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艺术的起源与

同仁,藏语称为“热贡”,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地处九曲黄河第一湾,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海拔2160米,相对高差2607米,属冷温半干旱气候区,是天然的避暑胜地,驰名世界的“热贡艺术”的发祥地,著名的藏族绘画艺术之乡,青海省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县总人口8.3万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的诞生地.境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隆务寺及其5个属寺)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藏传佛教、苯教寺院36座,地上地下文物遗址171处,是青海省的文化资源大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富集的地区.

国土有界,艺术无域.几个世纪以来,繁衍生息在这片沃土上的藏、土族人民用自己的聪明睿智,创造出了被誉称为“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和“青藏高原上的一朵艺术奇葩”的“热贡艺术”,几乎成为藏传佛教艺术的代名词,影响整个藏区,并不断延伸到内陆和海外,极具世界性.热贡艺术是雪域文化和中原佛教艺术完美结合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大体始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在技法上既继承了藏族佛教传统制作手法,又融汇了汉族绘画和其他地方的民间艺术,成为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奇葩,在国内乃至世界文化领域中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热贡艺术核心区域主要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主要内容包括唐卡(卷轴画)、雕塑、堆绣、版本画、建筑彩绘图案等,是一种通过工笔重彩的手法,以绘画和雕塑描绘佛教人物故事、带有极为浓厚的藏传佛教色彩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其中绘画艺术以壁画为主,卷轴画为辅,并有少量木刻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佛经;雕塑主要包括泥塑、木刻、砖雕、石刻、酥油花等.其主要特点为:属于传统的工笔画.是用细致、逼真的笔法对描绘对象进行精雕细刻绘制,使对象在直观状态下更加生动真实充满韵味.因而,画笔的制作要求非常高,由热贡画师自己制作,约有40多种,大的像毛笔的中楷,小的只有一根毛.不同的笔有不同的用法.画布的制作技术性强,强度大,一名优秀的画匠必定要熟练掌握制作画布的特殊流程.打底稿所用的墨汁,是当地画匠就地取材,自制的一种传统绘画材料,沿用至今,是独具地方特色的绘画颜料.绘画选用矿物质颜料,具有色彩绚丽、经久不易褪色的特点.用金绘画是热贡艺术独具的特长,而金上作画更是一项艺术绝技.其作品造型生动,工笔精细绝美,设色均匀协调,人物刻画惟妙惟肖,具有强烈的线条感、色泽感、运动感和主体感.因此,在国内外影响广泛,久负盛名,是同仁县最富特色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文化旅游主打品牌.

热贡艺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热贡艺术的发源时期.即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日渐民族化的藏传佛教已经取得了广泛信仰,因此,作为其形象说教的藏传佛教美术,也开始自觉地从外来作风向符合本民族审美习惯的方向转变,但由于刚刚经过“藏卫无法”的百年大劫,再加上各部派之间你死我活的倾轧、战争,大大削弱了自身的力量,致使真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术形式,根本无法在这一时期获得长足的进展.

佛教徒长期从事地下活动,但使佛教取得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正兴起的各地方割据势力急需宗教支持,再起的佛教也需地方势力的帮助,双向互补的要求,促使佛教迅速地扩展.各个不同的教派接连在西藏涌现,宁玛派、噶丹派、萨迦派和噶举派,使佛教势力大盛.

在西藏的腹地地区,重要城镇建有佛寺,客观上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出现了藏族画家扎西南杰、扎西加、曼唐父子、亚多西俄岗哇等,出现了标志着佛画艺术成熟的理论著作;《佛画画法的基本理论》、《佛画的标准画法与理论》等理论著作,使佛画艺术传播到全藏区.

转变期的藏传佛教美术遗存比较丰富,以绘画而论,如阿里古格王国的《历代赞普和王子世系像》壁画,造型质朴,设色单纯而稳重,呈现出浓厚的西藏高原的文化色彩.还有日喀则那当寺的《那当建庙》、《滚嘎吉泽》等富于装饰风味的唐卡.

