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族人民心灵之间架设金桥

世界上有不少人认为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是不可译的.说什么“诗就是翻译中失去的那部分.”是“危险的恋爱”,意大利修语甚至说“翻译就是(对原作的)背叛”,这种说法虽然极端,但也不是毫无道理,因为试将汉语的古典诗歌译成现代汉语之后,往往就失去了原诗的韵味和神采,例如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译作现代汉语:“州今夜的明月,她一人在闺中独自观看,可怜我那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妈妈正忆念长安,雾气沾湿了她浓密的鬓发,月光给她莹洁的双臂洒上清寒,何时才能够返回家园,和她故倚在柔度的纱幔,那时团圆的皓月,将照着团圆的我们,在重逢的欣喜中,拭去点点的泪痕.” 原作仅四十个字,写尽了战乱中杜甫对分隔两地的妻儿的思念,而且那么美,那么深沉,译成一百零八字现代汉语后只能帮助今天的读者理解原作,却无法取代原作,因为它根本无法传达出原作中那种缠绵无尽的情思和凄清美妙的意境.

尽管如此,但不管是哪个民族,也无论古今中外,人都有喜怒哀乐,心灵和感情是可以相通的,人们都追求真善美,厌恶假丑恶,虽然不同的阶级阶层会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荣辱观,不同的审美取向(如唐代以丰满为美,汉代和现代以苗条为美),但总的谈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既然我们肯定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的思想感情是可以相互交流的,那么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字还是应该而且事实上也是具有可译性的.那些认为文学是不可译的翻译家们不都一直在从事文学翻译吗?虽然他们声称自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我认为民族文学翻译是值得我们为之呕心沥血,奉献出毕生精力、毕生心血的极其有意义的一项工作和事业,通过一篇篇、一首首、一部部优秀的文学译作,就像滴滴春雨不断地渗入大地,孕育出万紫千红的春天一样,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悄无声息地在各民族人民心灵之间架起一座金桥,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不断加深各民族间的相互尊重、相互景仰、相互了解、相互团结,这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所不能替代的.何况通过民译汉还可为我们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学走向世界创造必要的条件.

但是民族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的确是一种难度很高、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想让自己的译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实非易事,大浪淘沙,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岁月的淘汰而留存下去,为人民群众所传诵,让子孙后代引以为自豪的文学作品绝不是很多的,历史是无情的,不论你是帝王还是将相,达官显宦还是布衣寒士、山野村夫,它只看你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我们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经过近一千二百多年流传下来为群众所喜爱的诗也不过二、三十首,在他们前前后后有无数诗人写了一辈子的诗,能在文学史上留传下来一首两首就很了不起,所以作为语言艺术的翻译作品也必须以质量取胜.虽然在文学史家读到原作者并介绍他的作品时,或文学评论家在分析赞赏他的作品时,完全遗忘了其中也包括了译者在再创作时所付出的辛劳和智慧,根本不提或不注明译者是谁,把译者完全忘诸脑后,这是毫不奇怪的常见之事.但是你的译作毕竟为历史所承认并被保留下来了,这就够了,作为译者也就该心满意足了,我们自己在阅读和欣赏莎士比亚、泰戈尔、拜伦、普希金时不也如此吗?所以有人也说,文学翻译不比创作,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其实文学编辑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这嫁衣做得的确合身,的确美,使得新娘更加光彩夺目,光彩照人,又有什么不好呢?再想想社会上有多少人默默无闻地辛勤劳作,为我们提供了从衣食住行到精神生活的多种需求,我们不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吗?想想这些也就可以释然了,作为民族文学翻译工作者,我们首先就要具有甘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的精神才对.

