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鉴赏

【摘 要】希望借助参观游线的推进,逐步发掘国家大剧院在整体和局部上设计处理的点点滴滴,并尝试用较为专业的方法去解释、赏析.

【关 键 词】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鉴赏

中图分类号:TU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108-01

国家大剧院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2007年9月落成.

一、进入大剧院前

之前看过很多批评、反对大剧院设计方案的论文和观点,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在说大剧院的外型太过古怪,和长安街的风貌不协调.

从我自身的观察体验来看,这一观点未必成立.

首先,长安街上的建筑本来就风格、形式各异.这里,既有天安门、中南海这样的明清古建,也有中国银行这样的现代主义建筑,还有民族文化宫这样的民族风格建筑.每个建筑之间的时间隔的那么远,功能和性质差异也那么大,它们之间不可能出现单纯的统一风格.

其次,大剧院后退长安街70米,前方大面积的绿化也很好地遮掩了大剧院的体量,使得大剧院在长安街上显得不是那么突兀.“人们只有走到大剧院面前,才能从树隙中依稀看到它的身影,临到入口广场,才会望见百米开外匍匐在水面上的剧院.”①

另外,国家大剧院也与人民大会堂之间构成了虚实对比的关系.其实二者在高度上差异并不是很大,资料显示国家大剧院只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要想达到映衬人民大会堂的效果,高度上的处理是不够的.国家大剧院的色调呈现灰白色且表面简洁,这与天空以及周围的水面色彩极为接近;从一旁遥望人民大会堂,大剧院的外壳、天空、以及水面仿佛融为一体,成为了人民大会堂的画框,很好地达到了衬托人民大会堂的效果.


二、从售票厅到橄榄厅

进入大剧院,我们首先要下降数米到达售票厅,再沿数级台阶进入水下廊道,然后到达橄榄厅,即大剧院的内部.这三个空间各不相同.售票厅和橄榄厅稍显阴暗和窄小,水下廊道则显得明亮和宽敞.这样暗——明——暗,窄——宽——窄的空间对比能够在六十米的参观路线上带给人们戏剧化的变换效果.

水下廊道的设置一直是保罗·安德鲁最为得意的地方.当我们切身实地走在这个廊道中时,的确会因在“水下漫步”而感到兴奋和激动,仿佛忘却了外部街道的喧嚣,做好准备,迎接艺术演出.

水下廊道起到了连接售票大厅和橄榄厅的作用,让售票大厅和橄榄厅互为“串联空间”.而水下廊道两侧也有着丰富的“并联空间”.这就是东西两大展览厅.展览厅的设置丰富了大剧院入口地区的空间,也丰富了大剧院的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售票厅的空间较为局促,近半数的空间被楼梯台阶所占据.较低的层高又使得这里显得十分压抑.而这里又作为大剧院的主要出入口,聚集了会客厅、地铁口、停车场出入口等交通要道;一旦发生意外,又是逃生的通道.如此局促的空间不利于组织其各项功能.

三、身处三大表演艺术厅

三座表演艺术厅如同建筑中的建筑,分布在大剧院内.规模最大的歌剧院位于中间,音乐厅和戏剧场分居两侧.

三厅功能区分明确,形体互相分离.这种盒子套盒子的做法使得身处大剧院内,我们仿佛又处在另一个“城市”里,而这座“城市”里的高楼就是三座表演艺术厅.三座表演艺术厅虽然各自独立,但它们又由廊道、楼梯相互串联,构成一个整体.在三座“大楼”中,又散布着艺术资料中心、现代艺术馆、戏剧场、西餐厅等,丰富了空间的功能和布局.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参观的过程中先从水下廊道直奔歌剧院,并没有从橄榄厅中上至地平面以上的公共大厅.而当我们在歌剧院中流连忘返后,沿着走廊、楼梯在其余两厅间游走穿梭时,这时开时和、时收时放的空间变换让我们忘却了自己在大剧院中的坐标定位.直到最后我们参观完所有的演艺空间,回到橄榄厅上方的公共空间时,我们当中的好多人也没反应过来原来脚下就是起初进入的地方.

而大剧院的公共空间也不愧为世界剧场中最为宏伟的开放空间.在这里,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大剧院最为人称道的钢结构外壳.镶满玻璃的外壳使得大厅内拥有很好的采光,节省了很多能源.而且,良好的采光也让观众能够很快地从刚才美妙的演出中走出,如同电影院在放映结束时开灯散场一般.同时,由于此处空间较为宽阔、简洁,没有演艺厅内部那么复杂、精致,整体氛围也就显得更加轻松、畅快.因此,在公共大厅周围,也适时地设置了咖啡厅、音像影视中心、纪念品商店等服务观众的公共设施.偶尔也会有小型的免费演出,达到普及音乐教育的目的.

四、细部处理

国家大剧院设计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其对细部的关注和良好处理.

在公共空间中,我们可以留意到巨大的穹顶由一块块不同色泽的巴西红木所铺就,构成优美的曲线,体现层次的质感和美感.而红色系的穹顶又与外部银灰色的钛金属表面相对比,一暖一冷,一柔一刚,营造出完全不同的室内外氛围,让屋内的观众顿觉温暖和舒心.仔细留意,还会发现,巴西红木的铺设方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冰凌纹”的做法,这也是一种对于古典的呼应吧!

音乐厅的“天花板被设计成一件精美的抽象艺术品,表面凹凸不平的白色浮雕像起伏的沙丘,又似海浪冲刷的海滩,有利于声音的扩散”②.

在水下廊道入口上方的墙上,又采用了镜子作为饰面,扩大了空间的进深,使得头顶上方的水面一直“延伸”下去.

而在国家大剧院走廊的一侧,还使用了金属制的幕帘,一来可以起到适当的遮挡防护功能,而来还有声学上的作用;不离近看,还真看不出那是金属做的.

五、总结

国家大剧院虽然一直饱受各界的质疑和争议,但从目前来看,它还是很好地执行着其预期的功能和使命.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正不断融入北京的城市肌理,成为这座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注释:

①吴焕加.我投一张赞成票——关于北京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J].南方建筑,2000,(02).

②林飞燕,高力峰.解读国家大剧院[J].华中建筑,2008,(07).

类似论文

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梦

编者按:由中国歌剧研究会、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2013中国歌剧论坛”今年6月在福州举行 本。
更新日期:2024-8-26 浏览量:106028 点赞量:22746

对广州大剧院建筑设计师姜龙的访

《建筑创作》:您是怎样进入ZHA公司广州大剧院的设计团队的姜龙:我2003年去荷兰岱尔夫特大学读书,毕。
更新日期:2024-9-1 浏览量:17960 点赞量:5538

国家大剧院之经营

AT:国家大剧院从启动、招标、建设经历了漫长的时期,面对如此大规模、高标准的剧场,如何确定其涉及的众多指标?请谈谈当时的情况。
更新日期:2024-9-17 浏览量:116866 点赞量:24843

国家大剧院

它露出水面的部分和水中的幻影共同组成了一个完美的椭圆 被一小片水域包围这使它隔开了和生活&。
更新日期:2024-6-7 浏览量:11182 点赞量:3026

国家大剧院的节能降耗管理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快速的发展,能源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也直接威胁着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我国。
更新日期:2024-5-18 浏览量:69347 点赞量:15646

中国建筑设计六七年大事略记(一)

1949年5月22日北平市成立都市计划委员会 7月天津市成立了第一个合作社性质的天津营造服务社 8月10日华北人民政府公路总局组建的。
更新日期:2024-1-18 浏览量:21040 点赞量:6095