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强:我热爱的马派艺术

朱强,生于1961年,辽宁沈阳人.国家一级演员,马派老生,梅团主演,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党支部书记,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之一.1987年拜张学津为师,198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师从尹月樵、迟金声、马崇仁、王世续、李甫春、杨韵青等.

他扮相俊逸,嗓音纯正,韵味浓厚.1987年、1991年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荧屏奖,1992年获全国青年京剧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2000年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

面面俱到马连良

采访中,朱强老师跟我说,有句老话叫“面面俱到马连良”,马连良的特点决定了马派艺术的特点.马连良先生是多才多艺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那么他的马派艺术也是全面的、宏大的.

其实,马先生的面面俱到与他的为人和学艺的经历密不可分.他8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学艺,原宗谭(鑫培),早年曾受萧长华、蔡荣桂的悉心教导,倒仓后以贾洪林为依归,在做、念、武打等方面刻苦自砺,并采取贾洪林低、柔、巧、俏的唱腔和唱法,后又师从孙菊仙、刘景然,嗓音恢复后又吸收刘鸿升、高庆奎的唱法,同时大量观摩余叔岩的演唱艺术,多方面的艺术营养丰富了他的表现能力与方法.他虽采众家之长,却决不停留在摹学具体演唱技艺的水平上,而是通过自己的消化与理解,提取各家的神韵,使一腔一字,一招一式,都显示出自己鲜明的特色.不仅演出新编马派剧目时如此,即使一般的老生传统剧目,凡经他演出,也必然呈现出马派的风格.马连良先生就是这样,严肃地对待自己的艺术,力图精益求精、面面俱到.

马连良的腰腿幼功极好,年轻时曾唱过《连环套》《广泰庄》这类的武戏,脚底下干净利索.朱强的恩师张学津曾这样评价马先生:“他是把唱、做、念、打,身上、脚下、表演集一身的全才表演艺术家.按翁偶虹先生的评价:‘马先生的平均分最高.’按现在的说法,先生是五项全能冠军.”

众所周知,马派是京剧老生行当的代表之一,所以“唱”就成了不容忽视的一面,而这一面,马先生一样做得十分全面.马连良的唱,很多的戏迷是欣赏他那俏皮流利、舒展明爽的唱腔,很少提到他那圆润醇和的嗓音.实则这两者之间,是辩证的相辅相成.也就是说,没有圆润醇和的嗓音,就唱不出俏皮明爽的唱腔;而没有俏皮流利、舒展明爽的唱腔,也体现不出来圆润醇和的嗓音.所以说,马先生仅就唱上,就唱出了辩证哲学的意味.

此外,马先生在扮相之美上也讲究面面俱到,终其一生去追求.在他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创造了形式轻薄而质地沉重的髯口,删繁就简突出双龙的王帽,朴素大方色泽沉稳的斓衫,为了色质适度而改用毛料制作的褶子,使之更加,突出文皮武骨身躯的箭衣蟒,突出老练雅秀性格的宫衣蟒,突出仙风道骨的鹤瞥,突出驾驭造化的法衣,突出廉吏亮节的绒纱帽,突出侠士高风的绒罗帽,标志释垂小吏的老生圆纱,区别生末行当的二萄髯等

马先生追求美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在个人的唱腔和扮相上,他还讲究团队美,在舞台上得有一棵菜的精神,即红花绿叶相得益彰.为此,他不惜高价,聘请最好的配角.在私营班社时,马剧团都发理发费,所有演员上场前必须理发.对同台的演员要求做到“三白”——白护领、白水袖、白靴底,连龙套也是如此.


马先生对艺术的精益求精、面面俱到最终成就了马派艺术.人们都说艺术是众口难调的,但马派艺术却做到了雅俗共赏,备受戏迷们的青睐.

谈马派的潇洒

朱强老师说,马派的艺术风格概括起来就是:美、帅、巧、俏、潇洒、飘逸、干净、完美、全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潇洒,而潇洒不是说表演起来动作轻浮、随意,而是指发乎自然的表演.