我觉得翻译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表演艺术,演员表演离不开剧本,文学翻译也离不开原著,但是同一个剧目,梅兰芳表演时的一招一式,一举手,一抬足,一个眼波的流盼,一句唱腔的抑扬,一个台步,一个水袖,就与别人不同,这就是功夫,这就是高超的艺术.我觉得我们搞民族文学翻译还有一比,翻译文学作品很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孕妇很辛苦,很难受,很受折磨,但同时又很兴奋,很喜悦,很幸福,不过能否孕育出一个既健康又漂亮的宁馨儿来呢?这就要看父亲一方的遗传基因如何,同时也要看母亲一方是否能给胎儿足够的营养,与母亲一方的遗传基因也有很大的关系.父亲一方的遗传基因就是原著要优秀,母亲一方的营养及遗传基因就是译者的修养,只有这两方面的因素完美的结合,译出的作品才是一个健康活泼可爱的孩子.


译者的水平包括对两种语言的掌握程度,自身修养,对历史、地理、民俗、宗教、社会生活阅历等等多方面的知识,还要有悟性、才情和灵气,当然也还要有认真、耐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不耻下问、一丝不苟、虚心学习、永不自满的态度.

那么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虽然有无数的提法,但概括以最简洁的还是严复的“信达雅”.

信――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达――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范;雅――有文采,有感染力.只信而不达,使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信也无从实现.如此前发生过的将“两点论”译成 “冒号论”.只信达而不雅,算不上是文学翻译.起不到感染人的效果,味同嚼蜡,过目而忘,引不起共鸣.鸠摩罗什论佛经翻译时尚说“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何况是文学作品的翻译.只达雅而不信,则是创作而非翻译.我主张翻译民族古典作品、经典著作时应力求融经典的文献性与艺术鉴赏性于一体,信是重中之重,一般作品则三者并重.

一、 民族文学翻译与外国文学翻译之异同

民族文学翻译与外国文学翻译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我们也有与他们不同的地方,有共性也有个性.

(一)总的说来,要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有很多,人们抱着赶着译的作品不是历史上的名著就是诺贝尔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优秀的原作给译者奠定了一个稳固的地基,而我们虽然在新的形势下民族文学创作日益繁荣,因本民族母语创作的优秀作品正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但至少在短时期内,可供我们选择翻译的余地不像他们那样大.

(二)外国文学翻译的队伍比较庞大,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也已经历了好几代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英法俄日等大语种,他们的资料全,可参考查阅的东西多,而且不少译者懂多国语言,可参考多语种的译本.

(三)他们多属“进口翻译”,即由中国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因此他们在汉文表达方面比较能运用自如(当然这并不是只要外文好,中文也不错的人就都能搞文学翻译).由中国人将中国文学作品译成外文的“出口翻译”仅属个别现象.将外国文学作品由中国人译成另一种外文的“转口翻译”,则恕我孤陋寡闻,尚未听说.而我们已有一批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翻译家能将自己民族的作家、诗人用母语创作的作品翻译成汉文,甚至他们可以直接将乌兹别克文、塔吉尔文、柯尔克孜文等同属一语系但仍有不少差异的文学作品直接译成汉文.

(四)外国文学作品读者面广,经济效益较好,印数多,码洋高,较受出版单位欢迎.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怪现象,突击抢译、分头伙译(不属正常的合译)、代译,出现了不少粗制滥造,舛误而出的译本,抛弃了老一辈翻译家严谨审慎的译风,不少译著是装帧精美、印制考究,但经不起内行人对照原文审读,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败坏了外国文学翻译的名声.之前的鲁迅文学奖翻译奖空缺就反映了这一事实.这种风气目前尚没有波及到我们民族文学翻译界来.但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随着党和政府对民族文学翻译重视程度的空前提高,民族文学翻译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不断改善以及种种扶持、奖励措施的出台,我们也应提高警惕,防微杜渐,切勿忽视了每一个必要的把关的环节,以免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我们大家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费了很多的心血译出的作品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时或出书后,发现有印错了或被改错的地方,这时让你像吃苍蝇一样难受,而你又无可奈何,这是对译者个人而言.对社会呢?败坏了读者的胃口,使读者误以为原来所谓的民族文学精品名著也不过尔尔,这就不仅是经济上、物质上的损失了.所以我们作为民族文学的译者(包括组织者和出版者)在对待发表和出书的问题上,始终要抱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审慎态度,因为白纸黑字印出去了是无法收回的,这是不能不说的题外话.

