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编辑的经纪人角色

摘 要从经济学视角看,高校学报编辑的经纪人色彩表现得非常明显.文章从高校学报是特殊商品着眼,对高校学报编辑的经纪人角色在学报生产过程中几个环节的体现进行了论述,以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理念的创新有所启示.

关 键 词高校学报编辑经纪人

沈天舒,惠州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学研究重点课题《地方院校提升传播影响力路径创新研究》(编号:Zd201110);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学科共建项目《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视域下的高校传媒互动模式探究》(编号GD10XXW02).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高校学报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作为高校学报编辑,既是学报这一特殊商品的生产者,又是学报这一特殊商品中单个产品——学术论文的组织者,这两者都带有经纪人的色彩.

按照《辞海》解释,经纪人是资本主义市场上的一种中间商人.分一般经纪人和交易所经纪人,一般经纪人在旧中国也称“掮客”,是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以获取佣金的中间商人.而学报编辑的“经纪人”角色,不是传统商业意义上的经纪人,从事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买卖”,获取的也不是商业意义上的“佣金”.学报编辑是通过编辑本人如经纪人般发现商机的慧眼,发现和判断学术论文的价值,然后以如经纪人般沟通、营销商品的动机和能力,通过编辑加工润色,实现学术论文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

长期以来,高校学报一直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运作,高校学报的编辑基本上只管编辑,市场意识淡薄,由此使得高校学报编辑身上的经纪人色彩一直被忽略.而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报的市场特征越来越明显,印记在高校学报编辑身上的经纪人色彩越发凸显.

一、高校学报是特殊的商品

要认清高校学报编辑的经纪人色彩,首先得厘清高校学报的商品属性,这样才能将隐藏在高校学报编辑身上的经纪人色彩充分挖掘出来.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的论述为: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要成为商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做使用价值的人的手里.[1]

从马克思的商品理论可以看出,高校学报首先是经过作者、编辑和印刷工人“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无论作者的论文撰写,还是编辑的策划、组稿、校稿和印刷工人的印刷,都凝结了作者、编辑、印刷工人的劳动,具有商品的价值.其次,学报生产出来后,承载了学术论文的信息,对需要获取相关学术信息的消费者又产生了使用价值.再次,学报通过发行,使相关学术信息得以传播,实现了劳动产品的交换.

学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报刊发的学术论文所承载的信息传播价值以及学报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所投入的带有创造性的劳动上.商品的生产,是通过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消费者去购买,从而实现商品的价值的.而消费者(读者)之所以购买学报这一特殊的商品,目的是为得到学报所承载的学术论文的信息,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基于学报这一商品的特性,编辑在编辑过程中,策划、约稿、编稿等一系列活动,都是产品生产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学报编辑不能只生产产品(学报),且要清楚终端受众(读者)的需求,充分考虑到读者市场的消费需求、购买需求和购买能力.否则,其生产的东西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定处于被动地位.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报的市场特质展示得越来越明显,高校学报的编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编辑,还需具有适应市场需求的选题把控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因此,高校学报编辑须树立商品意识,融入经纪人的色彩,提高营销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原署长柳斌杰早就对高校学报这类学术期刊作过明确的解释:“新闻出版事业,除了它传递的信息、搭载的内容具有意识形态的作用外,它的所有环节都是一个产品生产的过程,符合一切物质生产过程,是一个出产品的单位.不管你是图书,不管你是报纸,不管你是期刊、音像产品,它本身都是产品.”[2]因此,学报不同于其他商业、工业产品,其纸张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其价值是通过纸张所承载的学术论文而产生的,属于精神产品的范畴,且学报又是一种通过发行实现其价值的劳动产品,所以说,学报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二、编辑经纪人角色的体现

高校学报编辑在不同的环节,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经纪人角色在不同环节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1.产前环节的体现

就学报产前而言,论文的作者是这一单个产品的生产者,编辑是挖掘、组织者.

综观我国高校学报,以综合类期刊为主,然而,无论是综合类期刊还是专业期刊,稿源大多来自不同的专业,即便是同一专业,也有着不同的方向.就高校学报编辑部工作而言,不可能给不同的专业配备相应专业的编辑,每位编辑都有可能接触到与自己不相关的稿件.即使高校学报编辑是编辑专业和某一门学科专业的专家,也只是某一个学科方向的专家而已,而编辑要应对的货(稿)源,却来自不同的专业和方向,在其选题策划、组稿、约稿的过程中,必须具有经纪人一样的素质.

有学者认为,策划和创新已成为现代学报编辑的重要职能,现代学报编辑当具有、创新和策划三大职能.是学报编辑的基本职能,创新和策划则是实现职能的条件、前提和灵魂.[3]而高校学报编辑在学报的生产过程中起着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有经纪人敏锐的“商业”嗅觉,唯如此才能站到更高的高度,紧跟时展的脉搏,把握相关理论研究的前沿,使高校学报刊发的学术论文真正具有创新性和理论价值,才能生产出读者喜欢的文化产品,激发读者的消费欲,极大限度地占有读者市场.从现实角度看,编辑的实践活动也充分证明,谁的文化产品在引领读者需求上技高一筹,谁就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综观目前我国的高校学报,由于办学专业设置雷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学报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内容似曾相识,形式大同小异.造成如此状况,主要是编辑在充当组织者角色时,没有充分发挥经纪人应有的作用.只有主动出击,有意识地进行选题策划,有针对性地组稿、约稿和选稿,这样生产出来的学报,才能站到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接近读者这一消费群体,在竞争中赢得市场.高校学报要想最大限度地赢得市场份额,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是其支撑,而好的学术论文的组织,又离不开编辑这一经纪人的精心策划.因此,在这一环节,高校学报编辑的经纪人角色表现得十分明显.