热贡艺术发源于雪域,文化的中心西藏地区,主要起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藏拉多的三兄弟从尼泊尔学画后到安多热贡定居传播佛画艺术;二是在四、五世纪时萨迦派智合那哇及其徒弟们在热贡地区传播佛画艺术;三是1710年桑俄才培修建拉卜楞寺时,他的曼唐派画派传入热贡地区,所以渊源的不同使热贡艺术的画匠们具有各自的特点.

二、热贡艺术的确立时期.藏历第四饶迥水鼠年(淳佑十二年,1252年),元宪宗蒙古汗即位,于第二年派兵进藏,将西藏统一到祖国大家庭中.萨迦派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结束了西藏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为缓和广大群众和僧侣贵族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十五世纪初,宗喀巴针对宗教时弊进行改革,格鲁派取得在西藏的统治地位.

从萨迦政权的建立,经帕竹、噶玛等“八王”政权,至固始汗入藏,是藏传佛教美术的确立期,这一时期始终都有一个或数个相对强大的政教合一的中心势力,藏传佛教美术民族风格的最终确立提供了足够的精神和物质条件.此期的造像和壁画至今保存在杭州飞来峰、敦煌莫高窟等处,至于藏、青、川和内蒙等地的遗迹,那就更加丰富了.由于各派教义的差异,在美术创作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热贡艺术也在各种内外因素上发展于热贡地区,据历史资料记载:吐蕃王赤热巴尖派藏军到安多时,十八部察编为一个军团,其中他的两支军队江擦军和曜擦军分别由丹巴夏多和角嘎达吉率领来到这里守野边界,从此他们的子孙便在这里娶了不同民族的妻子便成了吾屯人的祖先,公元1028年仁青多杰的三个儿子从尼泊尔学佛画艺术回到了吾屯,使得热贡艺术开始萌芽,他们的后代被邀到别处作画.1171年萨迦智巴尖参邀请热工艺人久美等数十人画萨迦乎贵宁玛的佛画,至今还保存着遗迹.隆务囊索的首领昂千多德本修建宫殿时,请来了汉族木匠,北蒙古的石匠、藏拉多的画匠和热贡吾屯的罗智久美和东切等画匠.


十四世纪初,以隆务寺为代表的寺院在这一带大量涌现,为了谋生,当地的一些能工巧匠参加了寺院建筑彩绘和雕塑工作,尔后,随着格鲁派的迅猛发展及寺院的大量兴建,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为适应寺院的要求,他们积极学习藏族宗教绘画和雕塑等技艺,热贡藏传佛教艺术随之兴起.1342年隆务大寺的萨增殿和时轮殿等修建时,请来了吾屯的达杰、更杰、久美尖措、尕哇和那索乃、本巴尖参、桑杰本等众多的艺人.1348年一些热贡吾屯艺人与尼泊尔大师阿尼尕一起到北京参加了故宫和白塔寺的修建,其中热贡吾屯艺人赛尕巴上于画技精湛出众,受到表彰,表彰信至今保存于五屯.1504年,格登尖措始建梅朵塘之时,请来了吾屯著名的艺人卡纳索嘏等数十人到西藏,热贡艺人以其日趋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当时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吾屯画师:尕吉哇、西绕扎西、洛桑西绕和帕木达娃等.