(五)我们民族文学翻译与外国文学翻译的不同之处还有非常重要一点是本民族的文学翻译家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了,他们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特质、审美情趣等等了如指掌,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又长期生活在民族地区,亲身体验到社会变化、社会发展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和冲击,加之他们自幼学习了汉文化、汉语,娴熟地掌握了汉文与本民族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他们特别适合于做“出口翻译”.

(六)翻译当代文学作品,他们和作家、诗人生活在同一地域,本来就是朋友,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互相切磋、互相探讨、互相带动、互相促进,这一点也往往是外国文学翻译家难以做到的,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学翻译非常有利的一个客观条件.

二、关于民族文学翻译的“诀窍”和“技巧”

有没有关于文学翻译的“诀窍”,只要一掌握它,立刻就能出高质量的译作?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是没有的,正如古今中外,没有一位大作家是通过阅读了《文章技法》、《作文诀窍》之类的书就写出了不朽的名著来的,但是文学翻译的章法和规律应该还是有的,是可以借鉴的,譬如在动笔前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原著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作者创作时的心态,作者一生中前后有无风格变化等等,这些都有助于翻译时对原作的把握.正因此文学翻译是一种高难度的艺术再创作,归根结底,最后还是要取决于译者各方面的常识与修养.而要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就要不断地学习,干到老学到老.常言说“勤能补拙”、“熟能生巧”,还要多进行翻译实践,并在实践中善于勤于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各人有各人的情况,“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冷静、客观、有针对性地摸索出自己特别需要注意和加强的地方,善于这样做的人,进步就会快一些,建议大家最好做“翻译笔记”,译完一篇作品,把心得体会、经验教训记上一笔,遇到过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等等,这样坚持记下去,日后会有大用处.

总之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分辨鉴赏能力、领悟体验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翻译的步骤――我的笨办法

(一)领悟作品整体的思想内涵和风格.

弄清作品要突出的中心思想内涵是什么?(包括隐在字面背后想要表达的思想),作品的风格是典雅的还是民间化的?是直抒胸臆 、奔放的还是低回委婉、含蓄蕴藉的?了解作者的身份,创作时的处境和心态等等,以便定下一个基调.例如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就大不一样,前者体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气魄和胸襟,后者表达的是境遇坎坷却自尊自爱的文人的风骨.又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与唐代杜牧的七绝《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同样是写秋天的景色,可是在两位诗人的眼中是截然不同的.由于作者创作时的心态不同,因而作品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意境也就迥然不同了,就是同一位作者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风格也会有别的.如鲁院复印发给大家的拙译维吾尔族老诗人的《月夜》和《重温穆塔里甫的诗》风格就大不一样,前一首的舒缓抒情与后一首的慷慨激昂形成鲜明的区别,所以把握好原作的基调是很重要的.

(二)摸清每一章(节)在整体中的作用,是起承前启后的作用还是起转折的作用?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还是一起一伏、一张一弛的关系?前后的逻辑关系是什么?诗眼在何处?如维吾尔语的《月夜》一诗中诗眼就在最后一句上,前面都是写的景色,最后这句“这就是我永远看不够的祖国土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因之而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三)弄清每一行(句)、每一个词的含义,特别是在这个语境中的含义.文学语言,特别是诗歌语言与辞典上的释文往往不同,要注意词义的引申和外延,词义的色彩,褒贬或是中性?别以为两个词没弄清无伤大雅,搞不好问题就出在这一两个词上,例如曾经有一位论文写得很漂亮的维吾尔族翻译家在翻译老的诗时把“蚂蟥”没弄清误译为“蚯蚓”,意思就满拧了,所以决不能大意.

