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传统与现代的视觉艺术

纵观现代艺术的历史进程,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交叉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由此而产生的新角度、新方法、新理论也给已有的相对封闭的各艺术系统带来了发展变化的生机.尽管不同的艺术系统决定了不同的美术致思及结构行为,从而形成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但是,寻求跨不同文化或门类学科的艺术的共同规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独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平面设计是在现代艺术和工业设计互为交错影响的特定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它设计理念的着眼点和依据是现代科学水平、技术水平、材料水平和现代人的消费水平、审美水平.在传统与现生频繁碰撞、交流、沟通的今天,本文选择了将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进行一系列的对比和分析,寻找其模式、结构的共通之处.将书法艺术能为平面设计所用的原理和元素,应用到平面设计中.

一、文化背景与美学特色

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是东方艺术中,时间最悠久空间最阔大的艺术形式之一.书法艺术的惊人之处在于集中表现了文字的内涵和形式,是一种集诗词文赋,笔墨情趣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它虽然以笔墨二者为最直接最主要的创作方式,但却是以造化自然的氤氲气韵为指归.因此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独创的一种艺术,是中国哲学、东方文化与华夏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

平面设计是一种研究抽象美学的艺术,其内容着重于抽象几何元素的分析组合与形式构成,其养料摄取源于西方现代设计与西方艺术.它是通过研究概念元素点、线、面的组织形式(对称与平衡、韵律与节奏、重复与近似、渐变与突变等)形成新的视觉形象,并通过新的视觉形象传递特定的形式意蕴如:节奏、韵律、对比、统一、虚实等的过程.是一种从语言符号到艺术形象再到艺术意蕴的多层次复合结构.

由于民族文化之生命情调与哲学智慧的不同,形成了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与中国书法艺术之间的美学情趣的不同.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所推崇的是比例、形式、秩序,而中国的书法艺术不断追求的是气韵、品位、意境.现代平面设计艺术及其美学理论是建立在“数――科学”的思考上,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则是建立在“道――自然”的基础上.如果说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是立足于“感觉”的表现与传达上,那么中国书法艺术却注重在“心性”的表现与传达上.所以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是以视觉元素的组织构成来表现,而中国书法艺术却是以空灵透脱为最高境界.

自1980年代,中国书法艺术开始对部分平面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和风格产生影响,使他们认识到设计已经不是过去单纯的设计,而是更多融入了其他艺术形式.各艺术门类的相互碰撞、互动、共享的过程,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于是,设计师们开始注重对中国书法艺术这种民族文化底蕴的发掘和本土意识的确立,同时将这种古典情愫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发展演化出新的设计风格.

二、造型元素

在平面设计这个富于智性美的视觉体系内,纯粹而又基本的造型元素主要是点、线、面,它们犹如音乐中有限的七个基本音符那样,一旦被谱成乐曲就魅力无穷.而从某种角度看,中国书法艺术也是在平面的材料上表现静止的抽象形态与节奏,它以点线为构成形式,以延展的方式按一定秩序构筑空间,每一个书写出来的文字的笔触都具有一定的美学含蕴和意味.因此,点、线、面无疑也是书法艺术的构成元素.

1.点

现代艺术家们的理论研究表明,点在平面设计的运用中非常有趣,它是一切形态的基础,也是造型要素的最小单位.不同于几何上非物质存在意义上的点,从造型意义上来说,点首先是可见的视觉形象,具备其形象及大小.点的形状是多样的,无任何限定的,既可以是规则的圆、方、三角等几何形,也可以是随意自由和偶然产生的点的形状,点的大小是有限度的,超越限度将会失去点的性质成为“面”.因此,点的确定是由点与环境空间的对比决定的,关键在于点在空间中所占的面积是极少的.因此,如何成为“点”的,不在于它的形状,重要的是保持着点是细小的单位的性质.点作为平面构成艺术的设计要素,神奇而又迷人,蕴藏着无限美的可能.

而在中国书法艺术中点的美,常常是从汉字中被抽象出来才会更集中更清晰.如果我们把点作为传载字义的符号来看,点则只是构成一个字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把它当作艺术品来观看,它就充满来自艺术方面的内在意义.对于中国书法艺术家来说,字形是领先书写的运动状态来实现的,而不是根据字形机械的复制.因此书法创作表现的是一种从预先设计好的制约性中解脱出来的运动痕迹.它是在笔与纸面相互接触及分割空间形式的运动中所形成的平、转、提、按、捻等笔致,从而赋予点以有机的运动状态而不是静止的或机械的几何形式.并且在生动的移动中形成快慢、方向、节奏等,强烈表现出某种意味、情绪与作者的个性.

