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解疑·感悟”历史教学模式的

摘 要:“学贵有疑”,探索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质疑达到解疑的目的、掌握学习方法,拓展知识.

关 键 词 :质疑;解疑;感悟

“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将质疑的精神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质疑达到解疑的目的、掌握学习方法,拓展知识呢?在《文学的繁荣》一课浪漫主义文学一目教学中,我进行了“质疑解疑感悟”历史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质疑

1.课前质疑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往往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它可能是浅显的,是杂乱的,这时,教师就要从学生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筛选出具有共性、符合教材要求、富于求异创新的问题来进行探讨.如,在《文学的繁荣》一课浪漫主义一目课前预习中学生主要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什么是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以来的文学有哪些主要成就?英国诗人雪莱和拜伦创作风格是什么等问题.

2.课中质疑

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所提的问题大都围绕课文的重难点,相对较集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做知识归纳综合.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新知识和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地得到解决.如,在《文学的繁荣》一课浪漫主义一目的学习中,学生提出了这么几个问题:英国著名作家雪莱《西风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表现出哪一派别的文学特征?“冬天”和“春天”分别有什么含义?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从这首诗我们可以认识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有什么关系等问题.

3.课后质疑

往往教师所提的问题水准较高,有深度、有难度,这时解疑的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学生留有查找资料、咨询、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探寻、讨论,被动地接受就会变成主动地探求,独立思考加上团队的合作交流,就能使难题迎刃而解.如,在《文学的繁荣》一课学习后,结合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委员会的表示“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学生通过课后阅读莫言作品,提出了莫言是如何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的?如何让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等问题.

二、解疑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解疑.在浪漫主义文学一目的学习中,我主要进行如下解疑设计:

1.课前解疑

要求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完成知识铺垫,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阅读《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文学名著.

2.课中解疑

解问题1:《西风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表现出哪一派别的文学特征?


学生活动1:学生通过朗读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的著名诗篇《西风颂》,体会19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变化.诗句充满高亢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从而表现出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学生回答:情感:表达了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特征:表现出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解问题2:《西风颂》中“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有什么含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背景?

学生活动2:播放英国著名诗人拜伦、雪莱和法国诗人雨果的生平介绍及代表作品的核心片段,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诗句以明媚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比喻光明美好的未来,用冬去春来这一浅显的事理鼓舞人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腐朽中看到生机.

学生回答:(关 键 词 )含义:鼓励生活在黑暗社会的人们,不要放弃希望,要勇于与黑暗的现实斗争,迎接胜利的光芒.

背景(原因):失望、幻灭、不满.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品内容,总结特点,让学生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三、感悟

从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学情出发,通过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方法使历史活起来,强化历史学习的现实意义.如,在浪漫主义一目的学习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学生活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材料二: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2012年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表示,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解问题3:综合上述材料和分析,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学生回答:

关系:文学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又高于生活.

认识:世界文化具有多元性;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

设计意图:以人为本,利用本课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和现实人物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总之,通过《文学的繁荣》一课浪漫主义文学一目教学实践,我感到,“质疑―解疑―感悟”是一种可行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质疑是学习探究的前提,解疑是学习过程的关键,感悟是学习的升华,三者相辅相成,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

(作者单位 广东省珠海市第三中学)

类似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类型反思

[摘 要 ]按照教学系统的结构关系不同来分类,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和“。
更新日期:2024-6-7 浏览量:13728 点赞量:4302

“自学引导,当堂达标”历史教学模式

摘 要:“自学引导,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学、讨论、探究,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找出问题。
更新日期:2024-7-1 浏览量:15973 点赞量:5276

“互动式”历史教学模式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通过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以达到提高体素质,发展学生创造潜能的终极目的 把教与学这两个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使ă。
更新日期:2024-11-24 浏览量:143476 点赞量:30593

高中历史教材的改革中转变历史教学模式

摘 要:有效的实践性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显得极为重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与提高是创新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师要有效地促。
更新日期:2024-2-10 浏览量:33654 点赞量:9044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

【摘 要】新课程理念是指导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有助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本文立足于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现状,从互动。
更新日期:2024-5-9 浏览量:13283 点赞量:4368

初中历史专题教学模式实践探析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给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新课程改革拓展了历史的广度与深度,将历史中最具代表性。
更新日期:2024-2-4 浏览量:9218 点赞量: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