(四)掂量汉语用什么形式表达,要不要照顾原诗的格律和形态?例如是穆罕麦斯还是自由体?如果是“吐尤克”,则不必费神徒劳地去寻找能与之相匹配的多义词做韵脚 ,虽然汉语也有许多多义词,但要找到适合表达与原作完全相同的某一个多义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中其多义词不可能是完全重叠的、一致的.翻译时的原则是力求神形兼备,做不到时宁求神似,不求形似.

(五)选择韵脚的用词.例如五行中有三行、四行中有两行可用此韵,那就再琢磨剩下的那一两行,基本上可空下以此为韵了,押韵要力求熨帖,千万不能削足适履,违反语言习惯.

(六)初步方案列出,哪怕它不像诗,但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基本符合原作了,再反复琢磨修改使之成诗.有时也可先放一放,有时躺下想一想,就忽然灵机一动有了,万一正面表达不行,也可采取迂回或从反面来表达.如“这个比那个白”也可以译成“那个比这个黑”,最后总会找到一条出路.

(七)译出后自己反复朗读几遍,看看有没有不顺或绕口的地方?有没有词不达意的地方?有没有节奏不和谐的地方?有没有与整体风格相悖的地方?有没有连自己都觉得勉强的地方?如果是小说中的对话,还要注意是否符合口语习惯?是否与说话的人身份相符?等等.如在审订《极乐智慧》的汉文全译本时,将“侦察兵”改为“斥侯”即是一例,因为《极乐智慧》是古典文学作品不应出现现代的军事名词术语.

(八)有时上一行中的内容较多,下一行的内容少,这样译出来一句太长,一句太短,也可以将两行糅合起来重新组合,或挪一部分内容到下一行中去表达,原则是不影响原义,必要时也可上下两行颠倒过来译,甚至整个四行诗糅合在一起来译,原则同上.

这八个步骤可归纳为鉴赏、品味、消化、再现(或重塑)八个字.

四、所谓“技巧”问题

汉族古典诗歌与维吾尔古典诗歌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都积累了不少各具特色的结构技巧和修辞技巧.如汉文诗中的藏头诗,文诗,险韵诗等等,作为诗中的运用多义词的不同含义做韵脚的“吐尤克”,以阿拉伯字母代替数字来表叙回历年份以及三十多种修辞技巧等等.这些所谓的技巧大多是在翻译时无法移植入另一种语言的.例如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杨柳既指杨花柳絮,又指代革命烈士杨开慧和柳直荀.这杨柳二字翻译成任何另一种语言时都难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词语,所以我说是不可移植的技巧.文诗正念倒念都是诗,如王融的《春游》:“池莲照晓月,幔锦拂朝风.”倒过来“风朝拂锦幔,月晓照莲池.”袁枚的《随园诗话》中记载的一则限用险韵“阶、乖、骸、埋”作催妆诗(贺新婚的诗):“裴航得践游仙约,簇拥红灯上绿阶.此夕双是成好合,百年偕老莫相乖.芝兰气馥香为骨,冰雪心清玉作骸.更喜今宵明月满,团圆不为白云埋.”以及许多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中所记载的给某贵夫人的贺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个儿子会做贼,偷得蟠桃献母亲.”等等之类的技巧,我认为这都不是作诗、译诗的正道.咱们没有必要去为此花费心思.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助谈资的一桩轶闻而已.这些都是些狭义的所谓技巧.广义的技巧有没有呢?那是有的.如前面所引杜甫的《月夜》,他不讲自己如何思妻儿,却说妻子在月光下倚在窗前思念自己直到夜深露凉.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类的技巧都是可以学习的,也是可以通过翻译移植的(虽然李诗中的“丝”与“思”翻译时无法兼顾,无法向译入语中移植),但是像汉族民歌中的“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攀槐枝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这种移花接木的技巧,维族民歌中“谈枝条,道枝条,讲的是沙棘的枝条.诉不尽、道不完的是,我恋人的烦恼.”的这类比兴手法和技巧,谈恋人的烦恼像横七竖八的树枝一样多,一样纠缠在一起,则完全可以在译文中好好体味并加以表达,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民族文学翻译十忌

(一)忌不加选择、来者不拒.