从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可以将每个字都看成一个“大”点,而忽略其笔画,尤其是当我们从整体的角度观察一幅作品的时候.这些“点”化的字,随着书法家的经营安排,形成了整体的点的分布效果.有的书法家有意加大字距、行距,同时收敛笔画,使字收缩为“点”型,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结体妍紧”的用笔、“布白疏朗”的章法加大了字的“点”化感,产生了朗润秀致、字字珠玑的艺术效果.

平面设计作品中的点是在数量和比例中表示着音乐式的和谐,以“和谐、秩序、比例、平衡”为美的高标准与理想.而中国书法艺术的点,却可以让我们看出庄禅精神、魏晋风度、玄儒情境这样一个文化情境下所形成的诸如简远、洒脱、平淡、疏散等美学特色来.

设计师们将这种古典情愫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发展演化出新的设计风格.如靳埭强先生设计的海报“永字八法”,就完美的将中国书法艺术的点的特色融入到平面设计中.“永字八法”是以永字点画写法为例,说明楷书用笔和组字的方法.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横、竖、钩 、提、撇、短撇、捺八划,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内容.靳埭强先生将这些笔画拆分开来,每个笔画在海报中就成了一个独立的点,从构成形式上来说,点在画面中具有张力的作用,点在画面上位置不同,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靳埭强先生,将这些书法元素的点巧妙的安排在画面中,并用淡淡的水墨痕增加点的层次,同时与画面中用细小文字排列的虚线相呼应,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这套海报设计作品具有西方的现代感、理性、动态和力的表现,从点元素的个性上来看,这些笔画体现了书法艺术点为侧、横为勒、竖为弩、钩为、提为策、撇为掠、短撇为啄、捺为磔的笔致节奏,使这套作品又兼了含东方的静虚、形神、和谐及温柔.


2.线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视觉形态设计中的线有丰富的变化和强烈的表现力.它可以是轮廓、边界、情绪、轨迹,也可以是方向的延续.有着丰富的表情和敏感的神经,可以带来不同的情绪表达,或高亢、或低迷、或流畅、或含蓄.而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线,则遵循着可以形成富有生命含义的曲、圆、涩、疾等有机形式的原则.书法的笔画大都是“线”形的,如:“横”、“竖”、“撇”、“捺”等.“线”型的笔画有很复杂的书写技法,起笔、行笔、转笔、收笔都有很多变化,产生了丰富的形态效果和表象意味.比如:隶书的“蚕头燕尾”、“波磔”;楷书的“银钩虿尾”;传统笔法“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等等形态.同时这些“线”画又通过穿插、连接、聚散、斜正等变化形成了变化无穷的形式感和结构形态.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说:“一个美的身体的形式是曲线条决定的,这些线条经常改变它们的中心.”书法作品通过各种形态的线,可以表达出诸多情感,能给欣赏者以不同的感受.如颜真卿楷书中敦厚绵劲的线条给人以“宽衣博带”、“庙堂君子”之仁厚君子的感觉;王羲之行书的内敛劲挺、笔法精妙的线条给人以翩翩挥洒、雅量高士的形象;柳公权呈现的劲挺沉快、瘦硬嶙峋的面貌,则有玉树临风、清迈高古的感觉;怀素草书的奔放无拘、大开大合的线条表现出的放荡不羁、纵横挥洒的豪情等等等线条表现的个性张力是极显著的.理论上讲,“线”的形态组合变化是无穷尽的,千百年来,无数的书家正是在不断尝试这些组合变化,创造自己的线条风格.而不同的书体,也呈现出各自典型的线条特征:楷书――厚重的线;魏碑――方折的线;行草书――或纠结盘桓的曲线、或纵横开阖的长短线;篆书――粗细均匀、整齐划一的曲线.可以认为,书法艺术是典型的线条艺术,线条是书法艺术生命之根本所在.另外,书法发展过程中,由于快速书写的要求,书写中出现了“连带”用笔,产生了行草书.“连带”并不是字的本身笔画,这种“连带”笔画线条加强了字与字的联系和呼应,使每行字有机生动地联系起来,形成了“行气”.书法家处理字与字、行与行的位置关系即“布局”,产生了行列的线条感,实际上,这些线并不存在――是由字的排布趋向所造成的视觉流动和形状的延伸而产生的.

另外,中国书法是墨气充盈的艺术.这一笔墨迹化的神秘意味使其成为独具魅力的东方意象.水墨虽无颜色,却是无所不包的色彩.它往往能以黑白、干湿、浓淡的变化,造成明暗远近、水晕墨彰的艺术效果.正因为墨法与笔法的完美结合,人品与书品的交相辉映,使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线的艺术”与道相通,从而显现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的奥妙,一线之墨,流贯之气与虚实之境.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论家们从线条浓、淡、干、湿的微妙变化中追寻线的内在精神性和潜在的无限可能性.他们把艺术的意义和目的投回到线条本身的、独立的、自为的价值上来.于是,线条在书法大师的笔下,显得紧张而又敏感,它们飞快地,本能而且连续不断的流动飞转着,暗示出一种跃然纸上,不带模仿目的的主观情调.