热贡艺术不断走向外部世界,艺人们在早期长年累月地到处作画,足迹遍及青、藏、甘、川、新疆和内蒙古地区,有的被邀请到印度、缅甸和尼泊尔国家作画.1458年,创建角乃寺时,在角乃千户的要求下请来了吾屯艺人信美尖措等数百人,令千户大为满意,特别把写给热贡艺人的表彰信贴在角乃寺院大门上方.华旦尖措是早期的代表人物,他与徒弟们在拉卜楞寺创作了大量壁画.1579年修建五台山的佛庙和白塔时,邀请多杰太和才旦加等50多名热贡艺人.1611年修建瞿坛寺时也请来了热贡的画匠和木匠修建该寺大经堂和大佛庙等.1649年至1651年创建赛括合寺时,热贡艺人被邀画了三年佛像.热贡艺术长期在外作画,广泛接触到西藏塑绘、甘孜木刻、敦煌壁画以及其他兄弟民族或友好国家的艺术,吸收了丰富的养料,经过总结、提炼,逐渐形成了细腻生动、富有热贡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藏传达室佛教画坛上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流派.早期的代表作品有年都乎寺的8幅壁画(主像为释迦牟尼、宗喀巴大师、怖畏金刚、具誓金刚等,周围组画为佛本身故事、佛传故事等)及瑞唐华旦绘制的巨幅壁画《十六罗汉本传》等,这些作品画风质朴,色彩厚重,笔法洒脱,造型生动传神,是少有的精品.

三、热贡艺术的鼎盛时期.藏历第十一饶迥水马车(崇祯十五年,1642年),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部酋长固始汗统一全藏,协助五世罗桑嘉措建立起格鲁派掌权的政教合一的噶丹宫殿,西藏统一的地方政府正式成立.1652年和1713年因清朝政府册封确立了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以后,格鲁派一派独尊.再加之康熙至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部叛乱是国家一件大事,藏传佛教在这场政治活动中,极大地显示出特殊的向心作用,因此被颁布为“国教”而加以保护、推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格鲁派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掀起了一场空前狂热的宗教扩张运动,也提供了藏传佛教美术全面高涨的宏观背景,包括它的创作条件和审美主体,以及审美关系中其他物质、精神和心理的因素.此期藏传佛教美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藏族社会政治、宗教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藏传佛教信教者共同体系意识形态的一个缩影,并进而广泛地扩展到非藏传佛教文化圈的北京、承德、五台山等地区.鼎盛期的藏传佛教美术遗存不可胜数,在全国星罗棋布的梵宫琳刹中,从扎仓(学院)、拉康(佛寺)、囊欠(活佛公署)到精舍,无不是塑像庄严、壁画绚烂、唐卡琳琅,甚至山头、湖畔、路边和茫茫草原上,也随处可见神秘的“玛尼石”和木刻版画的经幡、甲马等

在藏传佛教美术进入鼎盛期的大背景下,其主流派热贡艺术也进入自身发展的鼎盛时期.十七世纪中叶以后,活佛夏日仓一世派遣大弟子智噶额仁巴,在吾屯兴建了两所寺庙,这两所寺庙都有一个特殊规定:入院的小僧人一律要学经文和雕塑、绘画;长大以后想留下的继续当“阿卡”,不愿留下的出院还俗,这时,他们的雕塑和绘画技术已初具规模,足以应聘外出,独立进行美术创作,因此吾屯寺实际上成为培养本民族子弟的美术学校.

鼎盛时期的热贡艺人被邀到各地作画,热贡艺术渐渐盛名远扬.1651年顺治皇帝邀请吾屯艺人到北京画五座佛寺的佛像,做了华南杰塔的日月顶,顺治帝大加夸赞热贡艺人:“藏族画匠的技艺在尼泊尔也罕见”.1712年,修建北京的宋志寺时,康熙帝请来印度画匠画壁画和作金佛像,同时邀请了藏族画匠(包括许多热贡吾屯艺人).

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热贡优秀画师,有擅长制作大幅堆绣的角巴智华桑西饶,他的一片叶子大小如同一条毡.宫却尖措所画的老鼠,竟让猫以为是活的扑在画面上.出生于热贡双朋西的藏族著名学者更登群培,他同时又是一名著名佛画大师,他的艺术作品早已驰名中外,得到过尼泊尔国王的表彰,现存作品有《米拉日巴像》,《印度的圣地和佛庙》等.1940年吾屯艺人夏吾才让被艺术大师张大千邀在敦煌莫高窟摹画,技艺更加超群,解放后被国家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时期代表作品有:吾屯上庄壁画《马头明王》、吾屯下庄桑结本的壁画《南海观间菩萨》及洒日觉巴太的唐卡(十一面观音)、扎西加作的唐卡《释迦牟尼十二行传》及吾屯下庄卡先加、尕藏、夏吾等作的壁画(四大天王)等.这些作品绘画技巧精淇愉物形神兼备,画风华丽精细,色泽鲜艳,笔肢细腻,注重装饰,精细而不繁琐,鲜艳而不觉浮华,艺术上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