要说在舞台上表演得自自然然,马连良绝对是佼佼者,他能自由地游弋于戏里戏外,表演出来给观众的感觉是——马派艺术真的很潇洒.例如《秦香莲》中秦香莲一段“琵琶词”的唱,干坐在旁边饰演王延龄的演员,时间一长就会觉得有点难受.但马先生不会,他会一会儿捋捋髯口,一会儿瞟瞟陈世美,仿佛人在戏里,其实他还轻轻地给张君秋饰演的秦香莲拍着板儿呢.要说马先生游弋戏里戏外的能耐有多大,他有一个“毛病”最能体现——他爱和同台的演员小声聊天.有一次他和李多奎同台演出就聊上了:“二哥,今中午吃的什么?包饺子?什么馅的?”害得李多奎把张嘴要唱的戏词给忘了.

有人说京剧是注重形式美的艺术,但其实京剧是写意的,关键还得看谁来演.是然与自然是演员与表演艺术大师的差别,前者只能继承发扬,而后者可以开宗立派.

《画龙点睛》继承了马派的精髓

朱强说:“马先生留下了很多的戏,他特别爱创作,把过去很多即将失传的老戏丰富了;把一些折子戏,加头加尾改编成一出完整的剧目.例如,马先生曾把一出地方戏《淮河营》和京剧老戏《盗宗卷》结合在一起,加入历史背景和开头结尾,最后创作出一部新戏《十老安刘》.他还请过陕西地方剧团来京演秦腔《春秋笔》,然后他剧本,自己编唱腔,设计服装,有了现在的马派名剧《春秋笔》.”

我想一个演员到了马先生的境界,可能已不满足于在舞台上的鲜花和掌声了,拯救剧目、创作新戏成了一种更大的责任和乐趣.朱强说:“马先生创作新戏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既符合市场需要,题材又具有永恒意义,随时拿来都能演,而且很受欢迎.”

1990年,北京京剧院创排的新编历史京剧《画龙点睛》恰恰继承了马先生的创作精髓.

这是马派第二代传人张学津的代表作品.该剧原本是山东吕剧.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看过此剧后,推荐给了张学津先生.这部戏讲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整饬吏治,惩治,,举贤任能,励精图治的故事.剧情曲折,起伏跌宕,充满了浓郁的人性和人情.《画龙点睛》最终摘下首届文华大奖.

“是老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人性则是艺术永恒的主题.这就是《画龙点睛》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它是一部能够传承的戏,能够吃饭的戏.”朱强最后说:“这出戏是靠演员唱、念、做来表现的,而不是像现在一些大制作的戏,依靠宏大的布景,反而使演员显得很渺小.《画龙点睛》演了20多年了,经久不衰,观众依然喜欢,我也希望马派今后能诞生更多这样好的新戏.”

类似论文

陈派艺术的传人

书画是中国特定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体现中华精神和美学传统的民族艺术 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数千年代代书画艺术家的不懈努。
更新日期:2024-3-10 浏览量:41850 点赞量:9490

武派传人的艺术人生

编者按:这组图有点特殊,是淮剧泰斗武丽娟老师八十华诞武派剧目演出时,中华舞蹈网摄影记者郑新老师为其义务拍摄的集锦 “为这位。
更新日期:2024-8-9 浏览量:15331 点赞量:4299

走进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

圣马丁艺术学院位于英国伦敦,它被誉为英国创意产业界最闪亮的明珠之一 该学院为时尚界输送了世界顶尖的艺术设计人才,成就着当。
更新日期:2024-1-19 浏览量:19869 点赞量:5471

艺术大奖哪家强

以前奖金可以为艺术家提供莫大的帮助,奖项可以给艺术家提供不曾有过的机会,但是在今天,奖杯和奖金都。
更新日期:2024-6-6 浏览量:11723 点赞量:3335

纳比派的绘画艺术

摘 要:本文从介绍纳比派的概况入手,分析了纳比派在油画史上的重要意义,全面探讨了纳比派的绘画审美特点,肯定其。
更新日期:2024-3-27 浏览量:44342 点赞量: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