最好选择自己喜爱并为之激动不已的作品来翻译,这样它就会调动你的和全部智慧,一门心思地去译好它.同时也尽可能选择与自己风格相近的作品来译,甚至选择一两位你喜欢你了解的,有创作潜力的作家、诗人与之成为终身莫逆之交的好友,这样你译起作品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但是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尤其是当你小有名气之后,找你翻译的人纷至沓来.有时碍于情面,勉强应承,这样就很难出真正的精品译作.

(二)忌囫囵吞枣、望文生义.

我过去总是要把原作中的每个词都弄明白才下得去笔,但有时也由不得你,我最近翻译过一位老友的关于丝绸之路的长诗,其中提到撒马尔罕的一处名胜古迹,我遍查不得,曾去电询问也不得要领,作者又未加注.后来才知是一处地名,而我望文生义,在译稿中将其暂译作“波比夫人的封地”,因原文“威孜尔斯坦”中的“威孜尔”是“宰相、大臣”之意,“斯坦”是“地域”之意.其实据他后来说这是一个地名,该地除有波比夫人的故居府第外,周边还有宏伟的清真寺及经学院等古老建筑,是一处名胜.这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对这篇译稿我就始终忐忑不安,迟迟不愿拿出去发表,这也是一次痛苦的教训.

(三)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很好掌握原作的风格,例如铁依甫江的《报告迷之死》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真诚的教条主义者,他不分场合,喋喋不休地搬弄正确的废话,自以为是突出政治,这是一个迂腐的好人,结果四处碰壁,弄得自己狼狈不堪,落得个悲剧的下场.这个形象是维吾尔诗人特具民族幽默性格的创造.所以在翻译时就要掌握好分寸,不能把他丑化成居心不良的坏人.著名诗人公刘评论说“这个人物完全有资格进入我们多民族文学千姿百态的肖像画廊.”

(四)忌生吞活剥、不加消化.

翻译一件作品时一定要细细咀嚼原作,体悟作者创作时的心态.例如我在翻译著名的维吾尔学者老诗人、作家A.T.乌铁库尔平反复出后所写的“生命的大半已无谓地过去,像黝黯的峡谷悄无声息.繁霜已同时覆盖了须发,还能否留下点不来的踪迹?”他在特殊年代,遭受了不少折磨,但他并不抱怨,复出后为《突厥语词典》、《极乐智慧》的现代维语翻译做了大量工作,还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及叙事诗《喀什之夜》,这首小诗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渴望为祖国作贡献、奉献余生的渴望.但是他是一个谦虚谨慎的长者,所以翻译时我很注意用词,说前半生是“无谓的”而不是“毫无意义的”;说“不灭的”而不说“不朽的”,我觉得这才更符合作者的本意.生吞活剥,不加消化,往往造成死译、硬译,只看字面,弄不好还会歪曲了作者的原意.

(五)忌一挥而就、不作推敲.

例如翻译古代作品,明明还是冷兵器时代,却把“箭矢”译成了“弹”(在维吾尔语中这两个概念是同一个词).又如“夙愿”这个词本就是“长久以来的愿望”,“凯旋”本来就是“胜利归来”,却往往出现“长久以来的夙愿”“欢迎战友胜利凯旋归来”之类画蛇添足的现象,还有我们常见的“寻物启事”,往往被写作“寻物启示”,甚至电视台的节目中还出现过“你家父”的笑话,叫人弄不清究竟是指谁的父亲,这种粗心大意是万万要戒除的.

(六)忌佶倔聱牙、疙里疙瘩.