在千百年的悠悠岁月里,藏土艺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巧手创作了大量艺术品,热贡艺术也在环境中不断地发展成熟.热贡艺术不仅在青、藏、甘、川和内蒙等地有影响,而且声誉传播到了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家.北京故宫、北京白塔寺,西藏布达拉宫、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等名刹古寺中都有热贡艺人们的心血作品.

热贡艺术绘画的题材极其广泛,以宗教为核心的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民俗、文艺等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大体上可以分为斯巴霍、传记画、历史画、风俗画和故事画等.

1、斯巴霍,即《生死轮回图》或《六道轮回图》,这类作品旨在表现密宗“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抽象教义,画面上除“生死轮”的图案外,往往还画有日月、三菩萨、莲花生、宗喀巴、七珍、八宝等形象,凝结了陀罗真言密咒的魔法.画面上无数世界分为三个同心的环形图画.每个图画的不同侧面地反映了教教理中的相应部分.其中既有八寒、八热的惨苦地狱,也有七珍八宝、莲花盛开的天堂净土.整个“生死轮”为一怪物从外面环抱着.

与斯巴霍相类的题材还有《须弥山图》、《四大洲风火土图》、《天体日月星晨运行图》、《世界形成图》、《坛城图》和《净土图》等.

2、传记画.在传记画中除显教美术和小乘美术中所共有的表现释迦牟尼前世今生种种善行的“佛本生故事”和“佛教故事”外,还有教所独有的藏王传(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法王传(八思巴、宗喀巴、五世等)、大师传(莲花生、阿底峡等).形象地反映了佛教在西藏地区的传播进程.

3、偶像画.这些偶像主要是佛陀(释迦佛、大日如来佛、弥勒佛等)、菩萨罗汉、四大天土、度母、护法本尊等众多的佛教神抵,以及历史人物的肖像,如尽尊公主、文成公主、禄东赞、吞米桑布扎、莲花生、宗喀巴等.

4、历史画.据史作画、以画言史,是教绘画的一大特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吐蕃王朝以后的西藏历史,便是一部教从发生至鼎盛的宗教史.有藏王传、法王传、大师传等传记画,其中著名的《文成公主进藏图》、《欢庆图》、《宴前认舅图》、《八思巴画传》、《大宝法王斋会图》、《五世觑见顺治图》等.

5、风俗画.这些画反映了藏族人民的日常风俗生活,其中有生产劳动、文化娱乐、体育竞技、婚喜丧葬和群众性的宗教活动,具有浓郁的民族和民俗色彩.

6、故事画.《猴子变人》为最著名.传说在古代西藏,一只琳猴与石妖结为伉俪,生下六个猴儿,后繁衍至五百,得以神粮饲之,“毛迹渐短,尾亦渐缩,更人语言,遂变为人”,就成为藏族的祖先.反映了藏族人民对于人类起源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进化论认识,具有典型的“原型”意义.

因为教要求“一切工程合律藏,一切壁画合经藏,开刀雕塑合密咒”,所以热贡艺术的本质毕竟都是服从于宗教而不是服从审美的,虔诚重于艺术的灵性.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但热贡艺术同其他教美术流派一样,是在一种极其严格规范下的“复制”.所谓“三经一疏”(《造像度量经》、《佛说造像度量经疏》、《绘画度量经》、《造像度量》)作为制作方式,固然标志着这一门美术的登峰造极,由于有所依凭而便于入门,这些方式固然也有助于推动教美术的全面高涨,但它们给工匠门留下的发挥创造性的余地却是极其狭隘的.更何况,绝大多数美术匠师都是教的僧侣和信徒,虔诚的宗教情绪,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泯灭着他们“越轨”的创造性.这就造成其宗教价值和审美价值二者不可调和的矛盾性.