在平面设计艺术中线的设计,关键在于把握线形态的性格表现,通过改变线的粗细、长短、疏密、方向、肌理、形状或线型组合创造线的形象,表现不同线的个性,反映不同的心理效应.如果借鉴中国书法艺术线条的腾挪转换、推拖捻拽则可以更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不可言状的心灵极致与生命的律动节奏.这一线墨痕不仅成为书法艺术的经脉神髓,也能让平面设计艺术的心灵感觉随线条搏动、震颤,性情、心绪、气质亦沿此一线墨痕而流露宣泄.

3.面

面在平面设计艺术中属于另一种重要的造型要素.面有充实的块状魅力和丰富的表情特征.它在设计家造型意识的支配下可产生出无限种具有设计意义的面形态来.正如线的变化能表现出许多耐人寻味的情感特性一样,从特定的构成方式中我们也能充分感受到面形态的性格变化.如以面形态为主体,并将之作出大小变化和疏密有致的群体构成.在这种场合下,面的单纯性和有机性可使作品呈现出简洁、明了的审美性格;面与面通过构成设计向立体和空间状态转化,经过转化的面形态充实、有力,且富有厚重的性格特色;避开孤立状态,以群构的整体力度将画面的组合形式向纵深发展;而面的进深处理能把美的焦点集中到作品的中心位置,使之产生一种内敛的性格之美;在二维平面上将面形态作出具有三维空间感的拉曲,产生一种抽象奇趣的空间感;还可以将平面构成中的其他要素(点、线)作出面感安排,使面产生一种虚幻、朦胧的美.

书法艺术是一种以汉字为表现载体,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线条造型艺术,书法美的基本条件,是将富有生命意味的线条,按某种方式进行得当的安排,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节奏、韵律和内在精神气质.这样看来书法艺术与“面”大概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书法里的“面”的形态是由字排列而造成的,即章法布局.虽然,字行排列不可能像平面构成可以连续、紧密的排列线条――甚至形成“平涂”的块面.但是书法的面形态与设计的“面”还是有很多的相似,它集中体现几种样式:楷书――布局突出平行与垂直方向均匀排布形成格状面;行书――垂直方向连贯、水平方向拉开行距的处理形成竖条状面;隶书――加大字距、紧缩行距形成横条状面;草书――打破横、竖的束缚,随意穿插、就让,造成一个整体连贯的面,还可以看做由许多小的三角面、不规则面组成的一个大的面.

从这个角度看,每个字的笔画以及笔画围成的形状,都可以看做局部零碎的小面.实际上,由于书法家调整字、行间距而产生了复杂的变化,每种书体都可以呈现这几种面的形态.例如,郑板桥的某些楷书采用了杂错排布的处理,即所谓的“乱石铺阶”的章法.颜真卿楷书的紧密布局,字、行几乎不留间隙,与其粗厚的笔画线条、宽舒开合的结构形成了和谐统一的“面”.

除此之外,苏东坡说:“予尝论书,以为锺、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这个笔画之外的“妙”固然是指书法艺术超越了形式之外的意趣,超越了感官的崇高精神境界,但同时也可理解为笔墨线条之外的那一方布白.清笪重光说“精美出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空白纸面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决不是平板无物的存在,它实际上蕴含着艺术的一切生命与形态.笔墨所到之处的墨与未到之处的白相互生发,彼此映衬,既饱满充实又灵逸透气,它与书法艺术创作中极为重要的观念“虚”、“空”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因为在中国艺术哲学中,绢或白纸被看作是“原虚”的化身,随后的一切都将与之建立有机的联系:毛笔蘸墨的第一划落在纸上成为“原气”的象征,随之而来的笔画则可看成是气的四方散射.即使是一个墨点的开始,也决定了全部的表现,在相同的意义上,康定斯基说过: “‘点’是基本元素,使空白的面结实.”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布白与平面设计中虚化的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我们如何善用书法艺术中的面元素于平面构成设计中,与平面构成中的面元素相结合,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发挥出更加巧妙而独特的审美效应呢?我们可以在靳埭强先生的三幅海报作品中找到答案.靳先生的“自在”环保花纹纸海报设计系列中的一幅“坐也自在”,海报中的“坐”字用浓墨书写,在画面中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重色调抽象形的面,给人稳重、踏实的感觉;“自在”系列的另一幅“行也自在”,海报中的“行”字用草书表现,配合墨色的变化,将书法的浓、淡、干、枯的笔墨意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在画面中充当了一个虚面的层次,配合僧鞋与云、山表现在大自然中悠然自在的心境;靳埭强先生在生活心源作品集中的海报“我爱大地之母”,整幅作品仅由一点红色彩墨与一线弧形淡墨构成,这一点红色在宣纸上慢慢被吸收然后再晕化开来,既似散发光芒的太阳,又是无限母爱的,在大面积虚空背景的衬托下,总是在聚在散,又似隐似现,似乎是介乎实在与虚无之间的一道桥梁,永远盘桓于海报的虚拟空间里,可谓将书法艺术中的布白之精妙完美的融入了平面设计作品中.