诗既可阅读,也可朗诵吟哦,小说也可朗读广播,如果译为读起来好绕口,没有抑扬顿挫,不能朗朗上口,岂不为难别人?而且这样的诗句很难让人记住,过目即忘,岂不白费力气?

(七)忌做作之深、尽谈疯话.

有些现代诗,说实话我是看不懂,东一榔头西一棒,前言不搭后语,毫无逻辑联系,让读者莫名其妙,如坠五里雾中,是否这就是高深?李商隐是朦胧诗的祖师爷,这叫含蓄、隐晦,但是这些诗句完全符合诗歌语法,而且很美,虽然跳跃,但仍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我想我们的译作恐怕也还是应该照顾到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语言规范和审美情趣吧.

(八)忌蓬头垢面、不作修饰.

作品译出后最好多看几遍,多改几遍,不要急于发表.尽量修改及贴切一些,整齐一些,得体一些,鲜活一些.就像出门去会见客人一样,不能不修边幅,蓬头垢面,那是不尊重客人,不尊重读者.同时也是不尊重作者,不尊重自己,要珍惜自己的声誉.

(九)忌添油加醋、自作主张.

翻译毕竟是翻译,不是自己的创作,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作者,即使别人要求你这样做也不行.这一点我有过深刻的教训,打倒“”之后,《人民文学》约请克里木霍加写了一首《春的赞歌》,译出后约稿编辑要求我再“润色”一下,“艺术加工”一下,“再增加一些词句使之更有气势,更具感染力.”我当时年轻气盛,加之与原作者是老朋友了,当时他又远在新疆,通讯工具也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就大胆地增添了“鲲鹏展开了垂天之翼,让春天降临了神州大地等”之类的词句(我已记不清还有些什么了),这首诗发表后有人对照维文刊物上的原文问克里木霍加,弄得他很尴尬,他后来说我,“我的诗偏重于民族风格,这诗你译得太典雅了,背离了我的风格.”我也面红耳赤,无话可说,可见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蠢事.除非你说服了作者,请他修改了原作,取得了他的同意,例如我今年译已故伊不拉音穆提义先生的一篇论文,其中谈到敦煌研究所的所长张书清(译音),我查遍了资料,敦煌研究所所长,包括后来的敦煌研究院院长,在那些年代都是常书鸿先生,他前后任职的年代都查到了,我告知了他的女儿(也是这部论文集的整理者),征得同意后我才改的.

(十)忌偷工、减料、敷衍了事.

要么不译,译了就要认真对待,尽量把它译好.等着要、催着译的东西最好不接,因为这样很“危险”.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譬如察哈台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古代突厥文的作品,我不懂,就不敢译,除非有真懂的同志帮助我用现代维语解释清楚,才敢下笔.不懂装懂,什么都敢接,那是很危险的.

六、关于深入生活,扩充知识面

作家需要深入生活,译者其实也同样如此.因为你在文学翻译中会碰到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东西以及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你没见过,经历过,就很难表达得准确无误,齐白石画虾,他就仔细观察过虾的,所以才画得活灵活现.我虽然多次去过新疆,到过乌鲁木齐、伊犁、喀什,但我从未去过和田,没有见过手工织地毯、壁毯.所以在译《织毯姑娘》这首诗时就遇到了困难.译得不顺利,不传神,尽管我都八十岁了,经历的生活和见过的世面也不少了,但是说实话,我觉得自己欠缺的知识太多了,不了解、不懂的东西太多了,我真希望能有机会到南疆农村去深入生活,增长知识,学习群众生动丰富的语言,可是这么大的年纪,谁还敢安排你去呢?所以大家要趁年轻,尽量深入生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尽量扩大知识面,有些与你日常工作生活无关的东西说不定哪天就碰上了,到翻译时就不像我这样作难了.当然知识是无穷尽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可别像我这样像个“科盲”,一定要与时俱进.