2.产中环节的间接生产、桥梁作用

进入到产中(编辑、加工、校对)环节后,学术论文这一单个产品才融入了高 校学报编辑的直接劳动,对学术论文价值的再创造,使高校学报编辑又成了这一环节的生产者.所不同的是,高校学报编辑在这一环节不是学术论文的直接生产者,而是在尊重论文原意的前提下,通过编辑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对论文这一单个产品进行二次创造,实现其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

与企业产品生产不同的是,企业产品可以有具体的工艺规程、用料计划和质量标准.产品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某一个具体操作者.编辑的工作可大不一样.编辑进行的是精神产品的生产,对稿件这类“产品”,编辑的主观能动作用非常明显,编辑在生产过程中,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其产品的质量.所以说,编辑在编辑活动中是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对提高高校学报的传播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编辑在其编辑过程中,不能被动应付稿件,更要担当起加工者的角色.一个称职而优秀的编辑,要根据一定的编辑思想,根据对市场信息的掌握,通过自己的策划,有目标地选择作者,指导作者,与作者共同完成作品创作.[4]

同时,编辑的工作,必须以读者作为“落点”,失去了读者,编辑的劳动就失去了所有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尊重读者,通过了解读者的诉求,理解读者,然后,将有新信息、新观点和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优秀作品销售给读者,是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的重要使命.

从表面上看,编辑是在二度创造的过程中履行着编辑的职责,但实际上,编辑的这些行为,都是在处理好文章、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下,以期实现高校学报传播影响力最大化而进行的.作者是论文的直接生产者,读者是论文的直接消费者,而编辑在两者之间起着既是生产者,又是桥梁沟通者的角色.作者、编辑、读者三位一体,才能构成生产商品的一个系统工程.

3.产后环节的营销体现

产后(印刷、发行)环节,从表面上看,是印刷工人和发行人员的事,但发行量的大小,传播影响力的深远与否,都与高校学报编辑对所有单个产品(学术论文)价值的判断和提升有直接的关系.经纪人追求的是商业利润的最大化,编辑追求的是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他们运作的单个产品不一样,但其最终目的却是一样的.

细看学报这一文化产品和当前市场的关系,就能清晰地看到编辑在其中所起的经纪人作用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是高校学报读者的“消费”需求,构建了高校学报的销售市场,在编者与读者的需求之间,就包含了编辑在市场关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学报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要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而这两个效益的取得,须极大限度地占有市场,而市场的占有,离不开编辑,因为编辑对高校学报这一文化产品的市场最熟悉.此外,尽管目前高校学报编辑只管生产不管发行现象明显,相比之下,只有高校学报编辑较为熟悉和了解读者的需求,可根据自己对读者市场情况的掌握,去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因此,从这一角度,同样可看到高校学报编辑在高校学报这一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起的经纪人角色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学报基本上仍是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运作,高校学报编辑的待遇也没有与市场挂钩,学报的发行量和方式也相当狭窄.在这种运作模式下,往往造成高校学报编辑把学报生产中的三个环节分割开来,编辑最大的精力放在产前和产中这两个环节上,只管产品的生产,根本不问产品的市场.可想而知,在这种理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其传播影响力必定大打折扣.

结语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实施,势必带来我国文化体制又一次深层次的变革,高校学报市场化只是时间问题.因此,要在文化体制的变革中取得主动,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办刊理念,把学报生产的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把最大限度占有读者市场作为编辑的最终目标,如此学报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才能得以实现.

类似论文

当代高校学报编辑的多重角色

摘 要:高校学报是一种传播媒介和信息载体 学报编辑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努力扮演好编者角色、学者角色、教育者。
更新日期:2024-3-24 浏览量:45771 点赞量:10941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原因

[摘 要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是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社会期望、职业要求、编辑自身的工作压力和职业认知偏差都会引发职业倦。
更新日期:2024-5-2 浏览量:12246 点赞量:4108

地方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幸福感偏低的原因

【摘 要】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幸福感偏低的三个主要原因,分别是:难以适应全媒体出版时代对编辑提出的诸多。
更新日期:2024-2-22 浏览量:35207 点赞量:9380

高校学报编辑能力构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高校教师通过在高校学报中对教学成果进。
更新日期:2024-6-21 浏览量:81237 点赞量:17832

高校学报编辑出版流程中的难点探析

[摘 要]本文对高校学报编辑出版流程中的难点逐一探析,从编辑的主体意识不完善对审稿的影响、“闭门办刊&。
更新日期:2024-4-6 浏览量:12803 点赞量:4602

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应强化的几种意识

摘 要:在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期,作为科技文化传播载体的高校学报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就&。
更新日期:2024-4-3 浏览量:12743 点赞量:4683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价值感

[提要]学报编辑职业化建设与高校学报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编辑的职业价值感比较低,这直接影响了学报编辑对。
更新日期:2024-1-20 浏览量:20324 点赞量: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