现隐喻,西方人则喜欢用思维距离更远的事物来实现隐喻.必须指出,思维距离的远近是相对的,没有绝对量化的标准.中西方的隐喻中也都存在着两种思维距离的隐喻,只是相比较来看,西方的隐喻中出现的远距思维更多,而中国的更少.并且,笔者以为远距思维与近距思维之间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别,选择哪个是由中西方各自的审美观念决定的.

2.理性思维与直感性思维

在思维方式上,西方人注重理性思维,注重形式逻辑,强调科学实证和形式论证,凡事都讲究清晰、严密、符合逻辑且条理分明.这一特点在连淑能教授的文章中早有论述.比如从英语这种语言来看,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了英语注重“形合”,即语法形式的完整.句子之间组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主要通过各种连接手段将不同部分叠加来实现句子的复杂化,这些特点无一不反映出西方人严谨、缜密、注重理性的思维特点.其实,不仅在语言形式上,在语言内容的选择上,西方人也表现出了其理性的一面.内容选择反映到隐喻中,西方人经常使用一些科学性的、专业性强的词汇来比喻常见的事物或现象.但是,此种情况在中文中出现的几率要大大小于西方.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历来提倡“悟性”,强调感悟生活、感悟自然.我们也可以从汉语语言中发现这个特点.汉语不像英语那么严谨,从连接词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句子的层次;汉语中结构层次的表达并不借助于连接词,而更多地依靠人们的“悟”,依靠人们主观的理解,即我们所知道的“意合”.汉语中最生动、最有感染力的表达往往是来自生活中寻常小事的直感表达.因此,在对隐喻内容的选择上,中国人极少使用专业的科学词汇,而多是采用寻常生活中的普通词汇,在普通中感受生活之美.比如:“人生是个大舞台”、“红颜知己”、“这个厂长垮台了”等等.在这些句子中,实现隐喻的只是些诸如“舞台”、“红颜”、“垮台”之类的寻常词汇,不需要具备任何专业知识就可以看懂.但是在西方的隐喻中,专业性强的科学词汇则随处可见.比如句子“Thepolicyofpacifiisthecatalysttowar”(绥靖政策是战争的催化剂)中,“catalyst”是化学领域的专门术语,表示“催化剂”;“USinfluenceandprestigenosedivedinAfrica”(美国在非洲的影响和威望已急剧下降)中,“nosedive”是航空领域的专门术语,是指“飞机俯冲、直线下降”,这里用来形容威望的急 速下降,很好地突出了下降迅速的程度;“in1992itinjectedarecordof39.6billionintotheChineseeconomy”(1992年,香港注入中国经济的资金达396亿)中,“inject”是个医学用语,表示“注射”,此处指代投资行为,句子更加生动和形象;句子“Afterthesale,theybegantosolicitment.Theconsumer’eedbackwasgenerallyforable”(售后,他们开始寻求大家的评价,大体上消费者的反映是良好的)中,“feedback”则是自动化领域的专门术语,表示“反馈”,这里用来表达消费者的反映,显得更加生动.


四结束语

隐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展现了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同时也揭示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之间思维方式的不同.对隐喻中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所造成的跨文化交流鸿沟,促进人们的相互沟通,促进跨文化的交流.

注释:

①谢之君:《西方思想家对隐喻认知功能的思考》,《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131页.

②胡壮麟:《隐喻与文体》,《外语研究》2000年第2期,第10页.

③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版.

④Lakoff,Gand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⑤Lakoff,G.Thecontemporarytheoryofmetaphor.InOrtony,A.(ed.).MetaphorandThought[C].2nd.Ed.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

⑥Richard,I.A.ThePhilosophyofRhetoric.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65,p94.

⑦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第40页.

⑧范明华:《论审美对象的发生机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346页.

⑨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外文系)

责任编辑陈林

类似论文

中西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异

近年来,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设计作品也经常比对,它们之间希望汲取对方的精华,以。
更新日期:2024-12-27 浏览量:156176 点赞量:33182

外贸英语翻译中的英汉语言思维差异

[摘 要]外贸英语是一种跨文化的语际交流,它要求译者具备熟练的语言知识、外贸业务知识并熟悉多种文化 在进行外贸英语。
更新日期:2024-9-17 浏览量:119798 点赞量:26311

中西思维差异与商务英语写作:影响与

摘 要 :中西方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深刻的影响着跨文化的商务英语写作 本文探讨了中西思维差异对商务英语写作的影响。
更新日期:2024-6-26 浏览量:84315 点赞量:19187

旅游景点折射出的中西方思维差异

[摘 要 ]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景点介绍资料的翻译质量变得紧迫起来 研究中西方思维差异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更新日期:2024-12-22 浏览量:157119 点赞量:33835

中西思维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西思维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英语写作的重要性,针对目前。
更新日期:2024-9-28 浏览量:121151 点赞量:26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