其次,对于信教者共同体体系,宗教的价值首先是作为行为的调节器而具有意义.因此,为了积修功德就需不断地以新作代替旧画,即使旧画的艺术水平比新作高出许多也在所不惜.这又表明宗教情绪越是狂热,对于审美关系的范围也就收缩得越是狭小.事实上,鼎盛时期的教美术正是以损毁了不知多少前代的美术珍品为代价的.例如:大昭寺和桑耶寺都有十分久远的历史沿革,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壁画,却几乎全是明清以后的作品了.

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热贡艺术,在新中国建立后,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1958年,根据青海省委指示,省文联和省群艺馆组织力量对热贡艺术进行了发掘和整理,组织卡先加等艺人绘制了大量藏式图案,受到中国美协的高度评价.1961年,中国美协青分会组织调查组,对其历史沿革,艺术特色等问题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撰写了《五屯艺术调查报告》.

十年动乱中,大量优秀作品被毁,很多艺人遭受迫害,不少艺人相继谢世,艺术活动被禁止.粉碎“”后,党和政府对这一古老艺术及现有艺人落实了政策.1979年,成立了有美术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参加的“热贡绘画、雕塑艺术研究组”.省文联与黄南州开展了抢救工作,集中夏吾才让、更藏、尖措等10余名艺人进行创作,绘制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唐卡图案和雕塑作品.1981年秋在北京、上海、西宁等地举办了热贡艺术展览,100余幅热贡艺术精品集中亮相,受到了美术界、学术界和民族宗教界人士的高度品价,产生了轰动性效应.1985年,热贡艺术研究所在青海黄南州正式成立,1989年国家投资40万元修建了热贡艺术馆,为继承和发展热贡艺术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1996年起,150多位顶级藏、土族民间艺术家聚集在“热贡艺术之乡”,利用3年多时间绘制了618米×2.5米的艺术珍品《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规模宏大,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卷轴画.《彩绘大观》可谓是藏族历史的大百科全书,热贡艺术的经典之作.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题词:“彩绘大观图,继承和弘扬了藏族特有的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瑰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词:“发扬藏传佛教彩绘传统,促进藏族文化艺术发展”.1999年12月3日,《彩绘大观》入选“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为培养一批高层次热贡艺人,经黄南州和西北民族学院协商联合创办了“热贡艺术班”,1996年开始招生,艺术班的开设不但可以培养一批从理论到实践的多面手人才,而且为研究“热贡艺术”的诞生和发展,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2001年成立了热贡艺术品管理委员会.同时为保护、继承和弘扬热贡艺术,树立品牌意识,摒弃和杜绝粗制滥造,维持热贡艺术品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于2001年11月适时成立了同仁县热贡艺术协会.为使热贡艺术真正成为同仁独有的艺术珍品,保护这一品牌,同仁县注册并制做了热贡艺术(布类即绘画类)商标,有力地促进了热贡艺术的保护和发展.为促使热贡艺术走向产业化的发展路子,扶持开办了金轮热贡艺术品有限公司、热贡布达拉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曼唐热贡艺术发展中心等民间企业,在组织、引导热贡艺术品走向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艺人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年,经县政府批准,在隆务镇吾屯小学和年都乎乡年都乎村小学开设了热贡艺术绘画课,在青海民院艺术系开设了热贡艺术本科班,并委托青海民族学院编写了《神秘的热贡文化》专著,于2003年出版,共计40万字.2002年同仁县与省电视台联合拍摄制作了以反映独特的民情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名为《隆务河的涛声》的光盘,在全国发行近8万张.2004年,举办了“中国热贡文化摄影节”,2005年,成立了学制3年的同仁县热贡艺术职业学校,热贡艺术的保护及传承工作走上了正规化和高领域的范畴.并采取在县城集中和各村庄流动培训的方式,聘请民间工艺美术师和专业教授对全县2000余名热贡艺人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有力保护和传承了热贡艺术.对热贡艺人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民间工艺美术师申报活动,继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之后,又有15名优秀热贡艺人在去年获得国家、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民间艺术师和工艺美术大师技术职称,其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4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1名.

