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

摘 要: 高层次人才是高校的宝贵财富和核心竞争力,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艺术院校作为培养高等艺术人才,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如何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异、竞争力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是高等艺术院校永恒的主题.

关 键 词 : 艺术院校 高层次人才 核心竞争力 对策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则是人才中佼佼者,人才中的“高大上”.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不断发展,高校间竞争也从外延竞争走向内涵竞争.内涵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高层次人才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发展的标杆,直接决定了高校的社会地位.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高等艺术教育应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一、高层次人才的定义

关于高层次人才的定义,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有学者认为:所谓“高层次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者某一地区,以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特殊贡献的优秀人才.一般包括两院院士、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首席科学家、各级“人才工程”入选者、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通俗地说,高层次人才就是人才中的“高大上”,即学历职称层次高、社会影响大、学术造诣上档次.他们具有优良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活跃的研究思想,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具有创造性的构想,能把握学科的前沿与发展方向,具有领导和组织本学科中青年学术梯队在其前沿领域保持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高层次人才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国家创新体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同时,也是人才竞争中最激烈的争夺重点.因此,能否更好、更多地汇聚高层次人才就成了一个国家、地区、企业和高等学校在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关键.

二、艺术院校高层次人才现状

艺术院校的人才建设和其他院校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人才工作.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发展科技技术,提高生产力,国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自然科学人才,如两院院士、“863”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上世纪末,国家先后启动了“985”计划,“211工程”建设,“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加快和促进了一大批综合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艺术院校却无一校入选,全国31所独立建制的本科艺术院校,至今仍无一校以大学称谓.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以及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重要任务.党和国家对文化的重视,为艺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为进一步做好艺术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提供了保证.

三、艺术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原则

1.科学规划.高层次人才引进要有计划性.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要从学校的学科发展规划出发,宏观调控、统筹规划.科学设立人才引进的短期和中长期发展计划,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制订完备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及考核系统,使人才工作科学、有序、合理、规范、有成效.

2.纵向发展.高校的发展定位决定了高校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模式.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了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的发展阶段,但人才的培养,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要有创造力和创新力,我们就必须把培养人才的目标自觉地定位为精英教育.要求我们要摒除大而全、小而全横向发展的思想,集中主要精力发展优势学科,向纵向和深度发展.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人才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应该放在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上,集聚人才,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整体集团优势.

3.专业对口.高层次的人才引进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周期也较长,任何高校都不可能网罗所有的人才,同样也并非所有的人才都适合该校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层次人才引进时要避免过于急功近利,片面追求人才的头衔和光环的现象,做到专业对口、人尽其才.

4.注重实效.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目的是加强学科建设,培养高水平人才及做好年轻教师的传帮带.目前,不少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时,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只挂名,并不参与实际的教学和学科建设,甚至不到校,有“名”无“实”.挂名人才虽然对学校的名声有一定影响,但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高关高校生存的最本质要素,却没有任何的意义.

5.多渠道.艺术院校和其他院校相比,它的实践性更强,社会性更突出.因此,艺术院校的人才引进不能机械地用一些头衔去定位,明星、名人都可以成为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对象,文化产业集团、演艺集团、创意产业公司的专家等,只要能拓宽学校的办学定位,拓宽学生的眼界,发散思维,都应该成为人才引进应该考虑的目标.


四、艺术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对策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1.引进的人才要具有公信力.人才是高校的生命力,也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必须建立人才引进长效机制.引进的人才在专业领域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高尚、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成就,对学科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为该领域的领军人才.引进的人才要具有公信力,要有说服力、要有真才实学,能起带头和表率作用,其能力和水平要得到所在学科同行的高度认可.严格高层次人才考核机制,杜绝任人唯亲、因人设岗、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确保人才引进的质量. 2.立足传统学科,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作为文化产业培养的重要基地,艺术院校的发展必须紧贴文化产业发展的脉搏,努力为社会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因此,艺术院校的人才发展工程既要立足传统学科,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影视制作、艺术设计、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又要转变艺术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同样学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既要有所侧重,又要灵活多样.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加强艺术院校与社会文化发展集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

3.加强优势学科团队建设.“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提升教学、科研、创作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无敌的团队,团队中成员精诚协作、扬长避短、分工配合.因此,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时必须考虑现有人才队伍发展的状况,知己知彼,彼此能产生共鸣,形成合力,而不能违背人心,形成内耗.同时,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要具有较好的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能够承担起所在学科的传帮带作用,薪火相传,以老带新,形成精诚团结、分工明确的团队.共同进行教学探讨、课题研究及专业创作.集体参与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申报、国家和省精品课程推荐、国家和省级展演,等等.将培养和造就学科发展的接班人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对只能育己、不能育人,只想育己,不想育人的人才要坚决一票否决.

4.拓宽艺术人才引进的新思路.艺术学科的高度实践性决定了艺术院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应多渠道、全方位.艺术院校的发展,不能仅仅定位于引进其他高校的人才,而应该全面发展.知名学者、著名演员、文化名人都可以成为高校引进的对象,同样文化产业集团、创新产业公司等社会文化产业同样也是引进的重点.另外,人才引进的模式应该形式多样,既可以特聘,全日制引用,又可以客座教授、教授的方式柔性引进人才,集中开展专业课程,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开设工作坊、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同时,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管理,不到岗、不尽责的,不予引进.

5.实现人才培养双项发展模式.高层次人才是各单位最宝贵的资源,既珍贵又稀缺.因此,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运作并不容易,如引进不当,如引进不当,甚至会导致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恶化,恶性竞争.另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需要引入单位开具丰厚的待遇和优越的条件,的周期有时相当长,投入相当大.而且,有时高层次人才的高待遇、高福利,也会导致现有人才的攀比和心态失衡,导致现有人才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我们在人才引进时,应该改变思路,在把高层次人才引进来的同时,我们可以将需要培养对象送出去,送到高层次人才手下定向培养.加强校校合作,加强校企合作,实现高校之间学分互换.让学生到企业或公司进行社会实践,直接接受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针对高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每年制定名额,由指定国家、指定学校、指定导师进行定点培训,直接接受本领域、本学科知名大师的熏陶和培养.实践证明,这种“送出去”的培养模式远比“请进来”来得更有价值,成本更低,效果更直接.这种双赢的人才引进模式,比相互挖人,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文化艺术人才是文化发展繁荣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务之急.高等艺术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桥头堡”,是传承和宣扬中国文化艺术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如何加强艺术院校高层次人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将是艺术院校永恒的主题.

类似论文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思路

[摘 要]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高层次人才都是最“稀缺”的资源,所有的人才争夺战都是围绕争夺高层次人才展开。
更新日期:2024-9-25 浏览量:118629 点赞量:25432

高职院校厂中校人才培养机制的

【摘 要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学生为目标,建立南京雨润“厂中校”与“教师工作站”,探索“厂中校”人才。
更新日期:2024-11-10 浏览量:142873 点赞量:30802

民族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

【摘 要】民族院校担负着我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历史使命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与民族教育事业息息相关,高层次师资௚。
更新日期:2024-12-10 浏览量:156971 点赞量:34203

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机制

摘 要:如何做到“引好人”和“用好人”,这是各高校面临的问题之一 本文结合学校的高层。
更新日期:2024-6-16 浏览量:80977 点赞量:1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