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政治,完整的中国

作为普通人,我们跟“信息产业部”相隔千山万水.不过,当我们撕掉“自然人”这样一个物理化的含混标签、对自身无可更改“网友”身份恍然大悟时,文前那个“千山万水”之喻也便不复存在.理由简单:既是网友,得上网吧?既要上网,谁能说自己跟“信息产业部”毫无关联?还想无视?太天真了.

当然,这不是说这本书是一部讨论“信息产业部”的书,而是想说,这部研究专著宏大阔大、至虚至幻,可它同时跟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我们每天辗转于座机屏、平板屏、手机屏,我们沉溺于微博里的惊魂时闻、微信上的狗血八卦,可关于互联网这个混沌迷人的江湖,我们知之甚少.

就像我们日常蜗居在五环以里四环以外那间逼仄两居室一窝一年,久而久之,我们便糊里糊涂把那里当成了北京――这当然只是打比方――北京怎么可能那么小、那么简单、那么纯粹?顺延此喻,是想表达,《技术赋权》就像“领路者”,它把我们带到离北京城最近的香山,它把我们带上山顶“鬼见愁顶”――在它的指引下,在山风肆无忌惮的呼啸里,我们第一次看见了一个身在其中多年却从未见识过的阔大的北京:既混沌,又优美,既妩媚诱惑,又光怪陆离等原来它才是真正的北京!


郑永年先生有关互联网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影响的主题研究始于2008年,可他有关“技术赋权”的研究主题,对我这种普通读者仍是个相当陌生的概念.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派理论家开始强调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政治进步、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前提”属性――说得更具体些,在面对时政的敏感度、参与度上,那些收听广播的家庭优于只能听大喇叭广播的家庭,同理,那些拥有家庭的家庭,比之那些仰仗鸿雁传书的家庭更热衷时政等如此种种,本书强调信息技术的发展是观念得以普及、运行的必要保障,是矫正信息不对称与政治不平等、促进公民意识养成和公共事务参与的必要保证――这也正是“技术赋权”概念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距离中国首次联入互联网的1993年不过才20多年,但20多年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同凡响.在中国一个近乎于全民皆网民的现实情境里,本书的诸多创见尤显重要――它不仅将互联网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且将社会科学中技术与政治相互促进、抵牾、互动、冲突等繁复关联无穷撕扯联系在一起――在它之前,近似的研究基本空白.

书中,借由对21世纪最大科技进步的“互联网”与中国的俯瞰式关照、详尽剖析,本书成为作者“解释中国”系列主题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在今天,回避“互联网”,回避政府权力和社会力量在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公共领域中的博弈对抗,回避互联网上此起彼伏、无限增量的PK、角力、混乱与清册、绝望与希冀,我们不仅无法还原一个完整政治,更无法洞悉一个完整的中国.

(黄集伟/文)

【一句话书评】

如果你只有时间来阅读一本有关中国互联网的书,那么这本简明扼要且可读性极强的书将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麦康勉(特大学中国问题专家)

从渐进的政治自由化中发生变革是中国更为现实的政权变革方案,这种观察不仅没有过时,而且随着这些新事物的发展进一步得到验证和巩固,因此,这就是《技术赋权》一书的价值所在.

――邱道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类似论文

苏维埃:国家形态的政治符号在中国缘何消逝?

【摘 要】“苏维埃”符号在中国建构过程中受苏联影响严重,过度强调阶级斗争与政权对抗,战争环境下拘泥于国家形态,局限了斗争。
更新日期:2024-1-6 浏览量:10446 点赞量:4518

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没有榜样

政治体制改革可以说是人类出现社会、建立制度之后永恒的话题 一个制度为适应时代需求应运而生之后,随即将面对新问。
更新日期:2024-5-9 浏览量:13009 点赞量:4229

公民社会是中国政治的新动力

一、核心概念 1 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由“civil society”转译而来,是西方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话语,其概念源远流长,伴。
更新日期:2024-11-7 浏览量:20441 点赞量:5827

2023看政治:全民共筑中国梦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
更新日期:2024-7-16 浏览量:93545 点赞量: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