七、关于向经典学习、向民歌学习

不论是汉译维,还是维译汉,作为少数民族的文学翻译家,除了深刻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之外 ,必须深入地学习汉语和汉族文化.汉文化是非常博大精深的,汉文的典籍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翻译诗歌必须多熟习一点汉文的古典诗词,因为其中蕴涵了许多丰富的营养,我仅就语言这一点来讲.不要以为有文采就等于辞藻华丽,这完全是两码事.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己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以及陆游的《沈园》:“城上夕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楼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这两首都是凭吊亡妻的诗作.语言都非常朴实无华,十分的口语化,但是感情却无比真挚深沉,因而能感人至深而流传千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说译诗要有文采并非追求辞藻的华丽,极普通极常见的一般词汇用好了,也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关键是必须感情真挚、形象生动.

维族民歌和汉族民歌中就不乏这类爱憎分明、感情炽烈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许多民歌都是在人民群众中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经过许多人锤炼加工之后的精品,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学好了我们翻译起来就可以避免“学生腔、翻译腔”,就生动,就传神.

我强调的是不要单纯追求辞藻的华丽.但这不等于说不要锤字炼句,诗歌语言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口语.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如果按常规把“泻”字改为“照”字,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如果把“绿”改成“到”,那就平淡无奇,失去它的韵味和风采了.据说王安石在此之前曾试用过“到”、“过”、“入”、“满”等字,都不满意,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这句诗一下子就活了,生动了,丰富了.我们在文学翻译中也应该这样.要挑选最合适、最生动、最贴切、最传神的词语来表达原作的意境和神韵,译者对语言掌握的愈娴熟,脑子里的词汇愈丰富,翻译时的回旋余地就愈大,译起来就愈得心应手,译文就愈准确、越生动,越具有感染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平日多下苦功夫,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一蹴而成的.一定要沉下心来,不能浮躁,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要勤于学习、学而后知不足.千万不要轻易自诩精通几种语言.我从来就觉得自己的维语是半瓶醋,直到现在我连汉字也没有认全.这绝不是故作谦虚,是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不论别人把你捧得多高,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能译好,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不能自满,要虚心学习,干到老学到老.

(作者简介:王一之,笔名王韬.江西赣州人.一九五○年后历任赣州团市委干事,民族出版社维文及汉文编辑室编辑、副编审、编审,新疆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首届理事等职务.)

类似论文

重视职高音乐教育,培育学生美的心灵

摘 要: 音乐作为对学生实施美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工具,它对职高生的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有着重要作用 重视职高音乐教育,培育学生。
更新日期:2024-6-4 浏览量:15166 点赞量:5126

李小燕震撼心灵是时装设计的范本

内敛、温雅是她做人的态度,人文、自然是她做设计的立场 虽然与李小燕初次见面在澳门服装节上,但我们绝不是才相识。
更新日期:2024-11-28 浏览量:145534 点赞量:31474

感恩教育催开心灵之花

感恩节如期而至,今年该和孩子们怎么度过这个有实际意义而又往往被大多数人忽视的节日呢?沉思之间突然想到。
更新日期:2024-9-27 浏览量:118760 点赞量:25427

用心灵流淌的清泉酿造诗篇

2009年5月,中外散文诗学会在张家界举办的“首届三星堆华文散文诗大赛”颁奖仪式上,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理事、重庆青木关中学。
更新日期:2024-5-27 浏览量:70431 点赞量:15860

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

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在自己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的心灵都有熠熠生辉的火花,每一名学生都在实现自我,每一名学生都在感受成功!在工作中,我关爱着。
更新日期:2024-10-4 浏览量:17337 点赞量:4751

心灵为向导

【摘 要 】笔者根据语文新课标中关于写作训练的要求,发现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规范。
更新日期:2024-11-14 浏览量:140055 点赞量:29245

心灵鸡汤还是葵花宝典

这些书的价值在于,能够让人得到情感上的体验、放松与适当的自我充电,相当于一个短期的浓缩培训 而一。
更新日期:2024-2-5 浏览量:7837 点赞量:2888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