三、形式原理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式原理是对比和统一.对比是指将不同的质或量形成强和弱、大和小等相反的东西放置在一起时,产生的区别和差异.由于相互刺激而产生的相互加强各自特性的效果,使相反事物个性的感觉比它们单独存在时更明显,起到了使形象更突出的效果.对比是获取设计美感的一项重要方法,只有在丰富多彩的对比中才能找到平面设计作品美感奥秘的突破.

但是,如果只求对比而不重视统一,则难免会使作品变得支离破碎,杂乱无章,从而丧失美感.所以,统一是平面设计中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基本形式原理.所谓统一就是和谐,是指画面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能够适合、安定、和谐、一致的配合,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但过分的统一又会使作品显得呆板、枯燥、乏味、了无生气.因此对比和统一是平面设计中的一对矛盾体,正如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最基本的一对范畴,阴与阳一样,赋予整幅作品以生命的活力.

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极其讲究笔法、墨法、字法与章法.而所有这些“法”均遵循着阴阳变化、自然天成的规律,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与平面设计的对比统一原理是极为相似的.如同平面构成的对比原理也体现在形态、色彩、质感和明暗等方面一样.书法艺术作品中的文字作为艺术的载体,决不是整齐划一的拼凑,而是在形态上有大小之比;在色彩上有浓淡之分;在质感上有干湿之别;在情感上有虚实之差;在空间上有疏密之异.同时,书法又极其讲究气韵的和谐、自然,反对毫无法理的胡涂乱抹.就像平面设计中追求形象特征与方向的调和统一一样,书法艺术讲究气韵通畅,即要求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字与行、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的一致性关系.做到承上启下,相互映带、逐势瞻顾、血脉相连、气脉相通、和谐一致;再与平面设计作品追求作品的色彩调和一样,书法艺术也十分讲究墨色的变化与统一,追求黑处为实,白处为虚,虚实相间,相辅相成,刚柔相济,亦润亦燥的既相互对立又和谐统一的意趣.

现代设计家将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对比统一原理充分融合,使设计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靳埭强先生一画会会展海报.运用书法“一”字结合几何线构成的“画”字,将东方书法艺术与西方平面构成艺术及对比又和谐的融合于一体.象征着一画会成员的创作融会传统与现代概念.

通过由浅入深的研究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书法从内容到形式,再到精神的层面,都存在着与平面设计的不少共通因素,而且在诸多方面能给予平面设计实际意义上的借鉴与指导.我想,中国的平面设计要想在国际化的前提下获得独具风格的发展,除了向外学习,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入挖掘本土的文化资源,研究民族的审美心理和哲学取向,因为这才是我们的文化之根,设计之根.书法,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的设计在对这些精华的梳理,比较,解构,借鉴与重建中将获得真正意义深远的发展.

基金项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07年院级立项项目《平面设计中书法艺术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XYS07S11).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系)

类似论文

视觉艺术与幼儿美感

什么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为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包括影视、绘画、雕塑、建筑。
更新日期:2024-10-21 浏览量:130074 点赞量:27651

动画片《千与千寻》视觉艺术赏析

[摘 要]动画的视觉艺术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它的独特的人物造型、动画场景的构设等,成功。
更新日期:2024-5-6 浏览量:13509 点赞量:4594

视觉艺术中的音乐

【摘 要】音乐是一种历史,它是各种音乐革命、音乐冲突和音乐阐述的历史 如果有人回首音乐历史并以为这历史只是一种直线。
更新日期:2024-10-12 浏览量:128589 点赞量:27237

视觉艺术语境下的网络视觉艺术结构方式

在视觉语言结构、触觉语言结构和信息语言结构作用下,网络视觉艺术最终形成了视觉审美感知、触觉体验感知和信息结构感知“’等三。
更新日期:2024-10-10 浏览量:132169 点赞量:29099

现代视觉艺术的创造性思维

【摘 要 】在视觉领域中,设计生成的各种视觉映像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美学法则和审美规律,依循这些规律,我们能。
更新日期:2024-1-20 浏览量:20224 点赞量:5616

新加坡的视觉艺术地标

新加坡艺术博物馆这家一流的博物馆馆藏无数现代和当代东南亚公共艺术珍品,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馆内展示了精选的本土和国际艺术作。
更新日期:2024-12-13 浏览量:153976 点赞量:3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