特别是在近年来,同仁县将热贡艺术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为突破口,确定了“三年打基础,五年谋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将热贡艺术为核心的热贡文化旅游产业逐步培育成为全县乃至全州的支柱性产业、富民工程和青海省的一张特色名片.目前,热贡艺术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现场直播了“金色的艺术”,国内主流电视电台新闻媒体先后采访、拍摄、转播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民俗风情、人文景观、自然风貌等.通过举办热贡艺术节、热贡文化摄影节、热贡唐卡艺术品博览会、热贡冬春季旅游活动、热贡艺术精品京沪展及参加大美青海香港旅游宣传活动、青海郁金香花节藏毯博览会、全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等,宣传促销力度逐步加大,同仁知名度得到提高,有力打造了热贡艺术品牌,基本实现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目的,热贡艺术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2007年末,全县有热贡艺术企业10家,从事热贡艺术创作的民间艺人约2000余人,热贡艺术收入达1734.1万元.民间艺人主要分布在隆务镇吾屯上、下庄,霍日加、加查么村和年都乎乡的年都乎、郭麻日、尕沙日、曲麻村一带.其产品销往甘、川、藏、新、台及尼泊尔、日本、印度、蒙古、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吾屯村和郭么日古堡于2006年分别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在热贡艺术较为集中的吾屯、年都乎村,随手推开一户家门,即可看到“家家做画、人人从艺”的繁荣景象.热贡艺术收入已成为同仁县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和稳定的非农收入.

静静的隆务河养育了一方的百姓,滋润着美丽神奇的这片沃土.热贡艺人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地,汲取融汇了海内外文化艺术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创造出令世人惊叹不已的艺术珍品,口头传承的热贡艺术在这里根深叶茂,茁壮成长!这里曾涌现出夏嘎巴、夏日仓噶丹坚措、根敦群培等佛门奇僧、学术大师和享誉全国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等一批文化名人.这里民风淳朴,民俗奇特,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吸引着欧洲、美洲等大洋彼岸的国际友人前来避暑、研讨、探秘.热贡艺术、藏乡“六月会”、土族“於菟”舞、热贡藏戏等以它的原生态性和完整性,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特别是热贡艺术以它博大精深、美轮美奂的艺术涵盖力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东方艺术史上不朽的丰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阔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相信在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心下,热贡艺术会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

(作者单位: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文化馆)

类似论文

广义的“街头艺术”其起源

马塞尔杜尚把日常物件(现成品)引入了传统的艺术场域;街头艺术家则把艺术作品带入日常生活,街道、广场、建筑外立面,这些户外空间。
更新日期:2024-1-19 浏览量:20285 点赞量:5679

宗教的起源与艺术的

?眼提 要?演 宗教与艺术具有相同的起源,但是在人类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宗教与艺术这一对孪生儿却也因为各自关。
更新日期:2024-1-23 浏览量:19551 点赞量:5168

艺术起源

[摘 要]对艺术起源的探讨是艺术理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作为艺术起源之一的“游戏说”相。
更新日期:2024-1-26 浏览量:18053 点赞量:4309

热贡唐卡:为了修行的艺术

更登达吉是吾屯上寺的僧人,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唐卡技艺传承自同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的父亲贴近去看唐卡,才真正。
更新日期:2024-7-4 浏览量:14383 点赞量:4373

公共艺术概念的梳理

摘 要:公共艺术是存在于公共空间并能够在当代文化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艺术,体现了公共空间的,。
更新日期:2024-12-2 浏览量:19359 点赞量:5110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探微

【摘 要 】 斯托利亚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 语言是教。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5627 点赞量:1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